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广东

肇庆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1-03-23 19:10:42 来源:肇庆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5717次

肇庆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肇庆调查队

2011年3月13日

2010年,肇庆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核心,全面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贯彻落实“三促进一保持”和“双转移”等一系列战略措施,坚定不移地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加速发展“四大经济”,扎实推进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宜居城乡建设等工作,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社会和谐稳定。

一、综合

经济增长较快,总量突破千亿。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065.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1.29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453.94亿元,增长28.9%;第三产业增加值430.67亿元,增长11.8%。三次产业所占比重由上年的19.2:37.1:43.7调整为17.0:42.6:40.4。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7%、62.5%和30.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7325元,比上年增长15.5%。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8,八大类消费价格呈“五升三降”态势。与上年对比,食品类价格上涨6.4%,居住类价格上涨5.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3.1%,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1.3%,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0.5%;衣着类价格下降3.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2.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0.5%。

就业形势稳中趋好。实施一系列稳定和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措施,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着力解决困难群众就业问题。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98万人;下岗失业再就业1.59万人,其中困难群体再就业0.35万人;培训农村劳动力3.5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9万人,创业带动就业人员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年末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人数26.7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3.4%;在岗职工工资总额80.95亿元,增长18.9%;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126元,增长15.1%。

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还比较艰巨,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强化;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为突出。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1.96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农业产值133.09亿元,增长4.4%;林业产值36.06亿元,增长8.4%;牧业产值88.68亿元,增长5.2%;渔业产值31.46亿元,增长5.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66亿元,增长7.4%。

全年粮食产量110.51万吨,增长0.1%;甘蔗产量10.37万吨,下降1.2%;油料产量6.99万吨,增长2%;蔬菜产量187.08万吨,增长4.9%;水果产量103.86万吨,增长8.5%。

全年肉类总产量43.02万吨,增长5.6%。其中,猪肉产量30.21万吨,增长7.2%;禽肉产量11.58万吨,增长0.4%。

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39.1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8%;化肥投入(折纯)18.09万吨,增长4.9%。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1106家,比上年增加60家,增长5.7%。全年实现增加值408.15亿元,增长33.7%。其中,轻工业增加值137.36亿元,增长34.5%;重工业增加值270.85亿元,增长33.1%。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中,国有企业18.95亿元,增长21.8%;集体企业2.04亿元,下降11.4%;股份制企业141.91亿元,增长37.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167.97亿元,增长29.3%;其他经济类型企业76.88亿元,增长41.8%。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191.17亿元,增长41.6%。大中型企业实现增加值151.78亿元,增长21.4%。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电子信息产业、金属加工产业、机械和汽车配件产业、医药制造业等九大产业完成增加值233.4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7.2%,增长37.0%,高于同年全市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九大产业增量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63.3%,拉动增长21.3个百分点。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93.66亿元,增长39.7%;三大传统产业完成增加值106.69亿元,增长38.9%;三大潜力产业完成增加值33.12亿元,增长24.5%。

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35.05,比上年提高50.9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64.67亿元,比上年增长46.5%;工业产品产销率98.25%;实现利润、税金分别为51.06亿元、46.07亿元,分别增长135.0%和67.1%。企业亏损面为7.9%,比上年收窄1.9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3.16亿元,下降16.4%。

2010年全市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额135.19亿元,比上年增长29.5%;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8.87亿元,增长25.8%;竣工产值33.03亿元,增长6.9%。房屋施工面积712.09万平方米,增长2.3%;房屋竣工面积201.87万平方米,下降11.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5.21亿元,比上年增长35.1%。其中,全年新开工项目1830个,增长18.1%,完成投资350.3亿元。

从投资所有制看,国有经济投资136.01亿元,增长22.6%;集体经济投资23.79亿元,增长118.8%;民营经济投资362.62亿元,增长42.9%;个体私营投资240.14亿元,增长46.3%;港澳台商投资47.7亿元,下降4.7%;外商投资为19.63亿元,下降11.4%。

