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契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增加投资、启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克服各种困难,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乡建设进一步加快,各项社会事业有了新的进展。据初步统计,1999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6%,增幅比全国水平高0.5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84亿元,增长0.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09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95亿元,增长8.1%。三次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由1998年的20.90:40.96:38.14变为1999年的19.09:40.93:39.98。1999年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4853元。
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经济运行中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有效需求不足,工业经济效益低下,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较大,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制约因素还比较多。
一、农业
1999年我市农村经济在市场约束加剧,农产品价格下降,生产经营困难增多的情况下实现了平稳运行,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4%。由于结构性调整,全年粮食总产量为1143万吨,比上年减产1.1%;生猪出栏数为1703.2万头,比上年减少1.07%;牛、羊出栏数为36.5万头和151.3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12.7%和15.4%;全年肉类总产量为140.5万吨,比上年增长0.5%;水产品产量19.1万吨,增长7.1%。主要经济作物中,蔬菜产量690万吨,增长0.9%;烤烟产量7.2万吨,增长25.2%;油料、茶叶、水果产量为24.1万吨、1.4万吨、71.7万吨,分别比上年减少4.0%、5.6%和3.2%。
农业产业化经营初见成效。1999年全市实施了46个农业产业化项目,在19个区县(自治县、市)建立了高档优质米、面包小麦、高油玉米等优质粮油基地。渝北、巴南、合川等3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皇田现代农业企业已初具规模。
乡镇企业保持较快的发展。全年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818.75亿元,比上年增长22.3%;产品销售收入770.11亿元,增长22.3%;利税总额46.14亿元,增长25.1%。
二、工业和建筑业
1999年,我市工业经济呈现出快速回升势头。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5%,其中轻工业增加值198亿元,重工业增加值29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8%和12.4%。
重点骨干企业发展较好。50强工业企业全年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277.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2.8%,占全市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总产值的33.8%,比上年增加1.4个百分点。50强企业实现利润15.19亿元,实现利税占全市的76%,对我市工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汽车、摩托车增长较快,产销衔接较好,并带动一大批配套企业生产有所回升。全年汽车产量为21.85万辆,比上年增长41.5%;摩托车产量174.93万辆,增长33.2%。
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与信息、生物工程、医药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正在逐步形成。1999年,我市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已达130多种,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市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1%。
新产品开发力度加大。全年实现新产品产值123.85亿元,比上年增长46.4%,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4.6%,比上年增加3.6个百分点。通过与康佳、荣事达等优势企业嫁接改造,全市一些家电生产企业重现生机。家用洗衣机生产30.04万台、电风扇生产83.10万台,分别比上年增长82.0%和38.7%。全年彩色电视机新增产量27.34万部。
在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效益有所改善,工业产销率97.7%,资产负债率、产成品库存有所下降。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67.4%,比年初上升了8.5个百分点。
国有企业扭亏脱困工作见到成效。全市国有及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盈亏品迭后同比减亏11.39亿元,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盈亏品迭后同比减亏10.21亿元,301户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盈亏品迭后同比减亏6.87亿元,为实现中央提出的三年扭亏脱困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四级及其以上资质等级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05亿元,比上年增长5.3%;完成增加值68亿元,增长7.4%;实现利润总额3.5亿元,增长5.7%。全年施工工程16283个,其中投标工程7485个,占全部施工个数的46.0%。建筑施工面积530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5%;竣工面积2870万平方米,增加1.2%。
三、固定资产投资
1999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0亿元,比上年增长12.4%,比全国增幅高4.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经济投资252.41亿元,下降2.9%;集体经济投资64.46亿元,增长7.6%;城乡居民个人投资71.21亿元,增长11.7%;其它各种经济类型投资171.92亿元,增长43.3%。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进一步向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倾斜,全年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15.11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基本建设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1998年37.4%上升到1999年的38.4%;更新改造投资94.13亿元,增长5.42%;房地产开发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全年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12.51亿元,增长15.6%,竣工商品房面积620万平方米,增长3.5%;实际销售商品房面积430万平方米,增长3.2%。
