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海南

儋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2-05-13 11:58:12 来源:儋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2319次

儋州市统计局

2012年3月12日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高举科学发展、执政为民、团结干事的旗帜,以建设海南西部中心城市为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一市双城三大功能区”发展战略,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建设海南西部中心城市迈出坚实步伐。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各项事业取得显着成就,民生得到较大改善。

一、综合

总体经济运行良好。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42.84亿元(不含洋浦,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4.97亿元,比上年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20.61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工业增加值10.59亿元,比上年增长4.9%;建筑业增加值10.02亿元,比上年增长34.8%;第三产业增加值47.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0%。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依次为52.5:14.4:33.1。人均生产总值为13219元(按2011年年均汇率折算为2564美元)。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2011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108.26亿元,比上年增长7.0%。农业增加值74.97亿元,比上年增长6.2%。拉动农业增长的主要产品是瓜菜、甘蔗、生猪、橡胶和渔业。

从农业生产情况看:一是粮食作物产量有所下降。由于年初的持续低温阴雨寡照气候和国庆期间的持续强降雨,给我市粮食作物的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2011年,粮食产量190625吨,比上年减少了3.2%,其中水稻产量138806吨,比上年减少了2.1%;番薯产量39527吨,比上年减少了4.3%。二是瓜菜产量大幅增长。2011年,瓜菜收获面积273791亩,产量422803吨,分别比上年增长8.1%、10.0%。三是橡胶生产效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11年,新种橡胶168万株,开割962万株,干胶总产量为43873吨,比上年增长9.5%。

四是林业生产快速发展。2011年,全市完成造林面积40770亩,其中浆纸林14068亩,森林覆盖率达52.4%,全年完成林业产值114095万元,比上年增长10.6%。五是畜牧业继续保持增长强劲势头。依托海南温氏公司龙头企业的优势和雨润200万头生猪加工项目落户我市,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2011年,全市生猪规模场累计达到1236个,新增了380个,其中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场已增加到17个,千头猪场68个。2011年,生猪出栏797055头,比上年增长18.6%;禽类出栏1381万只,比上年增长8.5%;畜禽肉类总产量86839吨,比上年增长16.1%。六是渔业保持稳定发展。今年我市继续抓好渔场转移和外海渔场开发,同时加强渔船更新改造和渔具渔法改革,推广新技术,提高捕捞水平。积极引导企业、渔民、养殖户调整产业结构,通过补贴形式鼓励渔民造大船,闯深海,取得较好收益,促进我市渔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350073吨,比上年增长5.8%,其中,海水产品319727吨,比上年增长6.3%。七是新兴特色农业产业得到发展。新兴农业产业是儋州农业发展的新亮点和新的增长点,2011年建成了黑皮冬瓜、雪茄烟草、兰花、芦笋、特种养殖等一批现代农业种养示范基地,雪茄烟草填补了国内空白。

三、工业

工业生产小幅增长。2011年,全市工业总产值44.56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35.13亿元,比上年增长7.7%。

从效益方面看,2011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1.42亿元,比上年增长33.0%;实现利润1.93亿元,比上年增长3.9%;应交税金总额2.67亿元,比上年减少0.6%。

