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四川

攀枝花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7 18:58:00 来源:攀枝花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942次

攀枝花市统计局

(2004年3月10日)

2003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经济总量五年翻番,人均GDP力争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发展目标,奋力推进"三个转变",解放思想,团结奋斗,克服了非典疫情、能源紧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好于预期目标。国民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创十年来的最好水平,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经济发展

综合经济

2003年,我市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据统计,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完成163.8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2%,增长速度创近十年的最高水平。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23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15.55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39.04亿元,增长10.7%。从生产角度看: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6%,第二产业的贡献率为77.4%,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20.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526元,比上年增加2218元,居全省第二位。

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6.2:68.5:25.3调整为5.6:70.5:23.9,同上年相比,第二产业比重上升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0.6和1.4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32.18亿元,增长22.5%,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19.6%。

2003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情况是: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消费市场稳中趋活,外贸出口增势良好;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重点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市场物价稳中有升,城乡居民收入增加;财政收支良好,金融运行平稳。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运行质量有所提高,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电力等能源供应紧张,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国有企业改革攻坚任务艰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还需提高;县域经济实力不强,统筹发展协调不够;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增收难度加大;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体系尚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农业和农村经济

全市农业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和优质、高效农业,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农业和农村经济在结构调整中保持了平稳的增长,全年共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从播种面积看,粮食播种面积为3.81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95%,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1.6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5.47%,其他农作物面积0.22万公顷,增长14.23%,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其他农作物的种植结构由上年的68.7:27.8:3.5调整为67.2:28.9:3.9,粮食作物比重下降1.5个百分点,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比重分别提高1.1个和0.4个百分点。从农作物产量看,各类农作物全面增产,全年粮食产量达到20.62万吨,增长11.3%,油料产量0.12万吨,增长13.4%,蔬菜产量39.16万吨,增长3.0%,甘蔗产量33.23万吨,增长9.2%,蚕茧产量0.15万吨,增长5.3%,水果产量5.06万吨,增长10.0%,烤烟产量0.38万吨。

养殖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其中,肉类生产保持稳定,禽蛋奶类快速发展,水产品增长加快。全年肉类总产量5.38万吨,增长7.3%;出售和自宰家禽277.87万只,增长22.8%,禽蛋产量0.28万吨,增长22.4%,牛奶产量0.22万吨,增长11.7%;全市水产养殖面积3127公顷,水产品总量7114吨,比上年增产814吨,增长12.9%,增速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林业生产稳定发展,造林绿化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全市以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总目标,以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市区视野区荒山绿化三大工程为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5.51万亩,完成退耕还林10万亩,完成市区视野区生态治理工程造林1.0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8.97%。

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农业机械化程度继续提高。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4.39万千瓦,新增蓄引提水能力125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00公顷。排灌机械保有量395台,总动力20618千瓦,机电排灌面积达2067公顷。农村用电量达到8617万千瓦时,下降2.5%。

工业

工业改革步伐加快,生产快速增长,效益明显提高。2003年,我市工业行业按照"抓大放小,调整结构,培育支柱,开拓市场,稳定发展"的思路,紧紧抓住钢铁市场供求旺盛的机遇,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推进技术创新,狠抓组织协调,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实现了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98.31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共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13.11亿元,增长14.1%(不变价,下同)。其中:中央工业完成159.62亿元,同比增长13.6%;地方工业完成53.49亿元,增长15.4%。

各类经济主体竞相发展,国有工业和股份制工业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国有工业完成136.13亿元,同比增长14.8%,股份制工业完成47.94亿元,同比增长21.0%,集体工业完成20.98亿元,同比增长6.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速明显高于重工业,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9.73亿元,同比增长13.8%,轻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37亿元,同比增长27.8%,增长速度高出重工业14个百分点。

