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四川

广安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8 15:57:38 来源:广安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249次

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小平同志百年诞辰为契机,加快推进“三个转变”,围绕全面、快速和协调发展的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工作和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落实宏观调控各项措施,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经济增长加快、有效需求旺盛、经济效益提高、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一、综 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据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17.6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长速度比上年加快0.9个百分点,是建区设市以来的最好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3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实现增加值81.2亿元,增长22.0%,带动经济增长8.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拉动经济增长5.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73.1亿元,增长13.2%,拉动经济增长4.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28.7:36.8:34.5调整为29.0:37.4:33.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9%、55.8%、31.3%。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经济质量明显提高,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得以加强。

民营经济彰显活力。全市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08.1亿元,同比增长23.9%,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达76.1%。民营经济的涉足领域不断拓宽,从事第三产业等传统产业的比例下降,第一、第二产业比例明显增加,逐步向生产型、实业型过渡。民营经济增加值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7.3亿元,增长7.0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7.9亿元,增长38.6%,其中工业增长39.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2.9亿元,增长18.6%。

企业家对宏观经济形势的信心不断增强,企业生产经营景气度高。全市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达到132.1点和143.1点,分别比全省平均指数高出8.0点和18.1点。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民增收的基础还不牢固。二是经济外向度低,科技含量、品牌效应不够。三是经济增长的资源性约束加剧,资金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偏紧。

二、农 业

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各项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大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推进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农业生产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农林牧渔服实现总产值98.6亿元,比上年增加21.9亿元,增长8.0%,实现增加值63.3亿元,增长6.6%。

种植业丰收。全市粮食种植呈现出多年来少有的总产、单产、效益全面增长的良好态势。

主要农产品产量

指 标       单 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总产量     万吨        180.7         2.7

#谷物       万吨        145.2         0.7

油料           万吨          9.3         8.7

#花生       万吨          2.7         2.0

油菜籽         万吨          6.6        11.8

水果           万吨         22.1         1.6

蚕 茧           吨          4523         4.7

畜牧业增长。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不断推广,畜牧业生产进一步壮大,主要产品产量继续增加。全市牧业总产值48.1亿元,增长11.5%。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7.7%提高到48.8%。

主要畜牧产品和牲畜存栏情况

指 标         单 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猪牛羊肉总产量    万吨       35.7          9.5

出栏肉猪头数      万头      476.3          8.3

牛奶产量           吨        2078          5.7

禽蛋产量          万吨        6.4         16.3

年末大牲畜存栏数  万头       16.7          2.6

年末生猪存栏数    万头      367.3          0.9

年羊存栏数        万只       22.7          5.3

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进展顺利。全年造林面积9078公顷,其中,完成退耕还林面积6401公顷,本年新封山育林面积580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0.1%。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效明显,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1万公顷,年末有效灌溉面积9.4万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5平方公里。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76.9万千瓦,增长7.0%。机械收获面积大幅度增长,机收面积达2866公顷,比上年增加1752公顷。农村用电量2.8亿千瓦小时,增长6.9%。化肥施用量(折纯)9.7万吨,增加2.3%。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基础进一步夯实,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增强。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55.4亿元,增长21.3%,比上年加快2.5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5.6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8.1亿元,增长38.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比重由去年的45%提升到51%,提高了6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指 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纱                吨          2043          13.4

配混合饲料       万吨        12.04          54.4

原煤             万吨       625.60          34.4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59.10          14.6

化肥             万吨         6.48          37.7

水泥             万吨       288.95          -0.7

食用植物油       万吨         2.25          32.2

啤酒            万千升       10.15         133.9

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中,盈利企业盈利额3.5亿元,增长54.6%;亏损企业亏损额0.5亿元;盈亏相抵后实现净利润3.0亿元,比上年增长58.0%。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39.2%,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9.4%,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77.1%,比上年提高8.8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2.7次,比上年加快1.0次。实现销售收入71.9亿元,增长58.9%;实现利税8.2亿元,比上年增长50.2%。

