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四川

内江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4-10-05 14:49:47 来源:内江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3040次
2013年,内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提质增效”的工作基调,坚持“三个加快”的发展思路,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战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开放,全力打造成渝经济区重要增长极。全市农业稳步发展,工业较快增长,投资、消费需求扩大,财政金融运行平稳,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
 
一、综合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9.34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6.32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661.33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9亿元,增长10.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7:62.4:20.9调整为16.5:61.8:21.7。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643.03亿元,增长12.6%,占GDP比重达60.1%,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3%。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4.9%,医疗保健用品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2.9%,居住类价格上涨1.8%,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1.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4%;衣着类价格下降2.8%,烟酒类价格下降0.1%;交通和通信类持平。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与同期水平持平;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IPI)下降1.6%。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3.85亿元,增长4.1%;增加值176.32亿元,增长4.0%。
 
全年粮食总产量151.22万吨,比上年增加4.78万吨,增长3.3%,连续7年增产。油料产量10.14万吨,增长1.9%。主要农产品产量列示如下:
 
指标
 
2013年
 
比2012年±%
 
粮食(万吨)
 
151.22
 
3.3
 
#小麦(万吨)
 
16.12
 
-5.1
 
水稻(万吨)
 
62.67
 
2.3
 
玉米(万吨)
 
40.25
 
9.2
 
豆类(万吨)
 
9.52
 
2.5
 
油料(万吨)
 
10.14
 
1.9
 
#油菜籽(万吨)
 
7.24
 
1.6
 
蔬菜(万吨)
 
232.37
 
11.2
 
园林水果(万吨)
 
35.48
 
9.4
 
全年出栏生猪315.84万头,增长2.2%;家禽2625.28万只,增长3.6%;生猪存栏234.26万头,下降2.8%;肉类总产量28.88万吨,增长4.2%。主要畜产品产量列示如下:
 
指标
 
2013年
 
比2012年±%
 
肉类(万吨)
 
28.88
 
4.2
 
#猪肉(万吨)
 
22.18
 
2.8
 
牛肉(万吨)
 
0.43
 
3.4
 
羊肉(万吨)
 
0.72
 
6.0
 
禽蛋(万吨)
 
4.69
 
0.7
 
蚕茧(万吨)
 
0.33
 
5.6
 
出栏肥猪(万头)
 
315.84
 
2.2
 
年末生猪存栏(万头)
 
234.26
 
-2.8
 
年末牛存栏(万头)
 
7.47
 
6.2
 
年末羊存栏(万头)
 
48.91
 
3.5
 
全年水产养殖面积0.98万公顷,增长1.3%;水产品产量9.13万吨,增长10.8%。
 
全年完成工程造林面积467公顷,全市森林面积171529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1.9%。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5.4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8.95万亩,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2776.9万立方米。解决了23.6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成集中供水工程4处,分散供水工程120处;建成5个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综合示范区和9个全域灌溉示范小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8.03平方公里;新建及整治渠道1050.6公里,新建改造山平塘999口,新建蓄水池1429口,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61座。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500户。全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697.11亿元,增长18.2%,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2%。五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1542.47亿元,增长18.2%,占规模工业的90.9%。
 
全市重点监测的55种主要工业产品有39种增长,增长面为70.9%。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列示如下:
 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指标
 
2013年
 
比2012年±%
 
鲜、冷藏肉(万吨)
 
10.64
 
14.9
 
布(万米)
 
7687.60
 
127.5
 
饮料酒(万吨)
 
38.79
 
62.0
 
配、混合饲料(万吨)
 
79.56
 
6.0
 
发电量(亿千瓦时)
 
50.45
 
28.1
 
水泥(万吨)
 
637.20
 
-14.4
 
成品钢材(万吨)
 
457.70
 
21.4
 
全市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53.6点,比上年下降14.8个点。总资产贡献率为23.8%,比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6.02万元/人,比上年增长20.2%;产品销售收入1709.51亿元,增长19.4%;利润总额100.04亿元,增长27.7%;利税总额189.06亿元,增长18.4%。
 
全市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119个,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43.92亿元,增长17.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44.86万平方米,增长12.0%;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17.52万平方米,增长24.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5.93亿元,增长25.1%。全年新开工项目(不含房地产)806个。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5.13亿元,增长33.5%;第二产业投资213.59亿元,增长17.5%,其中工业投资213.06亿元,增长17.5%;第三产业投资347.22亿元,增长30.0%,第三产业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0.3%。
 
全年完成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257.01亿元,增长40.2%;非国有投资318.93亿元,增长15.1%。非国有投资占全市投资总额55.4%。
 
全市到位域外资金548.25亿元,同口径增长35.5%,其中国内省际间到位资金437.49亿元,增长35.0%;工业生产性项目到位资金384.64亿元,下降1.1%,占到位域外资金比重为70.2%。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全年交通建设项目投资完成33.65亿元。建成通乡、通村公路共计1150公里,其中水泥路1087公里,油路63公里。建成1个乡镇客运站,完成4个农村客运码头的建设,完成农村渡改桥7座,完成公路安保工程国省道158.4公里,整治公路危病桥434延米/7座。年末全市公路管养里程达9880公里(不含242公里高速公路),其中,等级公路6267公里。
 
