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广东

肇庆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2-03-29 14:24:55 来源:肇庆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4186次

肇庆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

2012年3月27日

2011年,在肇庆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把肇庆建设成为能够代表珠三角科学发展成果城市”的新要求,全面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大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经济实现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23.30亿元,同比增长14.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22.83亿元,增长6.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95.35亿元,增长23.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5.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05.13亿元,增长9.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7.0%。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7.5:42.1:40.4调整为16.8:45.0:38.2。按常住人口计算,2011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3614元,增长13.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4%,其中,食品类累计上涨12.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累计上涨3.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累计上涨3.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5.7%,其中轻工业上涨3.9%,重工业上涨6.5%。部分行业产品出厂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直接推动总指数上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上涨14.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上涨10.5%;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上涨9.8%;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同比上涨31.7%,其中稀有稀土金属矿采选上涨99.8%;

纺织业上涨8.5%;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品价格上涨10.1%,其中,屠宰及肉类加工上涨12.4%,蔬菜、水果和坚果加工上涨17.8%。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6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0.21万人。年末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1.2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5%,比上年末上升0.15个百分点。年末共有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3个,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4.0万人,转移就业数4.48万人。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2.23亿元,增长25.6%;其中税收收入56.45亿元,增长25.7%。

电力供应平稳增长。全社会用电量122.09亿千瓦时,增长16.2%;其中,工业用电量91.54亿千瓦时,增长16.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3.19亿千瓦时,增长18.3%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23万公顷,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糖蔗种植面积753.87公顷,增长3.9%;油料种植面积2.51万公顷,增长0.3%;蔬菜种植面积6.98万公顷,增长1.9%。

全年粮食产量113.91万吨,增长3.1%;糖蔗产量5.34万吨,增长4.6%;油料产量7.03万吨,增长0.5%;蔬菜产量203.61万吨,增长8.8%;水果产量111.65万吨,增长7.5%;茶叶产量0.53吨,下降1.1%。

全年肉类总产量42.48万吨,下降1.3%。其中,猪肉产量29.82万吨,下降1.3%;禽肉产量11.38万吨,下降1.8%。全年水产品产量34.54万吨,增长5.0%。

三、工业和建筑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459.99亿元、增加值574.40亿元,增长均为27.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8%,民营企业增长38.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1.6%,股份制企业增长35.8%,集体企业增长48.7%,股份合作制企业增长9.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29.2%,重工业增长27.3%;分地区看,中心区增长27.0%,山区县增长32.2%。

九大支柱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29%。其中,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石油及化学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增长30.3%,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增长28.8%,森工造纸、医药、汽车及摩托车三大潜力产业增长26.7%。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5.5%。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58.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6.4%,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26.3%,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32.4%。

先进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9%,钢铁冶炼及加工业增长35.6%,石油及化学行业增26.9%。

传统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29.8%。其中,纺织服装业增长19.1%,食品饮料业增长14.4%,家具制造业增长30%,建筑材料增长36.4%,金属制品业增31.3%,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增长35.4%。

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58.9%。资产贡献率17.1%,资本保值增值率136.6%,资产负债率50.6%,流动资产周转率4.9%,成本费用利润率4.4%,全员劳动生产19.5万元/人年,产品销售率98.6%。实现利润总额94.12亿元,增长25.7%。亏损企业亏损总额3.38亿元,增长17.0%。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122个,增长3.4%;实现增加值51.87亿元,增长15.8%;实现利润总额2.06亿元,下降0.5%;利税总额3.76亿元,下降15.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709.79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分城乡看,城镇投资454.67亿元,增长14.4%;农村投资255.11亿元,增长42.7%。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125.77亿元,下降6.8%;民间投资511.5亿元,增长36.7%;港澳台、外商经济投资41.2亿元,下降13.4%。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54.07亿元,增长54.3%;第二产业投资316.89亿元,增长24.6%,其中工业投资315.76亿元,增长24.1%;第三产业投资338.83亿元,增长18.2%。