投资结构明显改善。全市第一产业完成投资8.63亿元,比上年增长27.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7.24亿元,比上年下降21.6%,其中工业投资84.1亿元,下降19.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64.13亿元,增长22.0%。一、二、三产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1.5%、15.6%和82.9%。
重点建设进展顺利。黄花园嘉陵江大桥、九龙坡和尚山水厂日供水30万吨工程、市话74.46万门扩容、以及白彭路和五黄路等重点工程项目年内相继完成主体工程或竣工。长涪、渝合和渝黔上界段高速公路、达万铁路、江北机场飞行区改造、江北嘉陵江滨江路等一批重点建设在建项目进展顺利。各区县大力推进城镇建设,铜梁巴川镇、荣昌昌元镇、壁山壁城镇等一批县城和小城镇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
四、城市建设
1999年,全市新、扩建城市道路92.6公里,新增城市桥梁16座,路灯8560盏,新增和更新公共汽电车827辆,日增供水能力22.98万吨。年末拥有公共汽电车3993辆,城市道路里程2483公里,人行道面积698万平方米。新增和更新环卫车辆101台,新建公共厕所40座。新建成南岸-宏声广场-、沙坪坝文化广场等7个广场,新建公园4个,人均公共绿地达到2.37平方米。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五、交通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保持了平稳增长。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356.1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2%,其中,铁路168.87亿吨公里,增长3.2%;公路87.41亿吨公里,增长24%;水运99.43亿吨公里,与上年基本持平;空运0.4亿吨公里,下降2.4%。全年完成旅客周转量255.71亿人公里,增长3.3%,其中,铁路52.6亿人公里,增长7.0%;公路154.97亿人公里,增长6.5%;水运32.28亿人公里,下降32.28%;空运15.86亿人公里,下降10.5%。全年港口吞吐量为2599.8万吨,与上年持平。
邮政电信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0.73亿元,比上年增长49.0%。全市电话装机总容量达到388.9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98.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9.86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为9.0%。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随着国家增加城镇居民收入、银行利率调整和开征利息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落实,消费品市场的启动见到实效。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6亿元,比上年增长7.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6%。城市市场好于农村市场,全年城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1.64亿元,增长8.6%;农村为264.62亿元,增长6.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为340.47亿元,比上年增长14.2%;餐饮业为48.62亿元,增长11.4%;其他行业为207.17亿元,下降2.3%。集贸市场交易活跃,全年集市贸易成交额461.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地方产品竞争力有所增强。以服装、皮鞋、食品为代表的本地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30.5%,比上年提高了10.2个百分点。
商贸流通的骨干企业和大型交易市场的凝聚力、辐射力进一步增强。重庆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年销售额21亿元,重庆商社集团年销售额33亿元,继续保持了零售和批发业在西南地区的龙头地位。重点专业市场不断发育壮大,朝天门市场年成交额69亿元,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服装小商品综合交易市场。
物价总水平持续走低,降幅逐渐趋缓。1999年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96.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9.3%,分别比上年下降3.5和0.7个百分点。
七、对外经济
全年对外进出口贸易低开高走,渐次回升。据重庆海关统计,全年进出口总额1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进口为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5%;出口4.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6%,降幅比1998年减少29.5个百分点。
本地产品出口大幅增长。1999年地方产品出口达到4.38亿美元,增幅为17.3%,占出口总值比重上升到89.3%。其中,摩托车出口增长势头强劲,全年出口数量超过10万辆,出口总额为0.5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8倍和2.8倍。
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合同项目199个,比上年下降24.3%,协议利用外资金额7亿美元,下降6.6%,实际利用外资3.3亿美元,下降40.7%,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4亿美元,下降44.6%。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倍,完成营业额0.4亿美元,增长20%。
国际旅游业稳步增长,全年共接待海外游客18.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0.9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9%和10.1%。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保持了正常增长。1999年全市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89.68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了22.1%和27.8%。全年地方预算内财政支出166.31亿元,比上年增长22.3%。
金融形势基本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80.80亿元,贷款余额1611.68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20.8%和17%,存贷差额比上年减少21.69亿元。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09.10亿元,比年初增长25.5%。由于投资力度加大和居民收入政策性调整,全年货币净投放23.04亿元。
