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四川

宜宾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1-05-10 22:15:13 来源:宜宾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5914次

宜宾市统计局

2011年2月

2010年,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各项战略部署,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效,“经济兴盛、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优良、人民幸福”的美好新宜宾迈上新台阶。

一、综  合

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0.85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3.84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519.21亿元,增长21.7%;第三产业增加值217.80亿元,增长8.9%。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6%、79.2%和16.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1:55.8:27.1调整为15.4:59.6:25。“十一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6%(见图1)。

图1:

全市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总量突破400亿元,占GDP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464.93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占GDP比重达53.4%,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5.0%。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八大类价格同比涨幅呈现“七涨一降”格局。其中:食品上涨6.6%,烟酒及用品上涨3.6%,居住上涨2.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2.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0.4%。(见表1)

表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指标 指数(上年=100)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3.2

食  品 106.6

其中:粮食 109.4

油脂 101.9

猪肉 100.7

鲜蛋 111.4

水产品 112.0

鲜菜 113.6

烟酒及用品 103.6

衣  着 100.7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99.6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2.1

交通和通信 100.5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2.2

居  住 102.2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1.5亿元,比上年增长5%。

农业。全年实现农业产值104.63亿元,比上年增长4.4%,占总产值的比重为47.24%。其中:谷物及其他作物产值增长1.79 %,蔬菜、食用菌及花卉盆景园艺产品产值增长7.83%,水果、坚果、茶、饮料和香料产值增长7.83%。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41.3万公顷;粮食产量达到230.66万吨,增长1.55%。(见表2)

表2:

201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

指标 2010年(万吨) 比上年增减(%)

粮食 230.66 1.55

# 稻谷 120.03 0.4

小麦 18.7 -6.52

玉米 38.38 -1.37

油料 7.93 1.93

#油菜籽 4.29 3.75

花生 3.6 -0.08

甘蔗 5.24 -6.08

烟叶 2.23 3.81

茶叶 2.71 13

水果 41.65 8.63

蔬菜 194.38 9.76

林业。全年实现林业产值8.58亿元,比上年增长6.1%,占总产值的比重为3.88%。生态建设、产业建设步伐加快,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效益明显提升。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8562公顷,其中,退耕还林工程荒山造林面积1267公顷,天保公益林造林面积4000公顷,其它造林13295公顷。全年完成造林面积中人工造林面积17829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733公顷。实施森林管护519213公顷。全市已建成以松、杉、阔叶等树种为主的木质工业原料林基地19.9万公顷;建成竹基地18.32万公顷。林地保有量51.5万公顷,森林保有量49万公顷,森林蓄积2153万立方米,森林植被总碳储量1960万吨,森林覆盖率达到40.71%。珙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通过验收命名。申报并批准了云台湖、七仙湖两个省级湿地公园,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了国家环保部组织的专家委员会评审。

畜牧业。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97.05亿元,比上年增长5.62%,占总产值的比重为43.81%,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主要畜产品中,肉类总产量60.19万吨,增长5.14%,其中猪牛羊肉49.26万吨,增长3.95%;禽蛋总产量4.38万吨,增长9.57%;猪年末存栏数415.13万头,增长2.88%。(见表3)

表3:

2010年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情况

指标 计量单位 2010年 比上年增减(%)

肉类总产量 万吨 60.19 5.14

# 猪牛羊肉产量 万吨 49.26 3.95

# 猪 肉 万吨 46.13 3.84

肉猪出栏头数 万头 604.01 3.4

家禽出栏只数 万只 6146.31 8.05

禽 蛋 产 量 万吨 4.38 9.57

大牲畜年末存栏数 万头 31.04 7.74

# 牛 万头 30.41 7.61

猪年末存栏数 万头 415.13 2.88

羊年末存栏数 万只 42.04 7.98

蚕茧产量 万吨 1.31 -3.5

渔业。全年实现渔业产值7.61亿元,比上年增长4.27%,占总产值的比重为3.44%。水产品产量11.43万吨,增长9.73%。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240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1500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71.5万千瓦,增长5.21%;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0.61万吨,下降6.2%;全年农村用电量8.43亿千瓦时,增长5.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2010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476.89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注2(不含省电力系统分摊数,下同)实现增加值447.7亿元,增长23.4%。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增加值213.40亿元,增长15.51%;重工业增加值234.31亿元,增长31.92%。“十一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见图2)

