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海南

海南省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7 01:15:24 来源:海南省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950次

2005年是实现“十五”计划发展目标的最后一年。在这一年里,面对以区域与次区域合作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海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抓住在创新中加快海南发展这一主题,按照“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战略,着力打造环境、体制、产业特色,以“大公司进入、大项目带动”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全省经济战胜了持续干旱和“达维”强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呈现出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同向发展的良好势头。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城乡居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均实现了“十五”计划和当年的预期发展目标,为“十一五”规划的起步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经济运行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GDP)903.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10.0%,年均递增速度比“九五”期间提高了2.5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万元大关,达10980元,比上年增长8.9%,“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8.7%;以现行汇率折算,人均生产总值约合1357美元,依据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标准,海南已从低收入地区跨入了中等偏下收入地区行列,进入了新的一轮加速发展时期。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2005年,全省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01.10亿元,比上年增长6.0%,“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8.3%,按同口径计算,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000年的36.5%下降至33.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28.91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14.6%,占生产总值比重由19.7%提高至25.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73.59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9.1%,占生产总值比重由43.8%下降至41.0%,实现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05年,列入统计监测的4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96.25%,比上年提高23.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37.54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51.7%,是海南建省以来经济效益最好的一个时期。

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在较景气区间运行。2005年,反映宏观经济运行质量的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4.9,比2000年提高18.0点;反映微观经济运行状态的企业景气指数为125.9,比2000年提高24.6点。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仍然较差,上游产品价格上涨过快、部分下游产品价格下降造成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农业生产资料涨幅过大加大了农民增收难度,城镇低收入群体生活仍较困难。

二、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2005年,全省农业增加值301.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8.3%。农业内部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热带特色、高效、无公害农业效应进一步凸显,水果、禽畜产品、水产品、瓜菜等农产品持续增长,粮食、橡胶等农产品产量受干旱、“达维”强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影响出现减产。农业经济效益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产品价格上涨得到提高。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2005年,全省农村用电量3.8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1%。化肥施用量(折纯)37.31万吨,下降9.1%。农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积16.83万公顷,下降0.9%。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68.21万千瓦,增长10.0%。其中排灌机械动力46.28万千瓦,增长3.8%;大中型拖拉机3931台,下降18.7%;小型拖拉机34419台,增长20.9%。农用载重汽车25581辆,增长9.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势。2005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166.62亿元,按可比价格和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7.0%,“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16.6%,占生产总值比重由13.4%提高至19.1%,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由14.1%提高至28.5%,工业“短腿”逐步拉长,经济增长技术含量明显提高。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48.47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18.5%,“大公司进入、大项目拉动”效应凸显。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85.66亿元,比上年增长9.3%。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完成增加值97.40亿元,比上年增长18.9%;轻工业完成增加值51.07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38.76亿元,增长19.9%;股份合作企业完成增加值2.77亿元,增长30.5%;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57.89亿元,增长2.0%;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完成增加值41.07亿元,增长64.9%;集体企业增加值完成0.53亿元,下降17.2%;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完成增加值7.45亿元,增长12.3%。工业产品产销率98.7%,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一些适应市场需求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

建筑业增长较快。2005年,全省建筑业完成增加值62.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6%,“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10.0%。资质内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66.7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6.8%;资质内建筑企业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41.9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7%;资质内建筑企业全年实现利润总额3.47亿元,比上年增长15.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2005年,全省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6.51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十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1410.33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2.9%。按投资种类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51.51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70.85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城镇以上私人投资12.27亿元,比上年增长101.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5.00亿元,比上年下降27.0%。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0.72亿元,比上年增长42.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30.12亿元,比上年增长30.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10.67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全省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74个,完成投资202.19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3.7%。全年施工项目1262个(不含房地产投资项目),其中新开工项目达922个。实华炼油厂续建工程、金海浆纸厂配套项目、华能“大代小”电厂、中海油60万吨甲醇项目、大隆水库、海口喜来登温泉度假酒店等重点工程投资进展顺利。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保持活跃。2005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68.55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9.2%。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10.39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农村消费品零售额58.16亿元,增长4.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10.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4%;餐饮业零售额46.10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其他行业零售额11.62亿元,比上年增长4.4%。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8.37亿元,比上年增长21.7%。住房、汽车、旅游等随着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继续升温。全年房屋销售面积175.3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9.4%;汽车销售额13.74亿元,比上年增长27.4%。

