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海南

三亚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1-04-05 13:51:28 来源:三亚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6606次

2010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抢抓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重大发展机遇,以力争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排头兵为目标,努力克服了长时间气候干旱及连续强降雨等多种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各项建设,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地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市经济呈高开稳走的良好发展态势,整体经济处于高位增长的平台上运行,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积极进展,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一、综合

国民经济处于高位运行。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0.79亿元(不含农垦,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0.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1.00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49.37亿元,增长22.5%;第三产业增加值150.42亿元,增长23.0%。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由2009年的15.9∶22.2∶61.9优化为2010年的13.4∶21.4∶65.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9%∶24.8%∶70.3%。人均富裕程度进一步提高。按户籍平均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46624元,增长17.7%;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人均生产总值约合7040美元。

地方财政收支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146.91亿元,比2009年增长86.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6.76亿元,增长101.3%。在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42.22亿元,增长58.0%;基金收入74.54亿元,比2009年增长138.1%。税收收入总额38.30亿元,比2009年增长62.6%,其中,耕地占用税增长222.0%,土地增值税增长142.8%,印花税增长79.7%,契税增长79.5%,营业税增长64.1%,城市维护建设税增长64.0%,个人所得税增长44.1%,房产税增长23.1%。财政支出结构继续优化,地方财力继续向民生项目倾斜。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3.52亿元,增长32.3%,其中,涉及民生的保障性住房、教育、城乡社会事务、农林水事务、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分别增长78.6%、42.5%、36.7%、35.3%、35.2%、31.8%。

物价涨幅偏高。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4%,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在粮食类、蔬菜类等较快上涨的推动下上涨6.5%,是拉动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结构性上涨特征较为明显;其次是居住类价格上涨4.4%,医疗保健与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2.3%,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2.1%,家庭设备和用品与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3%,交通和通讯类与2009年持平;衣着价格下降0.7%。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4%。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居住类价格涨幅偏高;二是新兴产业有待进一步发展。

二、改革开放

(一)体制改革

各项改革取得新成效。市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圆满完成。事业单位改革稳妥进行,完善工业园区和开发区机构,设置中共三亚市创意产业园工作委员会、三亚市创意产业园管理委员会以及中共海南省三亚市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工作委员会、海南省三亚市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市政务服务中心正式揭牌运营,全市共有41个单位的708项行政审批(服务)项目进驻,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一次性收费、显示办结”的运作模式。加快推进59家劣势国有企业关闭退出工作,已有20家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积极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制定了《三亚市申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并被国家定为全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推进,积极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实现31家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积极推动林业体制机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任务全面完成。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建立严格的卫生片区责任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二)对外开放

举办重大活动,继续加强对外交流。2010年,我市举办了国际数学论坛、世界小姐总决赛、新丝路中国模特大赛总决赛、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第四届中国(三亚)国际热带兰花博览会、海天盛筵(海南国际旅游岛)——2010中国游艇、公务机及奢华生活第一展等具有重大影响的论坛及赛事活动。

对外贸易呈恢复性增长。全市对外贸易企业进出口总额5297万美元,比2009年增长12.0%,其中,出口5147万美元,比2009年增长10.7%;进口150万美元,比2009年增加80万美元,贸易顺差4997万美元。从主要国家和地区出口情况看,美国900万美元,减少34.3%;日本1498万美元,增长52.7%;韩国760万美元,增长16.7%;欧盟423万美元,增长5.7%。

三、民生

保障性住房工程进展顺利。不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积极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制度,从土地供应、规划条件、建设资金、政策扶持等方面予以支持,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地区茅草房和危房改造,确保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有明显改善。2008年以来,我市已建成廉租住房2469套,并已于2009年完成省政府下达的3年廉租房的建设任务;完成少数民族地区茅草房改造3640间,彻底完成全市茅草房改造;完成危房改造2205间;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013万元。2010年,我市已分期分批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项目7个,建设住房9966套,已开工套数占省政府下达任务的172%。

