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四川

攀枝花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7 18:54:13 来源:攀枝花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805次

攀枝花市统计局

(2003年3月10日)

2002年,是国家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二年,也是我市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为五年翻番积蓄发展后劲的关键一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和攀西资源开发会议精神,紧紧抓住“入世”的契机,努力克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矛盾,解放思想,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真抓实干,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全市经济稳步增长,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经济发展

综合经济

2002年,我市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据统计,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完成138.0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5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94.62亿元,增长12.3%;第三产业增加值34.97亿元,增长9.0%。从生产角度看: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第二产业的贡献率为77.6%,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21.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231元,比上年增加1230元,居全省第二位。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6.8:67.7:25.5调整为6.2:68.5:25.3,同上年相比,第二产业比重上升0.8个百分点,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0.6和0.2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是: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消费市场稳中趋活,外贸出口下降;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重点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市场物价小幅回升,财政增收,金融运行平稳。经济增长速度逐季加快,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经济运行的总体质量和效益还不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进程步伐缓慢,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尚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农业和农村经济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努力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坚持面向市场调整结构,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全年共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13.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

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粮食种植面积进一步调减,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下降,蔬菜、甘蔗、蚕茧、水果等农产品产量增长。全年粮食产量达18.5万吨,下降16.6%,蔬菜产量38.0万吨,增长3.8%,甘蔗产量30.4万吨,增长23.2%,蚕茧产量0.15万吨,增长13.3%,水果产量3.76万吨,增长6.7%。

养殖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其中,肉类生产保持稳定,禽蛋奶类快速发展,水产品稳定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5.02万吨,增长6.0%;禽蛋产量0.23万吨,增长23.4%;牛奶产量0.2万吨,增长15.0%;水产养殖面积1238公顷,水产品总量6300吨,增长10.6%。

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市区视野区荒山绿化三大工程,林业生产继续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54万公顷。本年新完成封山育林面积0.5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8.5%。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机械化程度继续提高,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力度加大。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4.21万千瓦,新增蓄引提水能力2596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66.7公顷。农村用电量达到8836万千瓦时,增长10.2%。

工业

工业改革步伐加快,生产快速增长,效益明显提高。2002年,我市工业行业按照“抓大放小,调整结构,培育支柱,开拓市场,稳定发展”的思路,把搞好国有企业放在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努力提高工业生产质量和效益。攀钢(集团)公司、二滩水电开发公司,川投电冶公司等大型骨干企业增势强劲。主要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全市工业生产效益明显提高。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81.96亿元,比上年增长7.8%。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共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84.01亿元,增长11.6%(不变价)。其中:中央工业完成141.86亿元,同比增长9.7%;地方工业完成42.15亿元,增长16.6%。各类经济主体竞相发展,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国有工业完成118.87亿元,同比增长10.3%;集体工业完成18.5亿元,同比增长12.4%;股份制工业完成40.66亿元,同比增长15.8%。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速明显高于轻工业,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0.77亿元,同比增长11.8%;轻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24亿元,同比增长3.7%。

工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加大。2002年全市对能源消耗大、产品质量差、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采取关、停、并、转等措施进行了整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产销衔接状况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69.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0%,产品销售率达到99.2%。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改善。国有企业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独立核算非国有工业企业亏损面14.5%,比上年上升1.3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70.6%,产成品存货增加11.2%。盈亏相抵后,全市工业实现利润3.48亿元。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89.9%,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资金利税率3.9%,比上年增加0.67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6.6%,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次数1.52次,上升0.01次。全员劳动生产率31747元/人,人均增加6388元。

建筑业

建筑业生产增势迅猛。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劲拉动作用下,全市建筑业生产增势强劲,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2.66亿元,比上年增长57.1%,增长幅度创近年来的最高水平。

运输邮电业

交通运输发展加快,邮电通讯业快速增长。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完成增加值9.15亿元,比上年增长9.6%,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6%。

运输综合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公路客运量达1973万人次,客运周转量52822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1587.8万吨,货运周转量57873万吨公里。铁路客运量149.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8%,铁路货运量1567.9万吨,比上年增长9.9%。

