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四川

南充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8 15:17:50 来源:南充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2652次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奋斗目标,突出”一手抓产业培育促进发展,一手抓解决百姓疾苦促进和谐“的工作重点,大力推进”三个转变“,着力实施”三大突破“,经济建设取得新成绩,产业结构实现了”二产超一产“的历史性突破,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和进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年初预定目标和”十五“规划任务较好完成。但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单一,粗放型经济增长特点突出,工业基础仍显薄弱,就业压力依旧偏大,解决”三农“问题任务艰巨。

一、综合

国民经济发展成绩可喜。初步核算,全年地方生产总值(GDP)335.27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增长速度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连续5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达到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增长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15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113.12亿元,增长22.0%;第三产业增加值115.00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34.0:30.8:35.2调整为32.0:33.7:34.3,实现了二产超过一产1.7个百分点的历史性突破。”十五“期间,南充市GDP年均增长11.6%。分年度GDP及增长情况见图一。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63.97亿元,增长18.4%,高于GDP增速5.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40.70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69.93亿元,增长29.7%;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53.34亿元,增长13.9%。民营经济发展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7.5%;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为48.9%,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5%,其中服务价格上涨3.8%;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6%;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8%;原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8%;土地交易价格上涨17.4%;房屋销售价格上涨5.4%。

表1: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情况

单位:%

指标        城镇        农村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1.5        1.3

食品        2.1        2.1

其中:粮食        3.0        2.7

烟酒及用品        -1.1        3.0

衣着        1.1        1.5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0.4        1.4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2        -3.7

交通和通信        -1.0        -0.6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3.8        1.1

居住        2.4        2.5

企业家对宏观经济形势的信心乐观,企业生产经营处于较好的”中度景气区间“。本年第四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134.51点,比上年同期提升5.17点。企业景气指数130.80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63点;其中企业生产景气指数131.08点,企业利润景气指数117.01点,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122.74点,分别比上年同期提升了19.74点、4.03点和7.52点。

二、农业

农业稳步发展,产业化进程快速推进。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6.89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75万公顷;其中粮食、油料播种面积分别为54.53万公顷、13.69万公顷,分别增加2.05万公顷和0.32万公顷。年末实有耕地面积29.7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887公顷。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1.36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农业产值74.82亿元,牧业产值92.8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0%和7.8%。

全年粮食总产量311.99万吨,比上年增长5.5%,总产量稳居全省第一位。主要农产品产量见表2。

表2:2005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311.99        5.5

#小春        84.28        6.6

大春        227.71        5.1

#谷物        243.88        5.9

小麦        66.98        6.8

油料        33.00        5.4

#油菜籽        18.96        4.7

棉花        0.43        -33.3

糖料        4.91        6.6

药材        2.55        -26.7

蔬菜        278.58        1.1

瓜果        12.72        -2.4

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畜牧业规模养殖快速壮大。全年出栏肉猪689.78万头,增长5.9%,肉牛17.41万头,增长7.4%,肉羊242.43万头,增长9.0%。全年肉类总产量75.32万吨,增加5.31万吨,增长7.6%。其中猪、牛、羊肉产量分别为54.07万吨、2.13万吨和3.76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6.1%、8.0%和10.6%。水产品产量8.57万吨。

林业持续发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工作扎实推进,嘉陵江流域生态绿化造林工程迅速启动。全年完成植树造林面积17.26万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15.46万亩,天保工程造林1.8万亩。嘉陵江生态绿化3.3万亩。森林覆盖面积634.92万亩,森林覆盖率33.9%,比上年上升0.7个百分点。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绩,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05.91万亩,新增2.51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4.5平方公里,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人口26万人。水利基建项目完成投资1.52亿元。全年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15.1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143万千瓦,比上年增加9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企业效益持续好转。全部工业增加值87.04亿元,增长26.2%,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35.1%提高到50.5%。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全年工业总产值235.13亿元,增长36.2%,增加值69.72亿元,增长34.5%,产品产销率99.9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类见表2。

表2: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类情况

单位:亿元

指标        增加值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        69.72        34.5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19.32        23.9

其中:国有企业        4.31        17.5

集体企业        1.43        49.9

股份制企业        55.12        33.7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2.22        42.3

