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广东

梅州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20-04-14 14:58:22 来源:梅州市统计局 作者: 点击:3387次
梅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梅州调查队
 
2020年3月27日
 
2019年,梅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全省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工作现场会精神,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推动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一、综合
 
年末常住人口438.3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4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25.6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49%,比上年末提高1.0个百分点。全市出生人口6.8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93‰;死亡人口2.98万人,死亡率为5.16‰;自然增长人口3.90万人,自然增长率为6.77‰。年末户籍人口为545.85万人。
 
经广东省统计局统一核算,201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1187.06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7096元,增长3.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9.03亿元,比上年增长4.1%,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0.7%;第二产业增加值370.89亿元,比上年增长3.0%,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1.7%;第三产业增加值597.14亿元,比上年增长3.4%,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7.6%。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8.5:31.2:50.3。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不含市辖区)700.47亿元,占全市比重为59.0%,增长3.2%。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1.59亿元,下降5.7%;其中,税收收入60.58亿元,下降12.9%。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43.84亿元,比上年下降0.3%。其中,教育支出83.48亿元,增长7.9%;卫生健康支出56.93亿元,下降2.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5.64亿元,增长9.2%。民生类支出368.6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83.1%。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2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0.17万人。年末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1.2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26%,比上年末下降0.01%。
 
2019年,梅州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0%(见表1)。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9.0%,衣着类价格上涨0.8%,居住类价格下跌3.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2%,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跌0.7%,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2.7%,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5.2%,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2.0%。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2.7%。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1.6%,其中轻工业上涨2.9%,重工业上涨1.1%。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69.63万亩,比上年增长0.04%;稻谷种植面积239.18万亩,下降0.2%;甘蔗种植面积2.24万亩,下降12.9%;油料种植面积18.49万亩,增长3.5%;蔬菜种植面积101.54万亩,增长2.4%;园林水果种植面积113.13万亩,增长2.3%;茶叶种植面积29.71万亩,增长19.1%。
 
全年粮食产量110.35万吨,增长3.9%;稻谷产量103万吨,增长4.4%;甘蔗产量5.12万吨,下降2.7%;油料产量3.5万吨,增长5.9%;蔬菜产量225.2万吨,增长5.5%;水果产量142.99万吨,增长7.2%;茶叶产量2.09万吨,增长6.5%。
 
全年肉类总产量27.12万吨,下降5.7%,其中:猪肉产量14.42万吨,下降16.4%;禽肉产量10.88万吨,增长12.1%。全年水产品产量10.82万吨,增长1.0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4.7%,民营企业增长1.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7.9%,股份制企业增长2.8%,股份合作制企业增长8.2%,集体企业下降35.0%。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下降3.9%,重工业增长6.1%。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增长1.2%,中型企业增长2.3%,小微型企业增长1.8%。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0.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7.6%,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下降2.9%,医药制造业下降3.5%,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252.2%,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21.3%。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5.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3.7%,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其中,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下降2.6%,先进装备制造业下降15.2%,先进轻纺制造业下降18.4%,新材料制造业增长7.1%,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业下降1.3%,石油化工业增长35.3%。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0.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1.2%,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0.4%,汽车制造业下降0.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0.9%。
 
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5%,其中,食品饮料业增长1.1%,建筑材料增长11.0%,家具制造业下降39.3%,纺织服装业增长66.0%,金属制品业下降6.3%,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下降29.7%。
 
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9%,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1.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7.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增长29.7%,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9.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贡献率14.63%,比上年末下降0.7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48.94%,下降0.3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1.61次;成本费用利润率7.92%,提高0.4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9.72%,下降1.9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5.41万元/人年,比上年提高10.0%。实现利润总额48.82亿元,比上年增长7.6%。亏损企业亏损总额4.32亿元,下降42.9%。亏损企业亏损面19.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76.90元,比上年减少1.51元。
 