就业工作成就斐然。全面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鼓励扶持自主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建立完善动态援助机制;狠抓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全市新增就业岗位36850个,比2009年增长21.9%;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250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1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55%,控制在预期目标以内。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8781人,比2009年增长2.0%。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制定出台《三亚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三亚教育现代化进程。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全市共拨付“两免一补”、“三免一补”及生活补贴等经费7000多万元;教育建设项目投入2.43亿元,总建筑面积99945平方米。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242所,比2009年增加4所;在校学生15.83万人,比2009年减少0.41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5所,在校学生3.5万人;中等职业学校4所,在校学生9495人,比2009年增加2245人;普通中学45所,在校学生43439人,比2009年减少625人;小学140所,在校学生66185人,比2009年减少2228人;幼儿园48所,在园人数4141人,比2009年减少5717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04.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8.6%。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99.23%,比2009年提高0.06个百分点。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91个,病床位2208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456人。全市共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市属卫生院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城乡卫生建设项目加快推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三亚分院、市人民医院二期、市中医院二期、三期和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市行政村卫生室覆盖率100%;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面达到100%;计划免疫“七苗”接种率95.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1.62‰,比2009年下降2.65个千分点。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参加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154070人,覆盖率为98.99%,比2009年提高0.10个百分点;参加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58870人,覆盖率为99.64%,比2009年提高1.71个百分点;参加城镇从业人员失业保险人数为153097人,覆盖率为97.86%,比2009年提高3.08个百分点。实行城乡统一的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为99.98%。由于2010年我市加大对低保工作的清查力度,对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人员全部予以退保,2010年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口21143人,比2009年减少10062人;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实际发放数为5993万元,比2009年增加168万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从2009年每月300元、200元提高到2010年每月330元、235元。年末全市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25人,比2009年增加19人。社会福利院数1个,床位100张。五保户生活补贴达到每月260元。60周岁以上农村老人每月发放养老金55元。城乡医疗救助标准达到人均8000元。

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758元,增长16.6%,其中,工资性收入10673元,增长16.3%;经营性收入2378元,增长9.8%;财产性收入585元,增长1.0%;转移性收入4122元,增长24.5%。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081元,增长14.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2.9%,比2009年下降0.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5.3平方米。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汽车达10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502元,比2009年增长15.7%,其中,工资性收入869元,增长16.6%;家庭经营纯收入4738元,增长8.0%;财产性纯收入359元,增长44.2%;转移性纯收入536元,增长123.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含实物)3905元,增长15.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9.3%,比2009年下降0.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8.6平方米,比2009年增加2.4平方米。考虑物价因素和国庆节强降雨的影响,我市采取直接补贴的政策措施,对城镇居民每人直接补贴180元,农民每人直接补贴320元,补贴资金达1.3亿元。

四、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预计全市农业总产值46.59亿元,比2009年增长6.1%,其中,种植业增长8.7%;林业增长9.2%;渔业增长8.3%;农林牧渔服务业增长8.4%;受生猪养殖大户海棠湾畜牧实业有限公司搬迁的影响,牧业降低12.9%。禽蛋、瓜菜、蔬菜等农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成为支撑农业经济较快增长的主要力量。

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成效。扶持建设崖城无公害茄子、青瓜标准化种苗基地,天涯红塘苦瓜种苗基地,海棠湾哈密瓜种苗基地和凤凰镇妙林洋青瓜嫁接基地和育才镇青瓜、茄子嫁接苗基地。完成海源果蔬储运销售中心3000吨和三亚南果实业有限公司1000吨的冷库建设。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截至2010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201家。成立了三亚市崖城镇众树农村资金互助社,这是我省首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推进“一个中心两个站”建设,即三亚市现代农业检验检测预警防控中心,东片区、西片区两个检测站。全市增加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55台,切实抓好农产品的检测工作。全年共开展各类农产品检测7598批次。农业科技服务110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在农村乡镇、农场新建农业科技110服务站4个,专业化服务站5个,对全市服务站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实现全市覆盖,现在全市拥有农技110服务站22个(含农垦),其中专业化服务站8个。农村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6754公顷,比2009年增长0.2%。农业机械总动力25.95万千瓦,比2009年增长8.2%,其中排灌机械动力2.99万千瓦,增长0.5%。大中型拖拉机1360台,增长150%;小型拖拉机2597台,增长8.0%;农用载重汽车145辆,增长17.0%。农村用电量2291万千瓦时,增长11.5%。化肥施用量(折纯)1.80万吨,增长1.3%。

五、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形势向好。全年全市工业总产值41.86亿元,比2009年增长24.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0.12亿元,比2009年增长24.6%。支柱行业发展迅速。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产值18.65亿元,增长60.9%;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产值14.06亿元,增长18.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1.76亿元,增长22.4%。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10年1-11月列入统计监测的2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59亿元,比2009年增长37.0%;实现利润总额3.00亿元,增长67.5%;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31.6%,比2009年提高39.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产品销售率98.5%,总资产贡献率11.3%,资产保值增值率154.7%,资产负债率70.6%,流动资产周转率2.4%,成本费用利润率8.2%,全员劳动生产率178211元/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建筑业稳步前进。全年施工项目311个,比2009年增加47个,其中,房地产施工项目114个,比2009年增加17个。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09.12万平方米,比2009年增长13.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57.93万平方米,比2009年减少3.1%。

