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海南

三亚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21-08-12 20:29:23 来源:三亚市统计局 作者: 点击:829次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及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三亚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中央12号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抓住自由贸易区(港)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应对“三个大考”,答好“三张答卷”。坚定信心、精准施策,采取多项超常规举措,充分激发内生动力推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圆满收官,海南自贸港建设顺利开局。
 
一、综合
 
经济运行。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GDP)695.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9.16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113.30亿元,增长3.0%;第三产业增加值502.95亿元,增长3.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4:16.3:72.3。各行业增加值详见表1。
 
表1: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
 
指标名称
 
绝对数(亿元)
 
比2019年增长(%)
 
全市生产总值
 
695.41
 
3.1
 
农林牧渔业
 
83.19
 
2.4
 
#农林牧渔服务业
 
4.03
 
5.1
 
工业
 
19.17
 
-9.2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0.08
 
-7.9
 
建筑业
 
94.20
 
6.0
 
批发和零售业
 
101.15
 
44.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1.31
 
-1.3
 
住宿和餐饮业
 
56.05
 
-15.9
 
金融业
 
60.83
 
0.7
 
房地产业
 
115.55
 
-6.3
 
其他服务业
 
153.95
 
0.1
 
第一产业
 
79.15
 
2.2
 
第二产业
 
113.30
 
3.0
 
第三产业
 
502.95
 
3.2
 
财政收支。全市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0.41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税收收入62.03亿元,下降18.8%;非税收收入48.39亿元,增长48.1%。税收收入中,增值税16.31亿元,下降9.3%;企业所得税12.73亿元,下降9.4%;土地增值税14.49亿元,下降24.0%;契税4.37亿元,下降14.8%;房产税4.21亿元,下降32.0%;城镇土地使用税2.63亿元,下降24.8%;城市维护建设税2.83亿元,下降8.5%;个人所得税2.06亿元,下降20.2%。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9.68亿元,比上年下降7.3%。与民生相关的支出中,卫生健康支出17.83亿元,增长50.1%;教育支出23.71亿元,增长5.8%;节能环保支出8.54亿元,增长1.6%;城乡社区支出32.12亿元,增长0.5%。
 
居民消费价格。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2.4%,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8.8%;衣着类下降0.7%;居住类下降1.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4%;交通和通信类下降3.3%;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下降0.6%;医疗保健类下降1.3%;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3%。分月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详见图1。
 
人口。全市年末户籍人口669346人,比上年末增加34977人。其中,男性337699人,女性331647人。按民族分,汉族403653人,占总人口的60.3%;黎族241936人,占总人口的36.2%;回族10737人,占总人口的1.6%;苗族4255人,占总人口的0.6%;壮族2608人,占总人口的0.4%;其他民族6157人,占总人口的0.9%。按区域分,海棠区81668人,吉阳区206620人,天涯区274513人,崖州区106545人。
 
二、改革开放
 
深化改革。出台《三亚市制度集成创新行动计划(2020-2021年)》,明确10个方面、42项重点任务。“空地组网通航产业保障体系”等8项案例入选全省发布案例,“区域医保总额预付+紧密型医联体”医改新模式获得首届“海南省改革和制度创新奖”二等奖。营商环境改革取得新成效,在全省率先启动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立法、率先设立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53项审批事项实施“承诺审批制”,政府投资房建类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90个工作日;新开办企业实现免费刻制印章、低压接电零成本,商事主体登记全程电子化、客户办电“一次都不跑”;企业简易注销1个工作日办结、用水报装窗口办理1次办结、用气报装一站式服务;在全省率先开展“信用游三亚”“信用进园区”试点。稳步实施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减免税额3.3亿元。深化大社区改革,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综治中心、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网格化服务管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四位一体”新机制建设。切实提高风险防范能力,重点推进社管平台建设,实现“一个平台管指挥”“一张网络管治理”,走私、偷渡、外来物种入侵、疫病传染等风险防控成效明显。
 