其中:轻工业        34.71        38.5

重工业        35.01        31.1

在统计的99种产品中,有71种产品生产量增长,增长面为71.7%,有21种产品产量增长幅度在50%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表3。

表3:2005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情况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同比

增长%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同比

增长%

发电量        亿千瓦时        15.29        56.0                复合地板        万平方米        141        -23.6

小麦粉        万吨        10.41        31.8                原油加工量        万吨        79.56        16.7

饮料酒        万升        7071        49.9                合成氨        万吨        15.67        23.9

#啤酒        万升        5273        48.5                化肥(折纯)        万吨        8.81        25.6

布        万米        3561        -7.1                水泥        万吨        87.35        290.0

印染布        万米        3242        37.4                内燃机        万千瓦        12.24        348.4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丝        吨        3592        78.5                汽车        辆        6916        -13.8

丝织品        万米        5434        55.9                两轮自行车        万辆        20.99        19.9

服装        万件        568        18.6                变压器        万伏安        10916        62.9

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好转,利税及利润总额均创历史最好水平。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234.58亿元,增长50.9%;利润总额4.47亿元,增长59.3%,利税11.69亿元,增长36.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8.06点,同比提高33.6点。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6.08亿元,比上年增长8.5%,年末,全市资质等级三级以上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及劳务分包建筑企业207个,期末从业人员10.97万人。亏损企业8个,比上年减少12个。建筑业总产值(不含劳务分包企业)65.11亿元;竣工产值53.05亿元;利税总额3717万元;利润785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29.62万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735.11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19.32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背景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有保有压,扶优限劣,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大幅度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0.02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其中,城镇投资101.76亿元,增长15.6%,农村投资38.26亿元,增长41.4%;民间投资52.60亿元,增长26.0%。

从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5.35亿元,增长112.9%,第二产业投资29.21亿元,增长14.1%,第三产业投资105.46亿元,增长21.3%。从管理渠道看,基本建设投资65.49亿元,增长9.9%;更新改造投资12.35亿元,增长26.8%。

房地产开发投资20.53亿元,增长27.0%,商品房竣工面积226.88万平方米,增长48.9%;商品房销售面积167.15万平方米,增长32.2%;商品房销售额18.75亿元,增长36.0%。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嘉陵江梯级开发步伐加快,青居、金银台、金溪、新政、小龙门电航工程完成年初计划总投资的103.6%。南(充)渝(重庆)高速公路、达成铁路复线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凤仪、沙溪航电工程开工。嘉陵江上中坝大桥、滨江大道三期、城市给排水管网等市政工程建设加快。全年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施工项目403个,计划总投资221.43亿元。新开工基建和更改项目252个,计划总投资81.21亿元。全年建成投产基建和更改项目214个,项目建成投产率53.1%。基建和更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额77.84亿元,新增固定资产55.18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70.9%。

五、国内贸易

内需进一步增强,市场交易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30亿元,增长15.1%,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4.4%。从城乡市场看,城市市场消费品零售额82.63亿元,增长15.9%;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59.67亿元,增长14.0%。

在各种经济类型中,国有经济的零售额11.89亿元,下降6.8%,集体经济的零售额9.02亿元,增长7.8%。公有经济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7%;私营个体经济及股份制经济零售额快速增长,总量分别为96.27亿元和24.97亿元,分别增长17.8%和20.9%。

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7.24亿元,增长14.9%。其中,限额以上大型商业企业零售额13.11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2%。餐饮业零售额28.77亿元,增长14.3%。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持续扩大。在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情况下,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和营销方式,服装、纺织品、丝绸等传统产品出口份额大幅提高。有直接出口实绩的企业22个,外贸出口总值1.75亿美元,增长20.8%,其中直接出口0.62亿美元,增长19.7%,间接出口1.13亿美元,增长21.4%。外派劳务1659人次,比上年增加275人次;实现收入1251万美元,比上年增加227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9.9%和22.1%。

利用外资成绩明显。全年利用外资实绩6656万美元,同比增长22.4%,其中直接利用外资2189万美元,同比增长2.4倍,实际到位外资751万美元,同比增长48.5%。间接利用外资4467万美元,同比减少6.7%。

七、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和旅游

交通基础建设稳步推进。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561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0.4公里,一级公路158公里,二级公路589公里。全年累计完成地方公路建设投资5.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农村公路建设速度加快,全年共完成县通乡公路108公里,乡通村公路822公里。