六、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5.24亿元,比2009年增长44.4%,其中,城镇投资完成300.30亿元,增长44.5%。从投资构成看,建筑工程198.65亿元,增长31.6%;安装工程32.17亿元,增长84.6%;设备工器具购置23.59亿元,增长47.9%;其他费用50.83亿元,增长87.5%。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政府投资52.37亿元,减少8.6%;民间投资252.87亿元,增长64.1%。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城镇固定资产资产投资中,重点领域和社会民生领域投入不断加大,其中,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投资增长54.9倍,住宿餐饮业投资增长2.1倍,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投资增长1.8倍,文化体育娱乐业投资增长1.3倍。建设资金充足,到位资金达542.09亿元,增长65.1%。

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积极落实重点项目责任制,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严格实行项目跟踪制度,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环境保护、优势产业等重点项目建设得到加强。全市17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7.89亿元,比2009年增长192.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5.3%。海棠湾开发、绕城高速公路及其连接线、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等,以及凤凰岛、太阳湾、三亚湾新城等旅游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进度明显加快。

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32.84亿元,比2009年增长35.7%。从商品房建设用途看,住宅投资完成124.40亿元,增长32.7%,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93.6%。房屋施工面积584.95万平方米,增长13.4%;房屋竣工面积130.03万平方米,增长9.1%。

七、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持续活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70亿元,比2009年增长25.0%。从城乡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4.75亿元,增长28.9%;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8.94亿元,增长5.3%。生活消费保持较强增势。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57.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74.3%,汽车类增长74.0%,日用品类增长67.0%,五金电料类66.2%,家具类增长65.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51.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4.7%,金银珠宝类增长39.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9.8%,化妆品类增长35.0%,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23.0%。全市住宿餐饮业实现营业总额55.11亿元,增长25.7%,其中住宿业48.14亿元,增长22.8%;餐饮业6.97亿元,增长49.4%。批发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15.44亿元,增长39.6%,其中批发业63.02亿元,增长39.2%;零售业52.42亿元,增长40.0%。

八、旅游业

旅游业保持平稳运行。全市接待旅游过夜人数882.65万人次,其中,旅游饭店接待游客人数749.68万人次,增长12.3%。从客源看,接待国内旅游者841.14万人次;接待海外旅游者41.51万人次,比2009年增长30.6%。全年旅游总收入139.64亿元,其中,境外旅游收入24472万美元,比2009年增长25.5%。旅游饭店客房开房率63.12%,比2009年提高0.85个百分点。旅游配套设施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提升。全市列入统计的旅游宾馆(酒店)226家,比2009年增加39家,其中,五星级宾馆11家,四星级宾馆22家,三星级宾馆24家,待评五星级24家。拥有客房39607间,比2009年增加7430间;拥有床位70710张,比2009年增加13500张。全市共有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10处,其中,5A景区2处,4A景区3处。

九、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快速增长。全市旅客运输量3573万人,增长28.0%;货物运输量1890万吨,增长22.1%;完成旅客周转量628292万人公里,增长44.3%,货物周转量179627万吨公里,增长21.2%。凤凰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929.4万人,增长17.0%;飞行69620班次,增长17.5%,在全国航空机场中名列第17位。民用航空线路142条,比2009年增加32条,其中,国际航线24条,增加7条;国内航线116条,增加25条。

邮电通信业较快增长。邮电业务总量121220万元,其中,电信业务量115162万元,增长27.6%;邮政业务量6058万元。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18.29万户,比2009年下降18.2%。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7.35万户,比2009年增长26.2%。年末拥有因特网用户8.32万户,增长25.5%。

十、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信贷稳步增长。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年末余额616.42亿元,比年初增长28.9%,其中,企事业存款余额277.18亿元,比年初增长20.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41.67亿元,比年初增长41.3%。本外币各项贷款年末余额228.65亿元,比年初增长56.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1.98亿元,比年初增长9.0%;中长期贷款余额216.34亿元,比年初增长60.7%。

保险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年保险机构承保金额1281.09亿元,比2009年增长32.3%;实现保费收入5.03亿元,增长26.4%,其中,财产险收入1.97亿元,增长46.8%;寿险收入2.79亿元,增长17.1%;人身意外伤害险收入0.09亿元,增长1.8%;健康险收入0.18亿元,增长8.6%。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15320万元,增长54.9%,其中,财产险赔付13458万元,增长58.4%;寿险赔付1364万元,增长26.9%;意外伤害险赔付246万元,增长35.9%;健康险赔款252万元,增长78.7%。