全市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181个,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92.94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实现利润总额18.1亿元,增长5.8%;利税总额29.65亿元,增长6.0%。建筑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42.01万平方米,下降9.5%;房屋竣工面积620.93万平方米,下降40.7%。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1.8%,金融业增加值增长7.3%,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11.3%。现代服务业增加值318.09亿元,增长6.9%。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195.95亿元,增长4.6%。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6.72亿元,比上年下降0.4%;利润总额-1.75亿元,下降60.7%。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1.33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公路、水路交通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95.06亿吨公里,增长2.3%,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194.93亿吨公里,增长2.3%;完成旅客周转量35.70亿人公里,下降14.5%,其中,公路旅客周转量35.69亿人公里,下降14.5%。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58.09万辆,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54.10万辆,增长13.5%。本年新注册汽车5.71万辆,下降11.2%。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965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03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为123.8公里。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08.84亿元(邮政业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电信业按2015年不变价计算,下同),增长48.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4.16亿元,增长11.7%;电信业务总量194.68亿元,增长52.6%。年末电话总用户472.19万户,比上年末下降11.7%;其中,固定电话用户42.92万户,增长1.7%;移动电话用户384.27万户,下降13.0%。年末4G用户310.84万户,全年净增17.83万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比重达80.9%。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05.08万户,下降0.4%。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4.0%。其中,项目投资增长8.4%。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7.6%。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增长8.8%,民间投资增长2.0%,港澳台、外商经济投资增长120.7%。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3.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4.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9%。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4.9%。工业投资增长34.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7.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7.6%。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6.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0%。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55.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6%,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56.5%。
 
房地产开发投资253.89亿元,比上年下降1.9%。按用途分,商品住宅开发投资206.80亿元,增长4.2%,其中:90平方米以下住宅投资7.48亿元,下降6.3%;144平方米以上住宅投资45.44亿元,下降28.8%;别墅、高档公寓投资4.43亿元,下降50.4%。办公楼投资2.92亿元,增长96.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2.95亿元,下降7.9%。商品房施工面积2407.09万平方米,增长14.4%;商品房竣工面积154.62万平方米,下降36.2%;商品房销售面积为368.45万平方米,下降10.2%;商品房销售额237.61亿元,下降10.8%。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5.14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26.81亿元,下降7.3%。分区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579.04亿元,增长4.7%;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196.10亿元,增长13.0%。分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额723.28亿元,增长6.7%;餐饮收入51.86亿元,增长6.7%。
 
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1.5%,饮料类下降15.7%,烟酒类下降11.4%,中西药品类增长13.7%,石油及制品类下降8.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35.7%,汽车类下降4.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20.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40%,日用品类下降6.8%,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17.9%。
 
七、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20.62亿元,比上年下降10.8%。出口总额100.74亿元,下降14.6%,其中:“三资”企业出口28.09亿元,下降19.2%;私营企业出口69.56亿元,下降11.4%。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71.18亿元,下降20.1%,占出口总额的70.7%。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30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3978万元(按国家商务部确认口径),下降27.6%。
 
八、金融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251.3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517.8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6%。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352.3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4%,其中:短期贷款272.67亿元,增长19.9%;中长期贷款1050.60亿元,增长14.4%。
 
年末,全市证券市场共有国内A股上市公司8家,市价总值638.6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9.9%;境外(香港)上市公司1家,市价总值折合人民币5.43亿元,与上年末基本持平。
 
年末,全市共有2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其中当年新增2家。全市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分别通过发行定向优先股、定增形式共融资5460万元,同比下降80.2%。
 
年末,证券公司14家,全年实现营业净利润0.79亿元,增长74.4%;资金帐户新开数71043户,增长16.6%,股票基金累计交易额6969.94亿元,增长43.8%。期货公司1家(广州金控期货有限公司梅州营业部)。
 
全年财产和人寿保险费总收入63.86亿元,增长8.3%,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23.47亿元,增长12.0%;人寿保险费收入40.38亿元,增长6.3%。财产和人寿已决赔款15.34亿元,增长19.5%,其中:财产保险已决赔款13.58亿元,增长18.1%;人寿保险已决赔款1.76亿元,增长31.9%。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04元,比上年增长8.0%,剔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4.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35元,增长6.8%,剔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47元,增长8.4%,剔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5.2%。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823元,比上年增长5.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447元,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146元,增长7.0%。全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9%,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36.3%,农村为40.0%。
 
食品烟酒6368元,37.9%衣着670元,4.0%居住3934元,23.4%生活用品及服务1005元,6.0%交通通信1902元,11.3%教育文化娱乐1523元,9.0%医疗保健1117元,6.6%其他用品和服务304元,1.8%图72019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构成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离退休)113.7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5.8%。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69万人,减少0.3%。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50.03万人,增长4.2%。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10.61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100%。参加工伤保险34.83万人,减少32.4%。参加失业保险36.43万人,增长9.2%。参加生育保险34.83万人,增长5.7%。全市五大险种社会保险费收入177.80亿元,比上年增收12.04亿元。
 
