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广东

肇庆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4-07 23:19:14 来源:肇庆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4761次

肇庆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肇庆调查队

2010年3月31日

2009年,肇庆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为主轴,科学谋划、迎难而上、危中求进,大力推进“三促进一保持”,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846.34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5.31亿元,增长5.0%,对GDP贡献率为7.3%;第二产业增加值309.86亿元,增长19.7%,对GDP贡献率为50.8%;第三产业增加值371.17亿元,增长12.7%,对GDP贡献率为41.9%。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长22.5%,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3.4%,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9.0%,房地产业增长23.8%。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4.03%。民营经济增加值477.50亿元,增长16.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2008元,增长11.6%。

表1 2009年分区域主要指标统计表

区域人均GDP(元)比上年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百分点)

中心区3254412.242.40.5

山区1287712.445.71.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2.2%,其中食品类下降1.9%;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3.5%,其中轻工业下降1.8 %,重工业下降3.8%。商品零售价格下降3.4%。

表2  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指        标 价格指数 比上年涨跌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97.8-2.2

食  品98.1-1.9

其中: 粮食104.84.8

烟酒及用品98.7-1.3

衣  着94.7-5.3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100.70.7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100.00

交通和通信98.3-1.7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0.70.7

居  住92.6-7.4

服务项目99.9-0.1

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235.8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8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0.4万人。年末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9%,比上年末下降0.19个百分点。

全市共有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3个,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3.88万人,转移就业人数5.26万人。全年全社会用电量87.92亿度,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工业用电量64.83亿度,比上年增长12.2%。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土地和能源等资源约束加大等矛盾仍为突出。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3.01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6%。甘蔗种植面积1.56千公顷,增长10.3%;油料种植面积24.81千公顷,增长2.2%;蔬菜种植面积67.39千公顷,增长2.4%。

全年粮食产量110.41万吨,增长2.3 %;甘蔗产量10.50万吨,增长9.5%;油料产量6.86万吨,增长2.0%;蔬菜产量178.35万吨,增长2.5 %;水果产量95.69万吨,增长17.1%;茶叶产量0.55万吨,增长1.7%。

全年肉类总产量40.73万吨,增长2.2 %;其中猪肉产量28.17万吨,增长2.3%;禽肉产量12.56万吨,增长1.9%。全年水产品产量31.84万吨,增长2.4%;

三、工业和建筑业

规模以上工业(下同)完成工业增加值277.47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3.7%,民营企业增长29.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9.4 %,股份制企业增长25.8%,集体企业增长27.4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25.0%,重工业增长21.5%。

九大产业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6.2%,其中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增长30.0%,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增长25.6%,三大潜力产业增长18.5%。三大新兴产业中的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石油及化学增加值分别增长11.0%、46.9%和39.6%;三大传统支柱产业中的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分别增长29.8%、25.9%和23.0%;三大潜力产业中的森工造纸、医药、汽车及摩托车分别增长21.5%、6.9%和16.7%。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3%,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6.9%,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5.5%,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24.1%。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9%,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9.5%,钢铁冶炼及加工业增加值增长40.9%。

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4.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40.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4.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2.6%,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2%。

2009年1-11月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72.74。资产贡献率9.91%,资本保值增值率96.2%,资产负债率62.0%,流动资产周转次数3.5次,成本费用利润率2.2%,全员劳动生产率121895元/人年,产品销售率97.3%。实现利润总额20.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3%。亏损企业亏损总额5.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

表3 2009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指    标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20.1939.3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0.92-20.0

集体企业0.0928.6

股份制企业2.611907.7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5.422.2

民营企业11.5337.43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114个,比上年下降12.9 %;实现增加值35.98亿元,比上年增长23.9 %;实现利润总额1.56亿元,增长35.2%;利税总额5.92亿元,增长20.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2.77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分城乡看,城镇投资303.72亿元,增长38.8%;农村投资159.05亿元,增长22.2%。分地区看,中心区投资336.31亿元,增长31.7%;山区县投资126.46亿元,增长35.3%。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0.80亿元,增长16.5%;第二产业投资215.41亿元,增长35.9%,其中工业投资213.83亿元,增长35.6%;第三产业投资226.57亿元,增长31.3%。