十一、科学技术、文化和体育

科技事业硕果累累。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0年,全市R&D经费支出17591万元,增长52.7%。年末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962人,比2009年末增加953人。分职称看,高级职称433人,中级职称3510人,初级职称6019人。年末全市拥有各类科学研究机构356个,其中,科研单位15个,科技服务机构42个,南繁育种机构296个。全年共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个,国家星火计划项目4个,省科技项目15个,市科技项目184个。获得专利申请授权45项,比上年增加11项,其中,发明15项,增加3项。国家南繁种业农业科技园落户我市。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编制《三亚市文化发展战略规划》,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体基础设施,完成了市综合田径运动场的改造和市网球中心的建设;市体育中心的体育馆、体育场和游泳馆也已基本完工;奥林匹克火炬广场已落户海棠湾镇,奥林匹克湾项目已动工建设。全市广播覆盖率100%;电视覆盖率为100%,比2009年提高15个百分点;图书馆1个;藏书量20万册,增加2万册;文化站6个。年末数字电视10万户。

体育事业取得丰硕成果。全市体育健儿在省级以上各项体育比赛中共获得金牌93枚,比2009年增加23枚;银牌69枚,比2009年增加41枚;铜牌35枚,比2009年增加14枚。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二、人口生产

户籍人口总量保持低速增长。户籍人口57.01万人,比2009年末增加1.3万人。按性别分,男性29.14万人,女性27.87万人。按年龄分,18岁以下13.69万人,占24.0%;18岁—35岁18.69万人,占32.8%;35岁—60岁19.46万人,占34.1%;60岁以上5.17人,占9.1%。按民族分,汉族33.14万人,占58.1%;黎族22.21万人,占39.0%;回族0.87万人,占1.5%;苗族0.38万人,占0.7%;壮族0.19万人,占0.3%;其他民族0.21万人,占0.4%。

十三、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新成效。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项目建设,重要项目实行环评一票否决制。加大对工业废气超标的整治力度,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在全省率先终结实心粘土砖厂。加快推进亚龙湾蓄冷节能工程建设,继续推广风光互补节能灯等。全市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均有望控制在省下达的目标内。

大力推进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成绩斐然。积极推进受损山体绿化恢复工作,稳步推进海防林和“三边林”建设,切实抓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亚龙湾森林旅游公园。全市造林面积72.7公顷,其中人工造林72.7公顷;森林覆盖率68%,与2009年持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1.61%,比2009年提高0.07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31%,比2009年提高0.08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8.97平方米,与2009年持平。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一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含量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年末全市共有环境监测站1个。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2619公顷,其中陆域面积7051公顷,海域5568公顷。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全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60人,比2009年减少2人,其中,工伤事故死亡人数6人,比2009年减少1人;火灾事故连续两年无死亡人数;交通事故死亡人数54人,比2009年减少2人。全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13起,比2009年减少97起,直接经济损失347万元,比2009年减少5.1%,其中,工矿商贸企业发生事故5起,比2009年减少1起,直接经济损失172万元,比2009年减少20.7%;火灾事故103起,比2009年减少59起,直接经济损失84万元,比2009年增长11.7%;交通道路发生事故105起,比2009年增加37起,直接经济损失91万元,比2009年增长13.3%。

十四、城乡建设

规划编制工作顺利推进。城镇化战略顺利实施,城镇化率达56.5%。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基本完成,总规修编方案通过省规委会审议,待国务院批准实施。颁布了《三亚市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方案》,确定了未来五年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民生建设、专项行动等六大方面共166项行动计划,为三亚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起到基础支撑作用。编写《三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初稿)》。

城镇承载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年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27516万元。处理生活垃圾19.68万吨,处理渗滤液2.89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渗滤液达标处理率均达到10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79.8%,比2009年提高2.2个百分点;煤气(人工、天然气)供气总量2913万立方米,增长16.4%;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8624吨,减少25.3%;年末实有城市建成区道路面积383万平方米,增长10.0%。

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已建成文明生态村572个(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在建文明生态村129个,已建成和在建文明生态村占全市村民小组总数(890个)的78.8%。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所有村民小组主次村道硬板化目标。加快农村沼气改造,全年完成农村“一池三改”1300户。

注:

1、本报告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核实数以《三亚统计年鉴—2011》刊发数据为准。

2、报告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