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广东

东莞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6 02:30:03 来源:东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400次

2001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东莞人民在中共东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方针政策,以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总任务、总目标统揽全局,围绕建设以国际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现代化中心城市,积极推进“一网两区三张牌”工作,坚定信心,扎实工作,着力应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努力克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带来的困难,国民经济持续稳健增长,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管理向前推进,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实现了为“十五”计划开好局的各项预期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步、健康向前推进,经济运行抗波动能力增强。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78.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0%,增长幅度已连续5年保持在18%左右的水平。第二、第三产业共同推进经济增长。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31.27亿元,增长2.10%;第二产业增加值318.85亿元,增长20.20%;第三产业增加值228.32亿元,增长17.50%。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45.02亿元,增长47.7%。企业总体数量增加。至2001年底止,全市注册登记的工商企业和个体户有16.37万户,比上年增加2.05万户。

市场价格总水平稳中有降,继续低位运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8%。分类别看,有二大类呈微升态势,其中烟酒及用品类上升2.6%,交通和通讯类微升0.8%;有六类呈下降态势,其中衣着类下降4.2%,食品类下降3.4%,交通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娱乐教育用品和服务类、居住类等四大类的下降幅度在0.2%至2.1%之间。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作用显现。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5.41∶55.12∶39.47。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0.9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0.50个和0.4个百分点。投资结构进一步侧重于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环保建设与高科技项目建设,以电脑资讯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

宏观经济效益稳步提高。按户籍人口计算,2001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77万元,比上年增长16.8%,按1美元兑8.277元人民币计算,折合4560美元,增长17.4%;人均财政总收入8187元,增长20.65%;人均结汇额4409美元,增长29.87%。财政税收在连续几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预算内三级财政总收入(含关税)126亿元,比上年增长21.67%,若剔除海关税收因素,增长44.5%。外贸进出口顺差35.24亿美元,增长55.04%。为国家提供外汇顺差62.88亿美元。

公有资产管理取得新成效。2001年市、镇、村三级公有资产总额1262.91亿元,比上年净增111.95亿元,增长9.73%;资产净值697.89亿元,净增64.5亿元,增长10.18%;总资产负债率为44.74%,比上年下降0.23个百分点。

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顺利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市政府工作部门从39个减到32个,市级机关行政编制总数精简25%,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提高了办事效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优化资本结构稳步推进,公有制企业改革继续深化。市属12家企业实行转制,企业员工得到妥善安置。建立了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有步骤地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建立和健全各项资产管理制度。对集体经济运行实行民主监督,全面实行了电算化管理。对市、镇财政实行收入、支出、核算“三集中”制度,进一步完善了财务管理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办法。

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加快优势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2001年,全市19家国有控股工业企业逐步完善了“三会四权”的法人治理结构,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增强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其中广东福地彩管有限公司经过产权置换,成功收购了四川红光实业股份公司,进一步扩大了企业规模和生产能力。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市经贸、财贸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指导企业开展各项改制工作,重点落实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创造条件。

扶持民营经济加速发展。2001年市委提出打造好“民营牌”的口号,把民营经济作为民族产业的主要方面来培育,制定《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放开经营领域等10个方面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制定《关于民间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引导民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多种优惠措施,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全年新注册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2.8万户,比上年增长61.3%,注册资本36.6亿元,增长37.9%。全年私营及个体经济完成工业总产值60.58亿元,增长32.75%;2001年私营个体经济缴纳各项税收16.3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不含关税)的14.6%,增长45.0%。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推动多渠道扩大就业。2000年结转企业下岗职工人数1602人,全年减少下岗职工人数1022人,下岗职工再就业率为63.80%;2001年城镇劳动力供给人数6788人,全年城镇劳动力安排就业人数5849人,待业人员就业率为86.17%。

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经济结构性矛盾和经济体制深层次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职工工资和农民收入的增速落后于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社会就业压力较大,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不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更加和谐、协调地发展,社会治安和市场经济秩序有待进一步整治。