表4  2009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行            业投资额比上年增长%

总      计462.7728.2

一、农、林、牧、渔业20.8016.5

二、第二产业215.4135.9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其中:采矿业1.20-13.7

制造业192.4331.9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0.2094.7

建筑业1.5795.1

三、第三产业226.5731.3

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6.4659.0

批发和零售业6.26142.6

住宿和餐饮业11.1630.4

房地产业93.5713.2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4.0538.9

教育7.7336.0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0.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中心区53.14亿元,增长7.8%;山区县7.52亿元,增长49.5%。

表5   2009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     标单 位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投资完成额亿元60.6611.7

其中:住宅亿元47.450.7

其中:90平方米以下住宅亿元8.613.3

其中:经济适用房亿元0.2427.3

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763.3927.0

其中:住宅万平方米639.820.1

房屋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328.6592.8

其中:住宅万平方米261.2570.6

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202.9814.7

其中:住宅万平方米172.4811.0

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275.3183.7

其中:住宅万平方米259.9585.3

本年资金来源亿元74.4045.6

其中:国内贷款亿元16.0079.5

其中:个人按揭贷款亿元11.28199.2

本年购置土地面积万平方米105.09-6.5

土地购置费亿元4.18-13.7

本年完成土地开发面积万平方米89.4326.1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5.78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75.81亿元,增长15.6%;农村消费品零售额99.97亿元,增长15.4%。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40.8亿元,增长20.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4.17亿元,下降11.0%。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类零售额比上年下降9.7%,肉禽蛋类下降17.9%,汽车类增长45.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8.9%,石油及制品类下降2.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9.4%。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33.7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7.8 %。其中,出口21.44亿美元,下降11.3%;进口12.34亿美元,下降1.0%。实现顺差9.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2.6亿美元。

表6    2009年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美元

指      标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进出口总额33.78-7.8

出口额21.44-11.3

其中:一般贸易9.46-9.8

加工贸易10.82-21.8

保税仓加工区     1.16

其中:机电产品8.36-27.4

高新技术产品2.05-27.5

其中:国有企业2.83-5.4

外商投资企业14.45-20.3

其它企业4.1629.4

进口额12.34-1

其中:一般贸易6.6655.2

加工贸易5.68-30.9

其中:机电产品3.22-28.3

高新技术产品2.01-29.1

其中:国有企业0.81-14.5

外商投资企业9.080.03

其它企业2.42-0.02

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9.1-13.8

表7  2009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美元

国家和地区出口额比上年增长%进口额比上年增长%

香港地区4.14-21.11.23-23.8

美国5.99-22.40.43-25.7

欧洲联盟3.12-1.92.0-0.4

东盟1.07-19.72.73-1.8

日本1.28-10.40.82-15.3

韩国0.38-9.10.56-3.2

俄罗斯0.11-42.90.1428.9

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82个,合同外资金额15.20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6.6%和4.3%;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8.88亿美元,增长3.5%,其中制造业占81.9%,房地产业占6.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1.6%。

表8  2009年分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行业名称  合同外资金额(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实际使用金额(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

总      计15.24.38.883.5

农、林、牧、渔业0.25-33.70.14-72.4

制造业11.86-3.67.079.4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0.21556.80.239.3

建筑业0.08-94.80.01-91.7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0.152.40.061315.6

批发和零售业0.01-97.90.01-99.3

住宿和餐饮业0.1-35.10.05-74.8

房地产业-0.1-115.50.5393.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291620.10.14158.2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0.02…0.01…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000.06

居民服务和其它服务业…-100…-100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0.01…0.01…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0.02-80.60.1220.4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1.18亿元,比上年增长4.2%。

表9  2009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单    位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货物运输总量万    吨26479.0

