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四川

成都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7 18:29:09 来源:成都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6490次

成都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

2009年2月27日

2008年是成都发展史上极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受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一方面共克时艰、夺取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另一方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以产业发展为支撑,进一步扩大内需,积极稳妥推进各项改革,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取得新的成就。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初步核定,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0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已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见图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70.2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16.7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14.2亿元,增长9.9%。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为6.9:46.6:46.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30855元,增长9.6%。

图1:2004-2008年成都市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041.4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占GDP的比重为52.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3.5%。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市从业人员达704.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4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达382.2万人,增加22.1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7万人,其中,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实现再就业6.3万人,“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新增15.0万人。农村劳动力劳务输出人数达155.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

市场物价平稳回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3%,涨幅回落0.9个百分点(见图2)。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9%,居住类价格上涨3.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2.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4%,烟酒及用品上涨0.9%,衣着类下降5.1%,交通与通信下降1.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1.4%。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4.5%。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3.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4.2%。

图2:2004-2008年成都市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金融危机影响加剧,企业投资信心有所下降,就业压力加大,中小企业发展面临新的困难。

二、农  业

农业经济平稳发展。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464.6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种植业212.0亿元,所占比重由上年的46.2%下降为45.6%;牧业实现产值229.5亿元,所占比重由上年的48.2%上升为49.4%。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80.4万公顷,减少0.5万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6.0万公顷,减少0.3万公顷。粮食总产量274.5万吨,增长1.6%;油料总产量23.6万吨,增长9.1%;肉类总产量97.8万吨,增长2.9%。主要农副产品生产保持稳定(见表1)。

表1     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

粮  食          万吨        274.5      1.6

油  料          万吨         23.6      9.1

肉  类          万吨         97.8      2.9

#猪肉    万吨         69.4      2.8

禽肉    万吨         22.4      1.7

牛  奶          万吨         11.9    -3.0

禽  蛋          万吨         19.0      4.4

蔬  菜          万吨        470.6      3.1

水  果          万吨        118.4      4.0

水产品          万吨           9.4   -23.2

生猪出栏    万头       1046.0       2.9

农产品安全性进一步提高。至年末,已认证各类安全优质农产品569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209个,绿色食品272个,有机食品88个。

农业设施化、产业化、科技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市有年产值或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市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226个,比上年增加21个,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面达66.7%。至年末,全市建成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场)158个,建成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农村用电量达29.5亿千瓦时;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63.4万千瓦,增长3.1%;农用大中型拖拉机9145台;小型拖拉机24316台;农用载重汽车5815辆。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1479.4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49.0%提高到58.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277.9亿元,增长24.0%;完成新产品产值920.5亿元,增长59.5%;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达98.0%。主要产品生产保持稳定(见表2)。

表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啤  酒          亿升          10.5      152.7

白  酒          亿升           0.9       36.6

钢  材          万吨           286.8       -1.4

水  泥          万吨        444.0     -21.7

汽  车          万辆              7.1       22.5

中成药          万吨              6.1       25.5

卷  烟          亿支        704.7       45.3

化学原料药      吨        17304       22.7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2264.1       22.7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97.0       23.8

重点行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市电子通讯产品制造业、医药工业、食品饮料及烟草业、机械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和建材冶金工业六大重点行业完成增加值993.5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77.7%(见图3)。

图3:2008年成都工业支柱行业比重

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238.7%,比上年提高28.8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56.2%,总资产贡献率为16.1%。实现利润264.7亿元,增长42.9%;实现利税480.2亿元,增长48.0%。企业亏损面为16.2%,比上年下降3.3个百分点。

建筑业发展稳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37.3亿元,比上年增长0.1%。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253.7亿元,竣工产值454.1亿元,施工面积10994.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445.7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12.9亿元,比上年增长25.8%(见图4)。民间投资完成1805.2亿元,增长23.5%。全年新增固定资产929.9亿元。

图4:2004-2008年成都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分产业看,一产业完成投资33.4亿元,增长9.9%;二产业完成投资974.3亿元,增长27.5%,其中工业投资956.0亿元,增长28.1%;三产业完成投资2005.2亿元,增长25.3%。

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邮政通信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分别完成投资144.9亿元和32.8亿元,分别增长1.2倍和1.1倍;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635.2亿元,增长43.3%;制造业完成投资919.2亿元,增长34.8%;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投资下降36.1%。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回落。完成房地产投资912.5亿元,比上年增长0.3%。房地产销售下滑,全年含预售在内的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273.5万平方米,下降43.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191.4万平方米,下降43.3%;实现商品房销售额626.7亿元,下降34.5%,其中住宅销售额达580.1亿元,下降34.1%。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1.9亿元,比上年增长19.5%。从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216.3亿元,增长32.1%;零售业零售额1096.4亿元,增长16.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03.3亿元,增长21.2%。从地域看,市的零售额1153.1亿元,增长22.3%;县的零售额105.5亿元,增长18.9%;县以下零售额363.3亿元,增长11.6%。从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零售额66.2亿元,增长9.7%;集体经济零售额97.2亿元,增长9.0%;私营个体经济零售额768.9亿元,增长17.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零售额197.3亿元,增长24.8%;股份制及其他经济零售额492.3亿元,增长24.7%。

商品交易市场不断规范和发展。截至年末,年成交额上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有36个,成交额561.8亿元。其中上10亿元的市场有15个。

六、对外开放

进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实现进出口总额15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0%。其中出口总额90.7亿美元,增长58.8%;进口总额63.4亿美元,增长66.7%。

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一般贸易出口额5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7%;机电产品出口额49.3亿美元,增长88.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21.4亿美元,增长80.8%。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和地区的贸易往来密切,其中对美国出口额8.5亿美元,增长24.0%;对日本出口额2.7亿美元,增长21.3%;对香港出口额17.7亿美元,增长55.9%。