二、农业

种植业生产结构得到调整,品种优化。针对全国性的粮食生产总量供求基本平衡的情况,我市结合实际,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新一轮的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推动农业整体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3.85万亩,比上年调减18.92万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28.34万亩,调减18.22万亩;粮食总产量12.84万吨,调减37.12%,其中稻谷产量10.99万吨,调减40.11%。水稻面积虽然调减,但品种得到优化,全市优质谷种植率达100%。主要经济作物保持稳定。蔬菜种植结构明显优化,名优、新特、精细品种增加,反季节和无公害化生产加强。全年蔬菜面积46.57万亩,比上年增加5.84万亩;蔬菜总产量70.68万吨,增长7.38%;水果总面积27.54万亩,减少7.46%;水果总产量15.01万吨,增长16.04%。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林业生产向生态性、公益性方向发展。全年造林种果面积3.8万亩,年末有林地面积93万亩,林木积蓄量146万立方米,林木总生长量12.9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31.23%。

畜牧业稳步发展,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增长点。全年牧业总产值24.54亿元,比上年增长7.54%,牧业拉动农业总产值增长2.59个百分点。全年生猪饲养量325.58万头,增长12.50%。家禽上市量2007.83万只,下降6.14%。禽蛋产量4441吨,增长1.70%。全年畜牧总肉量19.84万吨,比上年增长10.83%,其中猪肉16.84万吨,增长12.50%。渔业有所下降。全年水产品产量8.96万吨,比上年下降5.76%。其中海水产品产量3.09万吨,下降7.09%;淡水产品产量5.87万吨,下降5.05%。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1.57万千瓦,全年化肥施用实物量9.91万吨;农药施用量1819吨。水利工程建设投入加大。全年水利修建投入3.34亿元,完成土石方501万立方米;加固江堤52.8公里,海堤92.6公里,加固水库18座,改善灌溉面积4.79万亩,增加治涝装机22台共3575千瓦,新建和加固闸窦153座,疏通河道99.4公里。农村用电量147.58亿千瓦时,增长12.4%。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5.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4%。其中种植业占40.89%,比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牧业占43.88%,上升2.46个百分点;渔业占12.89%,下降1.95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308.95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1.45%。按经济性质分,公有经济完成工业总产值194.34亿元,下降13.66%;非公有经济1114.61亿元,增长29.23%。在公有经济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完成产值119.55亿元,下降20.76%;集体工业完成产值74.79亿元,下降1.68%。在非公有经济中,外资型工业发展最快,完成产值1036.88亿元,增长29.48%,占非公有经济产值的93.03%,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9.21%。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产值694.59亿元,增长22.50%;重工业产值614.36亿元,增长20.34%。按规模分,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039.68亿元,增长15.50%;规模以下工业产值269.27亿元,增长51.10%。

产品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积极扶持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量大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加快产业基地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电子及通讯产品生产增长较快,已成为工业经济的第一支柱,成为IT产业的大市。2001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工业产值增长19.17%,占33.72%;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增长18.56%,占3.88%;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增长4.06%,占9.38%;纺织业增长63.21%,占8.09%;造纸及纸制品业增长64.83%,占4.54%;塑料制品业增长9.06%,占4.2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3.21%,占7.19%;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0.62%,占9.94%。适销对路的工业品产量大幅度增长,部分工业品受市场需求约束而生产不景气。全年生产移动电话机1178.14万部,增长90.43%;电话单机1085.97万部,增长1.11%;彩色电视机107.88万部;彩色显像管277.59万只;组合音响2079.81万部,增长5.52%;敷铜板459.61万平方米;吸尘器385.77万台;电子元件132.59亿只,增长27.55%;传真机4.81万部;打印机37.61万部,增长49.01%;显示器516.56万部,增长29.12%;键盘2787.54万个,增长2.87%;鼠标1448.65万个,增长68.10%;微电机16.43亿台,增长16.45%。发电量238.66亿千瓦时。

