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广东

清远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6 02:18:07 来源:清远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821次

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坚定不移推进“三化一园”发展战略,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工业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运行进入了快车道,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24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6.6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103.4亿元,增长42.3%;第三产业增加值68.2亿元,增长13.3%。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1:42:27,第二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中占主导地位。经济运行质量和地区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

价格总水平略有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0%,其中食品类上升8.2%,居住类上升3.7%,烟酒及用品类上升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升0.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0.1%,衣着类下降1.3%,交通和通讯类下降2.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3.7%。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8%,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价格上涨7.6%。

各项改革逐步推进,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大力调整所有制结构,民营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国有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1%,比上年下降了4.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民营工业总产值增长1.2倍,其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3.8%。大力推进行政区域调整,全市乡镇由上年的116个撤并为80个,减少了36个。教育、卫生资源优化整合取得显著成效,新组建的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首期工程建成并开始招生。

城镇就业形势稳定。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88.89万人,其中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9.55万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制造业单位从业人员6.06万人,增加5604人。全年安排再就业1.5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926人,登记失业率3.09%。全年组织劳务输出14.36万人。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粮食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稳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待提高,保持农民增收困难较多;二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三是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适用人才不足,少数低收入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四是经济自主增长的动力不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五是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逐渐突出,土地、水、能源、交通等资源和基础设施约束压力加大;六是城乡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稳定增长,产业结构有效推进,农业产业化得到明显加强。尽管受到50年一遇干旱和周边地区禽流感疫情的影响,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111.25亿元,增长3.7%。其中农业产值65.74亿元,增长2.3%;林业产值7.11亿元,增长4.0%;牧业产值30.42亿元,增长6.2%;渔业产值6.63亿元,增长3.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6亿元,增长12.6%。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含水果、茶叶、蚕桑)668.1万亩,比上年减少18.9万亩,减幅2.7%。受自然灾害影响,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9.45万亩,比上年减少24.41万亩。经济作物面积348.67万亩,增加5.54万亩。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例为48:52。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组织由原来的12家增加到71家。全年粮食产量100.25万吨,下降10.7%。蔬菜产量199.70万吨,增长15%。水果产量21.10万吨,增长24.2%。全年生猪存栏量135.63万头,增加10.67万头,增长8.5%;生猪出栏量193.56万头,减少2.8%。肉类总产量20.83万吨,增长0.7%。牛奶产量9810吨,增长3.6倍。全年水产品产量6.90万吨,增长3.2%。

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74.97万千瓦,比上年下降8.7%。农村用电量3.69亿千瓦时,增长3.6%。化肥施用量(折纯)13.92万吨,下降2.6%。有效灌溉面积128.93万亩,减少12.35万亩;旱涝保收面积77.92万亩,减少13.31万亩;机电排灌面积20.81万亩,减少1.24万亩。农药使用量6874吨,减少13.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71.3亿元,增长46.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1.22亿元,增长60.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总产值19.53亿元,增长22.8%;股份制企业总产值60.97亿元,增长1.3倍;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总产值89.40亿元,增长52.1%;集体工业总产值4.26亿元,增长7.0%;股份合作制企业总产值1.56亿元,下降7.0%;民营企业总产值57.80亿元,增长1.2倍。全年完成轻工业总产值52.37亿元,增长39.2%;重工业总产值118.85亿元,增长76.4%。

工业品内销和出口保持大幅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内销工业品销售产值完成123.92亿元,增长66.4%;出****货值完成42.50亿元,增长72.1%。

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加快。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40.0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6%;水泥产量606.2万吨,增长26.4%。

工业经济效益保持较好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08.4。全年流动资金周转次数1.9次,比上年提高0.5次。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64230元,人均增加9841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80.38亿元,增长63.2%。产品销售率为97.2%。全年实现利润总额2.33亿元,应缴增值税6.01亿元,增长21.6%。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21.1亿元,比上年增长19.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41.2万平方米,增长12.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9.5亿元,比上年增长50.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9.00亿元,增长22.4%;更新改造投资28.99亿元,增长77.9%;房地产开发投资16.13亿元,增长16.9%;其他投资47.64亿元,增长1.24倍;农村私人投资6.02亿元,增长26.1%;农村集体投资9.14亿元,增长25.6%;城镇私人投资2.57亿元,增长1.1%。全年竣工房屋面积241.78万平方米,增长25.6%;其中住宅面积84.64万平方米,增长13.7%;商品房住宅销售面积60.05万平方米,下降16.6%。从投资主体看,全年国有经济单位投资45.68亿元,非国有经济投资113.82亿元,其中民营经济投资50.20亿元,三资企业投资34.85亿元。

