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广东

东莞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3-03-27 13:54:57 来源:东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5614次

东莞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东莞调查队

201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从容应对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的战略目标,组织实施“三重”建设、水乡地区统筹发展、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农村综合改革、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营造等系列政策措施,经济增长稳步回升,社会和谐稳定,为顺利实施高水平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2年东莞生产总值(GDP)5010.14亿元,比上年增长6.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19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2351.78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2639.17亿元,增长6.7%。三大产业比例为0.4:46.9:52.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0556元,增长5.7%。

在现代产业中,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739.87亿元,增长8.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543.91亿元,增长8.0%。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5.2%,批发和零售业增长2.7%,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5%,金融业增长14.1%,房地产业增长4.8%,其他服务业增长7.8%。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9%。其中居住类上涨1.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8%,衣着类上涨1.0%,食品类上涨6.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4.8%,烟酒类上涨1.4%,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4%。此外,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2%。

全年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收入845.62亿元,增长0.8%。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56.32亿元,增长13.8%。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85.58亿元,增长9.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6.20亿元,公共安全支出49.43亿元,教育支出92.80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19亿元。全年全市税收总额939.11亿元,增长11.3%。

年末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数1.22万人,全年失业人员安置就业人数1.0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加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任务艰巨,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着不少困难;“三重”项目的推进力度和区域统筹发展力度仍需加大;治安管理、教育公平、医疗改革等公共服务推进步伐有待加快等。

二、农业

全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0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增长0.6%。其中农业产值16.93亿元,下降2.2%,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2.9%;林业产值0.17亿元,同比下降22.7%,占0.5%;牧业产值6.32亿元,增长3.3%,占19.7%;渔业产值7.64亿元,增长5.2%,占23.9%。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7.25万亩、水果种植面积17.87万亩。全年粮食产量1.25万吨;水产品产量7.70万吨;蔬菜产量39.11万吨,增长0.6%;生猪出栏28.63万头,增长2.6%;家禽出栏784.70万只,增长7.2%。

全年新增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4个名牌产品,目前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6家(入社农户1000多户)、农业龙头企业19家(省级以上8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农业类名牌产品40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733.12亿元,增长5.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948.73亿元,增长8.3%,占54.7%;轻工业增加值784.39亿元,增长2.4%,占45.3%。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五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1173.41亿元,增长7.8%;四个特色产业完成增加值199.56亿元,增长1.3%。

全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1%,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16.4%,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7.0%,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8.0%,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下降26.8%。

全年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5%,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9.5%,钢铁冶炼及加工业下降8.7%,石油及化学行业下降3.4%。装备制造业中,汽车制造业增长11.7%,船舶制造业、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别下降12.9%和38.5%;钢铁冶炼及加工业中,炼铁业下降3.7%,钢压延加工下降8.9%;石油及化学行业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下降22.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2.4%,橡胶制品业下降11.8%。

全年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下降0.6%,其中,纺织服装业增长1.5%,食品饮料业增长2.4%,家具制造业下降5.2%,建筑材料下降6.5%,金属制品业增长1.3%,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下降9.1%。

规模以上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29.47,实现利润总额248.90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7.3%。

全年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8.12亿元,下降1.5%。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42.2亿元,增长9.5%;施工面积705.13万平方米,下降6.7%;竣工面积345.56万平方米,下降14.5%。建筑企业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27.4万元,增长20.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180.35亿元,增长9.4%。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经济投资114.10亿元,下降9.7%,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9.7%;集体经济投资124.13亿元,增长4.0%,占10.5%;民营经济投资669.24亿元,增长2.4%,占56.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294.21亿元,增长33.2%,占24.9%。