重点骨干企业和支柱行业支撑作用明显。大中型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8.06亿元,增长12.6%,增幅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其中,攀钢集团、川投电冶、钢城企业总公司、米易糖厂等骨干企业的增速均达到了两位数。钢铁、煤炭、电力、化工四大支柱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8.1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93%。

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2003年全市加大对能源消耗大、产品质量差、环境污染严重企业的整改力度,坚持走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新产品产值15.2亿元,增长12.4%,新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1%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产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品销售产值214.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3%,产品销售率达到100.65%,比去年提高0.88个百分点,创近五年来最高水平。

工业效益总体水平明显提高,综合效益指数达109.96,比上年提高17.82点,是1992年以来的最高年份。企业盈利能力增强,实现利润成倍增长。亏损企业亏损额比上年减少78.6%,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为9.66亿元,增长144.7%。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99.41亿元,增长14.7%,利税总额达到30.17亿元,增长51.3%。

建筑业

全市建设领域进一步改善投融资环境,加大招投标力度,推进大项目战略,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建筑业生产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7.24亿元,比上年增长34.3%。

固定资产投资

2003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和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经济政策和措施,着力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加大投资项目资金投入,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高位运行。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49亿元,比上年增长50.3%,其中,国有经济完成投资48.58亿元,增长42.0%。按投资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4.42亿元,增长23.7%,更新改造完成投资27.96亿元,增长69.3%,房地产开发投资9.28亿元,增长64.38%,更新改造投资规模首次超过基本建设投资,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一大"亮点";按投资隶属关系分,中央投资完成25.43亿元,增长47.2%,地方投资完成45.07亿元,增长52.1%。中央投资与地方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为36.1:63.9。农村固定资产投资6.87亿元,增长1.36倍,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0.21亿元,减少71.6%。

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市民用机场建成通航,西攀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攀昆高速公路正式奠基,攀钢全连铸技改、1450毫米热轧技改等超计划完成任务。

运输邮电业

交通运输发展平稳,运输综合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公路客运量达1989.9万人次,客运周转量53117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1584.4万吨,货运周转量55030万吨公里。铁路客运量17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0%,铁路货运量1714.7万吨,比上年增长9.4%。民航客运量6632人次,货运量4.3吨。

邮电通讯业保持较快增长,现代通讯手段迅速拓展,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年邮电主营业务收入达5.34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其中:邮政主营业务收入0.4亿元,增长2.7%,电信主营业务收入4.94亿元,增长23.8%。全市邮路总长度692公里,农村投递线路1341公里。年末电话机用户为24.93万户,比上年增长17.6%。其中,城市电话用户为23.24万户,增长16.6%,农村电话用户1.69万户,增长35.2%。移动电话38.6万户,增长31.2%。互联网用户5.57万户。多媒体、互联网、数据通信、电话信息服务等新兴通信业务迅速扩展。

国内贸易业

在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的带动下,全市消费需求稳中趋旺,消费品市场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9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市的零售额46.02亿元,增长12.9%;县的零售额3.61亿元,增长10.5%;县以下的零售额3.32亿元,增长10.1%。

非公有制经济贸易快速发展,占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多元化流通格局逐步形成。个体、私营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1.80亿元,增长23.9%,增长速度位居各类商业经济主体之首,占全市零售额比重由上年的54.5%增至60.0%,提高了5.5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在消费市场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各种超市、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兴业态发展迅速,一批知名度高、规模大的商贸批发市场、超级市场、连锁店陆续入驻攀枝花。居民在住房、医疗、教育、旅游和信息通信等方面的消费趋热,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

对外贸易

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合作,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之世界经济逐渐复苏和入世后的一系列退税政策的刺激,我市对外贸易开始走出低谷。全年进出口总额2.49亿美元,其中出口1.29亿美元,增长62.1%。

招商引资2003年我市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要务,全市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2003年共签约项目364个,履行349个,实际到位资金33.42亿元,其中:引进市外省内资金11.20亿元,省外国内资金8.49亿元。

