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四川

资阳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1-03-18 17:24:40 来源:资阳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4875次

资阳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资阳调查队

(2011年3月17日)

2010年,市委、市政府组织和动员全市人民,抢抓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建设和全省“两个加快”等重大机遇,按照“重点突破、加快发展”工作基调,突出“充分开放、融入成渝,工业主导、三化联动,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发展路径,加快推进“一区两带四基地”建设,国民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经省统计局审定,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GDP)为657.9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增幅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1.8亿元,比上年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348.4亿元,比上年增长25.4%;第三产业增加值157.7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3%、78.5%、16.2%。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9年的24.2:50.4:25.4,调整优化为23.0:53.0:24.0,继续保持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工业化程度继续提高,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7.9%,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快速增长。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59.8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6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37.4亿元,增长24.8%;第三产业增加值65.8亿元,增长10.8%。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为54.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0.7%,拉动GDP增长10.3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上涨3.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6.4%,居住价格上涨3.2%。

工业品出厂价格基本稳定。全部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0.6%,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跌0.4%,生活资料价格上涨2.1%,全部原燃材料购进价格上涨3.8%。

企业家信心保持乐观,企业景气度较高。全年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2.3点,企业家对行业形势持较为乐观的态度;企业景气指数为132.5点,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表现较好。

二、农业

主要农作物实现增产。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4.5万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油料作物种植面积9.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6%。全年粮食总产量235.3万吨,比上年增长1.9%,已连续4年实现增产。其中,稻谷产量71.9万吨,增长1.1%;小麦产量41.5万吨,增长1.3%;玉米产量65.4万吨,增长4.7%。油料产量20.7万吨,增长5.3%,蔬菜(含菜用瓜)产量156.6万吨,增长4.9%。

养殖业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69.3万吨,比上年增长3.6%。其中,猪肉产量增加1.8万吨,增长3.4%;羊肉产量增加0.2万吨,增长3.2%;小家禽产量增加0.4万吨,增长6.0%。

林业生产稳步推进。全年完成造林面积8235公顷,其中天保人工造林4266公顷,天保封育林667公顷,荒山造林933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5.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667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200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100公顷,整治病险水库36座,新建微型水利4029处。年未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6.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5万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51.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4%。投资50亿元的毗河供水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复,全市人民40年的渴盼即将成为现实。投资21.2亿元的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六大工程加快建设。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通过狠抓重点企业发展,加快培育和壮大造车和医药、食品、纺织、建材及节能“1+4+1”主导产业,工业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达到1183.2亿,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9.9%。年末,全市拥有中国名牌2个、中国驰名商标8件、四川名牌产品45个、四川着名商标35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1个。

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到563户,比上年增加48户。工业总产值上亿元的企业达到265户,比上年增加50户。其中,工业总产值上10亿元的企业达到20户。

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10个工业园区(工业发展集中区)集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4户,比上年末增加43户。园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9.8%,对全市工业贡献率为72.0%,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1.5个百分点。园区内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已初步形成了机车、载重汽车、农产品加工、医药、机械加工、轮胎等各具特色的园区产业布局。

主导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全市“1+4+1”主导产业的38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02.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4.8%;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9.8%。造车产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90户,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已突破300亿元,达到327.1亿元;食品产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31户,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已突破200亿元,达到284.2亿元;建材、纺织、医药产业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均超过100亿元,分别达到151.9亿元、119.7亿元、107.1亿元。节能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10年全市节能装备、节能照明、节能建材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6亿元。

主要工业品产量较快增长。在20种主要产品产量中,18种产品产量增长,增长面为90.0%。其中,发电量增长17.6%,铁路机车增长162.8%,轮胎外胎增长13.9%,人造板增长44.9%,水泥增长90.2%。

工业经济效益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净利润83.4亿元,增长85.2%,增幅同比提高52.8个百分点。全年实现盈利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91户,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户数的87.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98.5,比上年提高40个点。

