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四川

乐山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8 15:11:10 来源:乐山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938次

2000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抓住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好机遇,紧紧围绕招商引资、争上项目、改革攻坚的大思路,为把乐山建设成经济强市、国际旅游城市,真抓实干,转变观念,开拓进取,团结拼搏。各项改革全面推进,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放型经济成效显著,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一、综 合

2000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比全省增幅高1.1个百分点,增幅位于全省第三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64亿元,增长13.9%,第三产业增加值46亿元,增长9.6%,从生产角度看,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0%,工业的贡献率为59.10%,建筑业贡献率为5.4%,第三产业的贡献率26.5%。

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6.7、42.0、 31.3调整为24.7、43.6、31.7。

市场物价继续走低。全市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指数为:97.6,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96.7。

纵观全年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总体保持了平稳增长。但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有效需求不足、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等。

二、农 业

全市始终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坚持以奔小康统揽农村工作。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注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增加投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5587万元,比上年增长3.7%。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210129吨,减产92547吨,下降7.1%。小春粮食127540吨,减少38151吨,下降23.03%。大春粮食产量达1082589吨,减产54396吨,下降4.78%。油菜产量35724 吨, 增长30.53%。棉花产量50吨,甘蔗51495吨,烟叶2446吨,茶叶8278吨,水果93791吨。

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造林、护林、抚林工作进一步加强,林业生产发展良好,林业产值(不变价)21591万元, 增长3.11%,

畜牧业生产稳定,全年生猪出栏2934531头,比上年增加55041头,增长1.91%。 生猪存栏2298048头。猪、 牛、 羊肉产量达228376 吨, 增长3.05 %。 家禽出栏40301537只,比上年增加4270768只,增长11.85%,禽蛋产量55569吨, 牛奶产量807吨。

渔业生产继续发展。今年,渔业产值(不变价)8755万元,增长18.54%。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0年,全市坚持走“工业兴市”之路,围绕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注重支柱产业培养,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促进了乐山工业经济的发展。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4.89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国有及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实现不变价工业总产值122.83亿元,增长27.18%, 工业销售产值(现价)111.64亿元,增长19.31%,产销率为97.61%。

在不变价工业总产值(全部国有及500万以上)122.83亿元中,国有企业完成18.50亿元, 下降0.01%,集体企业3.81亿元,下降0.05%,股份制企业44.75 亿元, 增长2.8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20.78亿元,增长4.47倍,其他经济类型企业34.99亿元,增长31.64%。在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34.49亿元,重工业88.34亿元, 分别增长19.72%、30.35%。

主要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增长的有:原煤、原盐、配混合饲料、机制纸板、化学原料药、水泥、发电量、人造板、半导体分立器件、铁合金。下降的有:合成氨、生铁、成品钢材、农用肥合计。

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87249万元,比上年增长11.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继续加快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大力调整投资结构和投资方向,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稳定发展。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80664 万元, 增长29.83%;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44512万元,增长26.38%;更新改造投资77791 万元,增长24.87%;房地产开发投资30244万元,增长99.16%;其他投资128117万元,增长29.06%。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农林牧渔水利投资2457万元,下降64.82%;能源工业110934万元,增长43.31%;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46052万元,增长12.79%;科学教育8573万元,下降24.8%。

全年通过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新增固定资产48278万元。 通过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有:发电机组装机容量7万千瓦,原煤开采17万吨,水泥32万吨,新建公路18公里,改建公路126公里,釉面砖2000万平方米,墙地砖1550万平方米,11万伏及以上输电线路366公里。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全市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增加值55603万元,比上年增长8.6%。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已达4557公里, 比上年净增36公里,在通车里程中,高速公路32公里,一、二级公路679公里,比上年增加94公里,公路综合好路率达65.9%。乐山大渡河大桥建成通车,全年改建公路36公里。新建独立桥梁730延米/4座,改建独立桥梁13延米/3座。实现乡乡通公路,90.2%的行政村已通公路。 全年完成水陆货物周转量103302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3.5%,其中,公路97735万吨公里,下降3.7%,水路5567万吨公里,增长0.3%,水陆旅客周转量158517万人公里,增长4.9%,其中,公路157690万人公里,增长5.0%,水路827万人公里,下降3.6%。

