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广西

玉林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7 00:51:53 来源:玉林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272次

2006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积极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势头,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412.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2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148.29亿元,增长19.0%;第三产业增加值152.69亿元,增长13.2%。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7.1%、35.9%和37.0%。按户籍年平均人数计算人均GDP6873元。

全市财政收入33.68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7.74亿元,增长19.4%,一般预算支出40.02亿元,增长25.2%。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上涨1.3%。八大类消费价格呈“五涨三跌”态势(见表1)。

二、农业

2006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8.97亿元,比上年增长7.42%。全年肉类总产量65.07万吨,增长8.06%,其中猪、牛、羊肉产量44.14万吨,增长4.6%,猪肉产量42.96万吨,增长4.49%;家禽出栏数15305万只,增长16.85%,肉猪出栏头数507.83万头,增长5.11%;牛奶产量3356吨,增长6.07%;水产品产量13.47万吨,增长7.47%。

粮食生产出现稳中有升的态势,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2.23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4%,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38万公顷,增长4.5%,全年粮食总产量199.89万吨,比上年增长0.3%,蔬菜、水果在品种优化的基础上平稳发展(见表2)。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09.89万千瓦,增长4.19%;全年农村用电量47866.44万千瓦,下降1.98%;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4.60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14.06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实现增加值129.55亿元,增长20.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214.97亿元,增长20.3%,实现增加值68.58亿元,增长21.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实现增加值43.59亿元,增长23.22%;轻工业实现增加值24.99亿元,增长19.97%,轻、重工业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分别为32%、68%。医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85亿元,增长2.2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8.96亿元,增长9.9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0.3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02.37亿元,比上年增长21.9%;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8.09亿元,增长34.8%;实现利税17.97亿元,增长35.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26.19。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详见表3。

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8.74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37.57万平方米,增长14.98%;房屋竣工面积361.83万平方米,增长13.87%。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6.11亿元,增长34.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44.14亿元,增长44.08%;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1.43亿元,增长1.58%。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78.1亿元,增长51.94%,更新改造投资25.4亿元,增长21.67%,房地产开发投资25.33亿元,增长61.75%。商品房销售额17.09亿元,增长144.6%。

全市在建重大基建项目189个,比上年增加了80个。超亿元基建项目达52个,重大基建项目占全部基建的比重达65.86%。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57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加快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市县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6%,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1%,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5.0%,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5.7%。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大类商品零售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4.2%,汽车类增长14.8%,家用电器及音响器材类增长15.7%,金银珠宝类增长21.5%。

全市非公有制经济零售额实现126.43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4.5%,其中个体经济零售额实现105.83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70.8%。

全年进出口总额34807万美元,比上年下降5.7%。其中,出口26705万美元,增长3.2%;进口8102万美元,下降26.7%。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56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9.3%。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全年完成货运周转量74.42亿吨公里,增长19.34%;完成客运周转量50.68亿人公里,增长14.23%。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5.72亿元,同比增长25.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38亿元,增长26.6%;电信业务总量34.35亿元,增长25.2%。年末电话用户(包括小灵通)105.73万户,增长9.3%。移动电话用户117.4万户,增长38.1%。

全年累计接待游客488.09万人次,同比增长20.1%,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3.2万人次,增长36.2%;接待国内游客484.89万人次,增长20.0%。实现旅游总收入24.24亿元,同比增长29.2%,其中,实现入境旅游收入1361.44万美元,增长41.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3.15亿元,增长28.8%。

七、金融和保险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63.08亿元,比年初增加50.01亿元,增长16.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4.11亿元,比年初增加42.11亿元,增长16.7%,各项贷款余额169.02亿元,增长11.9%。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68.78亿元,比年初增加10.96亿元,同比多增7.39亿元;短期贷款余额92.46亿元,比年初增加5.50亿元,同比少增10.72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现金累计收入1190.99亿元,年累计支出1118.46亿元,收支轧差现金回笼72.53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回笼2.13亿元。

全年保费收入6.05亿元,增长10.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02亿元,增长9.4%,寿险保费收入4.03亿元,增长11.1%;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82亿元,增长14.5%,其中,财产险赔款及给付1.14亿元,增长3.8%,寿险赔款及给付0.68亿元,增长38.8%。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科学研究与开发项目106项,获市(地区)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项目39项。专利申请334件,授权专利167件,其中,发明专利33件。

全市共有普通中学329所,普通高中招生人数3.21万人,增长8.1%,在校学生8.59万人,增长7.4%,普通初中招生人数10.75万人,下降1.7%,在校学生31.89万人,下降1.0%;小学1467所,招生人数12.09万人,增长14.3%,在校学生69.49万人,增长8.8%。

九、广播电视、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93.1%,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3.6%。年末全市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9个,县级公共图书馆6个,藏书1114千册。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医院、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309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47个,妇幼保健院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医院、卫生院床位8276张。卫生技术人员18117人,其中,医生(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915人,注册护师、护士4128人。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年在全国国际比赛中获金牌7杯,银牌3枚,铜牌4杯;在全区各种比赛中获金牌92枚,银牌61枚,铜牌70枚。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全年供水综合生产能力32.5万立方米/日,供水总量7921万立方米。公共交通运营车辆289辆,客运量3907万人次。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421公顷,城市(县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42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54.5%。年末全市建成城市烟尘控制区12个,面积91.4平方公里;建成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6个,建成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达33.6平方公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0.42%,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4.5%。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年末总人口609.31万人,其中非农人口70.13万人,占总人口的11.51%(见表4)。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6599元,比上年增长17.1%。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75元,同比增长22.6%;农民人均纯收入3041元,比上年增加468元,增长18.2%。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15.05万人,增长8.7%;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0.35万人,增长3.5%。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4.48万人,下降0.2%,城镇登记失业率3.9%;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数8088张,收养各类人员0.63万人。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人口数为公安局户籍数。

关闭
关注公众号 获取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