2011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42.87亿元,比上年增长56.8%。按地区分,中心区119.92亿元,增长50.4%;山区县22.95亿元,增长101.0%。按用途分,商品住宅开发投资108.80亿元,增长62.6%;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投资0.72亿元和13.89亿元,分别增长104.1%和46.7%。城镇保障性住房投资3.28亿元,增长467.5%。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9.71亿元,比上年增长19.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1%。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56.99亿元,增长19.5%;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32.73亿元,增长19.0%。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344.44亿元,增长19.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5.27亿元,增长17.2%。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67.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6.4%,金银珠宝类增长33.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3.5%,家具类增长91.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1.6%,中西药品类下降0.5%,通讯器材类增长49.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3.8%,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67.4%,汽车类增长22.3%。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57.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1%。其中,出口33.08亿美元,增长27.4%;进口24.04亿美元,增长34.0%。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9.04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02亿美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17个,合同外资金额23.21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5%和42.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0.29亿美元,增长10.2%。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3342万吨,增长16.5%,其中,公路2518万吨,增长16.7%;水路824万吨,增长15.8%。货物运输周转量45.36亿吨公里,增长17.6%;其中,公路31.02亿吨公里,增长18.6%;水路14.34亿吨公里,增长15.7%。全市旅客运输总量7320万人,增长14.6%;旅客运输周转量39.52亿人公里,增长19.0%。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431万吨,比上年增长52.2%。港口集装箱吞吐量60.47万标准箱,增长35.7%。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145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90公里。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17.35万辆,其中私人汽车14.44万辆,分别比上年末增长17.7%和20.0%。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2.26亿元(2010年不变价,下同),增长16.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38亿元,增长11.5%;电信业务总量30.87亿元,增长16.9%。

全年口岸入境旅游人数160.2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9%。其中,外国人12.87万人次,增长22.6%;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47.40万人次,增长14.3%。在城市接待旅游者中,过夜旅游者1263.95万人次,增长19.7%。过夜旅游者中,国内游客达1103.69万人次,增长20.5%。全市旅游总收入142.32亿元,增长38.5%。

八、金融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10.67亿元,同比增长12.9%;各项贷款余额766.51亿元,同比增长17.6%。金融系统人民币存款余额1197.13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54.60亿元,同比增长14.7%。金融系统人民币贷款余额754.35亿元,同比增长17.5%;其中,短期贷款99.49亿元,增长27.3%,中长期贷款630.46亿元,增长12.1%。

年末全市证券市场共有上市公司5家,市场总值109.07亿元。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筹集资金13.90亿元,增长63.5%。其中,首次公开发行上市(IPO)家,筹资3.65亿元。

全市证券营业部8家,证券账户42.18万,股票交易额1100.36亿元,下降19.5%。期货营业部2家,全年代理交易量75.50万手,代理交易额3341.72亿元,分别增长28.2%和162.7%;营业收入1587.79万元,增长76.2%;利润总额756.22万元,增长54.4%。

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0.78亿元,增长3.5%。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12.92亿元,同比下降5.0%;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7.86亿元,增长21.3%;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0.75亿元,下降3.6%。全年共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6.59亿元,增长27.3%。其中,寿险业务赔付支出3.48亿元,增长24.3%;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3.11亿元,增长35.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1年全年各级各类教育(不含非学历培训)招生28.59万人,比上年下降2.6%;在校学生94.36万人,下降2.6%;毕业生27.18万人,增长2.2%。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招生1.43成人,在校生4.55万人;普通高中招生3万人,在校生8.8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04万人,在校生0.19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3.33万人。

年末,县及县级以上国有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情报和文献机构17个。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技术开发机构61个,比上年增加18个。全市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6568人年(折合全时当量),比上年增长24.0%。全市R&D经费支出约9.5亿元,增长36.0%。

全年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1项(按成果登记数),全部为应用技术成果。全年申请专利量1466件,增长93.2%;其中发明专利266件,增长65.2%。专利授权量889件,增长61.6%;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56件,增长80.7%。《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3件,增长187.5%。全年经各级科技行政部门登记技术合同2项;技术合同成交额0.02亿元。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75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约517亿元,增长49.0%。拥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3家;已建立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5家。认定的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18个,市级30个。

