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广西

柳州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7 00:10:32 来源:柳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753次

柳州地区行政公署统计局

2002年3月15日

2001年,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全地区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的主题,按照地委提出的"重钱抓粮、重点突破、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克服因国家重点工程相继完工形成的投资相对不足的困难,实现国民经济较快增长,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实现"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

初步统计,全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5.6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1%,增幅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8.41亿元,增长8.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9.91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7.33亿元,增长11.5%。一、二、三产业构成由上年的39.6:30.1:30.3调整为37.5:32.1:30.4。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仍然突出;投资需求相对不足;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不够强;农业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较低;农民增收难度较大;社会就业压力加大。

一、农业

农业生产快速增长。经过几年的不断调整,农业生产发展基础得到了加强,2001年农业生产继上年恢复增长后,实现全面快速增长,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9.12亿元,同比增长8.99%。其中:种植业增长8.2%,林业增长7.66%,牧业增长10.75%,渔业增长9.26%。在主要农产品中,增长亮点多,增幅较大的主要有:甘蔗产量达592万吨,同比增加131万吨,增长28.4%,创历史新高;水果产量达19.57万吨,同比增长66.8%,实现跨越式发展;蔬菜产量达147.47万吨,同比增长15.2%;蚕茧产量达1.29万吨,同比增长58.08%,桑蚕业即将成为我地区新的支柱产业;粮食生产以优化品种结构,依靠科技提高单产为主线,粮食生产仍保持较高的水平。在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24万亩的情况下,粮食产量仍达147.17万吨,同比略减0.76%。

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大。一是高效经济作物面积增加,全年共调出16.60万亩低产低效作物面积发展高产高效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作物面积达48.56万亩,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比例由上年的1:0.44调整为1:0.47,其中:甘蔗面积增加15万亩,果园面积增加3.87万亩;蔬菜面积增加10.58万亩;桑园面积增加12.16万亩,增长三倍多。二是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不断优化和提高,如高产高糖良种覆盖率达73.4%。

林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全地区造林面积完成5041公顷,同比增长2.02%;完成绿色工程0.53万公顷,完成石漠化治理3.47万公顷,新建沼气池2.55万座,完成退耕还林0.38万公顷,新建地头水柜1.53万个。

畜牧水产业持续稳定发展。2001年继续以提高良种率、发展特色养殖和规模化养殖为工作重点,全面推进畜牧水产业的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32.94万吨,同比增长13.80%。其中:猪牛羊肉产量为29.73万吨,增长12.91%,水产品产量为4.58万吨,同比增长10.49%。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年末全地区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36.06万千瓦,同比增长4.48%。农村用电量为28537.44万千瓦小时,增长3.48%;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28.43万亩,减少1.01%;全年化肥施用量(实物量)66.25万吨,增长4.33%;水库除险加固动工92座,完成49座,完成渠道硬化防渗200.58公里,渠道清淤堵漏6600公里;完成农村电网台区改造5432个。全地区农村通车、通电、通电话程度进一步提高。

二、工业和建筑业

国有企业改革与整顿迈出实质性步伐。一是把制糖、冶金、造纸等骨干企业做强、做大,先后组建或并入迁江糖业、武宣博宣糖业、柳州凤山糖业、八一铁合金、桂柳化工等集团公司,提高优势产业的集约化程度。二是加快企业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全地区20家大中型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框架,放开中小型企业296家,已搞活226家,放开面为87.5%,搞活率为76.4%;完成企业技改投入3.76亿元,同比增长109%,实施工业新产品开发45项。

工业生产增势平稳。经过企业改制改组,工业生产出现了新发展活力,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111.02亿元,同比增长3.3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64.85亿元,同比增长1.86%。分所有制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8.54亿元,同比下降12.2%;集体企业完成产值1.80亿元,同比下降14.31%;股份制企业完成产值23.99亿元,同比增长22.63%;外资企业完成产值19.53亿元,同比增长48.1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产值17.59亿元,同比下降21.27%;重工业完成产值47.27亿元,同比增长22.26%。工业生产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42.60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97亿元,同比增长14.5%。

工业经济效益仍保持较高水平,增长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工业经济效益总指数虽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104.14%的水平;工业产销衔接较好,全年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9.48%,比上年略增0.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为3.73亿元,同比增长70.59%;全部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为11.5%,比全部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高出8.2个百分点,这表明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