邮电通讯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邮电主营业务收入达4.38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邮政主营业务收入0.39亿元,下降12.7%,电信主营业务收入3.99亿元,增长15.3%。全市邮路总长度855公里,农村投递线路1341公里。年末电话机用户为20.82万户,比上年增长13.7%。其中,城市电话用户为19.58万户,增长13.6%;农村电话用户1.23万户,增长15%。移动电话29.42万户,增长53%。互联网用户3.4万户。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国内贸易业

消费需求稳中趋旺,旅游经济日趋活跃。2002年,受国家扩大内需、激活消费政策以及假日经济效应的影响,全市消费品市场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06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市的零售额40.77亿元,增长9.3%;县的零售额3.27亿元,增长9%;县以下的零售额3.02亿元,增长6.4%。

非公有制经济贸易快速发展,占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多元化流通格局逐步形成。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分别增长23.2%和31.5%,个体、私营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5.66亿元,所占比重达54.5%,比上年提高23.5个百分点。住房、汽车、教育、医疗、旅游、电信等依然是消费热点。

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

对外开放取得一定成绩,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受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国际贸易萎缩的影响,外贸自营出口持续下降,但下降幅度有所趋缓。全年进出口总额1.53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0.86亿美元,下降30.2%,下降幅度比上年回升4.5个百分点。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2年外商投资履约项目138个,到位资金16.05亿元,其中:市外5亿元,省外8.23亿元。

开发区建设

2002年,我市加强开发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耗能工业园区建设取得新的成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克服起步晚、基础差、建设开发资金不足等困难,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规律,大胆探索高新区发展的新路。2002年高新园区引进项目5项,完成实际到位资金4300万元,实现总收入13820万元,实现税收829万元。管委会成立后,新入住高新园区及创业园区的企业已达10家。

高耗能新工业园区2002年完成工业销售收入1.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5亿元,实现税收735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快,一批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园区投资硬环境大为改观,园区管理进一步规范。通过做好优选项目、优化环境、优质服务工作和多渠道、全方位招商引资,川投集团公司、广东明珠国际发展公司、攀钢高钛渣项目、河南淅川冶金材料厂、台湾佶楠公司等企业落户新工业园区。

财政金融和保险

2002年,我市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进一步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狠抓收入征管,严格依法理财,促进经济增长,全市财政基本实现了收支滚动平衡并略有节余。全市地方财政收入7.94亿元,同比增长16.8%。在支出上,各级财政部门坚持有保有压,突出重点,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保工资、保稳定、保运转、保重点”的原则落到了实处,重点建设、救灾支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所有项目支出都严格按预算进行,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1.21亿元,同比增长33.5%。

金融系统结合攀枝花市经济发展规划,按照“强化监管、支持发展、提高水平”的要求,不断深化金融改革,通过多种手段有效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运行平稳,金融秩序稳定。年末各类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47.88亿元,比年初增长13.8%,各项贷款余额118.81亿元,比年初增长0.4%,金融机构信用投放总量134.08亿元,比年初增长19.0%。全市银行现金净投放13.42亿元,比上年增长9.8%。保险事业加速发展。全年保费收入3.79亿元,增长31.1%,全年赔款支出1.24亿元。证券市场在规范中发展。年末沪深股市开户达7.8万户,增长1.3%,全年成交金额87.4亿元,增长1.04倍。

房地产业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势强劲,全市加快了旧城改造力度,促进了房地产开发投资的高速增长,全年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65亿元,增长幅度创历史新高,达75.2%。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3.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4%。

旅游业

旅游经济日趋活跃。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130.58万人次,增长8%,其中,国际旅游者710人次,下降10.7%;旅游创汇21.96万美元,下降54.3%,全年旅游总收入3.18亿元,增长30.3%。成功举办第二届攀枝花国际长江漂流节等活动,国内旅游人数增加。重点旅游景区建设步伐加快,旅游支柱项目正在培育中。

