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海南

三亚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3-16 22:06:07 来源:三亚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4948次

三亚市统计局

2010-03-12

2009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努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全市经济在上半年止跌企稳、三季度稳步上扬的基础上,四季度继续加快发展,整体经济运行呈现 “增速加快、供给稳定、内需提升、效益改善”的良好格局,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积极进展,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一、经济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增速逐季加快。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4.85亿元(不含农垦、中海油,以2008年经济普查数为基数,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7.2 %。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2.0%,上半年增长11.9%,前三季度增长13.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7.34亿元,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40.36亿元,增长19.7%;第三产业增加值107.15亿元,增长18.9%。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由2008年的17.3%: 22.6%: 60.0%优化为2009年的15.6%:23.1%:61.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0%:26.0%:66.0%。人均富裕程度进一步提高。按户籍平均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36065元,增长14.8%;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了5000美元大关,约合5279美元。

地方财政收支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78.61亿元,比2008年增长3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8.02亿元,增长30.0%。在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26.72亿元,增长26.7%;基金收入31.30亿元,比2008年增长32.9%。税收收入总额23.55亿元,比2008年增长29.0%,其中,企业所得税增长50.0%,土地增值税增长41.0%,个人所得税增长36.7%,房产税增长34.9%,城市维护建设税增长33.0%,营业税增长29.0%,契税增长23.1%。财政支出结构继续优化。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0.45亿元,增长41.1%,其中,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和就业、科学技术支出分别增长251.5%、105.3%、90.9%,文化体育与传媒、农林水事务、教育、医疗卫生支出分别增长48.3%、37.8%、34.0%、31.5%,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4.1%。

价格指数涨跌互现。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2%,其中,食品类上涨0.7%。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6%,农产品成交价格上涨4.0%。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效应较为明显,内生力有待启动;二是入境海外游客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同比下降;三是外贸出口形势依然严峻;四是高星级酒店经济效益有待提高。

(二)人民生活

就业工作成就斐然。全市新增就业岗位30220个,增长20.3%,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274.7%;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102人,增长10.4%,其中,困难人员再就业1096人,增长3.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42%。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8413人,增长5.0%,完成年度任务的361.0%。

城镇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233元,增长13.1%,其中,工资性收入9177元,增长12.6%;经营性收入2166元,增长8.1%;财产性收入579元,增长18.9%;转移性收入3311元,增长17.2%。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469元,增长11.7%,其中,食品支出4974元,增长8.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3.4%,比2008年下降1.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5.37平方米,比2008年增加0.19平方米。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620元,比2008年增长8.3%,其中,工资性收入745元,增长8.6%;家庭经营纯收入4386元,增长6.8%;财产性纯收入249元,增长29.7%;转移性纯收入240元,增长17.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85元,增长14.2%,其中,食品支出1677元,增长13.5%。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9.6%,比2008年下降0.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6.2平方米,比2008年增加0.6平方米。

(三)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市农业总产值40.42亿元,比2008年增长8.0%,其中,种植业增长6.8%;林业增长9.6%;牧业增长5.0%;渔业增长8.5%;农林牧渔服务业10.2%。肉类、水产品、水果、瓜菜等农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成为支撑农业经济较快增长的主要力量。

现代农业取得新成效。设施农业投入继续加大。全市财政投入6952万元发展设施农业,其中,投入499万元用于扶持凤凰镇兰花基地建设,投入420万元用于田独镇戒毒康复农场兰花基地建设,投入4133万元用于田独镇亚龙湾玫瑰示范园建设,投入750万元建设150亩崖城朗芒田洋设施大棚,投入270万元用于南繁研究院设施农业大棚标准化建设,投入880万元支持崖城果蔬储存销售运输中心项目建设。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投入500万元建设瓜菜种苗大棚100多亩,培育无公害种苗1000万株;积极引进新品种,全市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完成注册农产品商标6个,“南山寿果”、“斯顿芒果”、“红礼哈密瓜”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品牌。农业标准化扎实推进。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基地8家,绿色基地1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4家,申报有机农产品基地1家。农业科技“110”体系不断完善。支持建设农技110示范基地18个,新建育才服务站,实现农技110服务站全市覆盖。农村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6738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24万千瓦,比2008年增长21.0%。其中排灌机械动力3万千瓦,增长0.2%;大中型拖拉机543台,下降2.0%;小型拖拉机2402台,增长14.0%。农村用电量2055万千瓦时,增长4.5%。化肥施用量(折纯)1.78万吨,增长22.6%。