市场物价平稳运行。2005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5%,在温和区间微幅波动,为稳定经济健康较快增长创造了良好的运行环境。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3%,农村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7%。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1.7%,居住类价格上涨5.9%,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1.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0.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下降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1%,衣着类价格下降3.0%,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上涨0.5%。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9%,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0.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8.9%,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2.2%。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出现下降。2005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25.9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3.8%,“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15.0%。在外贸进出口总值中,出口总值10.2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4%;进口总值15.7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2.0%。在出口总值中,对香港出口3.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对日本出口1.1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8.1%;对美国出口1.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2%;对欧盟出口1.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7%;对东盟出口0.7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8.1%。

实际利用外资保持增长。2005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7.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5%,“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2.9%。其中,国外贷款0.23亿美元,下降13.0%;外商直接投资6.84亿美元,增长6.3%。新签利用外资协议合同174宗,比上年增加3宗;新签协议规定外商投资额3.4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4.0%。

对外经济合作势头迅猛。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89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74.0%;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71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51.5%。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保持较快增长。2005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87.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5%,“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11.5%。

邮电业务总量快速增长。2005年,邮电业务总量70.64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17.8%。其中,电信业务量70.23亿元,比上年增长21.5%;邮政业务量0.41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年末全省固定电话用户230.02万户,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71.08万户,比上年增长20.4%;农村电话用户58.94万户,增长6.8%。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03.87万户,比上年增长22.8%。年末拥有因特网用户40.5万户,比上年增长15.7%。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28.0部,比上年增加3部。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24.9部,比上年增加5部。年末行政村固定电话通话率达98.9%,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旅游业保持较快发展。2005年,旅游业实现增加值57.42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全省接待旅游过夜人数1516.4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1%,“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8.5%。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43.1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0.0%;接待国内旅游者1473.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4%。全年旅游总收入125.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9.7%。其中境外旅游收入10.49亿元,比上年增长57.4%;国内旅游收入114.56亿元,增长9.9%。旅游饭店客房开房率53.6%,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年末全省共有星级宾馆223家,比上年增加8家。其中,五星级宾馆11家,增加1家;四星级宾馆41家,增加4家;三星级宾馆99家,增加7家。

八、财政和税收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2005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84.71亿元,按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2.0%,“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13.5%。在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68.56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基金收入16.15亿元,比上年增长31.7%。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67.21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18.9%。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52.98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在一般预算支出中,农业支出比上年增长31.0%,基本建设支出比上年增长37.4%,医疗卫生经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9.0%,城市维护费支出比上年增长21.4%,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8.2%,行政管理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8.9%,教育支出比上年增长31.3%。

税收增长较快。2005年,全省税务部门组织的地方收入54.49亿元,按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1.5%。其中,企业所得税比上年增长32.9%,增值税比上年增长20.0%,营业税比上年增长24.4%,个人所得税比上年增长13.4%,房产税比上年增长3.9%。上划中央“两税”收入39.71亿元,按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1.6%;上划中央所得税收入12.10亿元,按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5.6%。

九、金融和保险

金融运行形势保持平稳。2005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302.2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6%,“十五”期间平均每年增长2.5%。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406.7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21.9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9%。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996.3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6%,“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2.5%。其中,短期贷款260.0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3%;中长期贷款685.1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7%。

