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四川

攀枝花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2-03-23 17:21:29 来源:攀枝花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3435次

攀枝花市统计局

2011年是攀枝花“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经济发展环境极为复杂的一年,全市上下牢牢把握“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紧紧围绕市八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目标,强化工作措施,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提速升位,全市经济呈现出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开好局、起好步的预期。

一、综合

国民经济 经四川省统计局审定,2011年攀枝花地区生产总值(GDP)645.6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5.3%。第一产业增加值24.24亿元,增长4.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487.75亿元,增长17.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4.1%,拉动经济增长1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33.67亿元,增长10.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7%,拉动经济增长2.2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 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68.37亿元,增长19.0%,占全市GDP的比重为41.6%,提升了0.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9.6%,拉动全市经济增长7.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14亿元,增长8.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90.07亿元,增长22.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0.17亿元,增长12.0%。年末全市注册登记个体工商户为39223户,私营企业7635户,外商及港澳台企业71户。

区县经济 东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4.68亿元,增长11.8%;西区82.09亿元,增长18.0%;仁和区125.57亿元,增长19.9%;米易县76.45亿元,增长18.2%;盐边县89.31亿元,增长16.0%。

二、农业

2011年,攀枝花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75亿元,增长4.5%,其中,农业总产值21.63亿元,增长5.9%;林业总产值0.68亿元,增长2.6%;牧业总产值15.49亿元,增长1.5%;渔业总产值3.37亿元,增长8.9%;农林牧业服务业总产值0.58亿元,增长2.5%。

种植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7.09万公顷,增长2.9%,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28万公顷,增长0.6%;油料播种面积0.23万公顷,增长1.8%;烟叶播种面积0.9万公顷,增长17.1%;蔬菜播种面积1.21万公顷,增长6.3%,瓜果类播种面积0.08万公顷,增长29.2%,

全年粮食总产量23.47万吨,增长1.2%;油料产量0.33万吨,增长4.4%;烟叶产量1.82万吨,增长11.8%;蔬菜产量58.44万吨,增长7.0%;瓜果类产量3.01万吨,增长19.8%。茶叶、园林水果产量分别为91吨、14.35万吨,分别增长35.8%和8.9%。

畜牧业 生猪出栏65.9万头,下降1.5%,牛出栏3.97万头,增长1.1%,羊出栏37.48万只,增长0.9%,家禽出栏587.86万只,增长1.2%。全市肉类总产量6.98万吨,下降0.4%,其中,猪肉产量4.76万吨,下降1.2%,牛肉产量0.5万吨,增长1.3%,羊肉产量0.74万吨,增长0.6%,禽肉产量0.94万吨,增长2.3%。禽蛋产量1.37万吨,增长11.9%,蚕茧产量0.33万吨,下降1.5%。

渔业 水产品养殖面积0.35万公顷,产量2.87万吨,增长8.3%。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74千公顷,年末有效灌溉面积28.89千公顷。水土保持治理累计144.77千公顷,新增12.59千公顷。全年农村用电量12680万千瓦小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 2011年,攀枝花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234.04亿元,增长36.3%,实现增加值441亿元,增长22.3%。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实现增加值422.3亿元,增长21.4%,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8.8亿元,增长45.1%。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137.67亿元,增长9.6%,集体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亿元,增长69.9%,股份制工业完成增加值281.1亿元,增长29.9%。

四大支柱产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034.5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3.8%,起到了强劲的支撑作用。其中钢铁、钒钛、能源、化工产值增长速度分别为25.0%、39.6%、31.0%和53.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193.23亿元,增长35.0%,产销率为96.7%,回落0.9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为226.2%,上升30.2点;实现利润总额37.29亿元,下降3.9%;利税总额86.0亿元,增长0.3%;总资产贡献率为6.0%,回落1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75.9%,回落0.1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7%,回落1.2个百分点。

建筑业 全市年末资质等级以上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89个,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164.21亿元,增长31.0%。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6.04亿元,增长10.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383.44亿元,增长15.9%。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67.63亿元,增长20.7%,更新改造投资165.32亿元,增长33.0%,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5.73亿元,增长4.5%,其它投资1.95亿元,下降81.2%。