工业经济效益基本稳定。2001年,全市工业经济效益在上年明显好转的基础上,基本保持稳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09.45,受利润总额弱势下滑的影响,比上年下降5.10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9.83%,上升0.06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3.96%,下降1.39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49.42%,下降0.74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率为27.96%;按增加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39438元/人;全年实现利税总额78.97亿元,下降6.10%,其中利润总额43.36亿元,下降13.89%;按企业个数计算的企业亏损面为33.10%,比上年上升1.8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3.25亿元,上升39.33%。

建筑业稳步发展。建筑企业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投资多元化、管理社会化、经营市场化的新机制,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效益。全年四级资质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增加值8.03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实现利税总额2.85亿元,增长26.67%,总产值50.69亿元,增长22.85%。施工单位工程个数1921个,施工工程竣工个数1107个。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促进新一轮投资增长。2001年,市委提出打造好“城市牌”的口号,我市掀起了城市建设的热潮。在城市建设的带动下,特别是新城区工程建设的启动,产生了推进投资的积极效应。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49亿元,比上年增长21.97%,增幅比上年提高5.47个百分点,投资总量创历史新高。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4.02亿元,增长21.20%;更新改造投资13.75亿元,增长22.44%;房地产开发投资14.85亿元,增长32.0%。在投资总额中,国有单位投资28.25亿元,增长42.89%;外商投资13.66亿元,增长47.36%。

固定资产投资侧重于城市建设、基础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水利和环境保护建设、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以及高科技产业项目的建设得到加强。在投资总额中,运输邮电业投资12.07亿元。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和效益有:新增电力、电缆176公里,防洪堤23公里,改建公路7公里,新增一级公路9公里。

主要工程项目进展顺利。加快城市新区建设,完成了东莞大道、国际会展中心等重点工程,市机关干部住宅小区建设进展良好;顺利推进松山湖区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有重点地改造城市旧区,完成了莞城东江花园、市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城市夜景灯光工程、市粉厂搬迁工程等工程项目;为了改善用水质量,基本完成中西部供水工程;为了改善教学条件,有步骤地搬迁和改造校园,完成了东莞中学南区改造工程,完成东莞师范、莞城一中搬迁后期工程,完成莞城三中新校址征地工程,高级中学新建教学楼工程;建成一批输变电工程,新增主变容量225.4万千伏安。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网络进一步完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运输总量增加。年末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2570公里,比上年增加51公里,公路密度104.26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393公里,密度97.08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99公里,密度4.02公里/百平方公里。年末全市拥有民用汽车18.36万辆,比上年增加2.99万辆。其中,普通载货汽车9.0万辆40.52万吨位,增加0.96万辆7.64万吨位;载客汽车8.97万辆70.44万客位,增加2万辆14.42万客位。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40.6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0.39%。其中公路25.01亿吨公里,增长1.67%;水运15.61亿吨公里,下降1.58%。完成旅客周转量103.1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96%,其中公路103.02亿人公里,增长2.97%。港口货物吞吐量883万吨,比上年增长18.36%。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年末拥有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3.56万门,新增接入网设备总容量111.73万门,拥有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41.7万门。年末实有程控电话用户98.9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含充值卡)295.76万户,分别比上年增加20.84万户和172.08万户。按户籍人口计算的电话普及率262部/百人,比上年增加129部/百人。数据通信跨上一个新台阶。年末全市DDN(数字数据)用户端口3306端口,比上年净增565端口,增长20.61%;互联网用户28.44万户,净增14.66万户,增长1.06倍。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总量122.55亿元,比上年增长69.13%,日均邮电业务总量超过3300万元。