交通运输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市共有营运载货汽车9898辆,增长16.4%;营运载客汽车4916辆,减少14.0%。公路及水运运输情况见表4。

表4:2005年公路及水运情况

指标        公路        水运        合计        比上年增长%

客运量(万人)        15217        518        15735        23.6

货运量(万吨)        2254        267        2521        18.4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客运周转量(万人公里)        361490        4195        365685        20.8

货运周转量(万吨公里)        199242        27872        227114        9.3

全年民航进出港人数44596人次,货运量248吨,客运量21.17万人,行货吞吐量464吨,旅客吞吐量4.46万人。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实现邮电主营业务收入11.56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95.8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88万户,比上年分别增长8.1%、16.3%和24.5%。农村通讯条件大大改善,农村固定电话用户数达到41.3万户,比上年净增10.6万户,增长34.6%。

旅游业发展快速推进。2005年我市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围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大力推进了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各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加快,景区景点的各项功能日趋完善,琳琅山风景区、朱德故居纪念园、”两路一桥“、嘉陵江沿江风光旅游线路等一大批重点旅游工程稳步推进。2005年我市接待国内旅游者472.1万人,增长18.5%,实现国内旅游者人天数为826.4万人天,同比增长29.8%,全年共接待海外旅游者2363人次,同比增长5.4%,海外旅游者人天数不断增加,全年实现海外旅游者人天数为6246人天,同比增长9.3%;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9.2亿元,同比增长28.2%,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8.73亿元,增长29.1%;实现旅游业外汇总收入642.5万美元,增长3.5%,其中完成旅游商品创汇收入574.8万美元,同比增长5.3%,实现旅游商品销售收入5亿元,占旅游业总收入的比重高达26%,比去年同期提升了0.6个百分点。

八、金融、保险

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30.78亿元,比年初增长17.8%。其中,企业存款48.46亿元,比年初增长15.7%。各项贷款216.80亿元,比年初增长5.3%。其中,短期贷款134.14亿元,比年初增加5.40亿元,短期工业贷款12.56亿元,比年初减少1.03亿元;中长期贷款82.29亿元,比年初增加5.33亿元,技术改造中长期贷款629万元,比年初减少1672万元。

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995.64亿元,现金支出986.72亿元,现金净回笼8.92亿元。

保险事业良性发展。全年人寿保险承保人数292.20万人,保费总收入70137万元,赔款给付人数2.44万人,赔款给付金额5757万元;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5822万元,赔款件数33557件,赔款金额9212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继续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基础教育继续加强,中等高等教育规模扩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基础教育资源继续整合,一部分教学分散、办学质量低下的小学校点予以合并或取消,年末,全市小学校点减少到3360个,减少524个;在校生60.32万人,招生8.87万人,毕业生10.74万人,分别比上年减少3.1%、3.4%和0.8%。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4.4%。专任教师25259人,教师学历达标率97.2%,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中学校点556个比上年增加7个,在校生45.15万人,招生16.09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0%和3.4%。高中一年级入学率51.8%,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专任教师23658人,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90.7%,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69.3%,分别比上年提高4.4个和8.2个百分点。

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校点61个,在校生4.08万人,招生2.12万人。其中,中等技术学校7个,在校生1.43万人,招生5510人,在校生及招生人数分别比上年增长5.2%和16.5%。

高等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市共有普通高校4所,教职员工5228人,其中专任教师3340人;全年招生16134人,在校普通本(专)科学生52491人,毕业生9750人。

招生考试工作规范有序。全市参加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人数39996人,比上年增长30.9%;实际参考人数39719人,上线人数38568人;录取人数24955人,比上年增长18.6%,占参考人数的62.8%。各类成人高校在我市录取新生6878人,录取率为89%。全年高教自学考试报考人数14795人,共计28257科次,毕业人数628人。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4234人,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1496人,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33494人。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全年取得自然科学研究成果136项,获省科技进步奖10项,分别比上年增加10项和3项。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年末实有民营科技企业161户,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1.4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5户和增长24.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市拥有国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5户,实现销售收入12.6亿元,利税1.31亿元。全年签订技术合同47份,合同金额2432万元,合同履约率100%。全年培育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228项。专利技术多元化。全年申请专利225件,比上年增加129件;实施专利61项,比上年增加7项;实施专利技术实现产值3.2亿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事业稳步推进。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8个,歌舞剧院1个。全年创新剧(节)目13个,加工提高杂技节目6个,全年共获国、省艺术比赛大奖18项,专业艺术院团演出1350场,全市开展大型群众文化活动14次。