投资的产业结构调整继续优化。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18亿元,第二产业全年完成投资83.48亿元,占城镇单位投资的58.9%,其中工业投资77.32亿元,增长79.7%。第二产业投资占主体地位。第三产业投资57.09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成了凤城大桥、清远大道、英佛公路、广清高速公路北段等“八路一桥”重点交通项目,以及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首期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得到加强。全年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45.12亿元,基础产业完成投资14.06亿元,原材料项目完成投资30.89亿元,能源项目完成投资19.77亿元。

五、国内贸易

市场销售增长较快。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48亿元,增长15.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7%。其中城镇以上消费品零售额73.27亿元,增长13.8%;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7.21亿元,增长17.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94.65亿元,增长16.3%;餐饮业零售额15.67亿元,增长12.0%。从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食品饮料烟酒商品零售额3517万元,增长52.0%;服装鞋帽商品零售额1031万元,增长33.4%;家电音像制品零售额9035万元,增长2.52倍;石油及制品销售额15.48亿元,增长77.3%;机电类商品销售额2.41亿元,增长15.5。年末共有集市贸易市场235个,比上年末增加2个。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11.9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3.0%。其中出口总额5.27亿美元,增长70.9%;进口额6.66亿美元,增长114.9%。贸易逆差1.39亿美元。

从类别看,一般贸易出口2.09亿美元,增长53.0%;加工贸易出口3.18亿美元,增长85.3%。从出口企业性质看,国有企业出口4020万美元,增长25.3%;三资企业出口4.24亿美元,增长72.5%;私营企业出口5659万美元,增长127.9%。从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10268万美元,增长120.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132万美元,增长283.3%;服装出口12909万美元,增长46.6%;鞋类、塑料制品、玩具等轻纺产品出口分别增长274.8%、29.6%和23.9%。从出口市场看,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出口香港的贸易总额26844万美元、美国8558万美元、日本3814万美元、欧盟5772万美元,分别增长62.0%、100.7%、31.2%和160.8%。对欧盟、美国的出口增势强劲,增速均超过1倍以上。从香港、日本和欧盟的进口总额分别为8623万美元、5607万美元和13488万美元,分别增长30.6%、106.0%和109.9%。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较快。其中机电产品进口13689万美元,增长122.7%;高新技术产品进口2752万美元,增长304.1%。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项目156宗,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项目)137宗。合同外资5.36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8118万美元。外资主要来源于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马来西亚、澳门、美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实际投入外资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90%以上。新吸收外资有66%投向制造业。年末外商投资企业工商注册登记656户。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设施建设发展较快。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0439.66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13.3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4.912公里,增加20.647公里;省养公路2063.95公里,增加15.65公里;地方公路8260.8公里,增加177公里。

邮电通信业发展较快。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收入11.90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邮政业务收入6554万元,增长16.7%;电信业务收入49073万元,增长9.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55.63万户,增加5.51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96.78万户,增加14万户。年末全市互联网用户达到13.42万户,增加7.96万户,增长1.46倍。

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各景点接待游客755万人次,增长45.6%,旅游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230.5万人次,增长67.9%。其中国际游客11.54万人次,下降10.0%,国内游客743.46万人次,增长47.1%。全年旅游总收入22.85亿元,增长46.9%。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24.48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其中,国税和地税总收入22.52亿元,增长26.2%。农业四税6337万元,增长12.7%。非税收入1.33亿元,增长41.4%。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77亿元,增长26.4%。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契税等主体税种增长较快。全市一般预算支出31.43亿元,增支3.21亿元,增长11.4%;其中,全年教育支出8.50亿元,增支4500万元;行政管理费支出3.60亿元,增支5830万元;农林水气象支出3.38亿元,增支755万元;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支出2.86亿元,增支4056万元;社会保障补助支出1.01亿元,增支1512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58亿元,增支1531万元。

金融机构存贷款平稳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9.68亿元(存贷款余额为本币,下同),比上年末增长12.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5.29亿元,增长13.8%。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93.03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末增长8.4%。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08.24亿元,下降4.1%;中期流动资金贷款余额9.01亿元,下降9.0%;中长期贷款余额73.84亿元,增长21.2%。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17.86亿元,增长23.0%。全年现金净投放45.06亿元,比上年多投放3.95亿元。

