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湖北

宜昌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20-05-16 21:00:08 来源:宜昌市统计局 作者: 点击:5015次
2019年是新中国70华诞大庆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宜昌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亲临宜昌的重要讲话精神,有力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向好,高质量发展迈入健康发展新阶段。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460.82亿元,比上年增长8.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16.05亿元,比上年增长3.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054.15亿元,比上年增长9.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990.62亿元,比上年增长7.5%。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结果,对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等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修订后,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由9.5:52.5:38.0调整为9.6:45.9:44.5,据此核算2019年三次产业结构为9.3:46.1:44.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7830元,比上年增长8.1%,较上年增加10162元。
 
价格持续平稳运行。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7%。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2.7%。
 
表1:2019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类别
 
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2.7
 
消费品价格指数
 
103.4
 
食品烟酒
 
105.4
 
衣着
 
101.2
 
居住
 
100.9
 
生活用品及服务
 
101.4
 
交通和通信
 
100.7
 
教育文化和娱乐
 
102.5
 
医疗保健
 
102.7
 
其他用品和服务
 
102.0
 
市场主体较快发展。截止2019年,全市市场主体存量单位为40.05万户,增长12.1%;新登记市场主体7.19万户,增长13.8%,其中新登记私营企业1.70万户,增长18.9%;新登记个体工商户5.27万户,增长11.9%。
 
就业保持稳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9.5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882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9%,失业率比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业生产总体稳定。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19.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全年粮食产量151.05万吨,比上年减产1.9%。棉花产量0.81万吨,比上年增产1.8%。油料产量21.03万吨,比上年增产3.6%。茶叶产量9.33万吨,比上年增产4.0%。园林水果产量377.11万吨,比上年减产2.1%;其中柑橘产量365.45万吨,比上年减产2.4%。蔬菜产量487.29万吨,比上年增产4.0%。水产品产量17.78万吨,比上年增产5.0%。生猪出栏425.09万头,比上年减产23.5%;牛出栏4.71万头,比上年增产18.0%;羊出栏123.38万头,比上年增产2.7%。
 
全市有效灌溉面积139.77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8%。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10.5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9%。
 
年末全市自来水受益村达1241个,比上年增加2个,占全市行政村数量比重92.9%;全年农村用电量11.5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03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4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4%,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6个百分点。
 
表2: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指标
 
比上年±%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0.4
 
#国有企业
 
-8.2
 
集体企业
 
5.9
 
股份制企业
 
10.1
 
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
 
10.7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
 
26.7
 
#轻工业
 
18.9
 
重工业
 
6.6
 
主导产业增长较快。化工、新材料、食品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2%,其中化工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1%;食品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4%;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4%;新材料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8%。四大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0.0%。
 
化工转型稳步推进。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淘汰落后企业38家,改造升级55家,开工搬迁14家,完成搬迁4家,转产7家。
 
表3:2019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
 
磷矿石(折含五氧化二磷30%)
 
万吨
 
2142.15
 
13.2
 
饲料
 
万吨
 
129.22
 
-16.5
 
罐头
 
万吨
 
47.46
 
23.3
 
白酒
 
千升
 
96673
 
4.3
 
软饮料
 
万吨
 
59.62
 
9.7
 
精制茶
 
万吨
 
25.35
 
9.5
 
 
万吨
 
13.95
 
26.1
 
烧碱(折100%)
 
万吨
 
42.90
 
9.4
 
黄磷
 
万吨
 
5.22
 
17.8
 
合成氨
 
万吨
 
209.88
 
3.6
 
尿素
 
万吨
 
50.96
 
21.1
 
磷肥
 
万吨
 
151.30
 
21.7
 
磷酸一铵
 
万吨
 
269.76
 
12.6
 
除草剂原药
 
万吨
 
12.46
 
16.9
 
聚氯乙烯树脂(PVC)
 