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年末全市拥有三星级及以上的酒店有48家。全年接待过夜旅客人数327.10万人。其中外国人22.26万人,港澳台同胞87.98万人,国内游客216.86万人,全市客房平均开房率为62%。全市境内旅游景点观光人数259万人次。全市11家旅行社共组织47.90万人次外出旅游观光,比上年增加10.49万人次。其中国内游43.90万人次,增加11.53万人次;出国(境)游4万人次,减少1.04万人次。全年旅游业总收入39.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68%,其中旅游外汇收入8200万美元,增长7.65%。

六、国内贸易

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日益完善。商业企业以展示新形象为动力,以连锁超市为代表的新型业态加快商业布局和业态调整,进一步治理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推进“购物放心街、放心店”建设。至2001年末,全市工商注册登记的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和个体商业户6.89万个,比上年增加1.14万个,餐饮业0.98万个,增加0.15万个。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107个;限额以上餐饮企业84个。各类批发、集贸市场375个,比上年增加67个;市场交易面积297.76万平方米,当年增加48.61万平方米。

零售市场稳中见旺。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到位和效能的释放,消费者信心进一步增强,商品销售稳步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12亿元,比上年增长15.52%,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62个百分点。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27.55亿元,增长1.14%;集体经济49.72亿元,增长20.27%;私营个体经济109.06亿元,增长17.64%;港澳台商投资经济7.12亿元,增长15.58%;外商投资经济2.67亿元,增长15.09%。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118.06亿元,增长13.80%;餐饮业33.55亿元,增长29.43%;制造业及其他44.52亿元,增长10.97%。在批发零售贸易业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32.47亿元,增长15.26%;限额以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85.59亿元,增长13.26%。

集市贸易商品丰富,商业企业经济效益基本稳定。全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7.42%。其中,城市集贸成交额4.10亿元,增长23.12%;农村集贸成交额130.90亿元,增长17.25%。全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销售收入126.80亿元,商品销售利润4.65亿元,利润总额0.34亿元。

会展经济发展迅速。2001年,我市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展览展销活动,全年共审批登记各类商品展览会50个,总成交金额近300亿元,参观人次250多万。第三届中国东莞国际电脑资讯产品博览会再创佳绩,共签订投资及贸易项目253项,成交总额17.1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42.3亿元),比上届增长45%,共有40多万人次参观电博会;举办了第六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成交总额20.2亿元;第五、六届厚街国际名家具展览会分别成交8.1亿元和8.2亿元;第五届全国名特优水果交易会成交3.1亿元;第五届东莞全国鞋材及工业设备交易会成交1.5亿元;首届东莞汽车摩托车博览会和首届广东国际汽车博览会成交8.5亿元,共有50万人次参观;首届大京九农副产品(常平)展销会成交7亿元;首届广东(大朗)毛织产品展示会成交2亿元,参观人次20万。这些展览贸易洽谈会,规模大、档次高、成交额大,对启动内需起积极作用,带动了我市经济的发展。至2001年末,全市专业展览场馆面积35.4万平方米,其中已建成的东莞国际会展中心和在建的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其规模与档次均可承办大型的国际专业展览活动。

七、对外经济贸易

2001年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尤其是IT产业不景气,美国发生“9·11”事件,外贸工作压力加大。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我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外贸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大力拓展新的出口增长点,改进服务方式,实行并联审批、集中服务日,颁发“办事优先卡”,扶持300多家大企业扩大出口,实行市、镇领导跟踪服务制度,提高通关效率,努力克服世界经济增速趋缓的不利影响。外贸出口增幅从2001年6月止跌回升,全年进出口总额(海关统计口径)344.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60%。其中进口额154.65亿美元,增长3.90%;出口额189.89亿美元,增长10.80%,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增长9%的任务,继续保持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中出口总额排名第三的位置。