全年客运量1.25亿人次,旅客周转量38.66亿人公里,分别增长17.6%和14.6%;货运量0.67亿吨,货物周转量65.84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3.6%和14.9%。
 
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收入17.61亿元,增长15.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7.45万户,下降6.1%;移动电话用户236.30万户,增长8.3%;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55.4部,比上年增加4.2部。
 
六、贸易、外经和旅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6.12亿元,增长14.5%。分地域看,城乡市场分别实现零售额202.56亿元和113.57亿元,分别增长14.9%和13.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252.71亿元,增长13.7%;住宿餐饮业零售额63.41亿元,增长18.0%。按经营单位规模来分,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00.15亿元,增长21.7%;限额以下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15.97亿元,增长10.2%。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3.63亿美元,增长15.7%,其中,出口3.15亿美元,进口0.48亿美元。全市获权企业252户,其中:新批获权企业26户。全年实际利用外资9980万美元。
 
全年接待游客1788.61万人次,增长29.8%;实现旅游总收入110.29亿元,增长28.0%。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完成地域内财政总收入143.89亿元,比上年增长39.4%,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37.75亿元,同比增长22.1%。财政总支出227.60亿元,增长23.2%。其中,公共财政支出158.93亿元,增长11.9%。
 
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79.47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47.12亿元,增长16.9%。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14.35亿元,比上年增长26.4%。
 
全年各种保险机构保费收入24.69亿元,增长7.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7.35亿元,增长18.0%;寿险保费收入17.35亿元,增长3.7%。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8.18亿元,增长48.8%。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市完成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96项,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20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专利申请741件,专利授权412件。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外援科技智力队伍的作用,全年企业与外智人才成功对接项目新增20个。
 
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131所,在校学生58.83万人,教职工3.57万人。大力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改扩建了20所城乡公办幼儿园,发展民办幼儿园30所,改扩建了11所城区城郊和县镇学校。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按照农村初中学生1250元/生.年,小学1000元/生.年补助农村义务教育寄宿贫困生生活费,惠及学生35.2万余人。资助普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1705人,资助高校贫困生1941人;免除37992名中职学生学费,为16639名中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资助普惠性幼儿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2461人;为47199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开工建设农村教师周转房56套,建设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食堂7231平方米。全市本科硬上线7997人,上线率达41.94%,比上年增长3.5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艺术表演场所5个,文化馆6个,文物保护管理所6个,乡镇文化站111个,公共图书馆4个,图书总藏量510千册(件)。新建社区书屋133个,新建城市社区文化中心4个。组织了8场大型演出,开展文化惠民活动35场次、文化下乡活动43场次,新创剧本5个、歌曲5首、舞台节目10个。组织开展了出版物市场专项行动6次、文化市场专项行动5次。启动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新发现可移动文物213件;完成3项基本建设文物踏勘工作。
 
全市有市级广播电台1座,市级电视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3座,乡镇广播站111个,广播覆盖率为96.14%。电视覆盖率为97.60%。免费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0820场次。
 
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320.53万人,参合率达99.83%,较上年提高0.09个百分点。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持续下降,婴儿死亡率降至3.19‰。建成功能基本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3个,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达92.72万人。
 
全市承办省级以上比赛4次,举办市级运动会42次,举办“周末快乐体育”活动276项次,参加活动群众超过90万人次;参加2013年省青少年锦标赛,共获得金牌24枚,银牌30枚,铜牌37枚;内江市少年儿童业余体校、东兴区业余体育学校成功创建2013-2016年“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资中“盘破门武术”被授予“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项目”;内江籍运动员参加第十二届全运会,获得2金、6银、5铜;全年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90个,全民健身路径4条,农村体育健身示范点5个,市及各县(区)体育场馆免费向群众开放达137万人次;实现体育彩票销售额1.13亿元,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贫困学生运动员166名。
 
十、市政建设
 
全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2.18亿元,其中道路桥梁建设完成34.66亿元,城市道路竣工面积为150万平方米,新增绿化覆盖面积54.54公顷,新增公园绿地面积26公顷。全年自来水产量6288万吨,天然气供气量14739万立方米。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及社会保障
 
据公安部门统计,全市年末户籍总人口426.84万人,比上年增加2621人,人口出生率为9.57‰,人口死亡率为6.2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29‰。全市计划生育率为81.3%。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114元,比上年增长10.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0.6%。农民人均纯收入8584元,增长12.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0.1%。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1229人,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员1499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8%。
 
全市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10.37万人;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54.4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26.80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6.71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50.28万人。城镇和农村低保覆盖19.4万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至320元/月?人和1920元/年?人。新改扩建农村敬老院10所,五保供养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45%。城乡困难群众门诊救助人均标准分别为227元和158元,城乡困难群众住院救助人均标准分别为2191元和1168元。资助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对象参合率、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覆盖率达100%,新建社区慈善爱心示范超市服务网络1个。全市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建设13606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竣工9815套。其中,廉租房开工1475套,公租房4187套,经适房309套,限价房500套,城市棚户区5666套。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内江统计年鉴-2014》为准。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总产值及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