邮电通信业持续高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达到7.91亿元,比上年增长52.84%。全年订销报纸787万份,年末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76.63万门,比上年净增16万门,其中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37万门。年末全市电话用户总数达47.53万户,电话普及率达13.7部/百人,比上年上升了5.7个百分点,其中: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7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4.94部/百人,城市住宅电话用户达17万户,城市住宅电话普及率81.45部/百户,IC卡公用电话达2386部,是上年的4.7倍。农村通信需求日益增加,全市乡村电话用户已达7.78万户,比上年增加了3.42万户,已通固定电话的行政村达1249个,比上年增长了13.42%。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数字化网络化经济进入中国市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我市数据通信已经逐步从最初低速、单一的业务发展到目前高速、多样化的业务,主要包括:数据专线业务、国际互联网业务、分组交换业务、帧中继业务、ADSL专线业务和IP电话业务,宽带数字数据小区已在我市兴起。国际互联网络用户发展迅猛,年末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2.12万户,是上年的8.8倍。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六、国内贸易

全年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11852万元,比上年增长10.7%。 分城乡看,城市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28710万元,增长11.7%,县及县以下零售额283142万元,增长9.6%,比城市市场低2.1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消费品零售额109515万元,增长8.8%,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比重为17.9%,非国有经济零售额502337万元,增长11.1%,所占比重为82.1%,尤其是私营经济增势明显,增长63.9%,个体经济占消费品市场份额大,达42.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为323501万元,增长7.9%,餐饮业零售额68732万元,增长27.8%,居各行业零售额增幅之首,高于零售额平均增幅17.1个百分点,制造业零售额为54132万元,增长10.2%。居民购买住房零售额增幅加大,2000年全市居民购买住房实现零售额12028万元,比上年增长2倍多。从商品销售的种类来看,电脑和通讯器材销势较好。

七、对外经济

2000年,对外经济工作坚持“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的方针,大力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拓展开放领域,全方位推进对外开放,外汇出口创汇持续增长,招商引资工作成绩显著,外资企业蓬勃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进一步加强。全市进出口总额突破2亿美元大关,达25256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92.7%,其中,进口总额11760万美元,增长93.8%,出口总额13496万美元, 增长91.8%。在出口商品中,电子元器件的出口额居于首位。

全年新审批“三资”企业10家,合同外资2233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2983 万美元。逐步形成了以电子元器件、铁合金、皮革服装、医药原料等为龙头的出口拳头产品。全年向海外输出劳务1295 人次。

对内开放成效显著。成立了投资招商服务中心,全年国内招商引资完成项目签约187项,履约175项,协议引进资金38.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3.7 亿元。我市先后缔结了25对国内友好城市,并加强了与杭州市、中山市、佛山市等友好城市的经济合作。

旅游事业发展较快。不断开发旅游资源,沙湾大渡河漂流、峨眉山天颐温泉香都、市中区乡村旅游等项目相继推出,峨边黑竹沟和沙湾美女峰——石林分别被批准为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加快了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的步伐,积极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活动”,旅游产业方兴未艾。全年接待旅游者468.7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3%, 其中,海外游客3.58万人次,增长5.3%,国内游客465.13万人次,增长27.5%, 旅游创汇744.97万美元,旅游收入21.77亿元。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秩序稳定,进一步发展和规范保险、信托、证券业,扩大了融资渠道,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2000年末,金融机构539个,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23707万元,比年初增加132266万元,增长9.5%,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60079万元,比年初增加36919万元,增长16.5%,贷款余额1650038万元,比年初增加60328万元,增长3.8%,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4456658万元,比上年增长19.4%,现金支出4508775万元,增长16.7%,收支相抵,净投放现金52117万元。

保险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全市承保金额1729930万元,比上年增长8.7%,保费收入26029万元,增长15.8%,全年处理各种赔案支付额8729 万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完成科技“百亿工程”任务,推动技术创新工作,加强科技计划管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争创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工作启动,与中科院建立“院地科技合作”关系,技术市场和专利申请代理取得新进展。科技兴川“千亿工程”实现产值80亿元,其中,科技产业实现产值18亿元,科技成果推广实现产值62亿元,市科技“百亿工程”完成总产值增长100亿的目标。全年下达科技计划96项,其中重点研究项目35项,“星火计划”16项,成果推广计划11项,全年完成市级以上科技成果鉴定16项,科技成果登记32项,评出市科技进步奖25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2项。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2215万元,组织企业参加了在西安举行的第九届全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大会,5个项目评为大会金牌,峨眉医药包装股份有限公司的玻璃拉管系列产品获比利时48届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大发明与新技术大会金奖,“水稻抛秧”栽培技术,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市省级区外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9家。专利新续代理105项,授权45项。