固定资产投资

2002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和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经济政策和措施,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拓展投融资渠道,加大了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固定资产投资额大幅增长,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9亿元,比上年增长60.6%,增长速度为“八五”以来的最高点。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完成投资34.14亿元,增长48.8%,集体经济完成投资1.33亿元,增长23.2%,个体经济完成投资1.55亿元,其它经济完成投资9.87亿元;按投资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完成投资19.74亿元,增长76.1%,更新改造完成投资16.51亿元,增长60.0%,房地产开发投资5.65亿元,增长75.2%;按投资隶属关系分,中央投资完成17.27亿元,增长54.6%,地方投资完成29.63亿元,增长64.4%。中央投资与地方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为36.8:63.2。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90亿元,增长33.0%,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0.73亿元,增长40.4%。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各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市民用机场土石方工程全部竣工,机场场站开工建设;西攀高速公路开工,攀昆高速公路正按计划抓紧前期各项准备;法拉大桥建设进展顺利,渡口大桥新桥已开始动工新建;渡金线、炳仁路、格福路建设稳步推进;江南二路、江南三路以及竹湖园改造全面完成,大河路改造加快推进;凤凰二期、湖光二期等居民小区建设进展较快;德铭阳光商业城、川惠大厦、温州商城竣工开业,泰隆国际商务大厦建设进度加快;利用国债资金建设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市政设施按计划实施;攀钢全连铸技改、1450毫米热轧技改等按计划推进,30万吨热镀锌铝生产线建设进展顺利。

市场物价

市场物价小幅回升,商品供应充足,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消费者选择空间明显增大。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0.4%。

二、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科技工作抓住国家级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建设和省级优质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两个重点,根据“攀西会议”精神,认真实施“科教兴攀”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把全市科技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快攀枝花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上来,抓住攀枝花市省级优质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把优势资源转化为优势经济,推进工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全面提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指导思想。突出高新技术的储备和利用及其产业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行动计划的实施。全市共完成各类科技项目360项,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9项,其中省部级奖14项。科技新增经济效益6.2亿元,评出2000年至2001年98项社会科学研究获得市委、市政府奖励。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加快,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明显。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教育事业

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普通高等学校2所,中等专业学校6所,普通中小学校545所,职业中学校2所,技工学校4所,聋哑学校1所。各类学校在校学生达15.36万人,毕业学生3.09万人,专任教师0.99万人。

依法治教力度和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扫盲教育全面推进,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提高。“普九”成果得到巩固,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4.8%,小学和初中毕业升学率分别达到98.9%和79.4%。普通高中教育档次提高,市三中、攀钢一中成功创建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学校,全市高中生毕业率达到98.0%。文盲率由2001年的0.62%降低到0.59%。

成人教育工作健康开展。全市拥有成人大中专教学站点17所。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78所。社会力量办学78所,教职工766人,在校学生人数8323人,毕业、结业学生3424人。

高等教育招生快速增长。全市被普通大中专院校录取的新生人数5833人,其中:被普通高校专科以上院校录取的新生人数2996人,增长43.4%,录取率78%;被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录取的新生人数2837人。

文化事业

文化、艺术、广播事业蓬勃发展。成功承办第二届“长漂节”《长江之歌》大型电视文艺晚会、庆祝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专题文艺晚会《灿烂阳光》等重大文化活动。艺术生产稳步推进,群文工作成绩突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良好,完成了“市图书馆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升级,文化市场管理有序、新闻出版规范运作,文化产业发展绩效显著。

全市有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5个,剧场影院12个,公共图书馆3个,藏书56.05万册。专业艺术团体5个,表演429场次,观众31万人次,电影放映8800场次,观众180万人次。一批优秀作品入围全国、全省评奖。

广播电视事业

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新一轮城区主干网改造,实现了与国网、省网的联网,内网和区县有线电视主干光纤网改造正在进行,巩固“村村通”工程,扩大覆盖面,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水平不断提高。全市拥有卫星地面站8775座,广播覆盖率92.5%、电视覆盖率94.1%,比上年分别提高0.4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

