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四川

南充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8 15:18:59 来源:南充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3142次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上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按照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和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的部署,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取向,大力实施项目推动战略,重抓优势产业,着力改善民生,沉着应对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实现了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协调进步,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稳定和谐。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1.95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1.19亿元,比上年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256.17亿元,比上年增长23.2%;第三产业增加值174.59亿元,比上年增长12.3%。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30.0:39.9:30.1调整为28.4:42.6:29.0。

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329.40亿元,比上年增长18.0%,比GDP增幅高出3.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72.80亿元,比上年增长5%;第二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171.79亿元,比上年增长26.9%;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84.81亿元,比上年增长12.3%。民营经济发展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6.9%。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为54.7%,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物价涨势得到有效控制。在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下,物价涨势减缓,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2%,涨幅比上年回落2.4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7.3%。物价上涨情况见表1:

企业家对宏观经济发展的信心有所减弱。2008年第四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115.5点,比上年同期下降39.5点。企业景气指数120.1点,比上年同期下降28.7点。其中企业生产景气指数115.3点,比上年同期上升11.3点;企业利润景气指数116.4点,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115.7点,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22.8点和20.7点。

二、农业

农业平稳发展。年末实有耕地面积29.9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3%。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0.04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其中粮食播种面积58.29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1%;油料播种面积14.1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7%。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2.84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农业产值104.23亿元,比上年增长2.2%;林业产值6.04亿元,比上年下降5.6%;牧业产值160.33亿元,比上年增长4.8%;渔业产值9.36亿元,比上年增长4.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全年粮食总产量317.48万吨,比上年增长3.1%。主要农产品产量见表2。

林业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嘉陵江流域生态绿化造林工程成效显著,全年完成植树造林面积30.64万亩,比上年增长97.4%。其中退耕还林荒山造林面积3.50万亩,天保工程造林19.14万亩。嘉陵江生态绿化8.00万亩,森林覆盖面积669.40万亩,森林覆盖率36.0%。

畜牧产业化建设加快。全年出栏肉猪695.13万头,比上年增长6.2%。出栏肉牛17.81万头,比上年增长6.3%。出栏肉羊240.79万只,比上年增长8.1%。全年肉类总产量72.29万吨,比上年增长7.5%。其中猪、牛、羊肉总产量59.34万吨,比上年增长7.0%。

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3.40万公顷,全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0万公顷,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人口30万人。水利基建项目完成投资1.61亿元,全年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10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166.03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快。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共444户,比上年增加61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12.01亿元,比上年增长45.7%;工业增加值225.52亿元,比上年增长29.6%。产品产销率99.5%,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类见表3。

在统计的62种(按一级分类统计)工业产品中,有46种产品生产量增长,增长面为74.2%,有12种产品产量增长幅度在50%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表4。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高。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705.61亿元,比上年增长43.9%;实现利润总额31.16亿元,比上年增长73.8%;实现利税68.41亿元,比上年增长55.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80,比上年提高18.7点。

建筑业持续增长。全市资质等级三级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及劳务分包建筑企业共212户,比上年增加5户。期末从业人员15.52万人。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不含劳务分包企业)133.83亿元,比上年增长31.9%。完成竣工产值93.27亿元,实现利税总额7.37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87.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5.4%。其中当年新开工面积967.8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837.8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7.39亿元,比上年增长48.1%,增幅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240.06亿元,比上年增长54.1%;农村投资57.33亿元,比上年增长27.3%。

从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3.40亿元,比上年增长73.8%;第二产业投资109.11亿元,比上年增长82.4%;第三产业投资16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9.3%。从管理渠道看,基本建设投资156.42亿元,比上年增长58.5%;更新改造投资35.34亿元,比上年增长30.8%。

房地产开发投资减缓。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4.50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增速比上年回落12.6个百分点。商品房施工面积548.6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7%。商品房竣工面积188.1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7.7%。商品房销售面积157.3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8.7%。

五、国内贸易

商贸市场持续活跃,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69亿元,比上年增长20.9%。从城乡市场看,城市市场消费品零售额127.83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105.86亿元,比上年增长21.9%。

