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富有成效的一年。面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多区域合作机遇,努力克服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不利影响,着力创新发展思路,抢抓发展机遇,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取得了“经济增长、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682.04亿元,比上年增长14.8%。经济增长连续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经济运行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2.49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277.14亿元,增长20.7%,其中工业增加值241.11亿元,增长19.3%;第三产业增加值252.40亿元,增长14.2%。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4%,比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6%,比上年上升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7.0%,与上年持平。按常住人口计算,2009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12007元,比上年增长13.7%。 
  
全年财政收入54.67亿元,比上年增长14.5%,一般预算收入30.61亿元,比上年增长19.7%。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7.21亿元,增长6.3 %;其中农业产值95.07亿元,增长5.6%;林业产值8.04亿元,增长18.5%;牧业产值131.25亿元,增长6.1 %;渔业产值8.17亿元,增长5.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4.68亿元,增长6.8%。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6.85万公顷, 比上年增加 0.74万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32.2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99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18万公顷,增加0.20万公顷;甘蔗种植面积1.32万公顷,减少0.19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182.60万吨,比上年增加5.78万吨,增长3.3%。其中,夏粮产量90.13  万吨,增长2.4%;早稻产量85.48万吨,增长1.7%;秋粮产量87.46万吨,增长4.1%。 
表1                     200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粮  食 
万吨 
182.60 
油  料 
万吨 
3.20 
#花生 
万吨 
3.19 
甘  蔗 
万吨 
103.67 
蔬  菜 
万吨 
229.97 
水  果 
万吨 
48.83 
全年肉类总产量68.57万吨,比上年增长6.2%。其中,猪肉产量39.68万吨,增长   7.4%;牛肉产量0.67万吨,增长2.4%;羊肉产量0.03万吨,增长9.7%。生猪年末存栏518.22万头,增长2.9%。禽蛋产量4.57万吨,增长7.1%。水产品产量10.21万吨,增长5.7%。 
全年有效灌溉面积14.64万公顷,其中实灌面积13.02万公顷。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47.90万千瓦,增长6.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41.11亿元,比上年增长19.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7.42亿元,增长26.4%,其中,国有企业增加值7.48亿元,增长23.5%,集体企业增加值4.05亿元,增长17.2%,股份制企业增加值0.31亿元,增长21.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54.26亿元,增长29.2%;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51.37亿元,增长27.5%,重工业增加值96.05亿元,增长25.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1.23亿元,增长30.5%,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11.01亿元,增长37.0%;纺织业增加值3.58亿元,增长27.9%;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2.20亿元,增长55.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5.02亿元,增长42.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37.75亿元,增长35.9%,其中汽车制造增加值37.74亿元,增长35.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3.72亿元,增长54.3%。 
表2                 2009年全社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67299 
成品糖 
吨 
33886 
饲料 
万吨 
132.04 
罐头 
吨 
108737 
饮料酒 
千升 
416086 
轻革 
万平方米 
833.40 
服装 
万件 
46667 
人造板 
万立方米 
229.37 
机制纸及纸板 
吨 
744946 
化肥 
吨 
12952 
中成药 
吨 
34755 
塑料制品 
吨 
99736 
水泥 
万吨 
872.92 
日用陶瓷品 
万件 
262458 
钢材 
吨 
302428 
小型拖拉机 
台 
91975 
电子元件 
万只 
20318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7.93亿元,比上年增长37.4%;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8.88亿元,下降5.1%;实现利税35.38亿元,增长9.6%。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6.53。 
表3             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 
指标 
利润总额 
规模以上工业 
18.88 
#国有企业 
2.19 
集体企业 
0.07 
股份合作企业 
-0.06 
股份制企业 
6.33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9.4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0.95 
#国有控股企业 
4.57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产值73.55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62.38亿元,增长29.7%。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60.98万平方米,增长4.4%;房屋竣工面积637.63万平方米,增长11.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4.61亿元,增长52.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380.55亿元,增长56.9%;农村固定资产投资51.12亿元,增长8.2%。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183.58亿元,增长30.2%,更新改造投资109.09亿元,增长105.6%,房地产开发投资66.34亿元,增长84.3%。商品房销售面积 173.45万平方米,增长26.2%,商品房销售额37.47亿元,增长41.2%。 
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从投资主体看,国有单位投资111.32亿元,比上年增长38.7%;  非国有单位投资269.23亿元,增长65.9%。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0.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9.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4.8%。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92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分地域看,城市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14.38亿元,增长18.9%;县级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8.37亿元,增长19.5%;县以下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0.18亿元,增长21.2%。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58.76亿元,增长15.9%,零售业零售额168.65亿元,增长20.8%;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1.91亿元,增长18.9%。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42.3%,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4.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9.2%,日用品类增长25.7%,化妆品类增长11.9%,金银珠宝类增长47.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8.2%,中西药品类增长43.8%;书报杂志类增长44.8%。 
