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广东

阳江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6 02:13:04 来源:阳江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814次

2003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我市经受非典和“伊布都”台风等严峻考验,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张德江书记、黄华华省长考察阳江重要讲话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揽全局,坚持一手抓抗击非典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不动摇,认真抓好“六个做”,打好“三张牌",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努力加快区域特色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使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取得了抗击非典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市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

一、综合

国民经济增长加快,全年经济运行明显好于年初预期。据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231.6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增幅为6年来的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6.4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80.8亿元,增长18.2%;第三产业增加值74.4亿元,增长13.9%。人均生产总值8930元,比上年增长11.9%,按现行汇率折算,首次突破1000美元,经济发展进入战略新起点。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由上年的34.6:33.2:32.2变为33.0:34.9:32.1,第二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历史性突破。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全年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31.7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6.9%,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市场价格总水平止跌回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0.6%,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上升0.9%。

城镇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年末全市城镇在岗职工16.5万人.比上年增长1.1%。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9.4万人,增长11.1%。建立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认真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岗位3.1万个。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或得到安置4.1万人,比上年增加0.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2%.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城市综合竞争力较弱;“三农”问题隐忧不少,农民收入增长较慢;部分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比较困难,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利用外资总量偏小,招商引资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等。

二、农业

加大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力度,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年农业总产值118.0亿元,比上年增长6.4%。

在确保基本农田面积和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基础上,适度调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粮经比例由上年的57.9:42.1调整为55.8:44.2。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9.1万亩,比上年减少11.4万亩,粮食总产量72.2万吨,减少2.0万吨。蔬菜播种面积90.8万亩,比上年增加5.3万亩,蔬菜产量87.9万吨,增加7.0万吨。花生播种面积36.3万亩,比上年增加0.6万亩,花生产量4.8万吨,增加0.1万吨。年末实有水果面积120.8万亩,比上年增加2.7万亩,水果总产量20.8万吨,减少0.8万吨。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造林、更新和低改面积9231公顷,其中用材林7503公顷,经济林519公顷,防护林1180公顷。森林资源继续保持林木总生长量大于消耗量的良性循环。全市森林覆盖率52.6%。

畜牧业平稳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11.5万吨,比上年增长5.2%;禽蛋产量0.8万吨,增长2.7%。

以水产养殖为重点的渔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全年水产养殖面积62.1万亩,比上年增加1.4万亩,其中海水养殖面积37.0万亩,增加0.4万亩;淡水养殖面积25.1万亩,增加1.0万亩。水产品产量86.4万吨,比上年增长3.1%,其中海水产品产量79.3万吨,增长2.8%;淡水产品产量7.1万吨,增长6.2%。全年渔业总产值42.4亿元,比上年增长6.5%。

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191.6亿元,比上年增长25.3%。

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68.6万千瓦,比上年下降1.5%;化肥施用量(折纯)8.7万吨,下降4.8%;农村用电量2.1亿千瓦时,增长19.7%:农田水利建设投资1.8亿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9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明显提升。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26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16.7亿元,增长24.1%;规模以下工业产值109.3亿元,增长12.0%。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61.2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对经济增长贡献率34.9%,拉动经济增长4.4个百分点。全年民营工业完成产值176亿元(按全省统一口径),比上年增长17.9%,占工业总产值77.9%。全年工业用电量10.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3.7%。年末全市工业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广东省著名商标9个。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企业产值14.0亿元,比上年增长33.6%:集体企业产值6.2亿元,增长36.0%;股份制企业产值37.0亿元,增长22.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值21.7亿元,增长12.8%;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产值37.8亿元,增长29.0%。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五金刀剪业继续快速发展.行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凸现,产业链条延长,上下游企业都有所发展。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材机电等传统产业稳步发展。水产品加工、医药化工、家具编织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调整和压缩了一批落后生产能力。

工业品内销和出口保持大幅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内销工业品销售产值68.9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完成工业品出****货值43.9亿元,增长17.0%。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不甚理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13.8,比上年下降2.4点。其中资产贡献率6.3%,下降0.5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111.2%,下降11.1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8.1%,下降0.4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2.5次,加快0.3次;成本费用利润率1.4%,下降1.8个百分点;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5.4万元/人年,增长15.2%;产品销售率96.7%,降低0.5个百分点。企业盈利大幅度下降,亏损企业亏损额1.35亿元,比上年增长75.3%,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45亿元,下降41.39%。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社会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9.6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全市建筑企业单位工程施工个数1281个.比上年增长6.3%;单位工程竣工个数725个,下降0.4%。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480.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9%,其中新开工面积238.6万平方米,增长3.0%;房屋竣工面积180.1万平方米,增长4.5%。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0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8.8亿元,增长32.7%;更新改造投资4.1亿元,增长2.7%:房地产开发投资10.9亿元,增长14.1%。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全年施工项目138个,比上年下降19.8%,其中新开工项目98个,增长14.0%。