公路万    吨19867.9

水运万    吨66112.6

货物运输周转量亿吨公里33.1110.7

公路亿吨公里22.489.8

水运亿吨公里10.6312.6

表10  2009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单    位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旅客运输总量万    人604510.5

公路万    人604310.5

水运万    人238.7

旅客运输周转量万人公里2934198.1

公路万人公里2933578.1

水运万人公里1935.7

全年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29.3万吨,比上年增长23.5 %,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37.4万吨,下降26.8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34.6万标准箱,下降5.0%。

年末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2.2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8.6%。其中,私人汽车9.82万辆,增长20.5%;私人轿车保有量达到8.89万辆,增长21.7%。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75.86亿元,增长19.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29万元,增长14.0%;电信业务总量73.57亿元,增长19.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84.85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53.71万户,乡村电话用户31.14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41.2万户,新增115.8万户。

全年接待入境过夜游客人数112.3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2%。其中,外国人10.11万人次,增长10.6%;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02.21万人次,增长11.2%。接待国内过夜游客达728.19万人次,增长19.4%。全市旅游总收入79.46亿元,增长20.8%。

八、金融和保险

年末全市中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20.6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6.3 %;各项贷款余额568.31亿元,增长51.9%。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80.35亿元,增长63.0%,其中个人住房贷款75.71亿元,增长57.7%;农村信用社人民币贷款余额170.01亿元,增长23.0%。全市金融机构实现账面结益14.51亿元,增长26.8%;不良贷款余额减少32.7%。

表11  2009年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指        标年末数比上年末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909.5726.6

其中:企业存款    191.3739.3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554.1414.8

各项贷款余额    554.3549.4

其中:短期贷款   200.715.5

中长期贷款   343.8582.2

全年全市实现保费收入18.08亿元,增长0.8%。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12.96 亿元,比上年下降3.0 %;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5.12亿元,增长12%。全年共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4.14亿元,下降15.2%。其中,寿险业务赔付支出2.14亿元,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2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普通高职高校招生(不计成高)1.34万人,增长15.8%;在校生3.61万人,增长17.0%。各类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含技工学校)招生3.38万人,增长9.6%;在校生8.17万人,增长15.7%;毕业生1.95万人,增长23.6%。普通高中招生3.18万人,增长9.3%;在校生8.41万人,增长13.2 %;毕业生2.13万人,增长4.4%。初中招生8.25万人,下降2.5%;在校生23.82万人,增长2.9 %;毕业生7.02万人,增长5.4%。小学招生5.28万人,下降4.5%;在校生39.65万人,下降8.0 %;毕业生8.46万人,下降0.7 %。全省特殊教育招生296人,在校生1845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1.98万人。技工学校招生1.46万人,增长45%;在校生2.83万人,增长34%;毕业生0.55万人,增长35%。

年末县及县级以上国有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情报和文献机构18个。全市从事科技活动人员0.60万人,比上年增长1.7%。全市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约6.9亿元,增长43.8%。

全年申请专利量551件,增长31.5%;其中发明专利100件,增长22.0%。专利授权量329件,增长22.3%;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4件,下降11.1%。全年经各级科技行政部门登记技术合同2项,技术合同成交额316万元。

全市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5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51亿元,增长11.1%。拥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3 家,已建立省级工程研究(技术)中心12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0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9个,县及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8个,博物馆、纪念馆7个。全市有广播电视台9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9.5%和99.4%。有线广播电视用户61.66万户,比上年增长0.5%。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200户。全市共有综合档案馆9个。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602个,增长15.8%,其中医院、卫生院  143个,妇幼保健机构7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4个。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8458张,增长5.5%。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3944人,增长6.1%,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724人,注册护士4859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326人,卫生监督所卫生技术人员84人。全市共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1 个,乡镇卫生院96 个,乡镇卫生院床位1972张,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3178人。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9470人次,报告死亡73人,报告传染病发病率454/10万,死亡率2/10 万。