利用外资增势良好。协议外商直接投资50.6亿元,比上年增长47.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2.5亿美元,增长97.3%。全市协议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107个。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年末公路里程达19489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437公里。全年新改建公路952公里。年末拥有汽车101.1万辆,比上年增长20.4%。其中私人拥有82.8万辆,增长21.5%。

客运略降,货运继续增长。公路旅客周转量(含出租车)140.8亿人公里,下降7.3%;民航旅客周转量245.1亿人公里,下降4.7%。公路运输货物周转量101.2亿吨公里,增长53.9%;民航运输货物周转量6.2亿吨公里,增长0.5%。

邮电通信业稳定发展。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79.4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756万门。电话用户400.1万户,下降4.5%,其中小灵通用户100.7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274.1万户,年内净增110.7万户。

旅游产业发展受地震影响有所下降。接待国内游客4105.4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5%;国内旅游收入363.6亿元,下降8.1%。组织出境旅游人数16.1万人次,增长15.2%。接待入境旅游者50.0万人次,下降36.3%;旅游外汇收入1.7亿美元,下降35.0%。旅游接待设施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三星级以上饭店104家,增加6家。旅行社239家,其中国际旅行社达40家。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金融平稳运行。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31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9.6%,其中企业存款3042亿元,增长24.1%。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410亿元,增长32.7%。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010亿元,增长15.7%,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911亿元,增长14.7%。全年金融机构现金净回笼132亿元。

证券市场有所降温。全年推荐3家公司上市,融资6.5亿元。年末有证券营业部78个,比上年末减少5个;证券从业人员达2487人。证券投资者175万人,增加11万人。

保险业务增长较快。年末有保险公司44家,比上年末增加5家。全年保费收入184.2亿元,增长34.0%。其中,财产类保险公司保费收入50.8亿元,增长21.1%;人身类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33.4亿元,增长39.6%。各类保险赔偿与给付支出47.4亿元,增长34.6%。其中,财产类保险公司赔偿与给付支出27.0亿元,增长47.7%;人身类保险公司赔偿与给付支出20.4亿元,增长20.2%。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持续发展。全年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1894项,年内新上科技项目604项,其中国家级114项,省级159项。全年科技项目投入资金32.0亿元,获市及市以上科技成果奖304项,完成科技攻关242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94家。全年共申请专利19167件,其中发明2902件,实用新型4746件。专利授权10342件,其中发明816件,实用新型3471件。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在蓉普通高校42所,在校学生56.9万人,专任教师3.6万人;在蓉中专学校96所,在校学生20.3万人,专任教师0.8万人;普通中小学校1010所,在校学生135.8万人,专任教师7.8万人;6-11岁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1660所,在园幼儿26.7万人,专任教师1.2万人,幼儿园入园率达95.2%。

十、卫生、文化和体育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年末有卫生机构396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55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2个,妇幼保健站21个。各类卫生机构床位数5.5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5.0万张。医院、卫生技术人员5.3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0万人,注册护师、护士1.9万人;全年总诊疗5726万人次。居民无偿献血21.0万人次。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年8个市属专业表演团体共演出1611场,观众达185万人次,其中向全市58个受灾群众安置点慰问演出106场。年末全市有群众艺术馆2个,博物馆23个,文化馆18个,公共图书馆20个,馆藏图书593.4万册。年末全市拥有广播电台2座,制作节目21套;电视台2座,制作节目28套。有线电视用户270.5万户,比上年增长11.3%;数字机顶盒用户107.2万户,增长1.2倍。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全年成都籍运动员共获得国际和全国性比赛奖牌125枚,比上年增加33枚。其中在国际比赛中获金牌24枚,银牌12枚,铜牌10枚;在全国性体育比赛中获金牌37枚,银牌21枚,铜牌21枚。全市有全民健身路径900条,增加195条,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人数达480万人。

十一、城市建设、公用事业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地铁1、2号线工程完成投资18.7亿元,东部、南部新区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分别完成投资25.5亿元、18.0亿元。年末城市铺装道路长度2270公里,铺装道路面积5379万平方米。

公用事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年末全市公交线路长度2472公里,比上年增加166公里;市区公交营运汽车6825辆,增加1278辆。全年公交客运量10.8亿人次。出租汽车12732辆,增加3244辆。自来水供水总量达5.8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4.1亿立方米。

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全年完成限期治理项目114项,总投资1.7亿元。关停并转迁企业433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100%。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API指数≤100的天数)87.4%。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4.1分贝,城区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9.0分贝,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7.7%。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12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7万人。常住人口1270.6万人,增加12.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全市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4.45%。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43元,增长14.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481元,增长14.9%。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265亿元,增长32.4%。

年末,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家用电脑66台、家用空调112台、家用轿车18辆。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家用电脑9台、家用空调14台、洗衣机88台、摩托车68辆、电冰箱63台。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62.7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88.9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96.1万人,其中参保职工203.9万人。征地农民参加养老医疗保险人数55.3万人,其中新征地农民参保24.0万人。农民工参加综合社会保险人数84.7万人,比上年增加24.1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加强。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6.7万人,其中接受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的农村居民16.2万人;保障资金投入3.0亿元,比上年增长49.9%,其中投入农村1.0亿元,增长58.9%。全市有各类社会福利机构243个,拥有床位2.7万张,年在院总人天数753.7万人天。全市年末共有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825处,社区服务中心97个。

全年发生交通事故3968次,比上年下降22.5%; 事故造成损失折款772.2万元,下降38.9%。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据,正式数据以《成都统计年鉴-2009》为准。

2、生产总值、各行业总产值、增加值的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