投资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全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8亿元,比上年下降28.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9.0亿元,增长115.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6.2亿元,增长0.1%。在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中,电力生产供应业完成投资2.5亿元,增长133.0%;交通运输业完成投资10.0亿元,增长80.6%;邮电通信业完成投资2.7亿元。下降26.2%。

重点建设项目投资进展顺利。全年18个重点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16.8亿元,为年度预期目标的120%,其中列入投产计划的项目3个:阳阳铁路阳江站至阳江港站布枕工程基本完成,农网改造与建设项目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开阳高速公路阳江段提前两个月完工,标志着我市已融入大“珠三角"2小时经济圈。续建的项目6个:除阳西月亮湾健康度假中心因项目公司重组停工外,阳茂高速公路阳江段、Sl13线阳春南段、市人民广场、景湖花园、阳东台平联围进展良好。新开工的项目9个:阳江核电站前期项目厂区征地、办公用地和生活设施用地的补偿、拆迁工作已完成,进厂道路、水库进场道路已开工建设;阳江港3万吨级粮食码头、市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电信扩建扩容工程和湖湾华庭商住区进展超出预期:市文化广场和联通网络改造工程进展比较顺利;阳江港3.5万吨级码头和闸坡中心渔港建设进展较慢。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运输邮电业完成增加值19.7亿元,比上年增长9.9%。

运输业虽然受到非典的严重影响,但仍比上年略有增长,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23.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6%,其中公路20.8亿吨公里,增长3.2%;水运2.2亿吨公里,增长4.5%;铁路0.1亿吨公里,增长284.4%。全年旅客周转量29.6亿人公里,增长2.5%。港口运输快速增长,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125.3万吨,比上年增长19.3%,其中阳江港货物吞吐量86.5万吨,增长26.1%。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8.8万户,比上年增长22.1%;移动电话用户52.8万户,增长53.0%;全市电话普及率45.2%。互联网络、数据通信等新兴邮电业务继续高速发展。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1.1万户。

六、国内贸易

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全市贸易业商品销售179.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批发额88.9亿元,增长10.3%。

国内市场销售基本平稳。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1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城镇实现零售额66.7亿元,农村实现零售额41.4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5%;餐饮业零售额12.5亿元,增长12.0%;其他行业零售额4.7亿元,增长2.1%。

消费层次进一步提升,十万元级消费明显启动,住房、汽车、旅游、教育等成为消费热点。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46.8万平方米,销售额4.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5.2%和24.2%。

七、对外经济贸易

对外贸易成效显著。据海关统计,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8.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8%,其中出口6.9亿美元,增长38.5%,创下历史新高;进口1.2亿美元,下降8.5%。

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6.4亿美元,增长43.6%,进料加工贸易0.4亿美元,下降14.5%。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全面增长。其中出口香港2.2亿美元,增长53.2%;出口美国1.8亿美元,增长45.8%;出口欧盟1.5亿美元,增长37.8%;出口日本0.2亿美元。增长6.9%。具有比较优势的五金产品出口高速增长,其中套刀0.9亿美元,增长40.2%;单支刀0.4亿美元,增长28.0%;成套刀具0.3亿美元,增长54.9%;剪刀0.4亿美元,增长24.9%;非成套刀具0.2亿美元,增长19.8%。民营经济成为出口新的增长点,全年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私营企业出口1.8亿美元,增长66.1%。

在进口总额中,一般贸易1.0亿美元,下降10.3%;进料加工贸易0.1亿美元,下降12.6%;国有企业进口0.9亿美元,增长10.6%;外商独资企业进口0.1亿美元,增长74.7%;中外合作企业进口0.05亿美元,下降16.5%;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私营企业进口0.01亿美元,下降94.6%。

投资软硬环境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方式不断创新,实际利用外资快速增长。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合同47宗,比上年增长56.7%;合同利用外资1.4亿美元,增长71.3%,平均每个合同协议利用外资302万美元,比上年增加25.9万美元;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3亿美元,增长31%。至2003年底止,全市登记注册三资企业248家。