六、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5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9.9%。其中,外贸出口2.17亿美元,下降31.6%;外贸进口1.38亿美元,增长9.5%。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公路货运周转量237.97亿吨公里,增长18.0%;公路旅客周转量70.19亿人公里,增长6.5%。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9.97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6.8万辆。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67.46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37亿元,增长20.6%;电信业务总量65.10亿元,增长23.8%。固定电话(包括小灵通)年末用户81.40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2.35万户,农村电话用户44.49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81.30万户。 
全年累计接待游客611.9万人,同比增长14.9%,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37人次,下降55.2%;接待国内游客610.53万人次,增长15.3%。实现旅游总收入36.76亿元,同比增长30.9%,其中,实现入境旅游收入709.27万美元,下降45.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6.28亿元,增长33.5%。 
八、金融保险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32.06亿元,比年初增长28.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55.88亿元,比年初增长18.7%;各项贷款余额312.09亿元,比年初增长48.6%,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74.77亿元,比年初增长68.4%。 
全年保费收入13.72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32亿元,寿险保费收入9.4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52亿元,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1.89亿元,寿险业务给付1.63亿元。 
九、教育和科技 
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0.38万人,在校生1.90万人,毕业生0.30万人,教职工1040人;普通中学298所,招生人数14.15万人,在校学生39.19万人,毕业生11.52万人,专任教师2.13万人;小学1458所,招生人数11.04万人,在校学生65.82万人,毕业生11.03万人,专任教师2.72万人。 
全年市(地区)级以上科学研究与开发项目287项,获市(地区)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项目47项。 专利申请434件,授权专利332件,其中,发明专利13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公共文化机构145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6个,藏书159.7万册。有线电视用户27.03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5.22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5.28%;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5.27%。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01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 156个,医院、卫生院床位12629张。卫生技术人员21013人,其中,医生(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249人,注册护师、护士5560人。 
全年体育健儿在国际比赛中获银牌5枚,铜牌1枚;在全国比赛中获金牌1枚,银牌3枚,铜牌2枚;在全区各种比赛中获金牌56枚,银牌47枚,铜牌65枚。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年末户籍人口653.41万人。根据人口和劳动力抽样调查,年底常住人口570.76万人,出生率15.64‰,死亡率6.05‰,自然增长率9.59‰。 
表4                年末人口及构成情况(公安户籍数) 
指    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年末户籍人口 
653.41 
100 
#男性 
349.14 
53.4 
女性 
304.27 
46.6 
#18岁以下 
167.67 
25.7 
18-35岁 
204.13 
31.2 
35-60岁 
203.86 
31.2 
60岁以上 
77.75 
11.9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31元,比上年增长9.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27元,比上年增长11.8%。 
  
 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5.88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4.2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4.8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2.7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2.22万人。全市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数92个,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数3402张,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员2386人。 
十二、城市建设、环境、资源 
全年供水综合生产能力39.9万立方米/日,供水总量10473万立方米,城市用水普及率93.99%。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运营车辆317辆,全年公共汽车客运总量5012万人次,城市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2.28标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2.2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02平方米。 
全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4.77 %,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9.87%,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6.62%。 
初步测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763.36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76%。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1.275吨标准煤, 比上年下降7.91%。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源消耗1.577吨标准煤, 比上年下降19.76%。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最终以《玉林市统计年鉴-2010》数据为准。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