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广东

汕头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5 23:00:00 来源:汕头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815次

200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的各项方针政策,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面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千方百计加快经济发展,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经济持续回升,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回升,经济自主增长动力增强。据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83.29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62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231.51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207.16亿元,增长4.7%。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优化。三次产业构成由上年的9.69:46.93:43.38转变为9.23:47.90:42.87,第一、三产业比重略有下降,第二产业继续上升,稳居经济主导地位。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271元,比上年增长3.3%。

市场价格总水平基本维持低位运行,各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全面下降。

城镇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得到重视。年末全市从业人员206.4万人,比上年减少0.5%。其中城镇在岗职工29.1万人,下降4.7%;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12.4万人,增长7.8%。再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年安置城镇就业5.9万人,实现再就业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2.2万人,占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总数的52.0%。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5万人,登记失业率2.8%。

全市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产业优化升级进展缓慢;工业基础仍然薄弱,产业组织化程度低,核心竞争力不强;就业再就业压力增大,部分低收入居民的生活仍比较困难。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调整中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发展特色农业,增加优质稻和经济作物,水产业及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市农业总产值88.03亿元,比上年增长4.3%。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生产条件与环境继续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4.99万千瓦,平均每公顷耕地占有农业机械动力8.96千瓦;化肥施用量(实物量)16.18万吨;农村用电量9.25亿千瓦时,增长27.6%;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3.9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1.7%。

大力组织、培育和巩固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农产品生产基地化、专业化和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乡镇企业平稳发展,全年乡镇企业总产值608.5亿元,比上年增长7.1%。山区和老区建设开发有新进展。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健增长。2002年,市委、市政府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结构调整力度,增加技改项目投入,壮大工业规模经济,增强发展后劲,增创名牌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拓展“汕货”的市场空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839.02亿元,增长8.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增长7.6%,集体工业增长8.7%,股份制工业增长6.6%,“三资”工业增长8.7%。大中型工业产值132.40亿元,增长6.2%。完成工业出****货值99.72亿元,比上年增长9.4%。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331.47亿元,增长8.9%,工业产品销售率94.5%,提高0.9个百分点。全年新增工业技改项目123项,一批技术含量较高的新产品投入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20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14.3%。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据对全市85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盈利企业盈利额14.96亿元,比上年增长0.7%;亏损企业亏损额6.53亿元,下降7.0%,企业亏损面23.3%,减少1.2个百分点;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8.44亿元,增长7.7%;实现利税总额21.39亿元,增长8.3%,其中大中型企业11.87亿元,增长2.4%。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114.38,比上年提高1.62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上升0.34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提高1.62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上升2.00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上升0.05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下降0.01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1.1%。

建筑业生产在困境中求发展。全市完成建筑施工产值89.50亿元,比上年增长1.6%,施工单位工程个数2579个,增长20.5%,其中投标承包946个,增长19.4%;实现利税5.22亿元,增长16.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45万平方米,增长0.9%,房屋竣工面积580万平方米,增加14.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回升,投资规模有所扩大。2002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12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8.18亿元,增长3.1%;更新改造投资11.09亿元,增长41.5%;房地产投资20.27亿元,增长17.4%。交通、能源和邮电通信基础设施投资22.08亿元,增长6.3%。

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发挥效益。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20万平方米高密度多层印制线路板项目进展顺利,即将投产;年产25万平方米高强度单片铯钾防火玻璃项目以及总投资4000多万元、年产值2亿元、主要生产微型片式振动电机及其它微型专用电机的东京电子元件项目已竣工投产;建筑面积80000平方米的富聪制衣第一期工程与年产30万套的纳米瓷业卫生洁具基建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高新区年产72万只激光头及机芯的生产线2002年完成投资并进入试产;潮阳榕江片区水厂(首期)日产生活用水3万吨水厂及取水站投产开始发挥效益;公路主枢纽客运中心站建设进入收尾阶段,珠池港区二期工程和外砂桥闸重建工程等建设进展顺利。