建筑业较快增长。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3.1亿元,比上年增长27.0% 。全市四级及以上资质等级建筑企业120个,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94.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9.0%;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74.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0.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10年,全市坚持把项目带动、投资拉动作为工作的第一抓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投资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1.1亿元,比上年增长40.4%。其中,第一产业投资18.8亿元,下降25.3%;第二产业投资123.5亿元,增长28.2%;第三产业投资258.8亿元,增长57.6%。从管理渠道看,基本建设投资189.7亿元,增长54.4%;更新改造投资95.9亿元,增长36.3%;房地产开发投资74.7亿元,增长36.5%。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大项目明显增多。全年完成投资在亿元及以上的项目(含房地产开发项目)达到78个,比上年增加40个,完成投资163.9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40.9%。世界500强百威英博西南啤酒生产基地、浙粤节能产业园、熊猫汽车产业园、西班牙菲伯萨食品产业园、南骏30万辆轻微卡、安岳重庆山洞工业园、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成倍增长。全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完成71.2亿元,比上年增长165.2%。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东段、成渝铁路客运专线开工建设,成安渝、内资遂、遂资眉高速公路全面推进。

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加快。 全年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累计完成投资54.6亿元,比上年增长79.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累计完成投资1.8亿元,比上年增长33.8%;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累计完成投资4.8亿元,比上年增长49.0%。九曲河综合治理等一批重点民生工程项目建设不断加快。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零售市场稳步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0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78.6亿元,比上年增长19.2%;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4.4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6.8亿元,比上年增长14.0%;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73.7亿元,比上年增长16.6%;住宿业实现零售总额1.5亿元,比上年增长17.4%;餐饮业实现零售总额41.0亿元,比上年增长30.8%。

外贸出口小幅下降。全年自营出口创汇1388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3%;进口178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9.2%。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引进到位国内资金380.3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其中,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304.6亿元,比上年增长34.0%。全年实际到位外资139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7.6%。成功引进了百威英博、韩国现代、法国家乐福等3家世界500强企业,实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零的突破。新加坡万邦、西班牙菲伯萨、广西玉柴、新希望、银鹭集团等一批知名大企业入驻资阳。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建设加速突破。全年建成通村公路1355公里、乡镇客运站点38个,资阳汽车客运中心一期工程主站房修建完成。成安渝、内资遂、遂资眉高速公路全面推进,成渝铁路客运专线、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东段开工建设,成资、成简快速通道加快建设,简三、资安快速通道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国、省干道改造全面竣工。

交通运输业较快增长。全年公路运输完成客运周转量27.9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39.1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8.6%和31.3%。

邮电通信行业持续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收入2.0亿元,比上年增长35.4%;电信业务收入9.8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年末有固定电话用户数(含小灵通)56.6万户,比上年下降1.5%;移动电话用户数175.6万户,比上年增长25.4%;国际互联网注册用户数14.5万户,比上年增长41.6%。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国内游客872.5万人次,增长11.4%;国内旅游收入69.9亿元,增长30.1%。接待入境游客2.7万人次,外汇收入471.0万美元。三岔湖长岛国际会展休闲度假旅游区加速推进,陈毅故里第三期工程开工建设,安岳石刻圆觉洞启动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

七、财政、金融、保险和证券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5亿元,比上年增长33.7%。其中,税收收入14.5亿元,增长59.8%,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59.4%,比上年提高了9.7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00.7亿元,比上年增长18.8%。

20种主要产品产量表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75.0亿元,比年初净增116.5亿元,增长20.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82.4亿元,比年初净增65.2亿元,增长30.0%。

保险、证券业健康发展。全市20家保险机构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7.2亿元,比上年增长30.6%。全年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9.8亿元,比上年增长73.5%。辖区4家证券营业部拥有证券交易客户数3.6万户,全年交易量368.1亿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拥有省级示范幼儿园5所、市级示范幼儿园5所。“两基”继续巩固提高,小学入学率达到99.8%,初中入学率达到98.2%。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2010年本科、专科上线率为91.3%。年末,全市有小学266所,专任教师13250人,在校学生26万人;普通中学317所,专任教师13488人,在校学生20.8万人。全年为40.8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杂费,为38.7万名农村及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为5.0万名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解决1.0万名进城务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建设改造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8所。