保险业发展势头较好。全年保费收入25.43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产险收入10.05亿元,增长9.0%;寿险收入13.02亿元,增长9.8%;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2.36亿元,增长46.6%。全年保险赔付额为8.92亿元,比上年下降16.5%,其中产险赔付4.86亿元,下降26%;寿险赔付3.19亿元,下降3.0%;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0.87亿元,比上年增长6.1%。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1999年全市登记重大科技成果195项,有94项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签定技术合同1374份,技术贸易成交额10.44亿元,增长20.6%;申请专利1275件,授权专利1077件;全年民营科技企业实现技工贸收入超过100亿元。在深圳-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我市成交项目14个,协议成交金额11.82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不断发展壮大。1999年区内企业已超过6000家,其中生产经营规模上亿元的企业有17家。全年技工贸收入125亿元,比上年增长38.9%;实现利税总额11.6亿元,增长13.7%;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增长14.2%。
1999年全市共有23所普通高校,在校本、专科学生9.66万人,研究生0.5万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78所,在校学生9.19万人;普通中学1552所,在校学生128.26万人;职业中学190所,在校学生8.24万人;小学校15223所,在校学生280.27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7%,初中入学率达到92.0%。成人教育继续发展,全市现有成人高校21所,在校学生人数4.1万人。
全市有34个区县通过-两基-验收,累计覆盖人口2466.91万人,-两基-人口覆盖率达80.6%。全市青壮年扫盲人口2.1万人,青壮年非文盲率99%。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铜梁龙进京参加首都国庆50周年庆典,获得好评;川剧《金子》在中国首届川剧节上获金奖;我市参与承办和制作的《为了共和国的诞生--革命英烈事迹展览》在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展出,参观人数超过100万人次。文化设施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相继建成红岩革命纪念馆陈列馆、歌乐山烈士陵园红岩魂广场及陈列馆。大足石刻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目,成为我国第23处世界文化遗产。截止1999年底,我市共有文化馆43个、公共图书馆42个、博物馆12个、档案馆49个。全市共有卫星地球(面)站11191座,有线电视用户290.35万户。全市又有1432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解决了边远山区近100万农村居民看电视听广播难的问题。全市广播覆盖率达到87.2%,电视覆盖率达到90.1%。全年出版各类报纸5.27亿份,比上年增长13.3%,各类杂志3000万册、图书1.23亿册,分别增长18.5%和5.1%。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600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6.6万张,其中医院拥有床位5.86万张。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8.86万人,其中医生3.13万人,护师、护士1.79万人。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1999年我市有专项运动队19个,在役运动员243人,向国家队输送11人,在国家队集训或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比赛的29人,在全国各类比赛中获金牌19枚、银牌42枚、铜牌51枚,在世界大赛中共夺得4项世界冠军。我市竞走运动员李红参加世界竞走锦标赛,是获得女子10公里团体冠军的队员之一,重庆围棋队在全国首届围棋甲级联赛上获团体冠军,长松车队车手文凡和领航员钟冠密切合作,获世界拉力锦标赛北京站N2冠军。
十一、人口和就业
人口增长得到控制。1999年末全市总人口为3072.3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35.16万人,占总人口的20.67%,比上年提高0.57个百分点;农业人口2437.18万人,占79.33%。根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1999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1.9‰,死亡率为6.94‰,自然增长率为4.96‰。
全市年末从业人员达到1639.47万人,比上年下降0.3%,其中城镇从业人员296.48万人,下降9.6%。年末国有、城镇集体经济单位从业人员为161.18万人和36.15万人,分别比上年下降8.2%和13%;城镇其他经济单位从业人员28.89万人,比上年增长21.6%。全年城镇经济单位新增就业人员9.63万人,比上年减少1.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
十二、人民生活和环保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96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7.8%;人均消费支出5352.45元,增长9.4%。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7182元,实际增长12.4%。农民人均纯收入1774元,实际增长3.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29.2元,下降1.1%。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截止1999年底,累计在城口、梁平、南川等39个区县(自治县、市)建立并实施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市对符合条件的75.66万户次,149.76万人次,给予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累计发放保障金1.02亿元。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各类社会福利院有床位2.88万张,收养人员1.92万人,新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0.15万个。
环保事业加快发展。全年完成了主城区8个空气质量地面自动监测站的建设。继主城区饮食服务业全面推广清洁能源之后,1999年我市又投资1.03亿元,在永川、南川、涪陵等15个区县(市)的城区扩大了推广范围,进一步改善了我市的能源结构,提高了空气环境质量。据监测,1999年我市城区环境空气中大气总悬浮微粒年日均值为204微克/立方米,比上年减少3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171微克/立方米,减少12微克/立方米;氮氧化物62微克/立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
水污染得到控制。1999年我市在主城区区属以上的104家医院全面开展了医院病毒、病菌废水治理工作,有99家医院的治理工程已竣工,医院废水的处理率为95.2%。
十三、移民和扶贫
1999年是三峡库区进入二期移民攻坚阶段的第二年,移民工作进展顺利。全年完成移民项目投资34.53亿元,移民建房276万平方米,完成企业迁建140户,建房安置移民10.86万人,生产安置农村移民2.96万人。
扶贫攻坚成效显著。1999年,巫山、奉节、酉阳、彭水、丰都5个县(自治县)成建制越温达标,全市基本解决68万人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解决贫困地区34.5万人饮水困难和8075户贫困农户住房难问题。
(来源:重庆市统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