万吨
 
21.13
 
9.5
 
水泥
 
万吨
 
1790.48
 
9.1
 
陶质砖
 
万平方米
 
6212.44
 
15.9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2317.10
 
9.9
 
卫生陶瓷制品
 
万件
 
1319.52
 
7.4
 
钢材
 
万吨
 
78.47
 
-3.0
 
电力电缆
 
万米
 
19703
 
-2.1
 
家用燃气灶具
 
万台
 
113.10
 
-35.7
 
续表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
 
发光二极管(LED)
 
亿只
 
37.96
 
11.1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1284.63
 
-3.8
 
化成箔
 
万平方米
 
4796
 
-9.3
 
三聚磷酸钠
 
万吨
 
7.24
 
3.3
 
NPK复合肥
 
万吨
 
279.94
 
17.1
 
六偏磷酸钠
 
万吨
 
3.58
 
-2.1
 
季戊四醇
 
万吨
 
3.68
 
3.4
 
活性干酵母
 
万吨
 
2.77
 
7.5
 
酵母味素
 
 
10706
 
3.6
 
丁基橡胶瓶塞
 
亿只
 
91.73
 
0.2
 
金刚石园锯片基体
 
万片
 
551.16
 
-2.1
 
钢琴
 
万台
 
6.25
 
10.4
 
有机硅(DMC)
 
万吨
 
6.82
 
-7.4
 
己内酰胺(合成纤维单体)
 
万吨
 
14.11
 
5.0
 
乙二醇
 
万吨
 
14.79
 
5.9
 
太阳能电池
 
万千瓦
 
7.31
 
20.7
 
锂离子电池
 
万只
 
33425
 
-1.7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1012.6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0.8%;原煤消费量1230.86万吨,比上年增长10.7%。
 
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完成产值1295.67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94.10亿元,较上年增加67.84亿元,采用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投资)比上年增长12.1%,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5个百分点。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13.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02.0%;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9.5%;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2.5%。
 
全市共有施工项目2916个,较上年增加505个;其中新开工项目共有1479个,较上年增加120个。
 
表4:2019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行业
 
比上年±%
 
总计
 
农、林、牧、渔业
 
102.0
 
采矿业
 
33.3
 
制造业
 
11.4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30.9
 
建筑业
 
-84.5
 
批发和零售业
 
-16.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7.4
 
住宿和餐饮业
 
27.4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74.4
 
金融业
 
-90.4
 
房地产业
 
10.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42.9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20.1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3.7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25.3
 
教育
 
41.3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11.9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10.7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258.1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2.9%。全市房屋施工面积1758.6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5%;其中,商品住宅1431.7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7%。房屋竣工面积180.4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2.2%;其中,商品住宅160.1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2.8%。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含现房和期房)519.8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3%;其中,商品住宅499.3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3%。商品房销售额361.44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商品住宅343.51亿元,比上年增长8.3%。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2%,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限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264.72亿元,比上年增长22.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6.50亿元,比上年增长18.3%。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比上年增长32.6%,通讯器材类增长62.9%,家具类增长19.5%,饮料类增长23.3%,烟酒类增长21.1%,粮油、食品类增长32.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53.3%,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49.3%,中西药品类增长12.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7.5%,化妆品类增长74.6%,日用品类增长17.9%。
 
全年实现商品网上零售额29.33亿元,比上年增长43.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20.60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进口额25.60亿元,比上年下降6.5%;出口额195亿元,比上年增长11.7%。从出口产品看,农产品、电子及电器产品、机械设备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农产品出口3.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4%;电子及电器产品出口2.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2%;机械设备出口1.1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3%。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家,合同外资金额266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72.3%。全市实际外商直接投资3019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0%。全市对外经济合作业务完成营业额30.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30.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对外劳务合作完成362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3.0%。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216.73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全年公路、水运完成货物周转量532.9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1.5%;旅客周转量52.41亿人公里,比上年下降7.4%。公路营运里程达33211公里,比上年增长4.8%;境内高速公路营运里程683公里,与上年持平。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69.9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0.3%,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65.24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0.9%。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36.23亿元,比上年下降0.2%。其中,邮政业务收入5.09亿元,比上年增长9.6%,电信业务收入31.14亿元,比上年下降1.6%。2019年末,全市共有固定电话用户35.7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36.61万户,比上年减少38.74万户;其中,4G移动电话用户357.10万户,比上年新增29.84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27.69万户,比上年新增12.29万户。
 