外贸出口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全市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与需求,在出口商品结构上重点抓好技术含量高,加工程度深,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出口,尤其是电脑资讯产品的出口,扩大了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全年机电产品出口值115.48亿美元,增长11.50%,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0.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电脑资讯及相关类产品出口86.5亿美元,增长13.8%,占出口总额的45.5%,提高1.3个百分点。在出口市场结构上,美国、香港、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是主要出口对象。全年对美国出口值63.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7%,占全市出口总额的33.3%;对香港出口值55.37亿美元,增长18.3%,所占比重为29.2%;对欧盟出口值27.69亿美元,增长7.4%,所占比重为14.6%。

利用外资再创新局面。全年实际利用外资(不含对外借款)18.16亿美元,取得历年来最好的成绩,比上年增长10.23%。外商直接投资仍是利用外资的主体,达11.47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3.16%。外商在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实际投资比重上升。全年新签和增资利用外资协议4199宗,增长1.92%;协议规定外商投资额20.9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24%,平均每项协议49.96万美元,比上年增加5.39万美元,说明利用外资的规模扩大。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扩产是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全部企业增资项目外商投资额9.66亿美元,增长13.84%,占外商投资总额的46.04%。其中“三资”企业增资项目外商投资额6.78亿美元,增长11.25%。外资来源多样化。其中香港8.96亿美元、英属维尔京群岛2.47亿美元、台湾3.21亿美元、日本0.70亿美元、新加坡0.56亿美元、美国0.26亿美元、韩国0.28亿美元,欧盟0.43亿美元。至2001年末,全市拥有外商投资实际投产企业13612家。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八、金融、证券与保险业

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全市金融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稳健的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信贷业务良性发展。年末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458.65亿元,比年初增长18.72%。其中,储蓄存款余额799.18亿元,比年初增长18.91%;企业存款余额503.20亿元,比年初增长14.70%。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750.18亿元,比年初增长18.9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534.19亿元,比年初增长6.46%,中长期贷款143.61亿元,比年初增长53.75%,说明企业经营情况好转,贷款的有效需求增长。实现存贷顺差708.47亿元,增长18.51%。信贷资产质量稳定。年末,全市本外币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4.19个百分点,其中,逾期贷款率下降2.71个百分点,呆滞贷款率下降2.07个百分点。当年新增人民币贷款本金回收率为99.51%,新增人民币贷款利息回收率为99.08%。全年现金收入3849.44亿元,比上年增长7.09%;现金支出3858.31亿元,增长3.75%。

证券市场交投相对疲弱。年末全市有证券营业公司5家。全年股票总成交额562.34亿元,比上年下降50.30%。其中买进额288.60亿元,下降49.75%;卖出额273.74亿元,下降50.86%。保证金余额40.11亿元,比年初下降7.54%。

保险业取得新的进展。全年中国人民保险东莞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东莞分公司、中国平安保险东莞支公司及中国太平洋保险东莞支公司等四家保险公司实现承保总额2441.67亿元,比上年增长28.13%;保费收入13.78亿元,增长9.02%;赔款支出3.14亿元,增长20.77%。

九、科学技术与教育

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全年获批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至2001年末,全市有省级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77家。全年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330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5.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9.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占全市出口总额的26.1%,比上年上升4.1个百分点。

民营科技事业发展明显加快。全年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118家。年末民营科技企业总数350家。年末民营科技企业资产总额28.5亿元,增长90.5%。技工贸总收入50亿元,比上年增长41.2%,其中年收入超亿元的有9家,超1000万元的有20家,分别比上年增加2家和4家。有17家企业被评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有41家企业被评为省级民营科技企业。

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专利申请量大幅增长。全年申请专利2914件,授权专利1753件,分别比上年增长76.3%和25.3%。专利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全年配合省知识产权局共查处专利侵权案5宗,调解处理专利纠纷12宗,展览侵权案3宗。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显著加强。全市已有8家企业和16种软件产品通过省信息厅认证。全年签订各类技术贸易合同89项,技术交易额960万元。