建筑业稳步增长。全市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94个,比上年增加3个。建筑施工企业完成建筑总产值47.7亿元,其中竣工产值38.7亿元,实现利税总额2.0亿元。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5.7亿元,同比增长23.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29.5万平方米,增加65.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35.2万平方米,增加68.8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5亿元,比上年增长47.9 %。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4.3亿元,增长22.9%;更新改造投资4.8亿元,增长15.8%;房地产开发投资11.1亿元,增长17.6%;城镇压工矿投资6.0亿元,同比增长58.3%;农村投资32.6亿元,增长101.8%。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明显,达渝路邻水段完成投资2.9亿元;广南高速路完成投资2.3亿元,两条高速路年内相继建成通车。广安火电厂二期完成投资9亿元,四川利万步森水泥200万吨悬窑水泥生产线一期工程完成投资1.8亿元。

五、贸易

消费市场持续活跃。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6亿元,比上年增长19.5 %,增幅比上年加快5.1个百分点。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消费品零售7.4亿元,增长2.8%,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增大,全年实现零售总额78.1亿元,占零售额的91.3%。按城乡市场分,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34.5亿元,同比增长23.1%,农村消费市场实现零售额51.1亿元,增长17.2%。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9.5亿元,增长18.8%,餐饮业零售额11.7亿元,增长38.1%,其他14.3亿元,增长10.0%。

外贸出口稳步上升。全市完成外贸出口总额135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0.1%,经济外向依存度继续提高。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已达2456公里,其中一、二级公路738公里。全社会营业性客运量4906万人,同比增长8.1%。旅客周转量14.5亿人公里,同比增长7.4%。营业性货运量1928万吨,同比增长0.9%。货物周转量11.1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7.9%。年内完成了广安至前锋一级公路、邓小平故居保护区路网建设、广南高速岳池连接线项目、广溪路华蓥段等7个二级路网项目。华蓥至邻水、华蓥至渠县、岳池县际3条县际公路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光缆长度达到5294皮长公里;长途业务电路达到20342路;本地电话网程控交换机容量达到47.93万门。互联网络注册户数2.2万户。全年邮电业务总量6.3亿元,增长21.1%。年末各类电话用户达到79.6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27.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2.2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17.6%,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1.5%。年末全市共有164个邮政局(所)和服务网点,每万人拥有0.4个邮政服务网点。全市有邮路103条,比上年增加2条,邮路总长度达到2266公里。共有城市投递段道30个,农村投递路线97条,农村投递路线总长度达1687公里。

旅游业发展迅猛。全年紧紧围绕小平百年诞辰,集中搞好“小平旧居”、“华蓥山天然大盆景”等重点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旅游业全面发展,广安逐步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的热点地区。全年接待游客544.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9.4%,实现旅游总收入17.1亿元,比上年增长67.2%。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地方财力显著增强。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1亿元,比上年增长25.6%,人均财政收入157元,比上年增加19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4.7亿元,同比增长25.4%。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金融业稳步发展。年末,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5.3亿元,比年初增长13.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4.1亿元,增长16.6%。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25.5亿元,增长14.6%。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保险费业务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43.6%。其中,财产险收入1.2亿元,增长88.7%;人身险收入2.1亿元,增长26.8%。全年处理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9671万元。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6600万元,人身险赔付金额3071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初见成效,科普工作广泛开展,全社会科技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全年实施重点科技项目33项,实施各类专利技术17项。争取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2个,省级科技计划项目7个,取得新的科技成果36项。全年专利申请22件,获授权专利21件。大力开展横向科技合作,实施合作项目35项,继续开展了与中科院、川农大、成都中医药大学等院校的横向科技合作,续签了广安与川农大“市校科技合作”第2个五年科技合作协议,成立了猪业、朗德鹅业、梨业、柚业、甜橙、兔业、中药材创新转化中心。深化“院地”、“校地”合作,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发展科技中介服务,加强科技成果转化,集中资源优势,推进广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新建立了5个产业园。建成了集植物组培、动物胚移和农村信息网络三大技术于一体的广安农业科技中心。