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档案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县级无线广播电台6座,市级无线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98.2万户,比上年增加5.8万户,可收数字电视69套,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98%。出版物经营单位231个,全年公开出版报纸6种,公开出版杂志5种,内部资料性图书165个,内部报刊型资料15种;全年发行《南充日报》1771万份、《南充晚报》791万份。年末全市共有档案馆11个,存放案卷74.38万卷,比上年增加1.48万卷,利用建国前档案594卷,利用建国后档案4万卷。

医疗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重大传染病的预防预警能力有效提高。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数1349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2300张;卫生技术人员13695人。分别比上年增加228个、545张和419人。执业医师4678人,执业助理医师1552人,注册护士3185人。本年完成医疗救治体系建设项目1个。乡镇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乡镇卫生院505个,卫生技术人员5015人,执业医师1391人,执业助理医师1085人,注册护士631人。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体育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全年全市举办各类正规运动会286场,参加运动会人数4.69万人。我市运动员参加国内外比赛30场,获取国家级比赛个人奖牌15枚,省级比赛团体奖牌15枚,省级比赛个人奖牌87枚。世界级比赛获奖人数10人次。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环境质量稳中有升,嘉陵江流域水治污防污工作有序开展。年末,全市环境保护机构27个,从业人员315人;烟尘控制区3个,面积52.74平方公里;南充市城区空气污染指数平均值为76,与上年基本持平;噪声达标区3个,面积48.8平方公里,南充市城区区域噪声平均值为54.9分贝。全市共有国家级生态示范试点区5个、省级9个。

十二、人口和城市建设

年末,公安户籍总人口728.94万人,比上年增加4.17万人。其中男性383.27万人,女性345.67万人,男女性别比110.9:100,比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农业人口585.06万人,非农业人口143.8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6.53万人,死亡人口4.14万人。年末常住人口626.2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7‰。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镇规模不断扩展。全市建成区面积115.61平方公里,其中市辖三区53.74平方公里,分别比上年扩充5.04平方公里和3.24平方公里。城市居住人口138.9万人,增加3.4万人;市辖三区68.5万人,增加1.6万人。城市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3889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29.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6平方米,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6.4平方米,供水总量15289万立方米,人均道路面积12.87平方米,公交车684标台。全市城镇化率达到28.2%,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南充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4.8%,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8.5%,南充市被省政府命名为四川省园林城市。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64元,增长7.7%,其中:工薪收入5215元,增长5.7%,转移性收入2785元,同比增长11.2%;人均消费性支出6163元,增长8.1%,其中食品支出2684元,增长4.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3.6%,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

农民人均纯收入2646元,增收301元,增长12.9%。其中工资性收入1147元,增长14.0%;家庭经营收入1308元,增长11.6%。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66元,增长10.2%。其中,食品支出1020元,增长5.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51.9%,比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

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55.62亿元,比年初增长17.5%。其中,活期储蓄存款81.59亿元,比年初增长17.1%;定期储蓄存款余额274.03亿元,比年初增长17.6%。

城镇就业状况好转。年末,城镇单位从业人员24.41万人,比上年增加0.2万人;其中在岗职工24.01万人,比上年增加0.43万人;从业人员中,女性6.70万人。城镇新增就业岗位3.84万个,开发社区就业岗位5.39万个,分别比上年增长96%和29%;领取《再就业优惠证》人员2.32万人,”4050“等救助对象实现再就业766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8%。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推进。年末城镇社区服务设施数483个,社区服务中心38个。全市城市”低保“家庭8.24万户,人员17.20万人,计划支出城市”低保“资金10792万元。农村”低保“家庭2.10万户,人员4.22万人,计划支出农村”低保“资金595万元。全年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9782万元,发放农村及其他社会救济2028万元。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展。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人数17.12万人,征缴养老保险费3.6亿元,征缴率95%。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05万人,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5.38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参加工伤保险职工7.2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4.74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2.3万人和0.01万人。

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南充统计年鉴—2006》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及价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2004年GDP总量及历史数据根据经济普查数据进行了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