从生产方面看,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亿元企业8家,累计共完成产值30.13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总量的85.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55.6%的亿元以下产值的企业增长乏力,全年总产值累计比上年下降28.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52.83亿元,比上年增长49.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9.52亿元,比上年增长51.5%;房地产项目投资18.61亿元,比上年增长2.2倍;农村私人投资3.31亿元,比上年增长27.3%。从投资结构上看,房地产项目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5.2%,是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从分行业上看,农业项目投资1.2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3%,其中完成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四个,分别是水土保持工程、白马井防潮(洪)堤工程、渠道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建设项目;工业项目投资8.5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6.2%,其中完成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有十三个,分别是海南龙源峨蔓风电场(二期)工程项目、儋州福润肉联加工项目、大成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农网完善工程、城市主网改造升级工程、洋浦强力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市砖瓦厂技术改造项目、海南高深橡胶加工项目(一期)、儋州鹏跃木器模压刨花板项目、儋州银品蒸压环保灰沙砖项目、儋州佳杰页岩砖项目、儋州南弘灰砂砖项目、北京永利源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第三产业项目投资39.7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5.3%,其中完成1000万元以上的三产项目有三十个,分别是西部中心医院(一期)项目、跨海通道南连接线项目、白马井—洋浦跨海大桥项目、滨海新区基础设施项目、那大中兴大道西延线项目、滨海大道项目、农村畅通工程项目、海航休闲体育项目、思源实验学校项目、思源高中项目、都市欧情项目、水岸名都(二期)项目、广场花园项目、恒大名都项目、白马井金碧天下项目、峰华城市明珠项目、和信经典花园项目、中南西海岸(一期)项目、塞维亚海岸项目、白马湾滨海花园项目、怡心花园项目、市供销社职工楼、廉租房项目、公共租赁房项目、蓝洋农场危房改造项目、西培农场危房改造项目、西联农场危房改造项目、八一总场危房改造项目、农委检测中心经济适用房、沙河水库管养所经济适用房等项目。

五、商业贸易和旅游业

城乡消费市场繁荣活跃。2011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9.10亿元,比上年增长26.1%。从城乡市场看: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4.93亿元,比上年增长27.2%;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17亿元,比上年增长18.0%。

物价仍上涨较快。2011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6.1%。分类看,食品类上涨13.5%,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0.8%,家庭设备和用品与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1.2%,医疗保健与个人用品价格上涨2.0%,交通通讯类价格上涨1.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5%,居住类价格上涨5.2%,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9.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6.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5.6%。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旅游业稳步发展。2011年,接待过夜游客56.2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1%,旅游总收入4.14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六、财政和金融

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11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14亿元,比上年增长39.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7.62亿元,比上年增长36.2%。从财政收入情况看,增值税收入3762万元,比上年增长1.0%;营业税收入20181万元,比上年增长77.9%;个人所得税收入1542万元,比上年减少10.5%;企业所得税收入3631万元,比上年增长31.3%;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2616万元,比上年增长37.8%;非税收入16865万元,比上年增长40.7%。

金融形势运行良好。2011年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达150.13亿元,增长11.6%;各项贷款余额42.09亿元,增长51.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0.01亿元,比上年增长20.6%。

七、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平稳增长。2011年,全市交通运输业完成增加值4.36亿元,比上年增长7.6%。

邮电通信业发展较快。2011年,邮电通信业完成业务收入总量5.99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市内电话用户10.54万户,比上年减少16.5%;移动电话用户54.29万户,比上年增长17.8%;国际互联网用户4.97万户,比上年增长26.5%;全年邮政运送函467万件,比上年增长122.4%;累计发行各类报刊920万份,比上年增长31.2%。

八、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绩。2011年,全市共有市属科研机构4个、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个;有3项科研及推广项目列入省部级计划,其中省星火产业带专项资金项目1项、省重点科技项目1项、省集成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专项1项。建立省级农业科技110示范基地1个,市级农业科技110示范基地5个,农业科技110服务点5个,示范推广香梗W60、特种龟养殖、橡胶综合丰产技术、卜蜂罗非鱼养殖技术、橡胶林下种植魔芋技术等6项技术、8个新品种。

