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广东

广州市199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5 21:29:29 来源:广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348次

1991年,全市人民在中共广州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深入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经济结构得到改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一步调整,城乡市场繁荣兴旺,物价平稳,对外经济贸易蓬勃发展,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有新的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初步统计:199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386.79亿元,比上年增长16.80%;社会总产值81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8.23%;国民收入263.76亿元,比上年增长15.80%。到1991年,我市三年治理整顿主要目标已基本实现,执行“八五”计划已有一个良好开端。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效益还不高,一些效益指标未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产业结构调整进展还不快,基础设施仍然滞后。

在新的一年里,全市人民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巩固治理整顿成果,把经济工作的重点转到调整结构,提高效益的轨道上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一、工业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工业结构和经济效益逐步改善。1991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格)完成533.53亿元,比上年增长22.77%(不包括村及村以下工业总产值为491.21亿元,比上年增长22.13%)。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各种经济成分全面增长,全民所有制工业总产值283.63亿元,比上年增长15.33%;集体所有制工业总产值83.30亿元,增长16.39%;其他经济类型工业总产值166.60亿元,增长42.30%。大中型企业骨干作用得到发挥,全市大中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07.48亿元,比上年增长20.94%,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为61.38%。区、县工业发展较快,工业总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42.87%和32.20%,呈现了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城区及乡镇工业两翼齐飞的局面。

外向型工业有较大发展。“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102.93亿元,比上年增长60.44%,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由上年的14.91%提高到19.84%。全年工业产品出口产值108.99亿元,比上年增长22.53%,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2.19%。主要出口产品自行车、缝纫机、干电池等产量有较大增长。

轻重工业同步增长。1991年,全市轻工业总产值352.94亿元,比上年增长22.44%;重工业总产值180.59亿元,比上年增长23.43%。轻、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为63.62%和36.38%,与上年基本持平。

全市25种拳头产品产量多数增长,特别是“两车三电”(即标致汽车、五羊摩托车、电梯、电池、家用电器)5种拳头产品产量增长幅度较大。汽车比上年增长1.35倍,摩托车增长1.24倍,电池增长28.27%,电梯增长1.77%,彩色电视机增长27.09%,房间空调器增长1.24倍,家用洗衣机增长15.98%,成品钢材、水泥、啤酒、味精、程控电话交换机等拳头产品也有不同程度增长。

企业技术改造得到加强,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和花色品种增加。1991年市属工业企业完成技术改造项目193项,比上年增长67.83%,技术改造投资额7.5亿元,增长67.92%。市属工业系统重点考核的428种工业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的421种,稳定提高率达98.37%,全年已鉴定成功的新产品500多种,新花色品种1万多种,全年获得国家金、银质奖的产品13种,省优质产品212种,市优质产品192种。

经济效益逐步改善,市属预算内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实现了生产、销售、利税大体同步增长。1991年市属预算内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142.41亿元,比上年增长15.77%,利税总额增长34.63%,亏损总额下降50.82%,产成品资金下降9.29%。市政府提出的主要效益指标基本实现。

二、农业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1991年农村社会总产值144.47亿元,比上年增长23.39%。其中农村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饮食业总产值95.62亿元,比上年增长30.91%,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从上年的61.41%上升到66.19%。

农业商品经济和乡镇企业生产发展较快。1991年,农业商品产值36.93亿元,比上年增长13.51%,农业商品产值率达75.51%,比上年上升1.46个百分点;乡镇企业总收入117亿元,比上年增长20.77%。