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7.78亿元,比上年增长81.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55.24亿元,增长18.5%,其中工业投资255.24亿元,增长19.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32.19亿元,增长46.6%。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完成124.38亿元,增长116%,占全社会投资的19.9%。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1.14亿元,比上年增长50.2%。其中,住宅投资增长42.2%,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73.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长117.8%,占10.4%。全年商品房屋施工面积1092.95万平方米,增长45.1%,提高19.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施工面积874.30万平方米,增长39.1%,提高21.1个百分点。

五、国内贸易

201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32.89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分城乡看,城市实现零售额249.79亿元,增长21.1%;农村实现零售额83.10亿元,增长20.9%。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3.81亿元,下降9.4%;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79.68亿元,增长24.0%;住宿业实现零售额3.12亿元,增长7.8%;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6.28亿元,增长16.0%。

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98.74亿元,增长49.7%。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业中,高档、耐用消费品类增幅较高,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70.4%,五金、电料类零售额增长65.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30.7%,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54.1%,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增长83.8%,汽车类零售额增长29.2%。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市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6个,成交额11.42亿元。

六、对外经济

2010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43.9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5%。其中,进口17.94亿美元,增长45.4%;出口25.96亿美元,增长27.9%。

从企业性质看,国有企业实现出口总值3.37亿美元,增长18.9%;民营企业实现4.44亿美元,增长47.6%;三资企业实现18.15亿美元,增长25.6%。

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总值12.61亿美元,增长33.3%;加工贸易13.35亿美元,增长23.3%。

2010年全市新批利用外资项目112个,比上年增加39个。项目投资总额19.37亿美元,下降2.3%;实际利用外资9.34亿美元,增长5.2%。

从国别(地区)看,出口贸易以香港地区、美国、欧洲联盟、东盟、日本等为主,出口总值占全市比重分别为23.3%、25.2%、14.8%、6.1%、7.1%。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2010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31.63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6423万人次,增长6.3%。全年货物运输量2876万吨,增长8.7%。其中,公路2161万吨,增长8.8%;水路715万吨,增8.2%。全年完成公路客运周转量331184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2.9%;完成货运周转量251094万吨公里,增长11.7%。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1260公里。其中一级公路通车里程393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90公里。

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14.74万辆,比上年增长21.8%,其中本年新注册2.38万辆,增长30.8%。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12.03万辆,增长24.9%。私人轿车保有量为5.7万辆,增长27.6%,其中本年新注册1.24万辆。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0%;电信业务总量92.53亿元,增长25.8%。

全年景区接待旅游者人数2008.54万人次,增长25.3%。城市接待旅游者人数1787.80万人次,增长25.7%。其中,外国人10.5万人次,增长33.6%;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28.95万人次,增长23.4%。旅游总收入109.23亿元,增长37.5%。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6.80亿元,比上年增长37.4%。地方财政支出126.68亿元,增长18.7%。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医疗卫生等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支出分别增长14.2%、25.4%和23.6%。

全年完成国、地税收入105.21亿元,比上年增长26.0%。其中,国税收入完成54.29亿元,地税收入完成50.91亿元,分别增长24.5%和27.6%。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72.54亿元,比年初增加151.91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57.31亿元,增加95.91亿元;企事业本币存款余额202.38亿元,增加13.91亿元。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52.01亿元,增加83.71亿元。其中,本币贷款余额642.04亿元,增加87.69亿元;短期贷款增加78.1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62.45亿元。

全年完成保费收入21.3亿元,增长17.9%;赔款5.1亿元,增长3%。全市寿险公司完成保费收入14.85亿元,增长18.2%;赔款2.8亿元,增长30%。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6.45亿元,增长25%;赔款2.3亿元,增长1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普通高等院校4所,全年招生1.50万人,增长11.9%;在校学生4.22万人,增长17.0%。中等职业学校25所,全年招生2.60万人,下降23.1%;在校学生7.73万人,下降5.4%。普通中学174所,全年招生10.9万人,下降4.6%;在校学生32.8万人,增长1.9%。小学753所,全年招生5.33万人,增长1.0%;在校学生36.82万人,下降7.1%。特殊教育学校7所,在校学生1916人。拥有幼儿园513所,在园儿童12.76万人,增加0.78万人。义务教育水平稳步提高。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100%,初中三年巩固率达94.3%,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7.3%。全市各类学校共有教职工53126人,其中专任教师46363人。