保险事业稳定发展。全年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4.34亿元,比上年减少10.8%。其中人寿险保费收入3.08亿元,减少11.9%;财产险保费收入1.26亿元,增长17.4%。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42亿元,增长11.8%。其中,寿险业务给付6880万元,财产险赔款7327万元,分别增长23.3%和2.8%。综合赔付率26.1%。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市职业技术学院招生2961人,在校生7885人,毕业生1266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118人,增长3.9%;在校生16546人,与上年基本持平;毕业生4469人,增长8.3%。全市技工学校招生2372人,增加208人;在校生5823人,增加1781人;毕业生1296人,减少684人。普通小学招生6.43万人,减少6457人;在校生42.52万人,减少1.12万人;毕业生7.46万人,减少1922人。全市普通高中招生9.34万人,增加2324人;在校生26.23万人,增加9377人;毕业生77452人,增加317人。初中学龄儿童入学率97.7%;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6%。幼儿园在园幼儿4.65万人。

年末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6362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人员26791人。全市专利申请218件,增长83.2%。其中发明10件,实用新型68件,外观设计140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年末全市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 5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8个,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9 个,博物馆8 个。剧场、影剧院9个,电影放映单位9个,放映电影3881场次。图书馆藏书量81.05万册。广播电台1 座,电视台1 座,县级广播电视发射与转播台8座。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8.7%和96.7%。铺设光纤长度4108公里。全年出版报纸1200万份,各类期刊13种16万份,杂志40万份。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15个,其中医院32个,卫生院12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6个。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6472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8473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3076人,注册护师、护士3025人。全年无偿献血23601人次,献血量4720升。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人民身体素质不断增强。年末全市共有体育场馆8座,举办各类运动会56次,参加运动员达8249人。在省级以上运动会上获得金牌7枚,银牌16枚,铜牌19枚。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超过135.4万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继续下降。年末全市总人口391.2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9万人,增长5.73‰。其中男性人口203.42万人,女性人口187.84万人。年出生人口41531人,人口出生率10.63‰。死亡人口23757人,死亡率6.08‰。人口自然增长率4.55‰,比上年下降了0.35个千分点。办理暂住人口10.6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6.77万人。

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82元,人均消费性支出6604元,其中食品支出2935元,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4.4%,下降1.7个百分点。全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5845元,增加1889元,增长13.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350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897.6元,增长16.5%。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4.56万人,比上年增加8800人,增长3.7 %;失业保险13.97万人,减少2.34万人;医疗保险16.25万人,增加1.63万人,增长11.1%;工伤保险11.95万人,增加1.54万人,增长14.8%;生育保险8.62万人,减少1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日趋完善。全市纳入低保人数6.31万人,其中城镇1.46万人,农村4.85万人。全市拥有福利院7个,福利院床位528张,收养人数308人。敬老院113个,床位3357张,收养人数2265人。儿童福利院1个,床位120张,收养人数85人。福利企业15家,招收残疾职工157人。全年离婚夫妇2860对。

十二、资源与环境

耕地资源继续减少。年末耕地总资源401.35万亩。全年国家建设占用耕地7223亩,其他建设占用耕地1.69万亩,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7239亩。土地整理开发补充耕地4289亩,园地改耕地3891亩。全年净减少耕地2.83万亩。

水资源供求关系紧张。全年降水量1476.3毫米,比历年平均降雨量减少33%。主要江河总体水质良好,但流量明显减少。水力资源蕴藏量158万千瓦,可供开发水力资源达115万千瓦。

矿产资源丰富。全市已发现矿种62种,储量居全省前三位的矿种有15种。主要矿种有石灰石、耐火粘土、硅灰石、冰洲石、滑石、硼砂、硫铁矿、锰矿等。

旅游资源丰富。清远的旅游资源以高山峡谷、湖泊温泉等生态资源,以及风景名胜和豪放古朴的壮瑶少数民族风情为主。主要景区有:飞霞风景名胜区;清新温矿泉(4A级)、笔架山漂流、黄藤峡漂流;英德宝晶宫、茶趣园、通天洞;英西峰林、彭家祠、英西暗河漂流、桃花湖;广东第一峰、连州地下河及湟川三峡、连山大旭山瀑布群、连南瑶族篝火晚会、连山壮族风情等,构成了清远旅游五大“热线”品牌。

