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广东

清远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6 02:18:57 来源:清远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001次

2006年清远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省委九届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地推进“三化一园”发展战略,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势头,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432.2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1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206.4亿元,增长56.5%;第三产业增加值147.7亿元,增长16.7%。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8:48:34。人均GDP11991元,增长28.3%,按现行汇率折算为1499美元。

市场价格总体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4%,其中食品消费价格逐步平稳,全年上涨2.1%,居住类消费价格上涨4.1%,液化石油气、汽油、柴油等能源的价格上涨较快,分别上涨13.1%、16.4%、16.5%,而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交通和通讯类等价格略有下降。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1.2%,其中建筑材料及五金电料类零售价格上升3.6%,玻璃上升6.9%,但水泥下降3.9%,交通、通信用品类下降9.4%。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2%,其中轻工业下降0.2%,而重工业上升5.0%。

城镇就业形势稳定。城镇单位从业人员25万人,增加2.4万人。其中制造业单位从业人员11.4万人,增加2.3万人。全年安排城镇待业人员0.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664人,登记失业率2.72%。全年组织劳务输出13万人。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体经济规模还比较小,土地、能源等瓶颈约束突出,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平稳增长。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含水果、茶叶、蚕桑)696.7万亩,比上年增加14.8万亩,增长2.2%。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21.8万亩,比上年增加2.6万亩。经济作物面积87.6万亩,减少0.2万亩。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例为46:54。种植业与养殖业产值比例为62:38。年末我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组织134家,其中龙头企业有96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有56家。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116.8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农业总产值67.7亿元,增长4.4%;林业产值6.3亿元,增长6.7%;牧业产值34.6亿元,增长7.3%;渔业产值6.2亿元,增长6.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0亿元,增长0.6%。

全年粮食产量106.1万吨,下降0.1%。蔬菜产量213.5万吨,增长3.7%。生猪出栏量220.0万头,增长3.1%。肉类总产量21.8万吨,增长3.1%,奶类产量1.2万吨,增17.9%,蚕茧产量1.3万吨,增33.7%。

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78.6万千瓦,比上年增加1.1万千瓦。化肥施用量(折纯)17.3万吨,增加2000吨。农药使用量6818吨,减少248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长强劲。全社会工业总产值673.4亿元,增长55.8%,规模工业完成总产值616.6亿元,增长62.4%。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68.2亿元,增长77.7%。实现销售产值599.2亿元,增长63.3%,其中出****货值107.3亿元,增长18.2%。

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加快。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63.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9.1%;水泥产量1200.5万吨,增长42.7%;瓷质砖产量5490.8万平方米,增长69.4%。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59.9,比上年提高32.1个百分点。全年流动资金周转次数3.5次,比上年提高0.7次。全员劳动生产率90567元/人,增加25287元/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4.1亿元,增长73.1%。产品销售率为97%。实现利税总额52.6亿元,增长1.96倍,实现利润总额16.3亿元,增长1.1倍。应缴增值税14.2亿元,增长54.2%。

建筑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27.55亿元,比上年增长37.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45万平方米,增长25.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9.0亿元,同比增长45.6%。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02.4亿元,增长37.6%;更新改造投资43.8亿元,增长3.3%;其它投资143.5亿元,增长74.9%;房地产开发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完成投资39.3亿元,增长45.0%;农村私人投资15.0亿元,增长56.5%;城镇私人投资4.0亿元,增长19.9%。民营经济完成投资157.1亿元,增长54.7%;国有经济完成投资90.5亿元,增长60.0%;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完成投资64.0亿元,增长19.9%。全年竣工房屋面积611万平方米,增长7.4%;其中住宅面积429万平方米,增长21%;商品房销售面积140万平方米,增长20.5%;其中住宅面积130万平方米,增长20.9%。

投资的产业结构调整继续优化。第一产业完成投资8.5亿元,增长1.7倍;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58.7亿元,增长23.0%,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128.8亿元,增长27.9%;第三产业投资161.8亿元,增长72.4%,其中交通邮电通讯业投资55.4亿元,增长1.6倍。