(四)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市工业总产值33.79亿元(不含中海油,下同),比2008年增长24.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2.28亿元,比2008年增长25.4%。支柱行业发展迅速。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产值12.16亿元,增长66.2%;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产值9.75亿元,增长25.6%;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产值1.54亿元,增长9.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1.44亿元,增长23.0%。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9年1-11月列入统计监测的3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79亿元,比2008年增长21.2%;实现利税2.17亿元,增长1.6%;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5.1%,比2008年提高50.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产品销售率98.0%,总资产贡献率5.2%,资产保值增值率175.0%,资产负债率69.3%,流动资产周转率2.1%,成本费用利润率2.5%,全员劳动生产率189009元/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保持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建筑业稳步前进。全年施工项目264个,比2008年增加14个,其中,房地产施工项目97个,比2008年增加9个。资质内建筑企业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1.99万平方米,比2008年增长50.0%。

(五)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1.39亿元,比2008年增长39.5%,其中,城镇投资完成207.82亿元,增长41.0%。从投资构成看,建筑工程150.90亿元,增长31.2%;安装工程17.43亿元,增长23.5%;设备工器具购置15.95亿元,增长407.8%;其他费用27.11亿元,增长40.2%。在全社会投资中,政府投资57.32亿元,增长52.5%;民间投资154.07亿元,增长35.2%。建设资金充足,到位资金328.36亿元,增长60.4%。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城镇固定资产资产投资中,部分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行业投资明显回升,电力、燃气及水投资增长237.3%、交通运输业投资增长194.5%。重点领域投入不断加大,批发零售业投资增长218.0%。社会民生领域投入明显增大,文化体育娱乐业投资增长2.7倍,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投资增长33.8%,教育投资增长11.5%。

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积极落实重点项目责任制,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环境保护、优势产业等重点项目建设得到加强。开工建设重点项目84个,完成投资141.22亿元,增长54.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6.8%。红塘湾国际高尔夫球场、槟榔田洋设施农业、09年新农村道路建设等13个项目已基本完工;凤凰国际水城、时代海岸、三亚绕城高速公路、三亚市体育中心、三亚中港海棠湾万丽度假村等71个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加快。

房地产开发投资较快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7.89亿元,比2008年增长28.5%。从商品房建设用途看,住宅投资完成93.72亿元,增长26.7%,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95.7%,其中,90平方米以下住宅投资42.68亿元,增长16.8%,占全部住宅投资的45.5%。房屋施工面积515.79万平方米,增长28.7%;房屋竣工面积119.18万平方米,增长79.1%。

(六)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持续活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90亿元,比2008年增长25.3%。从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8.93亿元,增长31.9%;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1.08亿元,增长18.5%。从城乡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6.84亿元,增长25.4%;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4.06亿元,增长25.0%。

生活消费保持较强增势。限额以上生活类商品零售额保持大幅增长,日用品类增长68.9%,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6.8%。住房类商品零售额快速增长,五金、电料类增长36.9%。汽车消费增速加快,实现零售额5.80亿元,增长140.2%。

(七)旅游业

旅游业保持平稳运行。全市接待旅游过夜人数669.05万人次,比2008年增长10.7% ,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637.27万人次,比2008年增长15.2%;接待海外旅游者31.78万人次,比2008年下降37.9 %。全年旅游收入103.77亿元,比2008年增长14.0% ,其中,境外旅游收入19497万美元,比2008年下降25.7%。旅游饭店客房开房率62.3%,比2008年下降0.7个百分点。全市列入统计的旅游宾馆(酒店)187家,比2008年增加6家,其中,五星级宾馆10家,四星级宾馆21家,三星级宾馆25家,二星级宾馆16家,一星级宾馆5家,待评五星级宾馆15家。拥有客房32177间,比2008年增加2565间;拥有床位57210张,比2008年增加3190张。全市共有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8处,其中,5A景区2处,4A景区3处。

 
 

(八)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稳中加快。全市旅客运输量2792万人,货物运输量1548万吨,分别比2008年增长15.9%和18.4%;完成旅客周转量435501万人公里,增长23.2%,货物周转量148204万吨公里,增长18.5%。全市完成旅客吞吐量798万人,增长29.1%,其中,凤凰机场旅客吞吐量794万人,增长32.2%。凤凰机场飞行59276班次,增长26.7%。民用航空线路110条,比2008年增加19条,其中,国际航线17条,减少2条;国内航线91条,增加21条。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10.70万辆,增长9.0%。