图2:

2010年,全市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四基地”(酒类食品基地、综合能源基地、化工轻纺基地、机械制造基地)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3.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化学纤维、白酒、原煤、机制纸及纸板产量实现大幅度增长。(见表4 )

表4: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2010年 比上年增减%

白酒(折65度,商品量,千升) 342862 52.45

机制纸及纸板(吨) 448790 31.74

化学纤维(吨) 102690 74.54

烧碱(吨) 430590 11.05

聚氯乙烯树脂(吨) 523426 10.94

水泥(万吨) 717.13 17.68

原煤(万吨) 3014.43 40.99

发电量(万千瓦小时) 656637 26.96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9.82亿元,比上年增长66.6%;实现利税229.7亿元,增长59.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77.3点,提高36.1点。七项工业经济效益指标中:总资产贡献率为22.86%,提高4.29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  128.78%,提高9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50.7%,提高1.1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率为2.22次/年,增加0.06次/年;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1.15%,提高1.56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11203元/人,提高33253元/人;工业产品销售率99.24%,提高2.23个百分点。

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独立核算的建筑企业231个,其中: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191个。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现价总产值 93.36亿元,比上年增长 2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55.67万平方米,增长6.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26.82万平方米,下降0.1%,竣工率49.88%。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取得突出成效。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534.21亿元,比上年增长31.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306.34 亿元,增长35.5%;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40.71  亿元,增长25.8%;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0.22亿元,增长37%。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控股单位完成投资320.75亿元,增长31.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0 %。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19.02亿元,增长1.3%;第二产业投资287.77亿元,增长38.6%,其中:工业投资287.57亿元,增长40.4%;第三产业投资227.42亿元,增长25.6%。从投资的行业来看,增长较快的行业有:采矿业增长75.8%,批发零售业增长74.5%,房地产业增长65.1%,教育业增长55%,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增长55.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43.6%,交通运输业增长35.6%。“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1635.8亿元,年均增长29.3%。(见图3)

图3:

全年施工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1718 个,建成投产项目1294个,项目建成投产率75.32%,新增固定资产 355.53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77.4%。

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强。正负800KV特高压换流站、宜-乐高速、珙县华电一期、普什醋酸纤维素等重大项目相续建成投产;向家坝水电站、高县福溪电站一期、宜-泸-渝高速公路、宜宾港志城作业区一期、筠连新维及船景煤矿、兴文瑞兴、长宁红狮和筠连芙蓉新型干法生产水泥项目等一大批特重大项目相继进入投资高峰期,强力推动全市投资增长。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2010年,全市大力推进内外快速通道和农村公路建设。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2742.84公里,其中:村道8082.52公里;四级及以上公路10716.24公里。全年建成通乡油路(水泥路)569.3公里,通村公路1711公里,乡镇客运站(点)5个。全年完成公路水路货物运输量4899万吨,比上年增长11.14%,货运周转量377971万吨公里,增长5.19 %;完成客运量13917万人次,增长42.4%,客运周转量382118万人公里,增长11.50%。迎部检的国省干线改造全面完成,乐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宜宾港志诚作业区一期工程建成运行。宜泸高速路基、隧道、桥梁建设速度加快。宜攀高速和宜叙高速公路的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工作顺利推进。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完成64.03亿元,比上年增长21.55%。年末,全市电话用户总数达335.18万户,增加41.45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66.81万户,减少4.9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68.37万户,增加46.41万户。互联网用户数26.73万户,增加6.24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62.18部/百人,增加7.13部/百人,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49.79部/百人,增加8.3部/百人。