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得到加强。全年基础设施完成投资73.2亿元,增长32.5%;基础产业完成投资121.3亿元,增长16.5%;原材料项目完成投资59.0亿元,增长1.3%;能源项目完成投资20.5亿元,下降8.5%。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4亿元,增长22.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1.3%。其中城镇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09.0亿元,增长25.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50.4亿元,增长18.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35.0亿元,增长21.7%;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4.2亿元,增长29.8%。从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食品饮料烟酒商品零售额1.38亿元,增长88.9%;服装鞋帽商品零售额2735万元,增长30.5%;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2486万元,增长49.4%;通讯器材类零售额4911万元,增长78.3%;石油及制品零售额14.1亿元,增长52.7%。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2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4%。其中出口总额11.7亿美元,增长25.7%;进口额10.8亿美元,增长38.1%。实现贸易顺差9万美元。

在出口中,一般贸易出口3.3亿美元,下降13.1%;来料加工贸易出口3.0亿美元,增长45.5%;进料加工贸易出口5.4亿美元,增长57.3%。从出口企业性质看,国有企业出口4336万美元,下降31.8%;三资企业出口9.6亿美元,增长48.6%。从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3.1亿美元,增长51.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7亿美元,增长172.2%;服装2.0亿美元,下降23.1%;鞋类、塑料制品出口分别增长40.4%、37.8%。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在进口中,其中,一般贸易进口3.5亿美元,增长16.7%;来料加工贸易进口2.7亿美元,增长41.4%;进料加工贸易进口3.8亿美元,增长59.8%。从进口企业性质看,国有企业进口5533万美元,下降9.86%;三资企业进口8.6亿美元,增长54.5%。

全年新签各种外资项目114宗。合同利用外资7.2亿美元,增长11.7%;实际使用外资3.3亿美元,增长86.9%。外商投资主要来源仍以香港地区为主,新签项目个数73宗,占全市总量的64%。吸收外资主要投向制造业,在今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中,占了70%;合同外资金额为5.9亿美元,占总合同外资金额的83%;主要集中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年末外商投资企业工商注册登记759户。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乡及乡以上公路通车里程10939公里,比上年末增加8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5公里;省养公路2148公里,减少了9公里;地方公路8676公里,增加了93公里。村道公路4860.8公里。

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收入17.2亿元,比上年增长22.0%。其中邮政业务收入8623万元,增长12.0%;电信业务收入16.3亿元,增长22.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64.7万户,增加1.4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63.9万户,增加29.6万户。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6.4万辆,增加0.5万辆,增长8.5%。其中私人汽车4.4万辆,增加0.5万辆。在汽车中,全市拥有轿车1.6万辆,其中私人轿车1.3万辆,分别增加0.3万辆、0.4万辆。

全年各景点接待游客1103.5万人次,增长9.8%,其中国内游客1079.4万人次,增长9.5%。全年旅游总收入35.9亿元,增长10.0%。全市年末有星级酒店49家。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44.4亿元,比上年增长35.1%。税收总收入43.2亿元,增40.7%。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9.6亿元,增长47.9%。全市一般预算支出47.9亿元,增长25.8%。教育支出12.1亿元,比上年增长39.4%。

金融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78.7亿元,比年初(下同)增长21.5%。其中,本币存款余额470.8亿元,比年初增长21.9%。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27.2亿元,增长19.5%。其中城镇居民储蓄余额224.2亿元,增17.2%;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3.1亿元,增24.8%。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93.2亿元,比年初增长13.7%。其中,本币贷款余额190.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90.9亿元,增长12.4%;中长期贷款余额96.0亿元,增长14.0%。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20.1亿元,增长0.7%。全年现金净投放73.3亿元,比上年多投放12亿元。

保险业发展较快。全年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6.9亿元,增长30.6%。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4.6亿元,增长20.5%;财产险保费收入2.3亿元,增长56.3%。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4亿元,增长36.7%。其中,人身险业务给付1.07亿元,财产险赔款1.35亿元,分别增长15.7%、59.6%。综合赔付率34.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招生2687人,在校生7093人,毕业生1617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0.94万人,增长26.0%;在校生21775人,增长19.1%;毕业生4658人,增长16.1%。普通小学招生4.84万人,减少12.8%;在校生39.62万人,减少3.6%;毕业生7.3万人,与去年持平。全市普通中学招生9.7万人;在校生27.3万人;毕业生8.4万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9%,初中毕业生升学率61.9%。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89.4%,减少了0.5%;幼儿园在园幼儿7.4万人,增长5.0%。