农业在受旱之年仍获好收成。1991年,农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格)44.30亿元,比上年增长10.43%,其中种植业产值28.43亿元,增长10.41%,畜牧业产值10.84亿元,增长15.75%,渔业产值3.42亿元,增长6.33%。因受灾等因素影响,粮食总产量115.65万吨,比上年减少3.24%,但水稻单产则创历史新绩,平均每公顷产量5409公斤,比历史最高水平的1990年增加16公斤。糖蔗总产量增长16.70%,水果总产量增长19.39%。加强了“菜篮子”工程建设,农副产品生产稳步发展,蔬菜产量比上年增长10.58%,鲜蛋增长12.11%,水产品增长6.35%,肉类增长8.28%,三鸟出栏量增长24.93%,生猪出栏量127.5万头,增长4.93%,但年末生猪存栏量比上年略减。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1991年全市投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资金(市财政拨款)达8789万元,比上年增加2096万元。全市投入冬修水利资金(包县、区、镇等)6883万元,比上年增加579万元。全市培修江海堤围157条,总长427公里,整治排灌系统2.15万条,总长1.03万公里。1991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9.11亿瓦特,比上年增长9.58%,载重汽车1.31万辆,增长19.81%。农村用电量12.57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48.01%。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回升,投资结构逐步改善。199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95.98亿元,比上年增长5.95%。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投资额77.94亿元,增长2.32%;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9.24亿元,增长26.30%;城乡私人投资8.8亿元,增长23.85%。在全市投资中:市属项目全社会投资额64.74亿元,比上年增长16.52%。

投资结构逐步调整。农业、能源、运输邮电部门建设得到加强。在全民所有制投资中:生产性建设投资45.51亿元,比上年增长4.61%,占全民所有制投资额的58.39%。基本建设投资额43.15亿元,比上年增长2.18%,更新改造投资额23亿元,增长3.69%。更新改造投资中,用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花色品种的投资额比上年增长84.17%。产业结构增量调整较为明显,1991年农业投资0.81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倍,工业部门投资32.98亿元,增长12.59%,其中电力工业投资10.35亿元,增长46.81%;运输邮电部门投资14.35亿元,增长1.45%。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较快。1991年全市在建22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额20.67亿元,机场路立交和机场路扩建一期工程建成交付使用,油制气工程、广州抽水蓄能电站、珠江电厂、广州发电厂扩建工程、石油化工总厂扩建、黄埔新沙港等重点建设项目进展较快。

新增了一批生产力。1991年全民所有制单位新增固定资产62.53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74.01%。新增生产能力和效益主要有:发电机组装机容量16.42万千瓦,年产石油加工蒸馏设备15万吨,焦化设备80万吨、催化重整设备140万吨,年产钢连铸12万吨,水泥2.5万吨,啤酒3万吨,彩色电视机15万台,自行车32万辆,服装24万件,新(改)建公路长度43.53公里,中、小学校学生席位3.9万个。

建筑业生产逐步回升。1991年建筑业总产值完成38.5亿元,比上年增长5.40%,其中:施工产值37.5亿元,增长5.65%。全员劳动生产率2.21万元/人,增长3.02%。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各类运输全面发展。1991年,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专业运输部门,完成货物运输量10297万吨,比上年增长14.27%,货物周转量264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4.90%,其中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的货物周转量分别增长10.31%、13.32%、25.74%和14.90%;客运量6361万人,比上年增长8.20%,旅客周转量141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9.33%,其中除公路运输的旅客周转量下降外,铁路、水运、航空的客运周转量均分别增长24.44%、5.30%和22.15%。港口货物吞吐量5657万吨,比上年增长10.94%。

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迅速。1991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9.35亿元,比上年增长31.91%;新增市话交换机容量4184门,年末市话交换机总容量31.28万门,比上年增长0.26%;年末电话机数达49.30万部,比上年增长28.96%。各项通讯新业务不断增加,全国容量最大的我市全自动无线寻呼系统今年开通,全年净增BB机用户5.03万户,累计用户为12.75万户;净增移动电话6545户,累计1.09万户;程控电话新业务开通户数为9.8万户,占配置总数的26.58%。市内电话号码实现了由六位升七位,标志着我市电讯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国际通讯事业继续发展。1991年广州国际长途电话可直拨195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特快专递可通达172个国家和地区。1991年国际港澳台邮电业务收入达3.06亿元,比上年增长35.54%。

五、商业、物价

1991年,广州市场繁荣兴旺,商品充裕,供应良好,物价平稳,消费者心理稳定。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177.39亿元。比上年增长14.95%。其中消费品零售额170.12亿元,增长15.12%;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7.27亿元,增长11.30%。