森林资源丰富,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加大。当年造林面积17.51万亩,其中速生丰产林面积4.1万亩,比上年增加3.2万亩,增长3.7倍。迹地更新面积为22.49万亩,比上年增加5.7万亩,增长33.6%;封山育林面积为581.09万亩,比上年减少9.9万亩,减少1.7%;当年苗木产量为4685.4万株,比上年增加4415万株,增长16倍;幼林抚育面积为49.7万亩,比上年增加1.1万亩,增长26.9%;成林抚育面积为71.1万亩,比上年增加36.6万亩,增长1.1倍。年末森林覆盖面积127.6万公顷,生态公益林面积51.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6.8%。

生物资源丰富。形成了以森林为主体的动植物共生竞长的生态系统,构成了我国南方珍稀动植物的物种基因库。经鉴定的维管植物有270科,877属,2439种,在全国占重要地位。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植物有银杏、桫椤、粗榧、观光楠木,以及药用植物三尖松、喜树等。动物有短尾猴、穿山甲、小爪水獭、大灵猫、林麝、毛冠鹿、门羚、白鹇、蛤蚧、虎汶蛙等。

环境保护工作有所加强。全市空气质量和水源质量良好,城市区域和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基本稳定。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3.27%,上升0.2个百分点。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57.1%,上升5.9个百分点。市区大气吸入颗粒平均值0.058毫克/立方米,减少0.089毫克/立方米。市区二氧化硫年平均值0.043毫克/立方米,增加0.019毫克/立方米。市区二氧化氮年平均值0.037毫克/立方米,增加0.009毫克/立方米。市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市水域功能区达标率100%。交界水域水质达标率10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4.9分贝,上升1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7.3分贝,上升0.9分贝。

能源消耗增长加快,电力消费效率有所下降。2004年,随着工业的高速增长,带动了原煤、燃料油、电力等能源消耗的高速增长。全年全社会用电量42.94亿千瓦时,比上年净增10.99亿千瓦时,增长34.4%。其中工业用电量30.38亿千瓦时,净增8.92亿千瓦时,增长41.6%。第三产业用电量5.82亿千瓦时,净增1.09亿千瓦时,增长22.9%。2004年每亿元GDP耗电1730万千瓦时,比上年净增107万千瓦时。电力消费弹性系数1.755。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本地生产总值以及各产业增加值、工农业总产值的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各项指标对比均使用可比口径。

附表:

2004年价格变动情况(表1)

指  标

上涨%

指  标

上涨%

一、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3.0

二、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

1.8

1.食品

8.2

1.食品类

8.5

#粮食

21.5

2.饮料、烟酒类

-0.1

2.烟酒及用品

0.1

3.纺织品类

-1.4

3.衣着

-1.3

4.家电及音像器材类

-6.2

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3.7

5.日用品类

-1.4

5.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0.1

6.交通、通信用品类

-3.6

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6.交通和通信

-2.9

7.建筑材料及五金电料类

5.4

#:汽油

11.9

#:水泥

15.2

柴油

7.3

玻璃

14.5

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0.1

三、全年累计工业品价格总水平

4.8

8.居住

3.7

#:轻工业品

0.2

#:液化石油气

8.2

重工业品

5.4

2004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表2)

指    标

计量单位

绝对数

增长%

指    标

计量单位

绝对数

增长%

1.主要农产品

粮食

万吨

100.25

-10.7

2.主要工业产品

发电量

亿千瓦时

40.08

14.6

#稻谷

万吨

84.38

-11.4

服装

万件

3346

14.4

花生

万吨

7.07

9.4

人造板

万立方米

17.06

231.0

蔬菜

万吨

199.70

15.0

塑料制品

万吨

7.45

117.7

甘蔗

万吨

39.75

14.5

化学原料药

32.90

20.0

水果

万吨

21.10

24.2

水泥

万吨

606.17

26.4

生猪存栏量

万头

135.63

8.5

釉面砖

万平方米

255.00

--

生猪出栏量

万头

193.56

-2.8

墙地砖

万平方米

717.00

101.4

家禽出栏量

万头

3544.95

-2.4

铜加工材

26189

20.9

禽蛋

万吨

0.80

-21.5

制冷空调设备

万台(套)

24.77

17.1

肉类产量

万吨

20.83

0.7

摩托车

万辆

2.50

324.3

水产品

万吨

6.90

3.2

电力电缆

公里

44331

-35.4

牛奶

9810

3.6倍

钢芯铝绞线

28447

207.2

蓄电池

千伏安时

527610

80.8

注:工业产品产量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口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