文化体育事业得到较快发展。一是认真筹划和组织好重大节赛活动。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国际象棋超霸赛、第二届国际马拉松赛和庆祝建党90周年等大型文体活动,出色地完成了省厅交给的国际环岛自行车赛、文博会、体博会、全省趣味体育运动会、全省中老年人健身舞大赛和东西南北中广场文艺会演等组织工作。二是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镇村篮球场18个,农民健身路径9条,农家书屋63个和村文化室77间,完成“村村通”工程265户,配备17个镇文化站电脑、电视和音响等设备,赠送村级23副篮球架。三是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先后举办了中秋调声比赛、山歌赛、排子鼓赛、太极拳赛、篮排球赛、健身舞比赛、元宵游园活动、庆祝建党90周年“中南·西海岸杯”男子篮排球赛、颂党倡廉文艺演出、“唱红歌、颂党情”大合唱比赛、市民红歌演唱会,庆国庆“党的女儿”歌剧专场演出等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全年送戏下乡25场,电影放映3423场,送图书下乡近万册,举办书画、文物图片展18次。四是积极组织文化交流。组织调声山歌节目到美国、新加坡等国家表演,节目《想你》获新加坡举办的“2011年国际文化艺术盛典”声乐组金奖。五是抓好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完成了第三次文物普查和第三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新发现文物181处,造册登记不可移动305处,收集历代儋州调声1000多首,民间谚语3000多条,民间歌谣2000多首,民间故事100多个。完成了东坡书院和儋州故城的保护规划编制。六是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全年清理整顿网吧65家次,电子游戏室34家次,歌舞娱乐场所18家次,取缔黑网吧1家,收缴违法音像制品10000多张、淫秽光盘1000多张、违法书刊4230多本、私彩印刷品20000多份。七是发展竞技体育。市代表队先后获省少年田径锦标赛5金4银5铜,省趣味体育运动会两个第一名、两个第二名、三个第三名,总分排名第四。八是稳步推进歌舞团转企改制工作,已基本完成转企改制工作。

九、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

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抑制2011年能耗过快上升调控方案》,积极推动造纸、炼钢、水泥等重点企业的工艺革新,加大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强化节能技术改造。加大对重点高耗能工业企业的能源消耗监测,及时掌握单位能耗动态信息,对能源消耗异常情况提供预警,引导企业加强节能管理,控制能耗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2011年拆除4家水泥厂立窑生产线、28家实心粘土砖厂,关停2家糖厂,单位GDP能耗为0.3906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减少3.9%;建成垃圾处理场1个、污水处理厂2个、人工湿地工程4个。文明生态村从2006年的409个增加到2011年的802个,占自然村总数的51.9%。2011年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550吨,比上年上升5.8%,二氧化硫排放量为603吨,比上年下降8.5%。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继续或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持在饮用水质标准要求,地表水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水质指标要求。

十、民生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789元,比上年增长17.9%;全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5775元,比上年增长9.4%。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781元,比上年增长23.7%,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9.2%。

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2011年,我市建设保障性住房5816套,面积48.72万平方米,其中,廉租房524套,面积2.62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3520套,面积33.3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856套,面积4.74万平方米;限价商品房600套,面积5.4万平方米;城市棚户区改造160套,面积1.18万平方米;国有工矿区改造156套,面积1.49万平方米。截止2011年底已竣工套数1484套,面积9.83万平方米,其中廉租房504套,面积2.52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442套,面积4.2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538套,面积3.11万平方米。

农村危房改造3412套,面积19万平方米,其中库区移民危房改造581套,面积3.07万平米;2011年底已竣工农村危房改造3481套,面积18.98万平方米;其中库区移民危房改造576套,面积3.05万平方米;其它危房改造2905套,面积15.93万平方米。

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救助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城乡低保制度不断完善,保障标准实现了自然增长。城市低保标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2011年7月起,由220元/月提高到290元/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150元/月提高到210元/月。2011年城乡居民最低保障人数82558人,比上年增长了2.8%,其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6251人,比上年增长了2.5%,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6037人,比上年增长了2.5%;发放城乡低保金11737.4万元,比上年增长了26.6%,其中发放城市低保金5485.8万元,比上年增长了16.4%,发放农村低保金6251.6万元,比上年增长了37.0%。五保供养标准从220元/月/人提高到270元/月/人,人数由2545人提高到2623人。二是医疗救助力度明显提高。2011年救助封顶线由6000元提高到8000元。为7157人次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2678.37万元,比上年增长了78.1%。投入资金311.38万元,资助农村低保对象等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救62276人,其中:农村低保对象55284人、五保户2654人、精减退职老职工109人、复员军人731人、三属对象185人、伤残军人36人、参战人员391人、独生子女对象1855人、农村二女(少数民族三女)结扎户1031人。三是灾害救助应急能力明显提高。2011年支出救灾资金1795万元,其中:倒损住房恢复重建拨付资金391万元,采购救灾大米拨付资金495万元,下拨救灾临时救助资金740万元,应急临时救助下拨资金169万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事业积极推进。2011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34326人,比上年末增加31421人,其中,参保职工92476人,参保离退休人员41850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30301人和1120人。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人数37218人,其中60周岁以上7623人。参加新农保人数218900人,比上年末增加34085人,其中60周岁以上50698人。为2673名超龄未参保人员办理退休登记手续。2011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29547人,比上年末增加30602人,其中,参保职工89924人,参保退休人员39623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28921人和1681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37317人,比上年末增加2079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为579113人,比上年末增加12615人。2011年末,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7707人,比上年末增加1579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57353人,比上年末增加2306人。