八、旅游业

旅游业因非典的严重影响,上半年曾一度遭受重创,但进入第三季度后,随着非典疫情的解除而迅速复苏。据旅游部门统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2.9亿元,增长16.1%;旅游外汇收入770万美元,增长8.5%。全市接待过夜旅游者人数234.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其中国际游客4.3万人次,下降13.8%;国内游客230.6万人次,增长2.4%。全市接待过夜旅游者人天数322.4万人天,比上年下降4.6%,其中国际游客8.7万人天,下降11.9%;国内游客313.7万人天,下降3.8%。

九、金融和保险业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稳健的货币政策,各项信贷业务健康、平稳发展。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92.7亿元,比年初增加24.7亿元,增长14.7%,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8.1亿元,增长13.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9.3亿元,增长15.8%。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07.2亿元,比年初增加10.0亿元,增长10.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66.8亿元,增长1.8%;中长期贷款余额35.4亿元,增长24.3%。全年现金净投放5.8亿元,比上年多投放0.1亿元。

保险业务稳步增长。全市各类财产险保费收入1.36亿元,比上年增长22.4%;赔款、给付支出0.66亿元,增长4.2%。各类入寿险保费收入1.75亿元,比上年增长10.5%;赔款、给付支出0.18亿元,下降8.4%。

十、科技与教育

积极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科技综合实力有所增强。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45%,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全年成功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1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51家.目前全市共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2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07家。全市专利申请量369件,授予量299件。全年有138篇科学论文获市级优秀科学论文奖。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普九”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全市小学招生人数4.6万人,比上年下降10.6%,小学在校学生30.6万人,增长1.3%;普通初中招生人数5.1万人,比上年增长2.2%,普通初中在校学生14.2万人,下降0.7%。全市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99.9%,小学升学率100.0%,普通初中生升学率58.9%。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稳步发展。

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全市普通高中招生人数1.2万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3.2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4.6%和14.3%;普通高中生升学率78.0%。

高等教育有所发展。电视大学、党校教育、自学考试发展迅速。我市第一所全日制高等院校阳江市职业技术学院现有在校学生3557人。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名城建设全面启动,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和广东省文明城市。全市现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馆4个,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2个,档案馆8个。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2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8.6%,电视人口覆盖率98.4%。新闻、出版等事业加快发展。

卫生事业继续向前发展。在非典期间,成功实现零病例。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310个,其中医院28间;床位4261张.其中医院床位2843张;卫生技术人员5910人,其中医生2174人。县、镇、村三级卫生服务网进一步完善,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43间,床位1116张,卫生技术人员1810人,其中医生645人。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成功承办二OO三年全国女子篮球俱乐部联赛总决赛和中美女子篮球挑战赛。成功举办2003年中国(阳江)国际风筝会暨全国风筝锦标赛和市第二届运动会。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

十二、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机构17个,人员249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3.3%和8.3%。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投资2125万元。全市共建成烟尘控制区4个,面积63.1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9个,面积47平方公里。

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全年市区空气质量达到优级等次;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36.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32.7%。

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全市拥有自然保护区2个,总面积188.6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2.4%。年内建成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执行合格率100%。

十三、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巩固中提高。据计生部门统计,全市人口出生率11.50‰,死亡率4.82‰,自然增长率6.68‰,完成省下达的人口计划指标,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2003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称号,并受到省政府的表彰奖励。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59.5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但小部分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仍然比较困难。全市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0718元,比上年增长15.2%,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00元,增长3.7%,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1%。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城镇和工矿区私人竣工住宅面积130.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9.0%,农村私人竣工住宅面积68.2万平方米,增长9.7%。

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16.2万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21.1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3%和1.9%;参加工伤保险8.5万人,女职工参加生育保险5.0万人,分别比上年下降2.4%和0.8%。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全面铺开,年末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8.8乃人,比上年增长25.9%。社会保险基金全年征缴收入2.5亿兀,比上年增长45.9%。年末全市保险基金余额3.7亿元。

社会福利事业得到加强。年末全市有各类社会福利院5间,床位875张,在院人数769人;城镇收养性老年福利机构42个,床位1281张,在院人数1044人;农村收养性老年福利机构6个,床位346张,在院人数268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巩固中提高,低保保障面扩大,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598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4193人。城镇社区服务和农村服务网络日趋完善。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规定,地区GDP的中文名称改为“地区生产总值”,特定地区的GDP用行政区的名称作定语.如“阳江市生产总值”或称“阳江市GDP”。

3、本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人均生产总值、工农业产值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绝对数按现行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本公报中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全部国有工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规模以下工业是指除规模以上工业外的其他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