对外开放。开通三亚全球投资服务热线,全年累计签约企业456家,新增认定总部企业12家。成功召开2020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推动与深圳、广州等城市签订合作协议。密集出台人才住房保障、院士专项经费保障等配套政策,持续推进人才全球招聘,放开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全年引进人才落户超1.1万人(含随迁人员)。山海高速公路(五指山-保亭-海棠湾)三亚段试通车,海南西环高铁和货线三亚至乐东(岭头)段公交化旅游化列车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完成首单种子引进业务。全年新设外资企业158家,增长163%;实际利用外资3.1亿美元,增长18%;外贸进出口总额172亿元,增长76.6%,其中进口总额168.20亿元,增长86.2%;出口总额3.80亿元,下降46.4%。10家银行共为3715家企业开立FT人民币主账户3715个、外币子帐户5735个。
 
三、农林牧渔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1.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7%。其中,农业产值77.95亿元,增长4.2%;牧业产值11.84亿元,下降20.5%;林业产值3.53亿元,增长10.6%;渔业产值21.14亿元,增长6.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54亿元,增长9.2%。主要农产品产量详见表2。
 
表2:202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2020年全年(吨)
 
比2019年增长(%)
 
粮食
 
36254
 
-15.3
 
蔬菜(含菜用瓜)
 
389411
 
-10.9
 
瓜类(果用瓜)
 
43080
 
24.1
 
热作水果
 
#猪肉
 
425581
 
8.8
 
#芒果
 
401520
 
8.6
 
香蕉
 
10760
 
-4.3
 
龙眼
 
1295
 
16.2
 
荔枝
 
498
 
6.8
 
莲雾
 
1557
 
22.3
 
热带作物
 
#橡胶
 
7300
 
44.0
 
椰子(万个)
 
1012
 
-23.3
 
槟榔
 
25236
 
-0.5
 
肉类总产量
 
11038
 
-35.7
 
#猪肉
 
4968
 
-49.6
 
牛肉
 
408
 
-29.3
 
羊肉
 
710
 
-2.5
 
禽肉
 
4884
 
-16.2
 
禽蛋产量
 
1516
 
-42.0
 
四、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为72.24亿元,比上年增长0.3%。其中,轻工业产值3.78亿元,下降35.8%;重工业产值68.46亿元,增长3.5%。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产值26.16亿元,下降1.1%;股份制企业产值39.25亿元,增长2.2%;外商及港澳台企业产值6.83亿元,下降4.8%。从各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1.94亿元,下降53.9%;食品制造业产值1.11亿元,下降38.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35.40亿元,增长3.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产值27.25亿元,下降5.9%。主要规上工业产品产量详见表3。
 
表3:2020年主要规上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2019年增长(%)
 
供电量
 
亿千瓦时
 
44.10
 
-3.7
 
自来水
 
万吨
 
15604
 
-7.8
 
水泥
 
万吨
 
308
 
-17.2
 
商品混凝土
 
万立方米
 
500.46
 
17.0
 
建筑业。全市建安工程投资比上年增长6.5%。建筑业增加值94.20亿元,增长6.0%。全市正常经营的资质内建筑业企业26家,全年签订合同额(含新签订和上年度结转)97.14亿元,比上年下降3.4%;建筑业总产值41.62亿元,比上年下降2.7%。
 
五、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3%。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3.3%,非房地产投资下降1.0%。从构成看,建筑工程投资增长8.0%;安装工程投资下降7.2%;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下降7.0%;其他费用投资增长3.3%。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1031.22亿元,比上年增长31.8%,资金到位率为143.4%。其中本年资金来源838.01亿元,增长36.4%,占全部资金来源的81.3%。本年资金中,国家预算内资金70.32亿元,增长47.8%;国内贷款97.16亿元,增长60.7%;自筹资金399.46亿元,增长64.4%。
 
