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广东

揭阳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6 02:56:16 来源:揭阳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865次

2002年,揭阳经济逐步回升,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一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采取积极措施,努力消除世界经济低迷、国内通货紧缩和我市遭受自然灾害的不利因素,坚持扩大内需和开拓外需,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深化各项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使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揭阳经济步入快车道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综合

国民经济加速增长。据初步统计,2002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GDP)442.0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8.3%,增幅提高了1.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69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222.45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36.95亿元,增长8.8%。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经济实力有所增强。三次产业的构成比例,由2001年的“19.3:50.0:30.7”演变为“18.7:50.3:31.0”。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596元,比上年增长7.5%。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市在岗职工人数19.65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城镇私营从业人员2.09万人,增长6.3%;城镇个体从业人员4.62万人,增长3.0%。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全年职工工资总额18.32亿元,比上年增长18.0%;职工平均工资9320元,增长18.2%。

市场物价平稳走低。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5%。其中:食品类价格下降2.9%;服务项目类价格上涨0.4%。

二、农业与农村经济

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2002年粮食播种面积239.97万亩,比上年减少17.48万亩,单产429公斤,增产17公斤,总产103.01万吨,减少2.90%;蔬菜播种面积83.54万亩,扩大7.94万亩;水果种植面积129.59万亩,扩大1.67万亩。农作物品种进一步改良,优质稻播种面积比重有所提高,蔬菜、水果的优良品种不断增多。

畜牧业、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16.47万吨,比上年增长0.3%;年末猪存栏101.92万头,牛存栏9.39万头。水产品总产量13.36万吨,比上年下降0.52%,其中淡水产品产量6.54万吨,比上年增长4.3%。

“绿色生态工程”建设再上新台阶。全市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021公顷,幼林抚育面积27673公顷,迹地更新面积3753公顷,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东径万亩柚木人工林及种苗繁育示范基地”、“黄岐山森林公园”建设进展顺利,揭西县被确定为“全国生态示范县”,这对加快我市“绿色生态工程”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农村电价全面下调,生产和生活总用电量再创新高。全年农村用电8.02亿千瓦时,增长12.26%。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1.3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9%。农田水利建设取得新进展。去冬今春投入建设资金4.13亿元,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3.0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0万亩。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71.32亿元,增长5.0%。其中:种植业产值29.82亿元,增长5.9%;牧业产值11.30亿元,增长3.0%。乡镇企业总产值735.8亿元,增长9.8%。普宁市和揭东县在全国农村综合经济实力评比中,分别荣获“全国百强县”称号。

三、工业与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下同)786.74亿元,增长11.5%。全部独立核算国有及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59.18亿元,增长13.7%。其中:轻工业总产值124.79亿元,增长4.7%;重工业总产值34.39亿元,增长65.5%。全部工业增加值203.09亿元,增长9.6%。

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高新技术工业增长领先。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新产品产值4.27亿元,增长78.6%。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技术含量较高行业的生产都保持较快增长。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1一11月累计,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5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实现利税总额4.63亿元,增长6.4%。亏损企业比上年同期减少7户,亏损面缩小1.4个百分点。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为102.15%,比上年同期提高2.37个百分点。其中:成本费用利润率提高0.11个百分点;工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每个从业人员年创造的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加3722元。

建筑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9.36亿元,比上年增长6.1%。房屋施工面积140.9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88.61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市政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明显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60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0.75亿元,增长20.1%;更新改造投资7.96亿元,增长31.8%;房地产开发投资4.18亿元,下降3.2%;城乡集体和个人投资28.51亿元,增长3.3%。

投资结构继续改善,第二、三产业投资得到加强。在全年城镇集体以上单位投资中,第二产业投入18.02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投入26.45亿元,增长27.8%。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普惠高速公路、北河环市大桥、梅东大桥等工程已竣工交付使用,揭普高速公路、汕揭梅高速公路等在建工程进展顺利。

市政建设投入增加,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全年投入市区市政及各项公共设施建设资金13788万元,增长154.5%。其中:投入市政建设资金12345万元,增长172.6%;投入园林绿化、自来水工程、路灯照明、公共交通等公共事业建设资金1443万元,增长62.5%。全年整修、改建市区道路2.15万平方米。年末市区自来水生产能力达日产28万吨,自来水受益人口62万人。人均占有公用绿化面积5.03平方米,市区绿化覆盖率为32.04%。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销售稳中见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65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城市实现零售额91.99亿元,增长11.2%;农村实现零售额56.67亿元,增长10.0%。在分行业零售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12.39亿元,增长11.7%;餐饮业零售额11.06亿元,增长15.2%;其他行业零售额25.22亿元,增长4.7%。

城乡集贸市场销售稳定增长。全年集市贸易成交额232.1亿元,增长2.7%。全市各大生产资料批发市场逐步趋向购销两旺。

六、对外贸易

外贸出口恢复增长。全年外贸出口总额4.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88%。其中:一般贸易出口2.98亿美元,增长89.98%;进料加工出口1.27亿美元,增长7.71%;来料加工出口0.18亿美元,下降21.6%。全市对外贸易实现顺差2.89亿美元,增长129%。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利用外资形势转好。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0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8%,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99亿美元,增长32.6%。新签利用外资合同42宗,比上年下降14.3%,合同利用外资额1.33亿美元,增长24.8%。