开发区建设

工业开发新区建设力度加大,园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完成工业总产值2.29亿元,销售产值1.83亿元,实现税收1450万元,已投入生产的企业有5家。2003年引进项目3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02亿元,在建项目5个。四川长矶金属有限公司的2万吨金属硅、攀枝花西攀商贸公司的20万吨水泥等项目已建成投产。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园区经济效益逐渐显现。高新区完成挖填土石方16万立方米,加强道路及排水系统建设,新形成可使用土地100亩。2003年共引进项目8项,实际到位资金1.01亿元,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99亿元,增长197.4%,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88亿元,占园区总收入的62.9%。

财政、金融和保险

2003年,我市进一步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狠抓收入管理,严格依法理财,全市财政实现了收支滚动平衡。培植税源,强化征管,全年地方财政收入9.83亿元,同比增长19.04%,增速为199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优化支出结构,突出重点,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了工资和养老金的及时、足额发放,确保了"非典"防治的资金需要,及时兑现了各项社会保障方面的资金,落实了重点项目配套资金,基本实现了"保工资、保稳定、保运转、保重点"的目标,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0.48亿元,同比增长19.0%。

金融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努力改进信贷管理和金融服务方式,大力拓展消费信贷领域,增强银企合作,加大对中小企业和个人消费贷款力度,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年末各类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72.76亿元,比年初增长16.8%,各项贷款余额127.76亿元,比年初增长6.8%,其中:中小企业贷款77.43亿元,比年初增长12.99%。金融机构信用投放总量135.19亿元,比年初增长13.03%。居民个人消费贷款规模扩大,尤其是住房和汽车消费贷款增势迅猛,截止12月末,贷款余额为5.41亿元,增长79%,其中,住房消费贷款3.09亿元,增长99.3%,汽车消费贷款1.03亿元,增长66.1%。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保险事业加速发展。全年保费收入4.28亿元,增长13.15%,赔付支出1.14亿元。证券市场在规范中发展。年末沪深股市资金开户达7.86万户,新增551户,全年成交金额483.3亿元,增长3.5倍。

房地产业

随着住房信贷制度的大力推进,房地产开发投资高速增长,房地产市场呈现开发、销售两旺的健康发展趋势。全年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9.28亿元,增长64.4%。房地产公司开发的房屋施工面积117.46万平方米,增长69.6%,竣工面积59.7万平方米,增长126.2%,销售面积36.29万平方米,增长175.6%。成功举办了首届房地产交易展示会,吸引了大量市内外客商,成交金额达1.22亿元,有力地激活和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旅游业

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开发旅游资源,依托重大节庆活动,推动了旅游业规模的扩大,旅游经济日趋活跃。全年共接待游客142.53万人次,增长9.2%,全年旅游收入4.68亿元,增长46.3%;全市共有星级饭店、宾馆6家,涉外饭店、宾馆3家。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攀枝花国际长江漂流节,"长漂"旅游精品品牌形象逐渐凸现。二滩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区、红格温泉度假区等重点旅游景区建设步伐加快。

物价

市场物价稳中有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0%,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1%,居住类价格上涨1.7%,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9%,交通和通讯上涨0.1%。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3%,服务项目上涨0.5%。

生产领域价格明显回升。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0.3%,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0.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1%。

二、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认真实施"科教兴攀"战略,重点进行两大基地和两大园区的建设。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成为全市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的主要平台,钒材料、钛材料和磁材料专项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中药材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就,建成了金龙胆草药产业化试验基地,金龙胆草产量12.3吨,比去年增长8.5倍;省级优质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逐渐成为全市农业结构升级和农民增收的着力点,大祥牌芒果、攀西牌石榴、春绿牌枇杷均获得了国家A级绿色食品的标志;攀枝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全市高新产业发展中的示范作用正在加强。