在各种经济类型中,国有经济零售额17.09亿元,比上年增长19.1%;集体经济零售额1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公有经济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7%;私营个体经济增长较快,实现零售额157.13亿元,比上年增长22.5%;股份制及其它经济零售额45.69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零售额1.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4%。

从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71.71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其中,限额以上商业企业零售额9.08亿元,比上年增长11.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0.93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有直接出口实绩的企业29个,外贸出口总值4.2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6%。其中直接出口2.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5%;间接出口2.2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6%。外派劳务3008人次,比上年增加728人次,增长31.9%。外派劳务实现收入2094万美元,比上年增加270万美元,增长14.8%。

引进外资成绩显著。全年引进境外和利用外资1335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0.8%。其中直接利用外资316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7%。实际到位外资64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6%。间接利用外资1019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1.7%。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基础建设全面发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2418公里,比上年增加124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5公里,比上年增加21公里;一级公路133公里,二级公路625公里。全年累计完成地方公路建设投资13.48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农村公路建设速度加快,全年共完成县通乡公路405公里,乡通村公路2930公里。

交通运输设备不断改善。年末,全市共有营运载货汽车16596辆,比上年减少3.0%;营运载客汽车4964辆,比上年增加8.1%。交通运输情况见表5。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1.49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61亿元,比上年增长30.3%;电信业务总量17.88亿元,比上年增长14.6%。邮电主营业务收入17.20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11.91万户,其中农村固定电话用户58.72万户。年末移动电话181.74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39.2%。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14.9%,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24.3%。

旅游经济快速推进。借助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片,全力打造高等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的档次。全年接待游客81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8%。实现旅游总收入49.13亿元,比上年增长27.3%。

八、金融、保险

金融业平稳发展。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年末各项存款余额763.73亿元,比年初增长29.5%。其中,企业存款116.04亿元,比年初增长48.7%。年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81.90亿元,比年初增长24.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55.70亿元,比年初增长21.8%;短期工业贷款余额9.26亿元,比年初增长77.3%;中长期贷款余额115.28亿元,比年初增长29.0%。

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467.87亿元,比上年增加126.43亿元,增长9.4%;现金支出1469.69亿元,比上年增加124.18亿元,增长9.2%。

保险业健康发展。全年保费总收入27.10亿元,比上年增长50.4%。其中,财产险收入4.60亿元,比上年增长54.4%;人身险收入22.50亿元,比上年增长49.6%。全年处理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4.58亿元,比上年增长46.8%。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2.50亿元,比上年增长30.4%;人身险赔付金额2.08亿元,比上年增长72.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协调健康发展,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校点数2749个,其中学校846个。专任教师5.56万人,在校学生119.56万人。

年末全市小学校点减少到2179个,比上年减少491个;在校生56.86万人,比上年减少5.7%;招生9.04万人,比上年减少2.1%;毕业生11.19万人,比上年增长0.4%。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7.9%。专任教师2.49万人。教师学历达标率98.6%,比上年提高0.53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中学校点528个,比上年减少13个。在校生48.05万人,招生16.57万人,分别比上年下降0.2%和1.0%。专任教师2.54万人。中学教师学历达标率95.6%,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84.8%,分别比上年提高1.1个和4.2个百分点。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良好。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校点38个,在校生8.21万人,招生4.03万人。中职专任教师0.23万人,教师学历达标率74.0%,比上年提高7.3个百分点。

招生考试工作有序进行。全市参加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人数49571人,比上年增长4.9%;实际参考人数47840人;上线人数40429人;录取人数27932人,占参考人数的58.4%,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各类成人高校在我市录取新生8431人。全年高教自学考试报考人数32795人,毕业人数310人。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6275人,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1133人,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48991人。

科研创新取得新成绩,科技向生产转化能力不断提高。全年取得自然科学研究成果151项,比上年增加2项。获省科技进步奖12项。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年末实有民营科技企业169户,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2.38亿元,比上年增长0.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市拥有国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5户,实现销售收入15.20亿元,实现利税1.10亿元。全年签订技术合同404份,合同金额1.64亿元。全年培育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39项。全年申请专利298件,比上年减少5件。实施专利57项,实施专利技术实现产值5.16亿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个,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8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0个,博物馆5个。全年创新剧(节)目41个,共获国、省艺术比赛大奖23项,专业艺术院团演出1530场,开展大型群众文化活动43次。