教育事业硕果累累。狠抓国家、省、市示范高中的创建,加快教育重点工程建设。邻水中学、广安中学通过了“国家级示范普通中学”评估验收,全面完成市政府为民办的10件实事中的“爱心助学”工程和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任务,全年资助贫困中小学生65843人次,资助资金680万元,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121个,共消除中小学危房17.2万平方米,投资6995万元。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稳步推进,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教育设施明显改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上新台阶,全市建成校园网的学校11所,学校拥有计算机2.3万台,远程教育接收站245座。全市普通小学校点 1613个,在校学生45.1万人,7—12周岁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8%,普通中学179所,在校学生30.4万人,幼儿园363所,在园幼儿6.5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8所(含民办职业学校),在校学生6503人。高中阶段在校学生10.1万人。全市参加高考的学生19979人,本科硬上线6911人,录取人数15133人。民办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全市民办教育在校学生人数已达15.3万人,占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总人数的18.0%。全市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2万人次,劳动力转移培训31万人次,积极开展城镇在职职工继续教育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共培训在职职工2.5万人次,培训下岗失业人员0.5万人次。

九、文化、卫生

文化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文艺创作取得新成绩,以“广场文艺”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文化活动日趋活跃。市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规划了170个示范乡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和170个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点,已建成6个文化广场。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6个,藏书147万册,文化站181个。广播人口覆盖率95.8%,电视人口覆盖率96.0%,有线电视入户率41.8%,比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

体育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全市获省级奖励30项,建成市级训练基地7个,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所,市级体育俱乐部2所。有1名运动员输送到省(市)优秀专业队。举办市级中小学生体育竞赛107项次,参赛人数近23万人次,中、小学生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卫生事业稳步推进。继续大力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推动农村卫生工作。疾病控制预防和传染病区建设得到加强,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869个,其中:医院23个,卫生院179个,诊所647个,采供血机构1个,妇幼保健院6个,卫生监督所2个,医学在职培训机构2个。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卫生人员8286人,其中:执业医师2219人,执业助理医师785人,注册护士1319人。全市各级各类卫生机构实有床位5037张,其中,医院2570张,卫生院2305张。

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市环境监察支队建设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各区市县均成立了环境监察大队,新成立了市环境监测站。全年完成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投资0.2亿元,环境污染治理项目50个,建立烟尘控制区4个,面积26.7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2个,面积18.1平方公里。工业“三废”处理能力提高。2004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68.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2.0%,“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878万元。建成省级生态小区3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1个,省级绿色学校2所。市垃圾处理中心和市污水处理厂基本建成。

十一、人口

全市出生人口4.1万人,人口出生率9.0‰,死亡人口2.6万人,人口死亡率5.7‰,人口自然增长率3.4‰。年末总户数130.2万户,总人口452.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3.2万人,农业人口389.7万人;男性人口238.6万人,女性人口214.3万人,性别比为111.4%。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增长,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3.4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2348元,比上年增加1240元,增长1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11元,比上年增长8.5%,人均消费性支出4833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8.6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2606元,比上年增加330元,增长14.5%,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自建区设市以来首次超过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5.5%。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面和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面进一步扩大,救灾救济工作成绩显著。年末全市拥有社会福利院1个,社会福利院床位120张,有敬老院196所,拥有床位3561张。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7.1万人次,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546人。社会救济对象130万人次,其中:农村救济对象31万人次。城镇社区服务设施689个,从业人员18921人。2004年城镇登记失业率4.0%,实现再就业1.6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18.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10.8万人。

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广安统计年鉴—2005》为准。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2、公报人口数为公安户籍人口。

3、公报中生产总值及产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