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明显提高。全市积极开展应用科学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支持开发与攀枝花结构调整紧密结合的科研项目和关键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全市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全年各项代理专利申请99项,结案70项,产生经济效益3.11亿元。当年引进高新技术项目19个,安排高新技术项目492个。全市科技队伍不断加强,全市拥有专业技术人员55757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的技术人员19373人。共完成各类科技项目361项,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2项,其中省部级奖11项。科技新增经济效益12.5亿元。社会科学研究积极开展,形成了省、市、学会、单位课题相结合,以研究市级课题为主的多层次研究体系。

教育事业

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普通高等学校2所,中等专业学校3所,普通中小学校492所,职业中学校1所,技工学校4所,聋哑学校1所。各类学校在校学生达13.36万人,毕业学生3.00万人,专任教师0.96万人。

依法治教力度和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教育质量提高。巩固"普九"成果,义务教育水平提高。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47%,初中入学率达到97.04%。普通高中教育稳步发展,教学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大河中学、米易中学等普通高中学校进行了改建或扩建,市三中、攀钢一中成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大河中学正在积极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文盲率由2002年的0.59%降低到0.45%。

成人教育工作健康开展。全市拥有成人大中专教学站点15所。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75所。社会力量办学103所,教职工1056人,在校学生人数19054人,毕业、结业学生10326人。

高等教育招生快速增长。全市被普通大中专院校录取的新生人数5962人,其中:被普通高校专科以上院校录取的新生人数2940人,录取率79.2%;被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录取的新生人数3022人。

文化和广电事业

兴建和巩固文化基础设施,引资1300万元的"攀枝花市歌舞剧团改扩建(一期)工程"已完成方案设计和旧房拆除工作;引资3000万元的"攀枝花影城(二期)工程"已破土动工;完成了图书馆阅览楼电气线路改造,文化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增强。成功举办了庆祝民用机场通航暨第三届"长漂节"《腾飞攀枝花》、四运会开幕式《太阳的女儿》等大型文艺演出,文化演艺活动取得显著成效。艺术创作稳步推进,群众文化艺术工作成绩突出。巩固了"农村三级文化网络"和21支农村电影放映队的建设,推进农村电影"2131工程"的发展。文化市场管理有序,新闻出版规范运作,查处和打击了违规经营单位,净化了文化市场。

全市有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5个,剧场影院12个,公共图书馆3个,藏书50.56万册。专业艺术团体5个,表演场所7个,观众逾29万人次。一批优秀作品入围全国、全省评奖。

广播电视事业以"网络发展年"和"广播发展年"为契机,以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和农村广播电视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各项事业建设。"村村通"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部开通了广播电视。截止年底,全市共改造城区有线电视用户15000户,农村有线电视用户5000户,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19.7万户,入户率为64.8%,广播覆盖率93.2%、电视覆盖率94.4%,比上年分别提高0.7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

卫生事业

全市卫生系统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重点,不断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医疗技术、预防保健水平有所提高,城乡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共有卫生机构768个(含诊所、卫生所、社区服务站),其中:医院、卫生院102个,卫生防疫站13个,妇幼保健站9个。医院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4736人,其中:医生1965人,护师、护士1769人。年末实有病床5693张,比上年增加266张。医院门诊总人次为190.6万人次。全市拥有乡镇卫生院75所。

非典疫情发生后,政府增加卫生投入,加强防御体系建设,针对非典疫情投入专项资金306万元,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得到较大改善,非典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体育事业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取得了可喜成绩。成功举办了第四届运动会,参赛人数和比赛规模均创建市以来最高纪录。组织团队参加全省第五届老年人运动会,共获得金牌10枚,银牌8枚,铜牌6枚。各级各类学校继续开展体育"达标"竞赛,达标率98.95%,比上年提高0.22个百分点。广泛开展了群众性体育运动和全民健身活动。