全市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得33 项全国冠军,破1项亚洲纪录,破2项全国纪录。

十一、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与安全生产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91元,比上年增长7.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5%。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63元,比上年增长1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9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12%,比上年下降1.3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所占比重为10.3%。全年城镇居民现有住房建筑面积人均26.7平方米。城镇最高1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49648元,城镇最低1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258元。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49.63万人,比上年末增长4.3 %,其中参保企业职工32.82万人,增长1.8 %;参保离退休人员9.23万人,增长8.0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81.47万人,增长1.8%,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39.07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42.40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8.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30.15万人,增长2.1%。参加工伤保险27.07万人,增长8.3%,其中参保农民工8.52万人,增加0.8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22.74万人,增长3.75%。全市9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69%,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300.14万人,比上年增长5.6%。新农合医疗基金累计支出总额3.5亿元,累计受益234.84万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6.3万人次。到2009年底,全市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达7.83万人,其中城镇0.92万人,农村6.91万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上升2.4%。

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员3509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 698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6个。全市共发行销售福利彩票1.56亿元,筹集福利资金0.49亿元。

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985起,比上年下降9.7%,死亡254人、受伤1197人、直接经济损失1406.76万元,分别下降5.9%、6.5%和91.3%。其中,道路交通事故931起,下降11.7%;造成死亡242人,受伤1193人,直接财产损失331.55万元,分别下降6.2%、6.8%和上升28.9%。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32,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3.08 。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二、人口、资源与环境

年末常住人口388.8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4.78万人,出生率11.61‰;死亡人口2.17万人,死亡率5.28‰;自然增长人口2.61万人,自然增长率6.34‰。年末常住人口的主要构成:男性占51.53%,女性占48.47%;0-14岁人口占22.90%,15-64岁人口占66.53%,65岁及以上人口占 10.57%;城镇人口占44.89%,乡村人口占55.11%。

表12       2009年人口数及构成

单位:万人

指   标年末人口数比重(%)

常住人口388.83100

其中:城镇174.5544.89

乡村214.2855.11

其中:男性200.3851.53

女性188.4548.47

其中:0-14岁89.0422.90

15-65岁258.6966.53

65岁及以上41.110.57

全年全市耕地面积141960.98公顷,减少37.98公顷。其中,建设占用耕地30.39公顷,农业结构调整实际占用耕地7.59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884.13公顷。当年净增加耕地876.53公顷。

全市全年水资源总量14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3839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量1362.5毫米,比上年减少30.8 %。全年总用水量20.65亿立方米,增长2.7%,其中生活(含生态)用水2.48亿立方米,下降1.6%;工业用水3.87亿立方米,增长13.8%;农业用水14.28亿立方米,下降0.6%。全市人均用水量为543立方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244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39立方米。

全市水质监控断面中,水质功能类别为II类的有17个,达标率100%;水质功能类别为Ⅲ类的有5个,达标率100%;水质功能类别为Ⅳ类的有4个,达标率100%。

截至2009年底,全市已找到的矿产种类共61种(含亚矿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共计36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12种,非金属矿产21种,水气矿产2种。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处。

全年日照时数1683.1小时,比正常年分减少42.8小时,年均气温22℃,年降雨量1362.5毫米。全市建成污水处理厂11座,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36万吨,增长125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33.29%,提高0.78个百分点。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3.28万吨,比上年下降3.5 %。二氧化硫(SO2)排放量3.13万吨,比上年下降0.3 %。

全年完成荒山荒(沙)地造林、更新造林、有林地造林面积12714公顷,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2006公顷。其中林业重点工程完成荒山荒(沙)地造林面积360公顷。全市义务植树完成600.8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67.4%。全市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0.11万公顷;国家地质公园1个,面积0.84万公顷;地质遗迹保护区1个,面积0.1万公顷。

注:

1.本公报中资料均为初步统计数。

2.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指标,现行制度调查时期为1-11月。

3.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4.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速度的计算基数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做了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