全市有法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质量计量综合检测机构和特种设备综合检验机构各1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6个。获得资质认证的实验室69家,获得管理体系认证企业789家,产品获得3C认证企业305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3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9个,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纪念馆7个。全市有广播电台10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99.5%。有线广播电视用户52.27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5.7万户,分别比上年末增长2.9%和287.5%。全年出版报纸3868.36万份,各类期刊460册。全市共有综合档案馆9个,馆藏35.81万卷。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73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39个,妇幼保健机构7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8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7个,卫生监督机构6个。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1.01万张,增长13.5%。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6066人,增长5.7%;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875人,注册护士5716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技术人员337人,卫生监督机构卫生技术人员95人。全市共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2个,乡镇卫生院96个,乡镇卫生院床位0.23万张,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3718人。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7306例,死亡76人;发病率186.47/10万,死亡率1.94/10万。

全市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得23项全国冠军,2项世界冠军。

十一、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与安全生产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014元,比上年增长19.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9.4%,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40元,比上年增长13.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2.3%,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所占比重为10.3%。城镇居民现有住房总建筑面积人均27.82平方米。城镇最高2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44345元,最低2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9011元。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离退休)62.1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3.4%。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51.15万人,增长12.4%;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13.55万人,增长24.5%。参加城乡(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3.16万人,增长1.7%。参加工伤保险38.04万人,增长16.5%。参加生育保险32.51万人,增长17.0%。参加失业保险36.58万人,增长12.5%。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市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居民307.92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总额3.01亿元,累积受益4.55万人次。全年征收社会保险基金29.06亿元,增长41.8%;年末五种保险基金累计结余32.36亿元,增长32.7%。年末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达8.64万人,其中城镇0.95万人,农村7.69万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人数为2382人,下降26.2%。

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5702张,收养人员4414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607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68个。共发行销售福利彩票3亿元,筹集福利资金0.9亿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1.53亿元。

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057起,死亡233人,受伤1147人,直接经济损失1952.74万元,同比分别下降3.7%、8.3%、3.4%和36.9%。。其中,道路交通事故916起,造成死亡220人,受伤1143人,直接财产损失243.60万元,同比分别下降3.5%、3.5%、2.1%和13.0%;火灾事故131起,上升1.6%,死亡1人,下降75%,经济损失994.44万元,下降46.2%;工矿商贸企业发生事故10起,死亡12人,受伤4人,经济损失714.70万元,同比分别下降47.4%、45.5%、79.0%和26.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8,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2.40。

十二、人口、资源与环境

年末常住人口395.14万人,户籍人口426.9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6.17万人,出生率14.52‰;死亡人口2.20万人,死亡率5.17‰;自然增长人口3.97万人,自然增长率真9.35‰。

全年水资源总量136亿立方米。平均降水量1265毫米,比上年减少22.9%。全年总用水量19.91亿立方米,增长0.6%。其中,生活用水2.69亿立方米,增长1.6%;工业用水3.95亿立方米,增长1.8%;农业用水13.27亿立方米,增长0.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32.16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7.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44%。全社会用电量122.09亿千瓦时,增长16.2%。其中工业用电量91.54亿千瓦时,增长16.9%。

全市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所有水质监控断面中,水质功能类别为Ⅱ类的有15个,达标率100%;水质功能类别为Ⅲ类的有6个,达标率100%;水质功能类别为Ⅳ类的有4个,达标率100%。

全市平均灰霾天气日数103天,比上年增加6天;全年日照时数1708小时,比正常年份增加70.9小时。共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21座,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47万吨,比2010年增长30.6%;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95%。园林绿地面积7989公顷,同比增长2.5%。

全年完成荒山荒(沙)地造林、更新造林、有林地造林面积16595公顷,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20公顷。其中林业重点工程完成荒山荒(沙)地造林面积1187公顷。全市义务植树完成655.03万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7.9%。全市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1155公顷。

注:

1.本公报中2011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统计图中2006-2010年数据为年报数。

2.从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由500万元调整为20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起点由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增速为可比口径。

3.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4.先进制造业包括装备制造业、钢铁冶炼及加工业、石油及化学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包括核燃料加工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