从投资主体看,2011年完成国有投资180.02亿元,增长23.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6.9%,完成民间投资184.16亿元,增长18.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8.0%。

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5.29亿元,增长59.0%,第二产业投资204.06亿元,增长14.2%,第三产业投资161.29亿元,增长28.2%。

房地产业 房屋施工面积500.3万平方米,增长6.1%。房屋竣工面积163万平方米,增长99.8%。商品房销售面积85.2万平方米,下降25.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8.8万平方米,下降27.2%。

五、国内贸易及旅游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68亿元,增长18.2%,其中限上企业实现零售额61.8亿元,增长32.2%。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20.45亿元,增长21.3%;商品零售145.23亿元,增长17.8%。

旅游 全年旅游总收入50.52亿元,增长20.2%。接待旅游总人数755.48万人次,增长7.1%。全市共有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11个,星级饭店、宾馆15个。

六、对外经济

招商引资 全年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76.93亿元,增长25.1%,其中,市外省内到位资金21.75亿元,增长23.1%,省外国内到位资金246.03亿元,增长23.9%。

进出口 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26586万美元,增长4.7%。其中,出口总额17549万美元,下降6.5%;进口总额9037万美元,增长36.3%。

七、交通、通讯和邮电

交通 全市等级公路达2868公里,占公路通车总里程的62.4%,其中高速公路144.72公里、一级公路36.33公里、二级公路164.53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5463.54万人,客运周转量107461.68万人公里,增长12.0%;完成货物运输量10638.27万吨,货物周转量495331.76万吨公里,分别增长18.4%和12.9%。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9.22万辆,增加0.99万辆,其中:私人汽车6.91万辆,增加0.9万辆。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境内铁路营运里程181.6公里,与上年持平,境内火车站个数16个,完成铁路客运量210.19万人;铁路货运量2840.83万吨,增长11.8%。水路旅客周转量774万人公里,水路货运周转量962万吨公里。

通讯、邮电 全年邮电主营业务收入10.09亿元,其中,电信业务主营收入9.4亿元,邮政业务主营收入0.69亿元。年末拥有邮电局(所)47处,减少1处;全年报刊发行量2837.50万份;函件312.47万份;特快专递17.65万件;邮路长度(单程)1519公里。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0.96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127.25万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数12.05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数17.23万户。

八、财政、税收、金融和保险

财政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0.32亿元,增长24.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9.48亿元,增长27.6%。一般预算支出92.3亿元,增长22.9%,其中:教育支出18.08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亿元,医疗卫生支出6.49亿元。

税收 国家税务局组织收入51.25亿元,增长14.2%,其中税收收入51.54亿元,增长13.1%,增值税增长6.0%,消费税下降8.4%。地方税务局组织收入44.84亿元,增长19.1%,其中税收收入38.7亿元,增长19.3,营业税收入11.12亿元,增长17.7%。

金融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61.26亿元,比年初增长18.0%。其中,个人存款余额312.14亿元,比年初增长10.9%;单位存款余额342.91亿元,比年初增长26.6%。金融机构社会信用投放总量700.83亿元,比年初增长19.4%,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45.72亿元,比年初增长16.9%,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235.49亿元,比年初增长13.6%;短期贷款余额188.38亿元,比年初增长27.0%。个人消费贷款余额33.31亿元,增长10.8%,其中,住房消费贷款16.55亿元,增长5.0%,汽车消费贷款0.3亿元,下降5.6%。

实现保费收入15.67亿元。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5.81亿元;人寿保险保费收入9.86亿元。保险赔款支出3.92亿元,其中,财产保险赔款支出2.34亿元;人寿保险赔款支出1.58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 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2所,中等专业学校4所,普通中等学校64所,小学学校数62所,幼儿园190所。全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22147人;普通中等学校在校生85685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生70634人,小学在校生90228人。幼儿在园儿童数32713人。全市专任教师总数11495人,其中,普通中等学校专任教师5285人。九年义务制教育完成率为86.8%,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和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分别为100%和95.6%。