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档案事业全面发展。拥有市级电视台1座,市级电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6座,城乡有线电视用户105万户,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2%。有公开出版的报纸5种,公开出版杂志1种,内部资料性图书114个。全年印刷《南充日报》2484万份,《南充晚报》1190万份。年末全市共有档案馆10个。存放案卷84.66万卷,比上年增长7%。利用建国前档案5290卷,利用建国后档案3.9万卷。

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不含村卫生室)数1709个,比上年增加52个;乡镇卫生院数484个,比上年减少2个。全市总诊疗人次达1749.61万人次,比上年增加602.71万人次;门诊人次达1659.73万人次,比上年增加532.47万人次。全市拥有执业医师7794人,比上年增加3129人,增长204.4%;执业助理医师4660人,比上年减少2397人,下降34.0%;注册护士4312人,比上年增加903人,增长26.5%。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取得新进步。全年全市举办各类运动会409场,比上年增加84场。参加运动会人数7.5万人,比上年增加2万人。我市运动员参加世界级比赛获奖牌数14枚,比上年增加1枚。参加国家级比赛获奖牌数19枚,比上年减少21枚。参加省级比赛获奖牌数138枚,比上年增加15枚。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一、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

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增强,环境质量稳步提高。全市环境保护机构32个。环保机构从业人员433人,比上年增加92人。全市共有国家级生态示范试点区3个,省级生态示范试点区6个。

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展,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全市建成区面积131.85平方公里,比上年扩展6.97平方公里。其中市辖三区64.05平方公里,比上年扩展2.82平方公里。建成区居住人口142.76万人,比上年增加0.84万人;市辖三区69.3万人,比上年增加0.3万人。城市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4217公顷,建成区绿地率32.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94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10.84平方米,万人拥有公交车6.38标台,供水总量12798万立方米。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4.0%,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十二、人口和就业

年末,公安户籍总人口749.49万人,比上年增加7.38万人。其中男性392.28万人,女性357.21人,男女性别比为109.8:100。其中,农业人口599.39万人,非农业人口150.1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7.4万人,死亡人口3.55万人,年末常住人口624.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03‰。

城镇就业状况好转。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28.52万人,比上年增加3.12万人;其中在岗职工26.37万人,比上年增加1.36万人;就业人员中,女性7.12万人。城镇新增就业岗位4.25万个,开发社区就业岗位1.17万个,分别比上年下降7.8%和8.9%。领取《再就业优惠证》人员1.7万人,”4050“等救助对象实现再就业642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7%。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76元,比上年增长15.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623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食品支出4008元,比上年增长28.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52.6%。

农民人均纯收入3864元,比上年增收498元,增长14.8%。其中工资性收入1595元,比上年增长12.7%;家庭经营收入2000元,比上年增长15.0%。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16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食品支出1530元,比上年增长3.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54.3%。

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71.08亿元,比年初增长25.5%。其中,活期储蓄存款余额146.11亿元,比年初增长19.0%;定期储蓄存款余额424.97亿元,比年初增长27.9%。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推进。年末城镇社区服务设施数576个,社区服务中心103个。全市城市”低保“家庭10.40万户,比上年增加1.43万户;”低保“人员20.8万人,比上年增加2.98万人;支出城市”低保“资金25529.00万元,比上年增加6979.80万元。农村”低保“家庭16.06万户,比上年增加5.49万户;”低保“人员37.4万人,比上年增加12.69万人;支出农村”低保“资金22964.5万元,比上年增加7040.30万元。全年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25599.00万元,比上年增加8983.20万元,增长54.2%。发放农村救济及其他社会救济42491.00万元,比上年增长336.6%。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33.1万人,参加医疗保险职工人数38.4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9.15万人。征缴养老保险费10亿元。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11亿元,比上年增长36.3%。参加工伤保险职工8.09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4.91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41.21万人,比上年增长6.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达90.5%,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

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南充统计年鉴-2009》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及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电话普及率按年末总人口计算;

4、学校不包括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