2010年全市共取得各项科技成果99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科技奖6项。拥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3家,已建立省级工程研究(技术)中心14家。全市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6家,总数达到61家。全年申请专利量759件,增长37.8%;其中发明专利161件,增长61%。专利授权量550件,增长67.2%。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文化系统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9个,艺术表演场所4个,公共图书馆9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9个,博物馆7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2个,档案馆11个。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9.5%。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9.4%。有线电视用户62.8万户。

全市共有卫生机构675所,其中医院、乡镇卫生院142所。卫生技术人员1.48万人,病床床位0.97万张;卫生防疫、检疫、监督机构11家,妇幼保健机构7家。全市累计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5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83.3%。

全市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得23项全国冠军,破1项全国纪录。举办各级运动会29次,参赛运动员人数达5980人次。全年累计投入体彩公益金180余万元,兴建了143处全民健身工程,其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8处。全市有14个街道办事处配建了全民健身工程,全市80%以上的社区和100%的行政村安装了健身器材。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市现有活立木净增蓄积量220.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67.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0611公顷,义务植树49.16万株。全市现有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5个,面积23833.4公顷。列入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38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254种。国家湿地公园1个,面积998公顷。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2.66平方米。

空气环境质量良好。2010年,市区空气质量好于和达到二级的天数为360天。市区二氧化硫年平均值为0.036毫克/立方米,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市区二氧化氮年平均值为0.042毫克/立方米,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值为0.058毫克/立方米,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市区降水pH年平均值为4.63,酸雨频率为82.6%。

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全市水质监控断面中,水质功能类别为Ⅱ类的有15个,达标率100%;水质功能类别为Ⅲ类的有6个,达标率100%;水质功能类别为Ⅳ类的有4个,达标率100%。

声环境质量状况较好。市区道路交通噪声年均值为66.4分贝,符合国家标准。市区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为54.7分贝,属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质量等级中的较好等级。

全年各类事故死亡250人,比上年下降3.10%。其中,工矿商贸企业发生事故死亡22人,比上年上升83.3%;道路交通事故死亡224人,下降7.4%;火灾事故死亡4人,与上年持平。全年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23,比上年下降36.1%;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2.66,比上年下降0.34%。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二、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0年末,全市公安户籍总人口为422.4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72人,上升2.1%,其中市区人口50.82万人,上升0.7%。全市全年出生人口10.4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24.9‰,提高13.7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6.6‰,提高1.6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8.3‰。

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32元,增长11.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164元,增长10.3%,其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2.5%。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6.66平方米。

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524元,比上年增长19.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385.86元,其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9.5%。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5.54平方米,增加1.26平方米。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05.08亿千瓦时,增长19.5%。第一产业用电2.89亿千瓦时,增长3.4%;第二产业80.11亿千瓦时,增长21.7%,其中工业用电78.33亿千瓦时,增长20.8%;第三产业用电10.94亿千瓦时,增长16.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1.15亿千瓦时,增长12.4%。

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养老、城镇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54.84万人、45.52万人、32.66万人、27.79万人和32.53万人。年内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21.81亿元,按时足额为26.87万名保障对象支付社保待遇20.41元,增长15.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覆盖所有县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99.5%。

城镇保障人数0.96万人,月人均补助144元,比上年提高5元。全市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112个,总床位数0.41万张,集中供养率26.9%。年末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0.57万张,收养人员0.45万人。各种城镇社区服务设施318处。全年销售福利彩票2.4亿元。

2010年全市共落实经济适用住房项目4个,建设规模351套、2.1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2219.69亿元。截至2010年底,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3644套、21.86万平方米,现已建成、提供经济适用住房3184套;新建廉租住房项目8个,建设规模311套、1.56万平方米。

注:1.本公报中资料均为初步统计数。

2.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指标,现行制度调查时期为1-11月。

3.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