吃、穿、用消费品市场活跃,衣着商品消费尤为突出,相当部分大件、高档消费品销售回升。与上年相比,食品类消费品增长11.27%,衣着类增长23.77%,用品类增长15.74%,燃料类增长77.62%。主要商品零售量比上年增长的有:猪肉增长9.66%,鲜菜增长10.35%,水产品增长7.37%,肥皂增长22.88%,自行车增长18.07%,彩色电视机增长49.76%,录音机增长65.84%,洗衣机增长9.70%,各种服装增长13.20%,空调机、录像机成倍以上增长。但仍有部分主要商品零售量比上年下降,如食油下降10.25%,丝绸下降30.00%,缝纫机下降20.09%。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各种经济类型零售额全面增长。1991年,全民、集体、个体和合营经济商品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10.33%、12.24%、29.35%和24.55%。大型商业企业销售增长,出现了一批销售额超亿元企业,国营商业和供销社商品购销同步增长。1991年,市属国营商业、供销社总购进183.76亿元,比上年增长14.11%;总销售205.34亿元,增长13.81%。

城乡集市贸易畅旺。1991年,集市贸易成交额达48.96亿元,比上年增长14.40%。新开辟了西村果菜批发交易市场、东兴果菜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如意坊干果批发市场、沙河顶成衣市场、洛溪新城市场、大新路鞋业市场、东川室内市场、兴华室内市场等21个市场。

生产资料市场购销好转。1991年,市属物资系统物资购进总额25.16亿元,比上年增长23.36%,物资销售总额26.66亿元,增长24.70%。

物价平稳。1991年全市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3.0%,其中消费品零售物价水平上升2.0%,服务项目价格水平上升10.3%。按商品分类,价格水平上升的有:食品类上升0.9%,衣着类上升5.4%,日用品类上升0.2%,书报杂志类上升0.1%,药及医疗用品类上升8.8%,燃料类上升62.0%;价格水平下降的有:文化娱乐用品类下降6.0%,建筑装璜材料类下降0.3%。

六、对外经济、旅游、内联

对外经济贸易蓬勃发展。1991年,我市外贸出口商品总值18.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57%。其中工贸公司、“三资”企业分别比上年增长22.75%和64.23%,外贸出口市场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外贸进口商品总值10.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1.05%。

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取得新进展。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合同2678宗,合同规定利用外资8.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7.90%;实际利用外资金额3.77亿美元,增长41.16%。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32亿美元,增长28.05%。在签订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中,生产性项目531个,占总数的92.99%。到1991年底止已登记注册的“三资”企业1985家,比上年末增加485家。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进一步发展。1991年全市签订合同393宗,比上年增长2.25倍;合同金额2215万美元,增长27.52%。

旅游事业发展。1991年全市涉外宾馆酒店接待外国人士、华侨、港澳台胞203.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58%,其中接待外国人士44.4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7.00%,华侨11.61万人次,增长64.19%,港澳台胞147.37万人次,下降1.48%。旅游外汇收入17.25亿元(外汇券),比上年增长14.99%。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额2.68亿元;全区工业总产值21.73亿元,比上年增长56.98%,外贸出口总值1.99亿美元,增长58.28%。

南沙经济区的规划和开发工作进展迅速,利用外资新建的码头、道路等基础设施已部分投入使用。

横向经济联合继续发展。1991年,全市实施横向经济联合协作项目173项,实际投资1.75亿元,协作项目产值22.77亿元,利润总额1.79亿元,比上年增长8.44%。

七、城市建设

加强了城市建设和管理。1991年,市政公用事业、自来水、煤气生产和供应业投资额8.18亿元,比上年增长26.95%,尤其是高速度完成机场路扩建工程,为成功举办首届世界女足赛作出了贡献。全年竣工并交付使用的主要工程有:新建桥梁11座,其中人行天桥8座,扩宽了市区道路12.11万平方米,铺设自来水排水管32.84公里,新增公共汽(电)车244辆,日供水能力新增20.52万吨,民用燃气新增1.46万户;另外,广州油制气厂已投油试产,初步形成8万户的供应规模,新建了海印公园和江高镇公园。建成9条噪声控制街,完成了42个污染扰民严重的限期治理项目。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1991年末,城市道路总长度951公里,比上年增长0.63%;道路总面积1104万平方米,增长1.75%;排水管道长度1245公里,增长2.3%。

1991年末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1975辆,比上年增长3.84%,客运量6.78亿人次,比上年下降3.15%;客运周转量44.07亿人公里,下降2.36%。