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结硕果。全年申报国家、省级的科研项目达100多项,成为向上申报科研项目最多的一年,其中被列入国家和省科研计划的有54项;全年共组织新产品、新技术及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鉴定共53项,增长60.6%;评定市级科技进步奖51项,比上年增加4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24项;属国内先进的项目36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全年有3个镇被评为全省专业技术创新工作试点镇,至2001年末,我市的专业镇已达4个。

科技园区规划取得突破性进展。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各项筹备建设工作已经展开,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被列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在争取列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松山湖科技园的带动下,各镇区纷纷设园招商,园区建设标准越来越高。目前全市按科技园的要求建设的园区有40多个。

质量技术监督与质量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抽查合格率为86.58%,比上年提高1.48个百分点;通过质监部门申请,新增ISO9000系列标准认证37家,至2001年末,全市共有1320家企业获得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

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事业实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幼儿教育稳步发展。全市拥有幼儿园480所,比上年增加13所,在园幼儿人数11.30万人,入园率为93.5%,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高。全市共有小学550所,在校生29.54万人,比上年增加2.26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辍学率为0,毕业率为99.47%。全市初中在校生9.38万人,比上年增加0.61万人,适龄少年入学率为99.77%,辍学率为0.4%,毕业率为97.85%;全市残疾儿童少年在校生750人,普及率为97.15%。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各项指标均处于全省先进水平。

高中阶段教育稳步发展。全市有普通中学75所(其中普通高中37所),职业中学17所。升入各类高中阶段学校就读学生2.25万人,升学率为90.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普通高中在校生与中职在校生比例为48∶52,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在校生占每万户籍人口的比例在全省名列前茅。

成人教育继续发展。全市参加培训学习的职工有5.73万人,占职工总人数的67.3%,比上年增长0.3%,其中农民有73.5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98%;社会力量办学培训5.01万人,比上年增长6.7%。参加成人高考1.37万人,被录取的有0.90万人,比上年增长35.36%;参加高等、中等教育自学考试5.19万人次,增长27.7%;其中本市户籍报考2.76万人次,占户籍人口的18.2‰,大大超过省定2001年自考人数占总人口3‰的要求。

教育科研继续向前推进。全年获得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获得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0项,名列全省第一。申报各种科研成果大幅增加,是全省参评项目最多的地级以上市。

教育质量有新的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十多年来,第一次实现中小学生犯罪率为零。全年在全国和省组织的学科竞赛中,共有357人获奖。普通高考省线入围人数3225人,比上年增加579人,增长22%,其中,上本科线2099人,比上年增加421人,占省线入围人数的65%。被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录取人数5651人,比上年增长12.6%,当年升大学的人数占户籍人口的比例为3.7‰,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名列第二。2001年,原莞籍在校大学生共有3.56万人,其中普通高校本、专科生1.69万人,成人高校生1.45万人;全市同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为26.2%,提前10年实现并超过国家提出的目标。

十、文化、卫生与体育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事业长足发展。全市现有文化事业机构12个,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21个,藏书98.76万册,博物馆3个,藏品10932件。镇区级文化站32个,电影放映单位145个,其中影剧院84个。共有公共文化设施占地面积236.3万平方米,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97.52万平方米。举办各类展览77期次,接待参观人数130万人次;出版各类图书12.81万册、各种杂志83.44万册、各种报纸1502万印张,《东莞日报》发行量1575万份。全市现有两频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两频广播平均日播出时间32.5小时,电视平均每周播出时间336小时,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100%。市电视台《东莞新闻》全年播出新闻12181条,自采专题片315集,公益宣传片20466次。《新闻传真》78期。广播电视作品获得省及以上奖27个,其中获得国家级奖项6个。

群众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市政府投资数亿元的东莞大剧院,东莞图书馆等一批大型文化设施已完成规划,在积极筹建。各镇区也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力兴建群众文化活动场所。我市乡镇文化广场,文化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村级文化广场有近百个。至2001年末,全市乡镇共有文化活动阵地占地面积126.12万平方米,建设面积64.75万平方米,全市城乡用于文化设施建设的费用达1.58亿元。