劳动就业明显增加。2011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381人,比上年增长10.8%;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87人,比上年增长46.1%。

其中:开发公益性岗位250个,安置就业的人员有下岗失业人员中的“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城镇低保人员、单亲家庭成员、失地低保人员、残疾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6%以内,下降1个百分点;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3759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386人,比上年增长48.9%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11年,全市共有普通中学51所(含职中),在校学生数76803人,专任教师3696人;小学328所(含教学点),在校生数84745人,专任教师5786人;幼儿园90所(含小学附设幼儿班),在园学生数15233人,专任教师534人;共有教职工数11920人;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危改)工程项目76个,改造校舍面积8.1万㎡,投入资金1.14亿元。新建儋州思源实验高中和儋州思源实验学校,总建筑面积40559平方米,投入资金8019万元。思源实验高中可以提供1500个优质学位,思源实验学校可以提供1800个优质学位,秋季学期已交付使用。2011年高考,全市800分以上的有7人,比上年增加7人;700分以上135人;一本入围587人,比上年增加146人;入围率8.9%,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一、二本入围2068人,比上年增加467人;入围率31.4%,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中考平均分、及格率和低分率仍保持全省市县排名第三;在中小学贫困寄宿生资助工作中,全年共投入资助资金3335万元。

深入推动医改工作,扎实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2011年,中央投资220万元,建设光村、白马井镇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基本满足目前中心卫生院业务的需要。中央、省财政支持228万元,市财政配套资金482万元,建设75家村卫生室,完成行政村卫生室建设,覆盖率达100%。市财政投入1587万元,建设卫生院周转房231套,至此,我市共建289套周转房,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建设200套周转房的任务,并向社会公开招考183人到卫生院工作。至2011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约463家,其中国营农场医院10家,地方农场医院2家,中医院1家,私立医院1家,其他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省农垦那大医院、松涛管理局职工医院、海大驻儋州校区医院)4家,妇幼保健院1家,皮肤性病防治所1家,卫生院22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防疫站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9家,其他卫生单位(市医学会、市卫生监督所、市卫生技术学校、市合管办)4家,村卫生室242家,私人诊所157家。共有病床位2202张,公立医疗机构职工人数3699人,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822人,其中执业医师661人、执业助理医师268人、注册护士1261人、药剂师150人、检验技师(士)108人、影像技师(士)48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326人。公共卫生工作人员210人。2011年,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5种,甲类传染病报告0例,乙类传染病报告2041例、丙类传染病报告5215例,死亡18例,发病率664.77/10万,死亡率1.65/10万。疫情信息监测和督导检查,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十一、人口和计划生育

2011年末全市17个镇、4个国营农场、283个村(居)委会、1537个自然村,全市户籍总人口1043193人,比上年增加22764人,其中农业人口682574人,非农业人口360619人。全年出生22575人,出生率为15.78‰;自然增长率为12.99‰;符合法定生育率为92.33%;出生人口性别比129.8。全年完成“四术”7169例,其中,结扎2078例。

备注:1.本资料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率按可比价格计算。

3.本资料人口、卫生、教育部分统计指标含农垦,其他部分指标因农垦部分尚未综合汇总,故其他部分指标数据不含农垦和洋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