全年城市供电量57.95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9.83%;售水量8.78亿吨,增长6.72%;液化石油气销售量比上年增长3.22%,居民燃气普及率为42.59%,比上年增长1.69个百分点。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推进了科技进步。1991年,我市抓紧《广州市科技兴市总体规划》制定工作,加快天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建立了广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1991年完成科技计划项目69项,其中已投产应用42项。有10个科技项目获国家级奖励,其中获国家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国家“星火”奖4项。全年获市科技进步奖的科技成果101项,占40%的项目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科技队伍进一步扩大,年末市属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15万人。专利工作有新的进展。全市共受理专利申请811件,比上年增长37.5%,批准授权专利434件,增长12.1%。全年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达8663万元,比上年增长31.2%。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建立了教育基金,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支持。1991年全市共有高等学校25所。招收研究生1157人,在学研究生3149人,毕生研究生1234人;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1.95万人,在校学生6.44万人,毕业生1.96万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6.88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9.88万人,小学在校学生达59.35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26%、4.43%和3.71%。基础教育稳步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不断巩固、提高,并进入了全国先进行列。小学入学率达99.87%,小学升初中升学率达97.49%。成人高校办学体制改革有新进展,市属8所职工大学合并为职工联合大学。全市成人高校在校学生3.38万人,成人中等学校在校学生3.47万人,比上年增长13.84%。

文化事业迅速发展。1991年圆满举办“第二届羊城艺术博览月”活动,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全国书市”,广州人民广播电台(调频立体声)于12月1日正式开播,成为国内大城市中第一个全天24小时广播的电台。1991年,全市有广播电台7座,电视台2座,各类电影放映单位292个,艺术表演团体14个,群众文化馆、艺术馆14个,公共图书馆10个,全年发行各种新影片197部。发行报纸10.94亿份、杂志4385万份,销售图书6650万册,分别比上年增长8.39%、5.28%和18.94%。

卫生事业稳步前进。1991年全市有各级卫生医疗机构2347个,医疗病床3.13万张,比上年增长4.55%,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86万人,其中医生2.10万人,增长0.35%。除害防病的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城市卫生整体水平得到巩固和提高。

体育事业成绩较好。1991年,我市运动员获得2个世界冠军,有1人超1项世界纪录,获得1个亚洲冠军,获得3个全国冠军,我市体育代表团参加全国城市运动会获得金牌数第三、奖牌数第二的好成绩。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全市举办县区级以上体育运动会757次,参加的运动员达41万人次,青少年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60.02万人。

九、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1991年,全市职工工资总额78.45亿元,比上年增长19.51%,其中市属职工工资总额55.98亿元,增长19.21%;职工年平均工资4054元,比上年增长15.70%,其中市属职工年平均工资3867元,增长14.68%。据300户城市居民家庭抽样调查,城市居民平均每人年生活费收入2906元,比上年增长12.06%,扣除价格上升因素,实际增长8.8%。城市居民家庭拥有耐用消费品数量增多。1991年末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91部,比上年增长2.59%;电冰箱88.3台,增长1.15%;高级音响25.3台,增长46.24%;录像机47.7台,增长53.87%;组合家具61.3套,增长18.57%。另据180户农民家庭抽样调查,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736元,比上年增长12.78%。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度增加。1991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45.91亿元,比上年增长35.76%,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3.63亿元,增长36.32%;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2.28亿元,增长33.74%。

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1991年市区新建住宅212.77万平方米,新增住宅3.04万套,市区居民人均居住面积8.23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住房面积25.59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05%。

1991年全市安置城镇待业人数9.49万人,比上年增长6.06%。年末全市职工人数198.54万人,比上年增加9.14万人,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139.13万人,比上年增加2.60万人;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43.55万人,增加3.56万人;其他所有制单位职工15.86万人,增加2.98万人。年末城镇个体劳动者8.81万人,比上年增加8741人。私营企业从业人数2.08万人,比上年增加1638人。

十、人口

1991年末全市总人口602.22万人,比上年增加7.97万人。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有一部分是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所列数据包括范围,除个别注明外,均为全地区(即市区和四县所有单位,包括中央、省在市单位)数字;

3、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农村社会总产值、农业商品产值均按当年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速度,除农业商品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之外,其他均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