不断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加强区域体育中心建设。完成了市体育场的抢修工程和体育馆一期改造工程,国家级射击射箭训练基地、激流回旋皮划艇训练基地、中国棒垒球协会攀枝花国家级训练基地已奠基。

三、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

对外大通道建设取得突破,市内干道建设加快,城市交通体系逐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城市面貌不断改善。完成了大河路、机场路、炳仁路(前6.5km)的改造和建设;法拉大桥即将完工,新渡口大桥进展顺利;南山花园、临亚家园等居民小区建设进展较快;泰隆国际商务大厦、世贸中心等一批商业设施建设进度加快;利用国债资金建设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市政设施按计划实施。年末城市实有道路总面积419.5万平方米,城市供水管道总长度512公里,排水管道总长度413.3公里,建成区面积42平方公里。

经营城市

加快市场化运作步伐,经营城市工作稳步推进。全市加大对土地市场的清理整顿,对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项目土地使用权实行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努力实现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2003年,共办理出让土地417宗,面积510.22公顷;招、拍、挂41宗,面积49.31公顷。同时还开展了对城市道路清扫保洁竞标、公厕管理的拍卖试点工作和城市绿地认养权、市政公用设施冠名权及特许经营权的公开拍租或拍卖工作。

公用事业

城市公用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618辆,公共汽车客运总量9169万人次,年末实有出租汽车1369辆。自来水综合生产能力51.2万吨/日,全年供水总量10271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3246万立方米;全年煤气供应总量119685万立方米。

环境保护与治理

开展城市环境整治,加大重点污染源监管力度,对弄弄坪片区、河门口片区、工业新区等地域进行重点综合管理和污染防治;实施"禁燃区"工作,加大饮食业油烟、噪声、机动车尾气治理力度;推动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搬迁改造一大批污染严重的企业。2003年,全市用于环境治理的投资共计9310万元,比2002年增长63.6%,随着近年来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工业"三废"排放量有所增加,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2521万吨,较去年增长1.9%,达标率为93.9%;工业废气排放总量8745721万标立方米,增长5.7%;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397万吨,增长3.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34.0%,较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环境监测数据表明,境内六个水质监测断面的水质全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Ⅲ类标准。由于建筑施工影响,空气质量优良率比2002年下降约6个百分点,声音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城市绿化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步伐加快,山水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年末城市园林绿地面积达1589公顷,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达392.5公顷,比去年增加213.5公顷,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91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9%。

四、人民生活

人口

2003年末,全市居民总户数31.17万户,增加0.74万户,总人口106.18万人,增加1.34万人,人口出生率10.9‰,比上年降低了0.6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4.8‰,比上年提高了0.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6.2‰,比上年降低了1个千分点。

就业

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人数19.62万人,减少5.9%,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9.99亿元,增长11.0%。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新增就业岗位8825个,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995人。收入和居住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效益的改善,就业和再就业工程的实施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98元,增长13.1%。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142元,增长10.3%,除基本的"吃、穿、住"外,居民在交通通信、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及服务方面的消费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去年的43%下降到41.4%,降低了1.6个百分点。

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79元,增加了153元,增长5.8%,其中,工资性收入533元,增加65元,增长13.8%,家庭经营收入2075元,增加109元,增长5.5%。

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06.82亿元,比年初增加12.64亿元,增长13.4%,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增加11.44亿元,农村居民储蓄增加1.20亿元。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据抽样调查资料,年末城市人均房屋使用面积18.6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6.87平方米。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强化,保障制度继续完善。全市城镇已全部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救济总人数6.76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61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0.10万人,农村定期救济人数2.05万人。2003年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失业人员1.46万人,其失业保险金全部得到按时按标准发放。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20.65万人,增长1.3%(同口径相比)。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16.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39万人。城镇建立起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0处,城镇便民、利民服务网点508个。

注:⑴公报所列国内生产总值等指标为初步统计数。

⑵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产值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⑶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与去年相比统计口径有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