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或效益有:输电线路长度(11万伏及以上)50公里,变电设备能力116万千伏安;中成药生产40吨/年,光纤通讯电缆的生产能力150万芯公里,染料2000吨/年,装载机制造1000台/年;移动通信基路设备195个/年,程控交换机38.13万线/年,长途电缆线路长度249公里;城市道路扩建长度7.9公里,新建、改建公路12.7公里,增建铁路第二线交付运营里程3.8公里;医院病床160张,宾馆、招待所客房数111间;城市自来水管道长度11.8公里,供应能力13万吨/日;城市液化石油气储气能力114万吨,城市公共交通车辆购置70辆,城市排水管道铺设长度6.5公里,城市防洪堤长度12.8公里;高等院校学生席位1000个,中、小学校学生席位12558个。

五、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有新进展,城市公共设施日臻完善。2002年,市政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市区建成区面积99.3平方公里。市区主干道路的配套建设继续完善,新扩建道路面积16.4万平方米,年末实有道路长度629公里。下水道排水管长度1128公里。努力发展城市公共事业,合理规划,巩固提高城市的整体功能。汕头市区日供水能力92万吨、年供水总量17231万吨,比上年增长0.2%。供电量23.25亿千瓦时,增长7.7%。市区居民家庭用气普及率96.0%,市区年末出租车2159辆,公共交通线路增至36条,客运量7031万人次,增长3.2%;运营船只9艘、轮渡客运量842万人次,减少4.2%。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建设成果在巩固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至年底,市区已建成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环境噪声自动监测显示装置3个,烟尘控制区5个。改造和完善生活垃圾填埋场及污水处理站,日处理污水能力14万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8.1%。建成区绿化面积3214公顷,绿化覆盖率32.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71.2%。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

交通运输稳健发展,运输综合能力增强。

邮电通信业务进一步增长。全市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收入33.37亿元,比上年增长4.8%。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11.75万门,接入网设备容量39.69万门,增长28.6%。全市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115.71万户,拥有长途电话电路总数8.53万路,增长16.1%。年末全市固定电话机总数118.61万部、移动电话(不含储值卡)151.47万户。全市每百人拥有电话(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56.30部,其中市区107.50部。市区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66.90部,比上年增加19.64部。电信新兴业务市场不断扩大,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不含储值卡)45726户,增长0.7%。

七、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53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城市零售额155.39亿元,增长10.6%。县及县以下的零售额85.14亿元,增长1.7%。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85.96亿元,增长8.3%;餐饮业零售额30.26亿元,增长10.0%。居民消费层次提高,时尚家具、汽车、电脑、背投彩电、手机、数码相机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全市形成比较完善销售网络,去年,城乡集贸市场223个,集市贸易成交额82.7亿元,下降10.5%。

批发贸易销售降幅收窄。全年商品销售总额397.3亿元,比上年下降1.9%。其中批发企业下降9.4%,零售企业增长8.3%。

八、对外经济和旅游

我市对外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002年全市进出口总额28.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进口总额13.20亿美元,下降5.0%;出口总额15.69亿美元,增长17.0%。其中一般贸易出口9.28亿美元,增长34.6%,近、远洋贸易出口增长26.4%,占全部出口贸易的65.2%,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出口大宗商品主要有机电产品增长20.3%、玩具增长20.7%和服装增长7.9%。

利用外资继续回升。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2%,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增长30.7%;新签协议(合同)109项,增长29.8%,协议外商直接投资额1.98亿美元,增长53.4%。

旅游业持续发展。全年旅游总收入37.26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旅游外汇收入增长5.5%。全市拥有涉外宾馆(酒店)49家、旅行社48家,星级宾馆(酒店)39家。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43.01万人次,增长8.3%,其中港澳台及国外游客17.62万人次。

九、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形势平稳,各项存贷款同步增长。2002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38.20亿元,比年初增加90.04亿元,增长16.4%。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23.92亿元,增加11.92亿元,增长10.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70.50亿元,增加75.25亿元,增长19.0%。各项贷款余额419.20亿元,比年初增加33.92亿元,增长8.8%。其中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31.33亿元,增加7.83亿元。全年货币净投放12.66亿元,增长24.6%。

