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围绕市委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产业强市、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大城市的目标,坚持一手抓抗击非典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不动摇。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初步统计,全市生产总值1381.39亿元,比上年增长16.1%,为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86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71.85亿元,增长20.5%;第三产业增加值533.68亿元,增长12.0%。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5.5:55.9:38.6。人均生产总值达40437元、折4872美元(按户籍人口计算),增长14.7%。
市场物价小幅回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0.6%。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1.4%,服务项目价格下降1.6%。八大类消费价格中:食品类上升4.3%,烟酒及用品类上升1.2%,衣着类上升0.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升1.0%,居住类上升1.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2.5%,交通和通讯类下降2.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4.0%。
就业和再就业形势稳定。年末城镇在岗职工45.41万人,增长0.7%。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81万人,登记失业率2.3%,下岗失业人员安置率76.6%。
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水平不高,综合竞争力不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整体消费活力相对不足;投资结构、质量有待改善和提高。
二、农业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48.82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种植业52.39亿元,增长4.4%;林业0.29亿元,减少0.9%;畜牧业32.14亿元,增长5.0%;渔业63.01亿元,增长3.3%。
种植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粮食播种面积39.54万亩,比上年减少24.62万亩;蔬菜播种面积115.32万亩,比上年增加6.20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1.17万亩,增加1.23万亩。
畜牧、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生猪饲养量292.71万头,增长8.4%。其中,生猪出栏量205.17万头,增长9.9%;生猪年末存栏量87.54万头,增长5.1%。塘鱼养殖面积67.62万亩,减少2.0%。
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132.88万千瓦,比上年下降7.5%;化肥施用量(折纯)6.09万吨,增长0.8%;农村用电量141.51亿千瓦时,增长27.1%;有效灌溉面积93.86万亩,增长0.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3297.25亿元,增长23.2%;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735.68亿元,比上年增长20.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口径相同)完成增加值649.95亿元,增长22.1%;完成工业总产值2579.12亿元,增长26.0%。其中,轻工业产值1463.80亿元,增长27.4%;重工业产值1115.32亿元,增长24.1%。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总产值170.29亿元,增长8.6%;集体企业工业总产值153.43亿元,增长12.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1042.06亿元,增长21.5%;股份制工业总产值982.87亿元,增长32.0%;股份合作制工业总产值123.05亿元,增长25.6%。
民营企业生产高速增长。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1251.20亿元,增长33.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8.5%。
主要行业增长较快。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完成产值679.61亿元,增长33.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产值244.98亿元,增长28.3%;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200.93亿元,增长20.4%;金属制品业完成产值173.05亿元,增长29.8%;塑料制品业完成产值141.82亿元,增长27.5%。
工业品出口大幅增长。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产品产值748.86亿元,增长29.1%;产品出****货值724.89亿元,增长27.3%。出口对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0.7%。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32.0,比上年提高5.5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0.3%,提高4.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61.8%,下降0.3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加值)为80888元/人年,增长14.0%。全年实现利润73.28亿元,增长9.6%。
建筑业生产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四级及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6.16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建筑业增加值23.67亿元,增长22.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2.51亿元,比上年增长45.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69.86亿元,增长76.4%;更新改造投资38.77亿元,增长35.6%;房地产开发投资87.83亿元,增长7.6%;农村集体(单位)投资194.84亿元,增长86.2%。在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项目中,全年施工项目451个,增长36.3%。其中,新开工项目283个,增长39.4%。
投资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在产业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95亿元,增长12.0%;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90.49亿元,增长92.1%。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159.32亿元,增长91.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11.71亿元,增长26.4%。
在区及区以上投资中,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有:11万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201.05公里、变电设备能力363.36万千伏安;彩色显像管130万只/年;塑料制品2.78万吨/年;灯管2500万只/年;照相机256万架/年;家用空气调节器60万台/年;新建一级公路6.6公里;新建二级公路7.65公里;高等院校学生席位5000个,小学学校学生席位912个;城市自来水管道长度149公里;城市污水处理能力15万吨/日;城市防洪堤长度4.8公里。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
交通运输生产保持增长。全年公路水路完成货运量14303万吨,比上年增长15.9%。其中,公路10977万吨,增长23.7%;水路3326万吨,下降4.2%。货物周转量1424946万吨公里,增长12.4%。其中,公路484492万吨公里,增长4.3%;水路940454万吨公里,增长17.1%。公路水路完成客运量12027万人,增长4.7%。其中,公路11949万人,增长4.9%;水路78万人,下降15.0%。旅客周转量356318万人公里,增长6.7%。其中,公路346154万人公里,增长7.4%;水路10164万人公里,下降11.5%。港口货物吞吐量3077万吨,增长2.9%。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市五区固定电话号码顺利升8位,并统一使用一个长途区号,标志着电信网络资源的整合和一体化发展进程步上新台阶。年末本地电话用户190.98万户,比上年增长27.5%;移动电话用户460.37万户,增长50.8%。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分别为212.87万门和461.10万门。固定电话及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为61部/百人和134部/百人。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销售平稳增长。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3.19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73.52亿元,增长12.8%;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99.67亿元,增长12.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82.18亿元,增长13.8%;餐饮业零售额89.89亿元,增长8.8%;其他行业零售额1.12亿元,下降11.5%。居民消费层次有所提高,汽车、通讯器材、体育和娱乐、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销售分别增长26.9%、49.4%、21.7%、18.9%。