从产业投向看,投资集中在第二、三产业。第二产业投资414.89亿元,其中制造业投资382.60亿元;第三产业投资763.49亿元。全年完成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338个,共完成投资582.56亿元。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77.32亿元,增长1.1%。商品房施工面积2453.93万平方米,增长2.5%;竣工面积362.47万平方米,增长49.6%;销售面积639.12万平方米,增长7.3%,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583.38万平方米,增长7.9%。全年商品房销售额542.38亿元,增长18.0%,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472.52亿元,增长14.3%。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486.88亿元,增长2.7%;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80.22亿元,增长1.5%。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4.58亿元,增长9.3%,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长6.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234.09亿元,增长9.5%;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20.49亿元,增长6.7%。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增长12.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1.9%;日用品类增长8.2%;汽车类增长10.0%。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444.16亿美元,增长6.8%。其中进口593.50亿美元,增长4.2%;出口850.66亿美元,增长8.6%。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169.23亿美元,增长26.2%;加工贸易出口661.51亿美元,增长4.2%;其他出口19.92亿美元,增长38.4%。

按出口的地区分,对亚洲出口445.11亿美元,增长8.9%;对北美洲出口221.89亿美元,增长11.1%;对欧洲出口138.72亿美元,增长2.1%;对拉丁美洲出口27.48亿美元,增长12.7%;对大洋洲出口10.49亿美元,增长8.7%。

全年机电产品出口607.69亿美元,增长10.3%,占出口总额的71.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97.39亿美元,增长8.9%,占35.0%。

按新口径统计,全年全市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90宗,合同外资金额38.10亿美元,增长8.6%。实际利用外资33.69亿美元,增长10.5%。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6.06亿美元,下降7.7%;专用设备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1.62亿美元,下降18.8%。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24.87亿元,增长15.2%。

年末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含乡村道路)4969公里,公路密度201.98公里/百平方公里。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民用)148.68万辆,增长4.9%。其中汽车保有量120.70万辆,增长13.7%。

全年公路货物运输量8421万吨,货物周转量54.36亿吨公里;水路货物运输量2770万吨,货物周转量242.35亿吨公里。全年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7.97亿人次,旅客周转量156.67亿人公里;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32.0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106万人公里。全年港口旅客吞吐量32.30万人次,货物吞吐量9228万吨。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69.96亿元,增长3.1%。邮政发送信函5065万件,特快专递148万件,邮政汇款汇出金额196.36亿元。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325.11万户,比上年增加5.5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754.10万户,增加76.33万户。全年长途电话通话时长215.19亿分钟,年末互联网用户209.59万户,比上年增加18.88万户;宽带接入用户204.72万户,增加20.29万户。

年末全市有星级酒店89家,其中五星级酒店20家。全市有旅行社61家,全年接待国际及港澳台游客414.92万人次,增长16.1%。其中接待外国游客134.81万人次,增长11.0%;接待港澳台游客280.11万人次,增长18.7%。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2.69亿美元,增长39.5%。全年接待国内游客2328.92万人次,增长3.1%。国内旅游总收入306.35亿元,增长22.9%。全年东莞组团外出旅游185.34万人次,增长1.2%。其中,国内旅游167.54万人次,增长0.1%;出境旅游17.80万人次,增长12.6%。

八、金融

全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13.51亿元,增长14.1%。

年末全市有各类金融机构97家,其中银行类机构31家,保险类机构41家(不含保险代理机构),证券期货类机构25家。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7430.46亿元,比年初增长12.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204.20亿元,增长13.3%。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4195.61亿元,增长12.9%。在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中,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833.28亿元,增长8.5%;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余额9.21亿元,下降43.3%。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0.08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各类证券公司共开户95.41万户,比上年增加5.93万户。全年股票总成交额6100.59亿元,下降25.7%。年末保证金余额78.37亿元,增长12.3%。

全年全市各类保险保费收入177.66亿元,增长8.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1.05亿元,增长10.8%;人寿险保费收入116.61亿元,增长7.4%。全年保险赔款与给付金额32.87亿元,综合赔付率为53.8%。

九、科技和教育

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0家,总数达537家。全市专利申请量29199件,增长19.4%,其中发明专利5568件,占专利申请量比例为19.1%;专利授权量20900件,增长8.0%,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381件,增长82.2%。