保险业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社会保险投资意识增强,保险业务大幅增长。全年保费收入8.57亿元,比上年增长35.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40亿元,增长10.7%;各类人寿保险收入6.17亿元,增长48.2%。各类保险赔款、给付支出1.33亿元,下降11.0%。其中财产险给付赔偿金额1.16亿元,下降14.9%;人身险给付赔偿金额0.17亿元,增长30.7%。

十、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技事业有新进步,综合实力有所增强。2002年,继续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区域试点工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全市获得科技成果70项,其中65项达到或超过国内先进水平,有10项获省科技进步奖。获国家专利授权1132项,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50项,技术交易额1.28亿元。获国家、省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增至75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288项。加强科学技术的普及工作,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气。进一步推进汕头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的快速传输。

全市有县及县以上国有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科研情报和文献机构共20个。高等院校办科研机构、大中型工业企业科研合作继续增加。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扶持民营科研机构的发展,完善以信息交流和技术交易中心为主体的技术市场体系,抓好科技成果推广,全年推广转化科技成果105项。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2002年,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数3720人、在校学生12262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4.9%和19.4%。其中:汕头大学招生1861人、在校学生8540人,分别下降6.5%与增长12.1%。全市各类中等学校247所,在校学生29.23万人,下降10.4%。其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0.31万人,下降43.6%;普通中专在校学生1.01万人,与上年持平;普通中学在校高中生5.56万人,增长18.7%;在校初中生21.80万人,下降11.7%;普通小学在校生68.25万人,增长5.3%。初、高中升学率分别为54.46%和75.54%。全市成人高等教育院校7所,在校学生1.4万人,增长40.0%;成人教育中专学校12所,在校学生0.5万人,下降27.5%。参加高等、中专自学考试3.98万人次。民办教育继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已有各类民办学校34所,增长25.9%。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群众文化生活活跃,社会现代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全市有文化事业机构37个、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8个、影剧院8个,县级以上群艺馆、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5个。电视台、电台2座,自办节目10套,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8.85%与98.88%。全市出版报纸8062万份,杂志发行量137万册,档案馆10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1033卷(件)。

卫生系统深入开展行风建设,保健水平不断提高,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102个、床位7715张,其中医院、卫生院78个,病床位7283张。卫生技术人员1.16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565人,注册护士3707人。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农村镇共有卫生院45个、床位1350张,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320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084人。

体育事业不断取得新成绩。我市体育健儿在国内外和省际重大比赛中,共获奖牌226.5枚,其中金牌120.5枚、银牌53枚。全民健身计划逐步引向深入,群体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2002年相继举办了首届“体彩杯”中学生足球赛,隆重举行汕头市第三届体育节,期间近百万人次参加。继续举办“金刚”千人渡海活动以及喜迎十六大“金味”万人长跑活动等。《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全市得到广泛贯彻实施,施行率、达标率和优秀率逐年提高。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2002年末,全市总人口479.50万人,其中汕头市区人口120.12万人。当年全市出生人口5.55万人,出生率11.93‰,人口自然增长率7.02‰。

城市居民收入平缓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减少。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新口径)8740元,人均消费性支出7335元,扣除价格和不可比因素,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3.7%和下降1.3%。居民生活整体质量基本保持稳定,在消费性支出中食品支出占45.8%,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98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2.8%。城乡部分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仍较困难。全市在岗职工工资总额38.76亿元,比上年增长5.5%。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3567元,比上年增长13.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6.0%。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市区继续加快旧城区的规划与改造工程,分期分批解决特困户和重点困难户居住问题。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142万平方米,农村竣工住宅面积94万平方米。

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取得新进展,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巩固与完善。当年全市企业参加职工养老保险34.61万人,失业保险35.24万人,工伤保险27.04万人,生育保险19.75万人。社会保险体系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职工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行。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城乡居民生活保障制度日趋完善,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确保困难职工与城乡贫困户的日常基本生活。全年用于社会保障资金支出2480万元,比上年增长63.9%,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4.24万人,增长61.4%。年末全市有社会福利院8处,收寄养421人;城镇村办敬老院57个,收寄养875人。

注:1.本公报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乡镇企业总产值均按现行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包括全部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其他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

4.各项指标对比基数均为2001年年报统计数;

5.总人口数据按公安局年报户籍人数,出生人口、出生率及自然增长率取自计划生育局统计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