房地产开发。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13.3%。房屋施工面积1345.43万平方米,增长9.8%。其中,住宅882.03万平方米,办公楼55.17万平方米,商品营业用房205.30万平方米,其他202.93万平方米。房屋施工面积中,本年新开工面积249.90万平方米,增长98.8%。其中,住宅146.97万平方米。本年房屋竣工面积88.52万平方米,下降37.3%。其中,住宅51.80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77.05万平方米,下降36.4%。各月度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详见图2。
 
房地产开发投资到位资金688.08亿元,比上年增长29.4%,资金到位率为202.4%。其中本年资金来源522.81亿元,增长30.4%,占全部资金来源的76.0%。本年资金中,国内贷款64.15亿元,增长38.1%;自筹资金250.89亿元,增长67.8%;其他资金22.88亿元,下降86.1%。
 
六、国内贸易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从限额以上商品类别看,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日用品类、汽车类销售额分别增长27.8%、106.8%、178.8%、62.7%、11.0%。限额以上住宿业中,五星级酒店营业额下降21.2%;四星级酒店营业额下降41.0%;三星级酒店营业额下降43.4%;其他酒店营业额下降16.6%。2020年限额以上商品零售类值见表4。
 
表4:2020年限额以上商品零售类值
 
指标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2019增减(%)
 
合计
 
万元
 
3392976
 
37.2
 
其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
 
万元
 
1128208
 
19.6
 
1.粮油、食品类
 
万元
 
61231
 
-13.0
 
2.饮料类
 
万元
 
73365
 
-17.7
 
3.烟酒类
 
万元
 
40786
 
46.5
 
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万元
 
248113
 
27.8
 
5.化妆品类
 
万元
 
1170015
 
106.8
 
6.金银珠宝类
 
万元
 
275680
 
178.8
 
7.日用品类
 
万元
 
632663
 
62.7
 
8.五金、电料类
 
万元
 
873
 
-56.6
 
9.体育、娱乐用品类
 
万元
 
13866
 
11.1
 
10.书报杂志类
 
万元
 
4509
 
2.4
 
11.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
 
万元
 
63
 
-50.9
 
1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万元
 
380824
 
-30.0
 
13.中西药品类
 
万元
 
90
 
32.7
 
14.文化办公用品类
 
万元
 
36594
 
2.2
 
15.家具类
 
万元
 
2876
 
-35.4
 
16.通讯器材类
 
万元
 
60704
 
-4.4
 
17.石油及制品类
 
万元
 
28082
 
-27.7
 
18.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万元
 
2495
 
12.0
 
19.机电产品及设备类
 
万元
 
667
 
0.7
 
20.汽车类
 
万元
 
347276
 
11.0
 
21.其他未列明商品类
 
万元
 
12207
 
-21.4
 
七、交通运输和邮政业
 
交通运输业。全市客运量1541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6.2%;货运量472万吨,比上年下降3.8%。旅客周转量91.80亿人公里,下降34.6%;货物周转量7.32亿吨公里,增长2.5%。凤凰机场旅客吞吐量1541万人次,下降23.6%。其中进港760万人次,下降24.9%。凤凰机场飞行106454班次,下降13.7%。交通运输周转量和机场吞吐量详见表5。
 
表5:2020年交通运输周转量和机场吞吐量
 
指标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2019年增长(%)
 
一、客运量
 
万人次
 
1541
 
-36.2
 
公路
 
万人次
 
530
 
-41.6
 
水运
 
万人次
 
311
 
-39.4
 
民航
 
万人次
 
444
 
-22.9
 
铁路
 
万人次
 
256
 
-39.1
 
二、旅客周转量
 
万人公里
 
918019
 
-34.6
 
公路
 
万人公里
 
71480
 
-43.2
 
水运
 
万人公里
 
3394
 
-40.3
 
民航
 
万人公里
 
767081
 
-32.8
 
铁路(三亚站)
 