全年新增3家省级企业工程中心和2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新增2个国家专利优秀奖,99项科研成果获得市科技奖;新增5个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目前团队总数达14家。

全市有幼儿园791所,比上年增加42所。3-6周岁在园(班)幼儿25.57万人,入园(班)率为97.0%。全市有小学322所,在校学生60.81万人;本市户籍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100%。全市有初中163所,在校学生19.21万人,初中入学率为100%。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有64所,在校学生12.59万人,其中普通高中(含完中)40所,在校学生7.59万人,中职学校24所(含技工学校1所),在校学生5.01万人。全市有普通高等院校6所,在校学生5.24万人。全年普通高等院校共招收本科、专科学生2.05万人,毕业生1.26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有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站33个,公共图书馆649个,博物馆31个,艺术表演场所12个,电影放映单位59个,网吧1042间。全市有公共广播节目52套,公共电视节目21套。全年共发行报纸8912.96万份,其中《东莞日报》4481.5万份;各类杂志138.54万册,电影放映29.1万场次,观众537.1万人次。

年末全市有医疗机构2218个,其中门诊、诊所、医务室、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机构2142个。全市卫生技术人员4.06万人,医疗机构病床2.46万张。全市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87个。全年诊疗总人数上升18.2%。

全年全市运动员共获得137枚金牌、105枚银牌、99枚铜牌。其中夺得全国赛金牌10枚;广东省赛金牌127枚、银牌95枚、铜牌92枚。全年举办市级综合和单项比赛12次,参加人数0.37万人次。全市有体育彩票发行网点1016个,销售总额10.71亿元,体彩公益金7522万元。

十一、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安全生产

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94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4944元,分别增长8.7%和9.2%。

全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1369元,增长14.1%,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8.44平方米。全年农民生活消费现金支出16103元,增长14.6%,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0.33平方米。

全市五大险种参保总人次为2553.93万人次,增长3.7%。基本医疗保险616.86万人,失业保险312.78万人,工伤保险494.14万人。全年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207.92亿元,保险基金总支出86.7亿元,年末保险基金累计余额591.59亿元。全年累计征缴各项保险(不含机关养老保险)基金187.17亿元,增长19.0%。

年末全市有收养类福利事业单位34个,其中社会福利院1个,社会福利中心1个,敬老院31个,敬老院供养老人709人。社会福利事业单位收养2269人,全年社会救济2.47万人。全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8906.6万元,社会救济福利事业费用2.93亿元,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支出274.2万元,慈善基金结余2.07亿元。全市纳入“五保户”对象有1015人,“五保户”费用支出1702.9万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年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4341宗,下降4.1%;死亡534人,受伤4835人,分别下降1.1%和3.6%;直接经济损失5325.39万元,增长704.1%。其中,道路交通事故4299宗,下降4.3%;造成死亡490人,受伤4831人,分别下降1.0%和3.4%。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06,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为3.31。

十二、人口、资源和环境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87.0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47万人,出生率为13.3‰;死亡人口9684人,死亡率为5.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29.2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35.28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88.67%。

全年雨日天数205天,日照时数1708.7小时,平均气温22.6摄氏度,相对湿度78%,降水量1838.6毫米。

年末全市有森林公园18个,林业用地面积90.29万亩,生态公益林32.96万亩,林木积蓄量291.03万立方米,林木总生长量14.61万立方米。

年末全市建成区土地面积888.39平方公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59.71平方公里。林业用地面积90.2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7.1%,林地绿化率为97.0%;城市建成区绿地率为42.4%,绿化覆盖率为45.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53平方米;全市已建成公园广场1057个,面积1.21万公顷。

注: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最后统计数据以《东莞统计年鉴-2013》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自2012年起,“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支出”统一更名为“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4、五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即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包括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包括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以及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包括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

四个特色产业:玩具及文体用品制造业(即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化工制品制造业(包括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业及核燃业)、包装印刷业(即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

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采用农村住户抽样调查口径。

6、阅读本公报时,请注意统计指标的时间、口径和计算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