群众性文化活动方兴未艾。全年各镇区文化站共举办各类文艺晚会967场,比上年增加164场;举办各类文化展览324次,比上年增加13次,共展出作品29233件。全市165个剧场,共接纳安排了297个团队到我市各镇区剧院演出,演出场次达1966场,大大活跃了东莞城乡的文化生活。业余文艺创作喜获丰收,共创作各类文艺作品15041件,其中一批业余文艺作品在全国、全省各类比赛、展演中获奖或入选。

卫生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73个,其中医院46个;拥有病床位7474张;卫生技术人员8064人,其中医生3429人;全年医疗设备建设投入1.38亿元;拥有核磁共振仪、ECT、CT等各类大型医疗设备590台,各类大型医疗设备平均使用率均达90%以上。

各项医疗业务稳步发展。全市门诊诊疗总量1941.6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8%;住院治疗人数25.77万人次,治愈人数15.78万人,实现治愈率为71.7%,好转率为25.3%。传染病、慢性病防治也取得新的成效,全市无霍乱病例发生;首次开展了外来人口结核病预防工作;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大力抓好以消灭脊髓灰质炎为重点的计划免疫工作,使我市成为全国较早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地区。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称号。

初级卫生保健达标成果得到巩固和发展。全市居民及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9%以上;全市自来水普及率达98.6%;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5%以上,粪便无害处理率达94%以上;顺利地通过了省卫生城市考核评比,共建成3个国家卫生镇、4个省卫生镇。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市拥有综合性或单体大型的公共体育设施87个,总占地面积4.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成功承办了九运会的射击(飞碟)、男子篮球等比赛项目,荣获“九运会组织工作贡献奖”,我市赛区被评为优秀赛区。圆满举办了东莞市第五届运动会,参赛运动员8000多人次;举办镇区级综合运动会5次,参赛运动员4000多人次,镇区及市直部门也相继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系列运动会。全市性体育运动广泛开展,全年成功举行了万人迎春长跑活动,举行了“群狮贺岁、百花迎春”文体大巡游贺元宵活动,举行了富有地方特色、传统气氛、历时一个月的水乡龙舟竞渡活动。年末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28.65万人。

竞技体育取得好成绩。全市运动员在省级及以上各类体育比赛中共夺得国际赛金牌13枚、银牌4枚,铜牌4枚;夺得亚洲赛金牌3枚,铜牌1枚;全国赛金牌22枚、银牌24枚、铜牌12枚;全省赛金牌48枚。

十一、环境保护与市政建设

环境综合整治得到进一步加强。关闭了一批水泥厂、养猪场、砖厂、石场,限期治理一批污染企业,建设市区生活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开展机动车尾气路检,扩大了烟尘控制区和噪声达标区的范围。治理东深供水工程沿线污染,限期治理沿线58家千人以上企业和12个生活小区的生活污水,加快建设沿线各镇污水处理厂。加强环境管理,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371宗,巩固了“一控达标”成果。我市在2000年度全省城市环境定量考核中得分83.82分,比上年提高6.25分,排名保持在全省第九名。