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8900.5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0%。国内旅游人数8852.9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1%;入境旅游人数47.5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其中外国人36.8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4%;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0.66万人次,比上年下降8.5%。实现旅游总收入985.65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9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国内旅游收入971.62亿元,比上年增长13.5%。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369.84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0.78亿元,比上年增长1.5%。税收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9.3%,比去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
 
全市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为7434.75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全市存贷款余额贷存比为90.7%,比去年同期提高6.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898.77亿元,比年初增加207.33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257.47亿元,比年初增加254.55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535.98亿元,比年初增加413.14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896.39亿元,比年初增加128.77亿元。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23.20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1.79亿元,比上年增长7.6%;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20.32亿元,比上年增长29.4%;寿险保费收入71.09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全年支付各类赔付36.26亿元,比上年下降4.3%;其中财产险赔付17.43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5.09亿元,比上年增长7.4%;寿险赔付13.74亿元,比上年下降22.9%。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共有幼儿园452所,在园儿童8.7万人;普通小学257所,在校学生17.28万人,毕业生2.72万人,专任教师1.02万人;普通中学170所,在校学生12.34万人,毕业生4.27万人,专任教师1.19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5所,在校学生2.56万人,毕业生0.87万人,专任教师1727人;普通高校5所,在校学生6万人,毕业生1.62万人,专任教师3156人。
 
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44.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4.5%,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21家,较上年增加81家。国家、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96家,较上年增加26家;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75家,较上年增加12家。重点科技成果登记92项。全市专利受理量为9864件;专利授权量为7093件,其中发明专利694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9年末,全市拥有公共图书馆15个,总藏书量363.42万册。文化事业机构177个,艺术事业机构19个,艺术表演团体11个,艺术馆、文化馆121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7个,博物馆纪念馆18个。年末公共广播节目12套,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98%;公共电视节目16套,有线电视用户58.05万户,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98%。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664个(含村卫生所),其中医院、卫生院19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0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0个。全市卫生机构人员39069人,比上年增加9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1507人,比上年增加199人;注册护师、护士15100人,比上年增加285人。卫生机构床位数29122张,比上年减少109张。
 
全市共有体育场馆24个,专职体育人员82人。全市参加省以上运动会人数达615人,获得93枚金牌、70枚银牌和85枚铜牌。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413.79万人,户籍人口为390.9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93万人,出生率为7.49‰,较上年下降0.64个千分点;死亡人口2.71万人,死亡率为6.93‰;自然增长率为0.56‰。
 
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72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463元,比上年增长9.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34元,比上年增长9.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4296元,比上年增长8.6%;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8.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430元,比上年增长8.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9.4%。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129.5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1万人,其中职工89.56万人,离退休人员39.97万人;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149.9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0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381.2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5.8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58.6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63.9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9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50.9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5万人。全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分别为99%、98%、98%。
 
全市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2.03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8.75万人,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1.39万人。全年资助13.50万人参保参合,直接医疗救助22.45万人次。年末共有社区服务机构2555个,养老服务机构160个,养老服务床位33131张。
 
十二、环境和资源
 
全市环境质量总体有所下降,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74.9%,优良天数266天,同比减少8天;PM10、PM2.5平均浓度同比分别提升1.4%、4.0%。全市纳入考核的9个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
 
2019年末耕地保有量328千公顷,全年建设占用耕地236.56公顷。全市共有矿床397处,矿产资源89种,其中已开发利用矿种48种。
 
年末全市森林面积1400.40千公顷,森林覆盖率65.98%,完成造林作业面积2.65千公顷。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有国家、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68.72千公顷。
 
注: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核实数据以《2020年宜昌市统计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