万人公里
 
76064
 
-41.6
 
三、货运量
 
万吨
 
742
 
-3.8
 
四、货物周转量
 
万吨公里
 
73186
 
2.5
 
五、机场吞吐量
 
旅客吞吐量
 
万人次
 
1541
 
-23.6
 
#离港量
 
万人次
 
781
 
-22.3
 
货物吞吐量
 
万吨
 
8
 
-19.9
 
#离港量
 
万吨
 
5
 
-23.5
 
邮政业。全市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含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51497.86万元,比上年增长19.7%;业务总量累计完成35613.58万元,增长30.8%。全市邮政函件业务累计完成23.24万件,下降16.1%;包裹业务累计完成0.28万件,下降40.4%;报纸业务累计完成1520.72万份,下降2.4%;杂志业务累计完成57.27万份,增长22.9%;汇兑业务累计完成0.66万笔,下降37.1%。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387.42万件,增长41.3%;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7853.22万元,增长17.9%。
 
八、旅游业
 
全市接待过夜游客人数1714.40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5.3%。其中,过夜国内游客1699万人次,下降22.9%;过夜入境游客15.41万人次,下降83.0%。全年旅游总收入424.74亿元,比上年下降26.9%,其中国内旅游收入417.73亿元,下降20.5%;旅游外汇收入10158万美元,下降87.5%。旅游饭店平均开房率为50.89%,比上年降低20.92个百分点。全市列入统计的旅游宾馆(酒店)262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4家,四星级酒店16家,三星级酒店6家。拥有客房61427间,比上年增加2553间;拥有床位100977张,比上年增加3958张。全市共有A级及以上景区14处,其中,5A景区3处,4A景区6处。接待过夜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详见表6。
 
表6:2020年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
 
指标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2019年增长(%)
 
接待过夜游客人数(人次)
 
万人次
 
1714.40
 
-25.3
 
国内游客人数
 
万人次
 
1699
 
-22.9
 
旅游饭店
 
万人次
 
1047.87
 
-34.5
 
其他旅游住宿设施
 
万人次
 
553.23
 
3.8
 
国际邮轮国内游客
 
万人次
 
0.88
 
863.9
 
日短租游客
 
万人次
 
97.02
 
36.7
 
入境过夜游客
 
万人次
 
15.41
 
-83.0
 
旅游饭店入境游客
 
万人次
 
14.93
 
-83.4
 
其中:外国人
 
万人次
 
12.48
 
-82.9
 
台湾
 
万人次
 
0.89
 
-90.4
 
澳门
 
万人次
 
0.19
 
-81.6
 
香港
 
万人次
 
1.38
 
-80.7
 
入境国际邮轮游客
 
万人次
 
0.48
 
-2.2
 
旅游总收入
 
亿元
 
424.74
 
-26.9
 
国内旅游收入
 
亿元
 
417.73
 
-20.5
 
旅游外汇收入
 
万美元
 
10158
 
-87.5
 
旅游饭店平均开房率
 
%
 
50.89
 
-20.92
 
注:全市接待过夜游客人数(人次)含旅居游客。
 
九、金融业
 
银行业。2020年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639.37亿元,比年初增长7.1%。其中,境内存款1633.43亿元,比年初增长6.9%。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285.91亿元,比年初下降3.4%,其中境内贷款1284.35亿元,比年初下降3.4%;境外贷款1.57亿元,比年初下降11.6%。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2175.14亿元,比上年增长4.3%;利润总额14.96亿元,比上年增长5.5%;不良贷款率5.29%,比上年降低0.02个百分点。
 
保险业、证券业。全市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24.71亿元,比上年下降3.8%。其中,财险9.72亿元;寿险11.0亿元。全市十一家证券公司营业部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834.14万元,净利润1915.96万元,年末资金账户99251户。
 
十、社会事业
 
教育。全市共有各类学校399所,比上年增加34所。其中,普通高等院校6所,与上年持平;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与上年持平;普通中学51所,比上年增加3所;小学116所,比上年减少1所;幼儿园223所,比上年增加32所;教职工数19306人,比上年增加2017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2822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任教师341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4395人,小学专任教师3006人,幼儿园专任教师2600人。在校学生数233331人,比上年增加16026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学生60954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学生9179人,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数(普通高中)15713人,普通中学学生(普通初中)31331人,小学学生78449人,幼儿园37705人。
 