2010年,全年接待游客1459.5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11%;实现旅游总收入108.01亿元,增长29.43%。市政府被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授予全省“十一五”旅游发展突出贡献奖。相继获得“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中国最佳山水生态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蜀南竹海景区在2010APEC中小企业峰会上被评选进入“年度成长标杆企业20强”。 长宁县被评为“中国最佳乡村旅游目的地”;兴文县成功创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年末,全市共有星级饭店29家,旅行社31家。

六、国内外贸易和招商引资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6.09亿元,比上年增长18.6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4.17亿元,增长16.42%;集体经济3.53亿元,增长16.60%;私营个体经济270.80亿元,增长18.05%;股份制及其他经济35.09亿元,增长23.35%。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22.49亿元,增长19.97%;零售业零售额249.67亿元,增长18.4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3.93亿元,增长19.32%。“十一五”期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2%。(见图4)

图4:

2010年,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6.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2%,其中出口4.42亿美元,增长32.1%;实际利用外资4077万美元,增长105.2%;外派劳务人员1356人次,增长9.98%,实现对外劳务合作收入79.8万美元。

2010年,全市招商引资共履约项目599个(新履约项目443个),其中:市外履约项目543个,省外履约项目401个。市外到位资金349.09亿元,比上年增长42.33%;省外到位资金228.20亿元,增长28.88%。引进资金从行业看,主要分布在电力、燃气、煤、制造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引进省外资金主要来源于北京、重庆、云南、湖北、山东和浙江等省(市),占省外引资总额的70.60%;省内市外资金来源集中在成都、自贡、攀枝花三市,占省内市外到位资金的74.61%。

七、财政税收和金融保险

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158.55亿元,增长42.88%。地方财政收入91.74亿元,增长56.5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5.65亿元,增长35.57%。地方财政支出177.29亿元,增长25.14%,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43.35亿元,增长16.47%。

国地税完成各项收入总计107.28亿元,增长32.61%,其中:国税各项收入52.93亿元,增长30.09%;地税各项收入54.35亿元,增长35.15%。

2010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45.6亿元,比年初增长203.32亿元,其中,企业存款316.68亿元,比年初增长 74.5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47.67亿元,比年初增长102.4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59.13 亿元,比年初减少4.84亿元,中长期贷款283.84亿元,比年初增长106.76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合计1522.68亿元,比上年增长21.57 %;现金支出合计1538.67亿元,增长21.95%;货币净投放15.98亿元,增长74.6%。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年末,全市共有保险公司25家。按业务性质分:产险公司14家,寿险公司9家,养老公司1家,健康险公司1家;按资本国别属性分:中资公司24家,外资公司1家。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24.32亿元,比上年增长31.98%。其中,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7.72亿元,增长29.28%;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6.6亿元,增长33.28%。全年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6.09亿元,增长13.89%。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3.94亿元,增长9.22%,人身险赔款支出2.16亿元,增长23.5%。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0年末,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2523所(不含成人中小学、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在校生89.2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2.21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7.94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7.92万人,普通初中在校生22.18万人,普通小学在校生37.44万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0.06万人,在园幼儿数11.30万人。全市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普通高中课改顺利实施,高考本科总上线人数首次突破万人大关;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商职校列入全国首批中职改革创新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食职中年初获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职中,高县被评为全省教育先进县,南溪县被确定为省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试点县。

2010年,被表彰为“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 获批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全市安排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837万元,科技自主创新专项资金1100万元,科技创新担保资金1000万元,专利资助资金100万元,科技奖励专项经费100万元。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省级32项。其中知识产权实施项目6项;获国家、省科技经费共计2077万元。新获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9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家;新认定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3个。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评审宜宾市科技进步奖40项,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0项。

全年专利申请量682件,授权量785件,排全省第二位;累计专利申请量达5470件,累计授权专利达4288件;获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达1880件。2010年,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4件,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授权4个。

九、文化、广电、卫生和体育事业

2010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公共图书馆10个(图书总藏量955千册),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1个,文物管理所10个,博物馆5个。酒都剧场迁扩建工程建设即将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建成11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559个农家书屋。创作大型现代川剧《槐花几时开》并成功演出,成功举办“酒圣节”、“早茶节”。