科技 全年安排科技项目1601项,其中,安排高新技术项目204个,新上高新技术项目150个。各类科技项目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93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26项。全年各项专利申请1214项。

全市专利申请1214项,增长49.7%。专利授权831件,增长52.5%。

全年拥有国内专业技术人员54771人,增加3593人。其中,具有中级职称以上人员16591人,农业技术人员2103人;当年引进高级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70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和广电 全市拥有博物馆和展览馆2个;文化(艺术)馆50个,其中文化站44个,剧场影院1个,公共图书馆5个,全年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61.18万册。建成乡镇广播电视站44个,通广播电视的村有352个。全市有线电视用户入户率达72.0%,广播覆盖率95.9%,电视覆盖率96.4%。

卫生 全市拥有医院、卫生院6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妇幼保健站8个。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631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300人,注册护师、护士2848人。年末卫生机构床位数7921张,病床使用率104.9%。医院门诊243.74万人次

体育 全市拥有体育场(馆)6个,室外健身公园、广场66个。各级体育社会团体61个;全民健身路径287条;社会体育指导站309个。全市各类运动队夺得全国各类比赛金牌7枚、银牌6枚;夺得省级比赛金牌30枚、银牌19枚、铜牌33枚。全年举办了30次全民健身活动。

十一、城市建设、公用事业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 建成区土地面积60.92平方公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8.54平方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4.6%。

公用事业 年末城市供水管道长度1234.11公里,排水管道长度631.83公里,水厂综合生产能力61.01万吨/日,全年供水总量12917.23万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水3470.75万立方米,用水普及率89.0%。全年煤气供应总量159719.4万立方米,其中,居家家庭用气5527.62万立方米。

环境保护 截止2011年底,全市共建成了8个污水处理厂、3个垃圾处理厂以及危废物处理中心。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1.2%,提高2.2个百分点,城市的集中饮水水源达标率100%。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4.4%。

十二、人口

年末户籍总人口111.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1.71万人。当年出生人口8853人,当年死亡人口417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81%。。年末常住人口121.99万人,城镇化率为61.6%,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十三、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收入及消费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9735元,增长16.9%;其中:工资性收入13994元,增长16.5%;财产性收入242元,增长41.2%;转移性收入6699元,增长21.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179元,增长11.7%。其中,食品支出6110元,增长20.3%,恩格尔系数为43.1%;衣着支出1313元,增长19.3%;居住支出增长3.7%;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13.6%;交通和通讯支出下降17.5%;医疗保健支出增长15.3%;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1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627元,增长21.2%。其中,家庭经营纯收入4907元,增长17.2%;工资性收入2104元,增长40.6%;财产性收入133元,增长8.5%;转移性纯收入483元,下降0.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608元,增长3.1%。其中,食品支出2693元,增长10.5%;衣着支出增长7.8%;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下降1.5%;居住支出下降38.7%;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7.7%;文化教育及娱乐支出增长22.5%;医疗保健支出增长40.1%。

物价水平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8%,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1%,烟酒及用品上涨2.1%,衣着类上涨4.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0%,交通与通信下降1.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8%,居住类价格上涨1.0%。

居住条件 抽样调查表明,2011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7.36平方米,增长2.9%;90.9%的城镇居民家庭拥有自有房屋产权;96.8%的城镇居民家庭住进单元房。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社会保障 2011年,全市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基金当年支出35.57亿元,增长19.9%。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44.34万人,增加2.87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65.11万人,增加3.5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1.71万人,增加1.7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1.43万人,增加0.43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口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上升0.1个百分点。

全市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41万人,减少318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83万人,减少1963人;社会救济对象人数7.11万人,增加1.62万人。全市拥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36个,床位3000张;社会福利院4个,床位数489张;敬老院30个,床位数2438张。

注:

(1)公报中所列部分统计指标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攀枝花统计年鉴(2012)》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值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指年销售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