年末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9万人,其中高级职称1391人,中级以上职称人员3.6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艺术馆1个,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9个。剧场、影剧院9个,电影放映单位31个,放映电影4478场次。图书馆藏书量83万册。广播电台7座,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发射与转播台9座。广播覆盖率和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8.8%和97.4%。铺设光纤长度5335.7公里。全年出版报纸3.86万份,各类期刊0.6万份,杂志1.1万份。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49个,其中医院32个、卫生院12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妇幼卫生保健站5个。卫生机构床位数7150张,其中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6800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8744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3144人,注册护师、护士3255人。全年无偿献血23020人次,献血量5272升。

年末全市共有体育场馆12座,举办各类运动会42次,参加运动员达11055人。在省级以上运动会上获得金牌12枚,银牌22枚,铜牌18枚。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129万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398.0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万人,增长11.8‰。男性人口207.2万人,女性人口190.9万人。年出生人口4.9万人,人口出生率12.3‰。死亡人口2.0万人,死亡率5.0‰。人口自然增长率7.3‰,比上年上升了2.9个千分点。办理暂住人口24.1万人。常住人口361.56万人。

全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9元,比上年增长12.6%。人均消费性支出7892元,其中食品支出3380元,市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2.8%。全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0292元,增加1967元,增长10.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920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人均外出务工收入1644元,增长9.6%。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人均支出3153元,增长7.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7.1%。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0.7万人,增长12.9%;失业保险13.3万人,增6.84%;医疗保险18.5万人,增长1.96%;工伤保险19.2万人,增长26.9%;生育保险9万人,增长9.72%。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全市纳入低保人数12.7万人,增长4%。其中城镇1.5万人,农村11.2万人。全市拥有福利院10个,福利院床位655张,收养人数116人。其中儿童福利院1个,床位120张,收养人数82人。敬老院93个,床位3628张,收养人数2337人。福利企业22家,招收残疾职工211人。全年离婚夫妇3229对,比上年上升5.7%。

十二、资源与环境

年末耕地总资源387万亩。其中:基建占地7158亩,还耕还林还草占用耕地2335.5亩,全年净减少耕地1.5万亩。

年平均降水量2132.8毫米,增长12.6%。主要江河总体水质良好,但流量明显减少。水力资源蕴藏量160.3万千瓦,可供开发水力资源达130.1万千瓦。

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市已发现矿种62种,储量居全省前三位的矿种有15种。主要矿种有石灰石、耐火粘土、硅灰石、冰洲石、滑石、硼砂、硫铁矿、锰矿等。

拥有以高山峡谷、湖泊温泉等生态资源,以及风景名胜和豪放古朴的壮瑶少数民族风情为特色的旅游资源。形成了以清新自然生态、飞霞名胜古迹、英德湖光山色、英西奇特峰林、连阳民族风情等为主的五大旅游新热线。

形成了以森林为主体的动植物共生竞长的生态系统,构成了我国南方珍稀动植物的物种基因库。经鉴定的维管植物有270科,877属,2439种,在全国占重要地位。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植物有银杏、桫椤、粗榧、观光楠木,以及药用植物三尖松、喜树等。动物有短尾猴、穿山甲、小爪水獭、大灵猫、林麝、毛冠鹿、门羚、白鹇、蛤蚧、虎汶蛙等。

原煤、燃料油、电力等能源消耗增长较快。全年全社会用电量80.1亿千瓦时,比上年净增20.7亿千瓦时,增长34.8%。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1.6亿千瓦时,增长13.8%;第二产业用电量63.7亿千瓦时,增长41.0%。二产中,工业用电量63.2亿千瓦时,净增18.5亿千瓦时,增长41.4%。第三产业用电量7.8亿千瓦时,增长16.0%。2006年每亿元GDP耗电1854万千瓦时,比上年少了30万千瓦时。电力消费弹性系数1.16。

注:1.本地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工农业总产值的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各项指标对比均使用可比口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