2010年末,全市广播综合覆盖率95.16 %,比上年提高0.18个百分点。电视综合覆盖率95.83 %,比上年提高0.16%个百分点。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41万户,比上年减少1.27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6705户,增加2905户。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8417.9公里,增加328.3公里。全年我市上中央台广播节目20条;上中央台电视节目84条,其中县级台上39条。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完成。广电中心建设项目推进顺利。

2010年末,全市共拥有卫生机构4240个(含村卫生所、个体门诊),其中,医院、卫生院(含社区)202个,妇幼保健院11个。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床位15000张。卫生机构人员16000人。其中,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14000人。在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6800人,注册护士5000人。新农合覆盖10个区县,参合率达到94.22%。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儿童计划免疫等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基本药物目录逐步实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2010年末,全市共有体育场地2011个,新建了73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向国家队输送了1名体育后备人才;向省优秀运动队和专业集训队输送优秀运动员53人;培养等级运动员98人(均为二级运动员);培养等级裁判员581人(均为二级裁判员);培养社会指导员391人(其中:中级121人.初级270人); 全市常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约200万人,占总人口比例40%;参加省级以上单项比赛和四川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共获奖牌169枚,其中金牌62枚、银牌55枚、铜牌52枚。荣获了国家体育总局表彰的“全国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 全国龙狮大联动活动先进单位”;获得了四川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奖牌榜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和“体育道德风尚奖”。

十、人民生活与环境保护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61元,比上年增加1809元,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677元,增加1057元,增长9.9%。总消费中食品消费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为40.5%,上升1.5个百分点;衣着消费占11.3%,下降0.3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占7%,下降0.2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占5.7%,下降0.6个百分点;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占12.6%,下降0.4个百分点;居住消费占8.9%,下降0.4个百分点;其他商品和服务占4.2%,下降0.1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9%。(见图5)

图5:

农民人均纯收入5610元,比上年增加736元,增长15.1%。其中,工资性收入2067元,增加466元,增长29.08%;家庭经营收入3086元,增加247元,增长8.71%。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340元,增加1023元,增长30.8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4.7%。“十一五”期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8%。(见图6)

图6:

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466.25亿元,比年初增加81.28亿元。其中,定期存款262.61亿元,比年初增加28.62亿元。

2010年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的天数占总监测天数的98.6%,比去年上升5个百分点。长江、金沙江、岷江宜宾段 6个断面,水质类别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域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昼夜等效声级为:53.1dB(A),区域环境质量状况良好。全年实施减排项目32个。初步统计,全市二氧化硫削减 1.8万吨,化学需氧量削减1.37万吨,氨氮排放量3000吨,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减排目标任务。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力度,批准实施1个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全面完成南岸污水处理厂整改工作。江安、兴文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杨湾污水处理厂和其余县城污水、垃圾处理厂(场)建设有序推进。

十一、人口、就业与社会保障

年末,公安人口统计全市总人口为539.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0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0.88万人,农业人口438.14万人;男性人口281.07万人,女性人口257.95万人。当年出生人口74008人,人口出生率13.73‰;当年死亡人口58260人,人口死亡率10.8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94万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42万人;年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8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6%,比上年末下降0.29个百分点。

年末纳入城市和农村“低保”范围的人员分别为8.79万人和15.56万人。全市农村五保对象2.45万人,比2009年底减少0.04万人,五保户集中供养率59.63%。新改建敬老院10所,新增床位1121张。城乡医疗救助累计救助贫困患者17961人次。全年共销售福利彩票2亿元。创全国模范敬老院1个。

2010年,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55.54万人,失业保险参保职工22.53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8.05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0.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21.95万人,生育保险参保19.32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参保人数已达14.21万人。

截至2010年底,全市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54.56亿元,增长33.6%。全市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人数达23.10万人,当年新增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人数1.8万人。当年住房贷款发放额13.52亿元,增长60.57%;当年住房公积金提取额5.70亿元,增长23.64%。全市住房公积金覆盖率为75.39%,比年初提高2.52个百分点。

注:1、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各行业产值、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3、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分项与合计不等的情况;

4、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宜宾统计年鉴—2011》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