建筑业生产出现小幅下降。受国家大中型投资项目相继竣工的影响,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为7.31亿元,同比下降10.1%。全地区资质等级在四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完成施工面积56.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11%,竣工面积31.4万平方米,减10.29%。全年在建工程项目641个,工程优良率为21.05%。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略减。受国家大中型投资项目相继竣工的影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呈现小幅下降趋势。20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28.87亿元,同比下降6.91%。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单位投资完成13.60亿元,增长11.22%;集体投资1.31亿元,下降31.26%;私人投资8.63亿元,增长36.66%;外商投资0.52亿元,下降92.39%。从投资管理渠道上看,基本建设投资13.69亿元,下降26.70%;更新改造投资2.66亿元,增长113.39%;房地产投资0.05亿元,增长20.04%,其他投资2.59亿元,下降8.51%。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对基础产业的投资进一步加强。在2001年投资中,资金投向重点以能源、交通等基础建设项目为主。能源工业投资3.77亿元,交通业投资3.73亿元,增长38.97%。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本年度新增生产能力有:水电发电机组容量2.20万千瓦,日处理甘蔗4200吨,改建公路225.72公里,中小学校学生席位5365个。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继续得到巩固和发展。继2000年大规模的二级公路改造工程在我地区拉开序幕后,2001年二级公路网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88亿元。其中:鹿寨-平乐二级公路正式交付使用,融安-大良二级公路通过质量验收,忻城-合山、迁江-来宾、新兴-象州二级公路已完成主体工程,来宾至武宣二级公路实现封油目标。在运输方面,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29.14亿吨公里,略减0.4%。其中:铁路货物周转量7.55亿吨公里,增长11.47%;公路周转量17.20亿吨公里,下降3.0%;水路货物周转量4.39亿吨公里,下降7.58%。完成旅客周转量18.34亿人公里,同比增长3.23%。其中:铁路旅客周转量3.77亿人公里,下降12.61%;公路旅客周转量14.42亿人公里,增长8.25%;水路旅客周转量0.15亿人公里,增长15.24%。

邮电通讯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现价)3.27亿元,按2000年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7%。全地区新增本地电话交换机5.43万门,增长23.69%,已通电话的行政村1200个,占全部行政村的84.6%,比上年增加1.4个百分点。

五、国内贸易、物价、财政和金融

国内消费品市场活跃趋旺。在经济的持续发展,交通邮电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政策性增强等因素的作用下,市场消费活跃趋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5亿元,同比增长11.3%。分城乡看,城乡消费趋于同步增长,县(市)消费品零售额19.49亿元,增长11.5%,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4.76亿元,增长11.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下降14.17%,集体稳定增长,私人、个体、其他增势强劲活跃。分别比上年增长8.27%、30.23%、17.55%、17.18%。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22.60亿元,增长10.8%;餐饮业3.92亿元,增长19.3%;其他业7.74亿元,增长9.0%。

物价明显回升,财政快速增长,金融运行平稳,存贷差距扩大。全年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为99.7,比去年回升1.1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96.8,比去年回升3.7个百分点。

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13.35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59亿元,同比增长4.3%。存款快速增长,贷款力度减弱,存贷差距扩大。年末全地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87.65亿元,比年初增加12.45亿元,增长16.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65.35亿元,比年初增加7.86亿元,增长13.7%。年末各项贷款余额为55.88亿元,比年初减少1.43亿元,下降2.5%。其中:中长期贷款为17.37亿元,比年初增加2.11亿元,增长13.9%。

六、对外经济贸易

外贸进出口创新高,利用外资降幅较大。2001年我地区在巩固原有国际市场的同时,以抓好重点产品、重点企业和重点市场作为突破口,努力组织产品出口,成绩突出。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7331.22万美元,同比增长15.77%。其中:进口2324.35万美元。出口总额突破五千万美元大关,达5006.87万美元,同比增长2.83%,超额4.3%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全年出口任务。全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均创历史新高,从三个突出重点看:在重点产品上,充分发挥本地优势,以硅锰、锰铁、重晶石等为主导产品;在重点企业上,以八一铁合金集团公司、象州恒泰矿业公司、象州矿业集团公司、康密劳铁合金有限公司、新获进出口经营权的鹿寨化肥有限公司和地直外贸企业为重点;在重点市场上,仍以亚洲地区和美国等作为我地区两大重点出口市场。从主要产品的增量上看:硅锰出口比上年增加1262吨,锰铁增加533吨,重晶石增加31981吨。新开发磷酸二铵产品中,有6220吨出口。利用外资1195万美元,下降82.3%。