商品流通规模扩大。全年贸易业商品销售额1038.97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批发额656.79亿元,增长8.1%。
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活跃。全市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303.03亿元,比上年增长17.2%。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出口总值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全年进出口总值164.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9%。其中,出口总值102.23亿美元,增长29.6%。在出口总值中,一是一般贸易出口增势旺盛。一般贸易出口总值34.69亿美元,增长38.8%。二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快速增长。机电产品出口65.4亿美元,增长37.8%;高技术产品出口20.86亿美元,增长36%。三是远洋贸易出口高速增长。远洋贸易出口71.37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69.8%,增长51.2%。
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合同利用外资12.86亿美元,增长60.7%。实际利用外资12.40亿美元,增长23.7%。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2.25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98.8%。
旅游业受非典疫情影响较大,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下降。全年接待过夜旅游总人数486.56万人次,下降4.1%。其中,接待国际游客57.93万人次,下降16.0%;接待国内游客428.63万人次,下降2.3%。实现旅游总收入67.08亿元,下降8.5%;创外汇收入1.83亿美元,下降13.3%。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信贷规模持续扩大。全市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949.55亿元,比年初增长22.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83.99亿元,增长16.2%。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972.14亿元,增长24.0%。
保险市场不断发展。全年保费收入38.46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10.28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27.80亿元。各项赔款支出9.29亿元,增长37.6%,其中,财产保险5.72亿元;人身保险3.48亿元。
九、科学、技术、教育
科技工作取得新成效。积极创建省和国家特色产业基地,各区建有一个以上的国家或省级特色产业园区。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发展壮大,全市有各类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23家.其中,省级31家,市级28家,区级64家。民营科技企业稳步发展,全市有民营科技企业534家,其中,省级民营科技企业224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市有高新技术企业203家,高新技术产品572个,高新技术产品产值730亿元,增长20.5%。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专利申请量7388个,全省排名第三;授权量6456个,全省排名第二。
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步伐加快。完成《佛山市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高等教育改革深入进行。各级各类教育得到全面发展。全市有幼儿园826所,在园幼儿15.48万人;小学584所,在校学生40.82万人,普通中学182所,在校学生28.94万人,中等职业学校56所,在校学生6.27万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97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3.1%,高中毕业生升学率84.74%。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颁布建设文化名城规划纲要,“魅力佛山”文化系列活动蓬勃开展,“琼花焕彩粤剧文化周”活动成功举办,评选产生出富有文化底蕴的“佛山新八景”。全市参加省级以上比赛共获奖129个。在《新苗奖•全国儿童舞蹈》大赛中,共有12件少儿文艺作品获奖,其中4件作品获表演(综合)金奖。在第二届全国中老年广场舞蹈大赛中获3项大奖,3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第四届“千禧龙杯”国际青少年书画作品大赛获7个金奖。全市现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5个,群众艺术馆1间,文化馆6间,博物馆6间,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6间,图书馆藏量188万册,其中图书藏量170万册。《佛山日报》总印数3102万份。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卫生监督工作取得成效,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加强。全市共有卫生机构789个,其中,医院(含卫生院)94个。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5862张,其中,医院床位14158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843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174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分别为5.40人和2.10人。
体育事业再创佳绩。全市组织24个项目参加省少年锦标赛,取得61枚金牌、81枚银牌、60枚铜牌的好成绩。保龄球、体育舞蹈、醒狮及龙舟队参加国内外比赛均取得好成绩。全民健身运动全面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不断加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和优秀率分别达98.65%和33.9%。
十一、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按照建设两个一百万人口和五个三十至五十万人口的新城区构想,初步编制《城市发展概念规划》、《中心组团新城区规划方案》和《中心组团近期建设规划》。全市镇撤并率为26.3%。交通干线22项工程建设已经启动,城镇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进展顺利。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以珠江综合整治为重点,全面推进水环境的综合治理,已开始整治的内河涌22条,整治总长度73公里。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全市城市环境保护投资指数2.75,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为69.18%,烟尘控制区覆盖率为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85.45%,汽车尾气达标率为85.08%。
十二、人口和人民生活
据户籍人口统计,年末全部总户数102.28万户,总人口344.24万人,比上年增加5.26万人,增长1.6%。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27.20元,比上年增长9.2%,扣除物价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6603元,增长5.0%。全市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17641元,增长11.1%。据城市居民家庭生活抽样调查,年末每百户城市居民拥有:彩色电视机159.5台、电冰箱99.5台、洗衣机102台、淋浴热水器107台、组合音响64.5台、影碟机81台、空调器172.5台、摩托车141.5辆、家用电脑70.5台、移动电话193部、汽车3.5辆。
社会保险和福利事业有新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达到87%。全市参加养老保险119.5万人,失业保险89.5万人,医疗保险92.1万人,工伤保险120.6万人。全市共有敬老院94间,其中,省一级敬老院33间,省二级敬老院12间。积极推动双拥工作深化发展,再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了“五连冠”。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注: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总产值、增加值、劳动生产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