保险事业稳步增长。2005年,全省实现保费收入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3.9%,“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23.3%。其中,财产险收入5.40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寿险收入8.17亿元,比上年下降1.7%;健康和意外伤害险收入1.38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3.89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财产险赔付2.87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寿险赔付0.7亿元,比上年增长4.4%;健康和意外伤害险赔付0.32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2005年,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7.00万人,比上年增长20.9%,“十五”期间年均递增30.5%;普通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在校生5.84万人,比上年增长14.1%,“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3.7%;高中在校学生11.80万人,比上年增长15.1%,“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14.6%;初中在校学生46.60万人,比上年增长6.2%,“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4.4%;小学在校学生105.60万人,比上年增长5.5%,“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0.4%。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毛入学率97.5%,基本实现“十五”期间教育体系阶段、层次、形式和学科等多样化发展。

科技研究开发硕果喜人。2005年,全省取得重大科技成果84项,比上年增长13.5%,“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10.9%;组织实施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7项,“863”计划项目8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1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3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5项。全年共申请专利480项,其中获得专利授权210项。全年科技经费支出13.00亿元,比上年增长117.0%,“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36.9%。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产业纵深发展。2005年,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2个,文化艺术馆21个,档案馆30个,图书馆20个,报社20家,杂志社42家。全年出版报纸19380万份,比上年增长5.0%;出版杂志1143万册,比上年增长5.0%。全省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稳步推进。全省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5.86%和94.52%。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53.6万户。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农村卫生基础建设和医疗市场整顿取得新的发展,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得到较大加强。2005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卫生室)2400个,病床位1.83万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0609人,比上年增长2.5%。其中,执业医师9599人,比上年增长3.2%;执业助理医师2777人,比上年下降1.2%;注册护士11181人,比上年增长6.4%。全省共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30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37个、农村乡(镇)卫生院312个。

体育事业取得新的成就。2005年,全省在各项世界体育运动比赛中,获得金牌1枚;在亚洲运动会比赛中,获得金牌9枚,获得银牌1枚;在全国性体育运动会比赛中,获得金牌30枚,获得银牌23枚,获得铜牌22枚。自1993年起参加第七届全运会至2005年参加第九届全运会止,首次在全运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全民健身活动在全省各地蓬勃开展。

十二、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生态省建设取得新进展。大力实施“三边”防护林、浆纸林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加强城市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积极推进文明生态村、镇和城市三级人居环境创建工程,全省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恢复。2005年,全省人工造林面积3.24万公顷,更新造林0.7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5.5%,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全省城市(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含量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仅对个别市镇环境空气质量有轻微影响。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82.3%的监测河段和87.5%的监测湖库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全省近岸海域水质状况总体保持良好,一、二类海水占81.8%,绝大部分监测海域水质处于清洁状态。86.4%的监测海域符合水环境管理目标要求。年末全省共有环境监测站20个,比上年增长5.3%。其中国家一级环境监测站1个,国家二级环境监测站3个,国家三级环境监测站16个。环境监测人员331人,比上年增长19.9%。

自然保护区建设稳步推进。2005年末,全省共有自然保护区6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80.88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8.52万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263.02万公顷。列入国家一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15种;列入国家二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87种。

十三、人口、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

人口再生产步入良性发展轨道。2005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828.00万人,比上年增加10.1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4.65‰,人口死亡率为5.7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93‰,比上年下降0.05个千分点。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发展。

劳动就业规模扩大,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2005年末,全部在岗职工人数73.09万人,比上年增长0.8%。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

社会保障事业迅速发展。2005年末,全省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5万人,与上年持平,“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10.8%。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99个,城镇社区服务中心4个。共有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0.69万人,比上年增长0.6%;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3.02万人,增长5.7%;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8.57万人,增长6.3%;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6.75万人,减少2.0%。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得到改善。2005年,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4162元/人,比上年增长11.9%,“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14.7%;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8124元,按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8.7%;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004元,比上年增长6.6%。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1.1平方米,按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1.82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0%。

注:

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核实数以《海南统计年鉴———2006》刊发之数据为准。

2.全省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