城市建设开创新局面,城市面貌明显改观。2001年,我市掀起新一轮城市建设的热潮,按照以国际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定位,坚持“高强度投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完成了市区总体规划,高起点规划了城市新区和松山湖区,高标准修编各镇区总体规划。加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铺开了厚大公路,莞深高速延伸线、莞樟公路谢岗段改造等工程。加快城市新区建设,完成了东莞大道、国际会展中心等重点工程建设;组织了市行政办事中心、歌剧院、图书馆等一批重点项目的规划设计;顺利推进松山湖征地拆迁等前期工程工作;有重点地改造城市旧区,增建公园广场,实施“穿衣戴帽”工程,整治美化了部分街道。市属重点工程当年竣工和在建项目23个,完成总投资13.2亿元。各镇区也建设了一批重点工程。新一轮的城市建设有效地拉动了我市国民经济的增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市政公共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市实有公园(含小游园)437个,面积达147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524公顷,园林绿地面积1657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652公顷;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95平方米,镇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70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加3.5平方米和0.91平方米。全年市内公共汽车营运路数39路,公共汽车营运车辆482辆,全年公共汽车客运量7892万人次,乘客周转量14.65亿人公里。完成了市中西部供水工程,实现城区至长安、虎门、厚街、沙田、道窖等镇供水管网的全线贯通和望牛墩、洪梅镇的供水支线修通。全市有自来水厂211座,全年有效供水量10.66亿吨,实现自来水普及率为98.6%。全市有变电站71座,其中110千伏级61座,220千伏级9座,500千伏级1座,拥有主变台数177台,其中110千伏级142台,220千伏级26台,500千伏级9台;主变容量1276.2万千伏安,其中110千伏级的607.2万千伏安,220千伏级的444万千伏安,500千伏级的225万千伏安。全年总供电量207.7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48%;总售电量196.59亿千瓦时,增长16.28%。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速度较上年下降。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2001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1.16‰,死亡率为4.14‰,自然增长率为7.01‰,比上年下降0.51个千分点。年末户籍人口153.89万人,比上年增加1.28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年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6183元,比上年增长15.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38元,比上年增加2796元,增长19.77%;农民人均纯收入7366元,增加635元,增长9.43%。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669元,比上年增长17.08%。其中,食品支出4572元,增长12.94%;交通通讯支出4258元,增长28.68%;娱乐文教服务支出1429元,略降5.8%;居住消费支出1173元,略降3.6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7170元,比上年增长20.44%。其中,食品支出2689元,略升0.56%;交通通讯支出534元,下降2.91%;娱乐文教服务支出567元,增长0.35%;居住消费支出2483元,增长62.08%。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电脑98台、移动电话186部、摩托车170辆、家用汽车16辆、空调器184台、彩电176台、影碟机68台、录放像机48台,组合音响76部,微波炉60台,洗衣机110台,电冰箱118台,吸尘器34台,摄像机4台,照像机84架,钢琴4架,健身器材20件;自来水独用率为100%,液化石油气独用率为98%。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汽车5辆、摩托车108辆、彩电115台、电脑3台、电冰箱93台、电话机95部、移动电话33部、家用空调器34台。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4.3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2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8平方米,增加1平方米。每户家庭独用厨房,独用卫生间。

社会保障覆盖全社会。全市已基本建立了覆盖城镇职工、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东莞城乡居民人人享有生活保障。年末全市参加社会养老保险83.01万人,工伤保险136.53万人,失业保险17.91万人,医疗保险84.99万人,生育保险13.84万人,社会保险待遇总支出6.54亿元,比上年增长61.61%,其中,养老保险待遇支出增长62.22%,工伤保险待遇支出增长21.60%,失业保险待遇支出增长51.36%,医疗保险待遇支出增长1.80倍,生育保险待遇支出增长1.02倍。农民养老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到年末,全市农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59.28万人。全市有16.63万农业户籍的老人(男60周岁以上,女55周岁以上)获得每月150元以上的基本养老金。

全市有社会福利院3个,社会福利院床位450张;全社会福利单位收养1867人;全年社会福利救济事业费2827万元;全年安排“四残”人员就业430人;全市有城镇社会服务设施342个,32个镇区全部建立了社会保障网络。

注: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最后统计数据以《东莞统计年鉴-2002》为准。

2、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年末人口数据为公安数据。

4、原莞籍在读大学生是指原东莞户籍的学生被全国各类大学录取在读的大学本科、专科学生。

5、城镇在岗职工不包含乡镇及以下办企业职工,请勿误用。

6、阅读本公报时,请注意统计指标的时间、口径和计算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