文化体育。全市共有图书馆1个,文化艺术馆1个,博物馆1个,剧场(影剧院)25个,各类艺术表演团队40个。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全市参加省级以上各类文体比赛836人次,获得奖牌636枚。其中,金牌204枚,银牌214枚,铜牌218枚。
 
十一、人民生活和民生事业
 
人民生活。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642元,比上年增长4.6%。从收入来源看,工资性收入20596元,增长5.0%;经营净收入5664元,下降6.3%;财产净收入4022元,增长10.0%;转移净收入4361元,增长14.3%。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547元,增长3.2%。其中,工资性收入25285元,增长3.5%;经营净收入5113元,下降10.9%;财产净收入5017元,增长8.2%;转移净收入5132元,增长13.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89元,增长8.0%。其中,工资性收入7689元,增长8.7%;经营净收入7180元,增长5.0%;财产净收入1282元,增长15.9%;转移净收入2238元,增长11.3%。
 
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320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134人。下岗失业再就业4133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2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8%。
 
社会保障。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64160人,覆盖率为99.79%。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50500人,覆盖率为99.99%。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56143人,覆盖率为99.1%。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73408人,覆盖率99.16%。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含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158个,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含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106%。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口4342人,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实际发放金额2505万元。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象数619人。社会福利院1所,拥有床位100张;儿童福利院1所,救助儿童977人次。
 
保障性住房。出台安居型商品房建设试点方案,完成7个安居型商品住房项目,挂牌出让8宗用地。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套数6683套,其中安居型商品方3934套,廉租房(公租房)2949套。完成1797户棚改任务,筹集分配人才房500套。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开工改造老旧小区35个,基本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1个。
 
脱贫攻坚。投入专项扶贫资金7345万元,建设扶贫项目40个。安排约4533万元,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项目14个。组织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人数累计达4845人。开展消费扶贫“春风大行动”。建档立卡人口实现年人均纯收入18990元,脱贫监测户、边缘户年人均纯收入稳定在11690元和10273元。建档立卡户2252户10059人,已全部脱贫退出,1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摘帽出列,全年无返贫和新增贫困户。
 
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壮大,国家级海洋牧场1个,省级农业、渔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8个。休闲农业旅游加快发展,玫瑰谷、亲子游等2条旅游路线获评中国美丽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博后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新认定省级特色产业小镇7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完成全市1015个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任务,全省首个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海南(三亚)农村产权服务中心揭牌成立。
 
十二、生态环境和安全生产
 
生态环境。海岸线长度263.29公里,大小港湾个数19个,主要岛屿68个。土地总面积192151公顷。其中,山地64074公顷;丘陵48343公顷;台地34722公顷;平原44936公顷;其他75.71公顷。全年空气质量达标(API<100)365天,空气质量达标率100%。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11微克每立方米,下降21.4%。拥有污水处理厂15个,与上年持平。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100.4%,比上年提高8.6个百分点。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全市公园数41个,公园面积845.90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2173.57公顷,绿地率38.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3%。造林面积146公顷。
 
安全生产。全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5人,其中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2人;火灾事故宗数488宗,无人员伤亡。交通事故件数11920件,死亡人数66人。
 
注:
 
1.公报中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核实数以《三亚统计年鉴—2020》刊发数据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对三次产业划分进行了修订,将“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服务业”,“采矿业”中的“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等三个大类调入第三产业。
 
4.数据来源: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物价、人民生活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三亚调查队;农业部分数据来自市农业局;文化、体育、旅游数据来自市旅游文体局;邮政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三亚中心支行、银监会三亚监管分局、市金融发展局;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保障房建设数据来自市住建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节能减排数据来自市科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生态环境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市林业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
 
5.数据四舍五入,未做机械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