教育事业持续稳步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中等教育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完成了市技工校、省商贸校乐山分校并入乐山工业学校的工作,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乐山师范学院和成都理工学院乐山分院挂牌成立。乐山一中新校选址市中区通江镇王河村。“普九”和扫盲工作进一步巩固提高。全市小学1501所,招生数47175人,在校学生272151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5%, 上学缀学率为1.01 %, 普通中学264 所,招生数51350人, 在校学生141359人,高考硬上线3269人,上线万人比为9.5,在全省居第6位,聋哑学校1所,在校学生76人。幼儿园226所,在园幼儿43712人。2000年峨边“普九”通过省政府评估验收,至此,全市有10个区市县完成“普九”任务,“普九”人口覆盖率达96.5%。中等专业学校9 所,招生数3137人,在校学生12191人,职业中学13所,在校学生4693人,技工学校11所, 在校学生997人。全市大专院校招收大专生2178人,在校学生4238人,毕业学生894人。成人高等教育学校在校学生数1500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435人,成人初等学校在校学生1374人。教育为经济服务“一条龙工程”成效明显,受训农民家庭人均增收155元。全市创建了12所素质教育示范学校。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实施精品战略,文艺创作演出硕果累累,群众文化活动方兴未艾。舞蹈《创造者》、《彝寨阿妹》在省舞蹈大赛中获创作、表演一等、二等奖共四项将,戏剧小品《灯光》在全国少年儿童电视节目评比中获二等奖,峨眉山市建成全国文化先进县,井研县分全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民间书画艺术之乡”,标志着我市文化创建活动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联合国城市管理项目乐山历史文化古迹保护前期工作已顺利完成。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7个,藏书26万册,剧场影剧院4个,博物馆6个。年末有无线广播电台3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2.5%,通广播的乡217个,无线电视台3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0.9%,通电视的乡220个,有线电视用户22.5万户。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城乡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医疗条件有所改善,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卫生机构550个,其中:医院67个,卫生院233个,卫生防疫站12个,妇幼保健院11个,卫生机构床位10305张,其中:医院6861张,卫生技术人员11041人,其中医生5503人,护士1154人。全市婴儿死亡率20.5‰,比上年下降7.1个千分点,村设置的医疗点2059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197人。全市初保达标乡镇128个,地方病、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急性传染病发病率由1999年的257.32/10万下降为2000年的170.38/10万,消灭了脊髓灰质炎,疟疾发病率比上年下降47.5%,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新进展,有效地控制了霍乱等烈性传染病的流行。承担的科研项目《四川省消灭丝虫病的技术措施及推广运用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体育事业取得新突破。全市认真贯彻执行《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掀起了全民健身新高潮,被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建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在全市建起13条“全民健身路径”和11个“国民体质测试站”。创立了4所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农村体育、老年人体育全面发展。峨眉山市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市中区泊水街被评为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峨眉山市桂花桥镇被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乡镇”。参加全国比赛获金牌3枚、银牌6枚、铜牌8枚,参加省比赛28项次,获金牌42枚、银牌48枚、铜牌26枚。有9人被输送到省优秀运动队,今年《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全市的施行面达100%,合格率达96%。

十一、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 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2000年全市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85669万元,比上年增加14683万元,增长8.6%,在岗职工平均工资7434元,比上年增加908元, 增长13.9%。据对市中区居民和全市农民纯收入家计调查资料表明, 200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217元,比上年增加269元,增长5.4%, 人均消费性支出4752元,增加295元,增长6.6%,其中,食品消费支出1940元, 占消费性支出的40.8%,比上年下降4.8个百分点,衣着消费593元,占消费性支出的12.5%, 交通通讯消费332元,占消费性支出的7.0%,教育娱乐消费620元,占消费性支出的13.0%。农民人均纯收入2154元,比上年增加82元, 增长4.0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1元,比上年增加80元,增长4%, 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1646元,其中,食品消费944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57.4%。

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21877万元,比上年末增长7.0%,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47046万元,增长8.1%,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74831万元,增长3.7%。

十二、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

环境质量状况明显改善。1999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量9684万吨, 工业废水处理量7294万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4981215万标立米,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99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70%,工业废气处理率为5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率为50%。环境噪声达标面积56平方公里。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救灾救济工作成绩显著。年末全市拥有社会福利院4个,社会福利院床位445张,收养人员342人,有敬老院113所,拥有床位1344张,收养人员达881人。全市共有城镇低保人数达4789人,年开支保障金411万元,农村低保人数达8891人,年开支保障金55万元,城镇社区服务设施数57个,从业人员198人,农村社会保障网络数进一步扩大。社会救济对象144139人,比上年增加3237人,其中,城镇救济对象33255人,农村救济对象110884人。城镇安置失业人员就业人数达8703人。正式启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达7582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