七、交通、邮电与旅游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全年完成增加值27.91亿元,比上年增长4.8%。交通设施继续完善。全市每百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拥有公路通车里程77.7公里,增长5.5%;沿海沿江主要码头共投入使用泊位41个。社会客货运输及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步增长。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19.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6.0%,其中公路运输完成19.3亿吨公里,增长25.2%。旅客周转量达71亿人公里。全市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33万吨,下降15.3%。邮电通信业取得新进展。全市年末自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92.2万门,增长11.1%;固定电话用户达到76.4万户,比上年增加9.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80.0万户,比上年增加19.8万户;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8.3亿元。

旅游事业持续发展。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包括一日游,下同)2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5.3%,其中接待外国及港澳台旅客3.1万人次,增长3.3%。全年出游人数3.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0.93%。全市旅游收入11.2亿元,增长13.7%。

八、财政、金融与保险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91亿元,比上年增长7.97%,其中工商税收4.56亿元,增长9.44%。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5.57亿元,增长22.64%,其中基本建设与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分别增长18.50%和30.59%。

金融业平稳运作。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94.54亿元,比年初增长11.3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41.25亿元,增长15.5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55.69亿元,增长11.48%。其中:短期贷款122.93亿元,增长7.95%;中长期贷款29.31亿元,增长30.61%。全年现金净回笼0.82亿元。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全年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2182万元,比上年增长5.43%;人寿保险保费收入14063万元,增长32%。全年各类财产保险赔款6051万元,人寿保险赔款673万元。

九、教育与科学技术

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年末全市共有中、小学校1613所,在校学生100.65万人,比上年增长2%。其中:普通高中47所,在校学生4.33万人,增长3.3%;初中207所,在校学生28.12万人,增长2.4%;小学1359所,在校学生68.20万人,增长1.2%。全市普通中专学校4所,在校学生0.29万人,比上年增长14.5%。职业高中20所,在校学生0.55万人。幼儿园889所,在园幼儿7.80万人。高等院校2所,在校学生0.39万人。教师进修学校5所,电视大学5所,成人中专学校5所,成人高中7所。当年全市被全国各类高等、中专学校录取的人数达1.38万人,比上年增长28.7%。

基础教育稳步推进,“普九”成果得到巩固和发展。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56%,小学毕业升学率达96.42%。

科技事业迈出新的步伐。全年市本级科技三项经费支出185万元,比上年增长10.1%。全市共有27个项目列入省和国家各类科技计划。其中:国家星火计划1项,国家火炬计划1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试制计划2项,国家科技成果推广计划1项;省农业攻关和星火计划9项,省工业攻关和火炬计划6项,省重点新产品试制计划5项,省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3项,省社会发展计划1项。全市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28项。当年有7个企业被确定为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个,至年末,全市共有省级民营科技企业75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9个。

十、文化、卫生与体育

文化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事业稳步发展。2002年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影剧院35个,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纪念馆)5个,艺术教育中心1个。广播电台1座,中波广播转播台1座,电视台1座,卫星地面接收站215座。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7.15%,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6.8%。市级报社1个,报纸发行量4.3万份。

卫生事业继续推进。农村人口初保达标得到巩固和发展,卫生支农力度不断加强,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全年诊治病人472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15.36万例。全市住院分娩率为73.3%,产前检查率为90%,孕妇系统管理率为94.2%。儿童免疫“四苗”接种率为95%,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82%。

通过整治和加大监管力度,全市医药市场已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我市象棋特级大师许银川在上年获得一次世界冠军和一次全国冠军的基础上,2002年又夺得一枚全国比赛金牌。著名运动员郭伟忠在2002年远东和南太平洋残疾人运动会上荣获1枚金牌。在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上,我市运动员共夺得3.5枚金牌、2枚银牌和5枚铜牌。全民健身运动方兴未艾。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市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达118万人以上,约占总人口的36%。全民健身计划顺利实施,人民体质不断增强。在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仅在校学生就有63.91万人达标,达标率达到91.6%。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年末全市总人口584.70万人,其中:非农人口172.71万人,占29.5%;农业人口411.99万人,占70.5%。全年出生人口8.04万人,死亡人口2.86万人,净增人口5.18万人,自然增长率为8.9‰。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29元,比上年增长4.5%。农民人均纯收入3713元,增长3.7%。年末城区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1.8平方米。

社会保障明显加强。年末全市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25.2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20.50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5.40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为8.28万人,各类保险参保人数都比上年有所增加。全年发放离退休人员养老金1.78亿元,增长22.8%,发放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149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全年发放保障资金2516.63万元,救济了3.08万户,计8.63万人。发放了救灾款物1313.2万元,救济了10.44万户,计19.18万人次。年末全市共有敬老院92所,供养五保户1179人。城市福利院3所,收养孤寡老人66人。

环境保护工作得到重视和加强。年末全市共有环境监测站5个,取得认证的监测项目46个。通过各级的有效监督和控制,全市各种污染有所减少,居民生活、工作环境逐步改善。

注:

1、本公报各项指标为初步统计数。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2、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速按可比价计算。

3、人口指标为公安部门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