邮电通信能力较快增长。邮电业务总量96798万元,比2008年增长23.6%,其中,电信业务量90252万元,比2008年增长23.4%;邮政业务量6546万元,比2008年增长26.4%。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20.07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2.4万户;农村电话用户7.67万户。年末无线电话用户(小灵通)2.3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9.6万户。年末拥有因特网用户6.3万户。

(九)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对经济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年末余额478.24亿元,比年初增长70.1%,其中,企事业存款余额236.40亿元,比年初增长92.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0.98亿元,比年初增长39.3%。本外币各项贷款年末余额145.92亿元,比年初增长53.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0.99亿元,比年初下降38.3%;中长期贷款余额134.63亿元,比年初增长74.5%。

保险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年保险机构承保金额968.17亿元,比2008年增长43.6%;实现保费收入3.98亿元,增长28.6%,其中,财产险收入1.97亿元,增长39.2%;寿险收入1.50亿元,增长20.6%;人身意外伤害险收入0.09亿元,增长12.6%;健康险收入0.41亿元,增长18.1%。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0.99亿元,比2008年增长41.3%,其中,财产险赔付0.85亿元,增长42.8%;寿险赔付0.11亿元,增长38.5%;意外伤害险赔付0.02亿元,增长15.3%;健康险赔款0.01亿元,增长15.6%。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二、改革开放

(一)体制改革

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市政府机构改革工作有序推进。全面铺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已发布实施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等五个配套文件。59家劣势国有企业关闭退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首批25家中已有20家完成了关闭退出的法定程序。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农场中小学校移交地方管理工作已基本完成,农场属地管理工作有序推进。

(二)对外开放

举办重大活动,继续加强对外交流。2009年,我市举办了世界精英模特大赛、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三亚公开赛、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第四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暨首届国际邮轮博览会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赛事活动,与佛得角共和国萨尔市结为友好城市,成功开通了三亚到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直航包机,欧洲豪华“经典号”邮轮和荷兰籍“沃得姆”邮轮首航三亚。

对外贸易继续下降。全市对外贸易企业进出口总额4730万美元,比2008年下降38.1%,其中,出口4650万美元,下降30.0%;进口80万美元,下降92.0%,贸易顺差4570万美元。从主要国家和地区出口情况看,美国1370万美元,下降8.7%;日本981万美元,下降45.5%;韩国652万美元,下降27.6%;欧盟400万美元,增长32.9%。

实际利用外资保持增长。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69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9.7%,其中,香港1.51亿美元,增长30.0%;美国0.07亿美元,增长33.6倍;台湾0.03亿美元,增长1.1倍。新签利用外资协议合同20个。新签协议规定外商投资额0.15亿美元。

三、社会进步

(一)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市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达58754万元,比2008年增长34.0%。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237所,在校学生16.24万人,比2008年增加1.08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5所,在校学生3.29万人,比2008年增加1.12万人;中等职业学校4所,在校学生7250人,比2008年增加1477人;普通中学44所,在校学生44064人,比2008年减少21人;小学138所,在校学生6841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

(二)科学技术

科技事业硕果累累。2009年,R&D经费支出10996万元(未含南繁投入数),增长112.4%,占GDP的比例达0.6%,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年末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009人,比上年增加463人。分职称看,高级职称427人,中级职称2973人,初级职称5609人;分专业看,工程技术873人,农业183人,教育4876人,卫生1581人,经济、会计和统计共1314人。年末全市拥有各类科学研究机构430个,比上年增加36个,其中,科研单位15个,科技服务机构37个,南繁育种机构378个。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项。专利申请授权量52项,比上年增加43项,其中,发明5项,增加1项。

(三)文化、体育事业

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果。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规范文化审批准入制度,加快完善文体基础设施,三亚市体育中心建设顺利推进。市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加大,达到14424万元,比2008年增长48.3%。全年出版报纸675万份,比2008年增长10.4%。全市广播覆盖率100%,比2008年提高10个百分点;电视覆盖率为85%,比2008年提高20个百分点;电影放映队4个,比2008年增加1个;图书馆1个;藏书量18万册,比2008年增加1万册;文化站6个;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0万户,比2008年增加1.5万户,其中数字电视10万户,比2008年增加2万户。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市体育健儿在各项体育比赛中,获得金牌70枚,同比增加16枚;银牌28枚,同比增加2枚;铜牌21枚,同比减少6.5枚。