卫生事业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医疗技术、预防保健水平有所提高,城乡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8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01个,卫生防疫站10个,妇幼保健站9个。医院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5146人,其中:医生2141人,护师、护士1983人。年末实有病床5427张,比上年减少267张。医院门诊总人次为160.7万人次。全市拥有乡镇卫生院75所。

体育事业

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市广泛开展了群众性体育运动及全民健身活动,竞技体育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组织成年和青年两只运动队参加了全省第九届运动会,共获得各类奖牌58枚,其中获得金牌13枚。举办了全市中小学生篮球、足球、武术比赛和大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各级各类学校继续开展体育“达标”竞赛,达标率98.8%,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全市16个街办、53个乡、22个镇全部成立了体育组织机构,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举办了市直机关系列体育活动,1000多名机关干部参赛,利用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型体育活动,参加人数达5000余人次,观众逾万人。

三、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加紧进行,城市生活条件改善。继人民街、竹密路改造后,渡口至仁和、密地至金江等路段都处于改造中,城市主要交通要道拓宽,年末城市实有道路总面积389.88平方米,城市供水管道总长度499公里,排水管道总长度337.6公里,建成区面积42平方公里。

公用事业

公用设施更加完备。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577辆,公共汽车客运总量增长13.4%,年末实有出租汽车1784辆。自来水综合生产能力49.7万吨/日,全年供水总量10227万吨,其中生活用水3353万吨;全年煤气供应总量123880万立方米,全年居民生活用电量16743万千瓦时,增长15.8%。

环境保护与治理

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以“巩固达标成果、防止污染反弹”、机动车排汽污染治理、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等重点工作为核心,强化一线(沿江一线道路粉尘、噪声、排污等)、二点(焦化、黄磷废水)、三片(弄弄坪、河门口、高耗能工业园区)的综合管理和防治,城乡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02年,全市治理工业污染源项目20个,一批重点工业污染源得到了限期治理,全年用于环境治理的投资共计5689万元。工业“三废”排放情况有所好转,其中:工业废水排放总量2644万吨,较去年减少0.4%;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133吨,较去年减少3.0%;粉尘排放量16566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27.0%,较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二氧化硫排放量78618吨,较上年增长8.4%;烟尘排放量12929吨,较上年增长0.2%,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费用796万元。

城市绿化

城市绿化工作进一步加强,绿化面积增加。末城市园林绿地面积达1589公顷,年内新增园林绿地面积2公顷,年末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达179公顷,新增公共绿地面积2.1公顷,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7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9%。

四、人民生活

人口

2002年末,全市居民总户数30.43万户,增加0.62万户,总人口104.84万人,增加0.93万人,人口出生率11.5‰,比上年降低了1.2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4.4‰,比上年降低了0.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7.2‰,比上年降低了1个千分点。

就业

城镇职工人数减少。城镇在岗职工人数20.85万人,减少2.6%,全市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7.01亿元,增长8.5%。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2788元,增长11.1%。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6%,比上年下降0.08个百分点。共安置城镇失业人员就业0.9万人,实现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0.31万人。收入和居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05.6元,按同口径比上年增长6.1%。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565.8元,上升0.5%。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626元,增加了102元,增长4.0%。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食品性消费比重下降。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94.36亿元,比年初增加10.57亿元,增长12.6%,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增加9.89亿元,农村居民储蓄增加0.68亿元。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据抽样调查资料,年末城市人均房屋使用面积15.9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7.89平方米。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继续完善,保障面扩大。全市城镇已全部建立起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救济总人数7.49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31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传统救济总人数3.01万人。社会统筹保险总人数达到66.10万人,增长15.1%。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全部得到保障,进入“社保中心”的3.13万名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得到保障。离退休基本养老保险金全部按时足额发放,目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28.97万人。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金按时发放,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32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16.09万人。城镇建立起各种社区服务设施6处,城镇便民、利民服务网点606个。

注:⑴.公报所列国内生产总值等指标为初步统计数。

⑵.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产值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⑶.环境保护方面的指标绝对数按新口径计算,相对数按同口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