全市各类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数4489人,其中109间敬老院入院人数1556人,敬老院床位3776个。全年城乡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各级政府救济人数253964人次。全市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137221人,其中:城镇6965人,农村130256人。社区服务设施2919个。目前,全市各镇(街道)已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网络。全年共发行销售福利彩票3.33亿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3364.48万元。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8742人,在校学生25969人,毕业生7701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8386人,在校学生19506人,毕业生10160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9282人,在校学生26206人,毕业生9232人;普通高中招生28794人,在校学生83306人,毕业生30065人;普通初中招生53431人,在校学生155353人,毕业生47523人;普通小学招生68412人,在校学生370951人,毕业生52114人;技工学校招生4779人,在校学生11909人,毕业生3124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1102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56989人。小学学龄人口毛入学率104.4%,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106.2%,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9%,高中毕业生升学率99.5%。
 
年末县及县以上科研机构16个。年末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自然和社会科学专业技术人员176859人。全市专利申请量4590件,增长41.8%,其中:发明358件,增长5.9%;实用新型2925件,增长53.9%;外观设计1307件,增长30.8%。专利授权量2574件,增长27.6%,其中:发明70件,下降4.1%;实用新型1542件,增长31.6%;外观设计962件,增长24.5%。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8个、广播电台7座、电视台8座、有线电视台8座,电影放映单位29个,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有线数字电视用户78.12万户。全年出版报纸2791.78万份、各类杂志14.32万册,公共图书馆藏书219.23万册。
 
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4990.12万人次,增长7.8%。其中:全市接待过夜旅游总人数2395.69万人次,增长7.8%。国内外旅游总收入550.02亿元,增长9.1%。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985个,其中:医院49个,妇幼保健院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1个,镇(街道)卫生院118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8个,卫生监督所(中心)8个。全市拥有病床19785张,其中:医院13430张,妇幼保健院926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57张,镇(街道)卫生院4677张,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595张。全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5450人,其中,
 
医院14057人,妇幼保健院1776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25人,镇(街道)卫生院6192人,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379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390人,卫生监督所(中心)134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有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661人,注册护士10256人。
 
全年全市运动员在参加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奖牌172块,其中:金牌53块,银52牌块,铜牌67块。全市各级组织举办县级及以上各种运动竞赛会40次,参加运动会的运动7.89万人次。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水资源总量152.7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3.3%。年平均降水量1748.7毫米,增长31.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84.8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89%。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上升4.12%。全社会用电104.65亿千瓦时,增长5.6%,其中:工业用电量55.24亿千瓦时,增长5.4%。
 
年末全市共有环境监测站9个。共有城市(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11座,城市(县城)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2.48万吨/日,城市(县城)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8.1%,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市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良好,梅州城区空气质量AQI指数优良率98.9%,连续四年居全省第一;全市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10个省考核(含3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区域噪声环境质量良好,道路交通噪声
 
环境质量好,功能区噪声达标率为91.0%。
 
全年林业人工造林6.48万亩,人工更新8.48万亩;低产林改造17.20万亩;林木采伐量68.76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8%。全市设立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50个(其中省级以上6个),面积17.43万公顷。
 
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4132公顷,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5亿元。发生各类地质灾害35起,造成死亡人数3人,直接经济损失273万元。
 
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8起,死亡人数34人,各类事故直接经济损失255.87万元。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141人,其中经营性道路运输事故死亡人数17人。
 
注:
 
1、本公报中2019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从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由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调整为20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起点由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增速为可比口径。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统计标准为: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2012年四季度,国家统计局实施了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2013年起按照新的调查口径对外发布城乡一体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分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由于新老调查方案在调查范围、调查对象、城乡划分标准、样本抽选、计算和汇总方式、指标口径等方面变化较大,改革后新口径数据和旧口径数据存在不可比的差异。从2015年起,“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更名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各项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中,“单位存款”更名为“非金融企业存款”、“储蓄存款”更名为“住户存款”。
 
3、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速度按可比口径计算。
 
4、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进行修订,农业相关历史数据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进行修订。
 
5、数据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市医疗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公路、旅客和货物周转量等数据来自市交通局;城市污水处理数据来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外贸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等数据来自市商务局;电话用户、互联网用户、邮电业务总量等数据来自市邮政及通信部门(单位);金融数据来自市人民银行、市金融局;保险业数据来自市保险行业协会;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市开放大学和嘉应学院;科技成果、专利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市科技局;旅游、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广播、电视和电影数据以及报纸、期刊、图书数据来自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市公安局;低保、社会救助、福利彩票、社会组织数据来自市民政局;水资源数据来自市水务局;气象数据来自市气象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林业数据来自市林业局;各类地质灾害数据来自市自然资源局;农作物受灾面积、安全生产、道路交通事故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梅州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