科技事业全面发展。全年共组织实施市级以上重点科技项目82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32项。新发展高新技术企业1户,年末高新技术企业达16户。开展各类适用技术和现代科技知识培训17.0万人次,组织实施重点校市合作项目33个,完成专利申请436件,获专利授权361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新建农村书社和农家书屋716个,组织送文化下乡、进社区活动70余次。新创作(编排)各类文艺作品(节目)10余件,其中有3件在省级刊物发表。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11个、省级12个。有线电视用户70.6万户,比上年增加4.9万户;数字机顶盒用户10.3万户,比上年增加3.8万户。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为413.4万人,参合率97.2%,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新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个,年末已达到16个,覆盖56.3万社区居民。年末,全市有医院34个,妇幼保健院(所)5个,乡镇卫生院171个,个体诊所556个,床位13037张,执业(执业助理)医师5415人,注册护士3056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共举办市级各项体育比赛活动50项次,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5处。组队参加全国比赛2项次;参加省级比赛15项次,获得金牌12枚,银牌8枚。学校体育稳步发展,组队参加四川省第十一届运动会16 项次,共获得金牌9枚,银牌13枚,铜牌10枚。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全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05.7%。改造棚户区3012户,改造面积19万平方米。二环路B段、沱三桥、沱江东岸路堤景观带、沱东新区行政中心、中央大道二期道路等37个重大项目实现开工建设;九曲河综合整治、城南大道、外环路南段二期、沱东中环一路等36个续建项目加快推进;南骏产业园道路、莲花铁路立交桥、沱东中央大道、沱东迎宾大道等25个重点项目将竣工投入使用,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新、改、扩建城市道路65.5万平方米,资阳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展到36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4.5平方公里。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进一步完善减排工作机制,全年削减化学需氧量2900吨。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限期治理工业企业9户和畜禽养殖企业4户的治理工作;沱江资阳出境断面已连续70个月达到了国家规定的Ⅲ类以上水质标准;空气质量达标率达99%;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老鹰水库水质全面达标,达标率10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全年平均为51.8分贝。年末,全市有省级自然保护区7个,面积2.1万公顷;建成生态功能保护区2个,面积4.4万公顷。

十一、人口与就业

据市公安局统计,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501.1万人。据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2‰。

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建立大学生就业基地10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110人;农民工培训工作得到继续加强,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4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1万人;下岗失业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新增6998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新增2350人;促进60户“零就业家庭”至少1人实现就业,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

农村劳务输出持续增长。全年输出和转移农村劳动力153.3万人,比上年增加3.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14.1亿元,增长15.7%。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298元,比上年增加1798元,增长13.3%;人均消费性支出12560元,比上年增长19.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552元,比上年增加749元,增长15.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924元,比上年增长5.5%。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4%,比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8.1%,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

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67.7亿元,比年初增加75.7亿元,增长19.3%。其中,活期储蓄存款余额130.7亿元,比年初增长33.7%;定期储蓄存款余额337.0亿元,比年初增长14.5%。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年为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14亿元。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8.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9.6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2.1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6.6万人,比上年增加12.9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加强。全市城市低保人员7.4万人,累计月人均补助144元;农村低保保障对象达19.7万人,累计月人均补助60元。城市医疗救助共救助贫困对象3.2万人次,累计人均救助178元;农村医疗救助共资助27.2万名农村特困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救助贫困对象5万人次,人均救助水平185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38%,比上年增加8个百分点。改扩建农村敬老院4所,开工建设市养老中心、市社会福利院扩建工程和简阳西南国际爱晚中心、安岳社会救助福利中心。完成城镇住房灾后重建210户,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206户,新增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房源4825套,廉租住房租赁补贴7032户。继续实施“光明工程”,全年为白内障患者作复明手术3641例。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1662名,成功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

注:

1、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资阳统计年鉴—2011》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及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居住价格由水电及燃料、私房租赁、建房及装修材料、公房贷款物业管理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