七、教育和科技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推进。2001年,全地区教育系统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继续以巩固"两基"成果、推进"普九"进程为工作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加强中小学装备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全年实现"普九"人口覆盖率达87.7%以上;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3.55万人,同比增长3.8%;小学在校学生44.53万人,减少6.8%;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65%;普通初中招收新生7.91万人,完成计划102.6%;普通高中招收新生1.26万人,完成计划122.3%,增长17.8%,呈上升态势;普通高考本科和专科以上上线人数分别为1815人和2569人,分别比上年增长33.4%和14.3%。全地区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7870.78万元,新建校舍14.12万平方米。共投入教育技术装备经费655.67万元、投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经费300多万元。

科技与经济结合取得新的进步。2001年地区科技工作紧紧围绕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开展科技服务。全地区共引进农业新品种220多个,推广农业新技术50多项,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3个4300多亩,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3400多期,培训农民12.3万人次。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加强。工业企业实施新产品开发45项。有三个科技项目获得自治区科技成果三等奖。融安县获得"1999-2001年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称号,武宣县二塘镇、黄茆镇、来宾县大湾乡获得"广西科技工作先进乡镇"称号。

八、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继续健康发展。2001年全地区文化事业坚持文艺"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精品,文化事业继续得到健康发展,全地区10个县(市)及138个乡镇均建有图书馆,收到捐赠书籍1.53万册,收到捐款2.46万元。年末共有文管所10个,其中博物馆4个。文化馆站148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0个。当年文艺创作中,《梦里听竹》在全国评比中获奖;在全国文艺赛事中,《从此不那个》等多项作品获奖。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举办次数为389次,参加人次83.14万人;县、乡、村业余文艺培训班86个,参加人次9383人;业余演出团(队)247个。

《桂中日报》坚持抓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学习、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重点的各项宣传报道,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办报水平和报纸质量不断提高,发行量稳步增长,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广播电视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全地区在中央、自治区级主要新闻媒体上稿篇数继续位居前列,桂中电视台向上级新闻单位广西电视台供稿采用521条,连续三年居全区各地市电视台之首。新建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站395个,广播和电视覆盖率分别为89.8%和94.3%,继续得到巩固和提高。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2001年全地区卫生系统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狠抓落实,在药品的监督管理、各类传染病防治、计划免疫、农村改水改厕等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全地区农村改水受益率达89.9%,卫生水普及率77.31%,农户改厕率18.81%。年末共有卫生机构233个;病床5815张,增加140张;卫生技术人员数7853人;农村医疗点1835个;农村卫生人员3512人,其中:乡村医生2407人,农村卫生员1105人。

体育事业逢勃发展。2001年全地区组团参加全国、全区性运动会,共获39枚金牌、28枚银牌、18枚铜牌;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共开展86个项次,仅全民健身周活动参加人数就达29万人次。柳州地区及来宾县、鹿寨县、融安县荣获2001年全区全民健身周,优秀组织奖。来宾县荣获全国全民健身周优秀组织奖。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环境保护

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地区总人口为398.4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9万人。当年出生人口为3.81万人,出生率为9.6‰,比上年下降0.8‰;当年死亡人口为1.69万人,死亡率为4.3‰,比上年下降0.4‰;全年净增人口2.1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3‰,比上年下降0.4‰。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01年,由于国家增资和增加社会保障支出政策落实到位,以及我地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加快。全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6188元,比上年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597元,比上年增长12.6%。全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年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达10万多人。

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地区在岗职工人数为17.13万人,下降2.1%,职工人均工资8287元,增长20%;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4034人,比上年增长81.1%;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6.61万人,比上年增长7.02%;领取基本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2.01万人,增长7.5%;当年启动的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就达10.14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实现新的突破。全地区共投入383万元资金改进和扩建社会福利院基础设施,使全地区社会福利院床位由原来的141床增加到401床,并从自治区争取了资金解决合山市福利院的"半拉子"工程;年内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乡镇敬老院资金多达252万元,增加床位116张,收养五保老人805人,比上年增加69人,乡镇敬老院覆盖率达59%,居全区首位;全地区有低保对象57586人,全年落实低保资金625.3万元,共发放给救济低保对象40827人,维护了社会稳定。

环境保护及治理污染工作继续得到巩固和加强。2001年,在全区环保目标责任制考评中,我地区排在中上位置,比去年有较大的进步;在地区行署对各县(市)的考评中,来宾、融安两县获优秀奖,其余县(市)获达标奖。环保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人民生活环境继续得到改善。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最终以《柳州地区统计年鉴》数为准。

2、国内生产总值及各项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本公报数按统计制度规定,不包括在柳州市辖区内的地直单位。

4、年末人口数为公安部门年报数,与2000年年末人口数为普查人口推算数的口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