(四)卫生事业

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强。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98个,病床位2036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465人。全市共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个、卫生院14个。城乡卫生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新建农村卫生院用房3250平方米,增长51.0%;改造危房1550平方米,增长158.3%。基本建成市人民医院改扩建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市中医院二期工程,301医院正加紧征地拆迁;行政村卫生室覆盖率100%;计划免疫“八苗”接种率98.7%;完成了西岛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面达到100%。

(五)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138251人,比2008年增加26251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143927人,比2008年增加41227人;参加工伤保险129836人,比2008年增加24546人;参加生育保险127560人,比2008年增加25538人; 最低生活保障人口31205人,比2008年增加1243人;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实际发放数5825万元,比2008年增加2221万元;年末全市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76人,比2008年增长6.7%;社会福利院数1个,床位100张。城市、农村低保对象实际平均保障水平、农村五保户实际平均供养水平分别从2008年每月300元、200元、230元提高到2009年每月320元、230元、26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标准从2008年的92元每人每年提高到2009年的125元每人每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2922人,覆盖率达95.2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55249人,参合率达99.8%。

四、可持续发展

(一)人口生产

人口总量保持低速增长。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8.0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1.5万人。户籍人口55.71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1.12万人,按性别分,男性28.51万人,女性27.20万人。按年龄分,18岁以下13.42万人,占24.1%;18岁-35岁18.52万人,占33.3%;35岁-60岁18.46万人,占33.1%;60岁以上5.31人,占9.5%。按民族分,汉族32.54万人,占58.4%;黎族21.56万人,占38.7%;回族0.85万人,占1.5%;苗族0.37万人,占0.7%;壮族0.19万人,占0.3%;其他民族0.20人,占0.4%。

(二)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取得进一步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积极促成三亚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项目投入使用,大力推进市区污水处理管网改造工程等续建项目建设,开工建设荔枝沟落笔洞区污水处理工程等项目,积极推进崖城创新创意产业基地污水处理厂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制定了各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切实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2009年,全市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为4088.3吨和145.63吨,均控制在省下达目标4243吨以下和200吨以下。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三)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不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大力推进海洋环境整治和海洋资源保护活动,积极开展山体植被恢复、海湾河道治理、重要水源保护等工程建设。全市造林面积1122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054公顷;森林覆盖率68%,比2008年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1.54%,比2008年提高0.1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23%,比2008年提高0.2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8.97平方米,比2008年增加0.07平方米。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一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含量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年末全市共有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25人。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1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3142公顷。

(四)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全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62人,比2008年减少7人,其中,工伤事故死亡人数7人,比2008年增加1人;火灾事故无死亡人数,比2008年减少8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55人,与上年持平。全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10宗,比2008年减少39宗,损失金额297.14万元,比2008年下降23.6%,其中,工矿商贸企业发生事故6宗,与上年持平,损失金额217万元,比2008年增长2.8%;火灾事故162宗,比2008年减少41宗,损失金额75.34万元,比2008年下降38.6%;交通道路发生事故142宗,比2008年增加2宗,损失金额4.8万元,比2008年下降47.2%。

(五)城乡建设

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战略顺利实施,城镇化率达到54.5%。新一轮城市总规划修编取得新进展。

保障性住房工程进展顺利。目前已基本完成迎宾路同心家园一、二期工程项目,共建廉租住房2469套,占地87亩,总建筑面积15.06万平方米。

城镇载体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渗滤液达标处理率均达到10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77.6%,比2008年提高0.8个百分点;自来水供水能力28万吨/日;煤气(人工、天然气)供气总量2502万立方米,增长28.8%;年末实有城市建成区道路面积348.6万平方米,增长17.8%;公交营运车辆419辆,增长10.0%;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500吨/日。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效果显著。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全市查处新出现的违法建设927起;拆除违章建筑330332平方米;取缔纠正各类违章占道经营5万多起;取缔夜排档和流动摊点41000多处;拆除和清理不规范广告3000多处、破损和有碍市容的店面字牌1390多块、乱涂乱写6万多处、乱张贴10万多张、遮阳棚500多个,城乡环境焕然一新,2009年荣膺“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全面完成了新农村规划设计工作,积极推动大隆灌区总干渠、西干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妙林田洋农田整治等工程建设进度,提前完成“十一五”农村公路规划建设任务,实现了农村公路村村通、户户通,新开通了多条农村公交线路。全市新建大中型沼气池1个、户用沼气池2440户,建立和完善了36个沼气服务网点。饮水安全、民房改造、扶贫攻坚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注:

1、本报告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核实数以《三亚统计年鉴—    2010》刊发数据为准。

2、报告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