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湖北

荆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5-04-23 09:41:43 来源:荆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6996次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市委、市政府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和“竞进提质、升级增效”总要求,紧紧围绕“壮腰工程”战略,积极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全市经济在新常态下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呈现稳中有进、结构调优、质效提升、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0.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8%。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第二、三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47.00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59.58亿元,增长10.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73.91亿元,增长11.4%。三次产业结构为23.4:44.6:32.0;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0.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分别为19.2%、43.5%和37.3%。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1%,价格水平上涨2.1%。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2.2%,烟酒及用品类上涨1.5%,衣着类上涨1.2%,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类上涨5.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0.9%,交通和通信工具类上涨2.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4.8%居住类持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0%。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93万人,扶持创业6288人,带动就业2.4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二、农业
 
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16.16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总产值分别为262.74亿元、7.02亿元、142.40亿元和196.1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1.5%、4.0%和7.8%。
 
“粮增棉减”种植结构大调整。粮食实现“十一连增”,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08.41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4.42千公顷,增加4.2%;粮食总产量400.02万吨,比上年增加13.96万吨,增长3.6%。油料产量62.33万吨,比上年减少0.42万吨,减少0.7%。蔬菜总产269.50万吨,比上年增加10.38万吨,增长4.0%。园林水果总产量47.52万吨,比上年增加2.64万吨,增长5.9%。因结构性调整和保护性收储政策取消,棉花播种面积减少,再加上不利气候的影响,全年棉花产量9.64万吨,比上年减4.24万吨,比上年减少30.5%。
 
畜牧业平稳增长。2014年全市生猪出栏513.58万头,比上年增长2.9%;年末生猪存栏357.83万头,比上年减少5.0%。全年家禽出笼8000.00万只,比上年增加3.6%;年末家禽存笼7012.87万只,比上年增加2.2%;禽蛋产量19.55万吨,比上年增加5.0%。
 
水产生产保持良好发展态势。2014年,全市水产放养面积达245.17万亩,比上年增加6.16万亩,增2.6%;水产品产量为129.58万吨,比上年增7.18万吨,增5.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0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1%。其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0.8%,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1.5%。按所有制分,国有经济增加值增长2.7%,集体经济增加值下降0.2%,股份制经济(含私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2.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增加值下降7.4%。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完成增加值129.01亿元,比上年增长15.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02.91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工业用电需求放缓,全市工业用电量58.4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5%。
 
工业经济效益显着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987.72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实现利税179.08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利润总额118.09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分行业看,化工对利润的高速增长贡献最大,实现利润19.79亿元,比上年增长了40.8%。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资质以内建筑企业203家,完成施工产值227.9亿元,实现利润13亿元,税金10亿元。建筑单位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65万平方米,招投标承包面积1100万平方米。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56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51.63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含房地产)1571.09亿元,比上年增长22.0%。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346.83亿元,增长16.2%;民间投资1205.68亿元,增长24.6%。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44.33亿元,增长23.1%;第二产业投资703.71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投资823.04亿元,比上年增长45.5%。全市在建项目2399个,增长4.8%;其中,新开工项目1827个,增长0.3%。
 
房地产行业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全市房地产行业完成投资292.3亿元亿元,增长63.0%,其中9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完成投资41.71亿元,比上年增长215.4%。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完成389.93亿元,比上年增长34.0%。其中:水利行业投资完成52.4亿元,增长243.7%;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投资完成143.85亿元,增长16.6%;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35.39亿元,增长57.9%。
 
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全市在建亿元以上重大项目581项,比上年增加129项,完成投资991.81亿元,增长29.1%,占投资总量的63.1%,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
 
五、国内外贸易和旅游
 
消费市场需求平稳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1.44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限额以上实现零售额404.77亿元,增长14.5%。分地区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623.54亿元,增长13.4%;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07.90亿元,增长10.5%。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04.64亿元,增长15.3%;零售业零售额630.42亿元,增长11.1%;住宿业零售额4.89亿元,增长13.5%;餐饮业零售额91.52亿元,增长20.8%。
 
出口持续增长。全市进出口总额16.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9%,其中,外贸出口12.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0%。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1.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0%。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旅游业保持增长。全市接待国内旅游2267.45万人次,增长22.5%;实现旅游总收入137.72亿元,增长24.1%。
 
六、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全年完成货运量12512万吨,货物周转量402.35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45.3%和3.8%。完成客运量9158万人,旅客周转量442622万人公里,分别增长6.7%和14.9%。邮电业务总量35.16亿元,比上年减少1.2%。全市固定电话总数63.03万部,比上年下降13.5%;移动电话386.41万部,比上年下降1.7%;国际互联网82.81万户,比上年增长9.9%。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市全口径财政总收入133.81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8.17亿元,增长22.5%。全年税收收入111.20亿元,比上年增长17.5%,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83.1%。国税收入51.64亿元,比上年增长7.7%;地税收入59.65亿元,比上年增长27.6%。分税种看,增值税33.26亿元,营业税21.50亿元,企业所得税20.81亿元,个人所得税5.67亿元,分别增长1.9%、16.0%、29.4%和35.4%。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24.25亿元,增长17.6%。其中,教育43.24亿元,比上年增长29.7%;社会保障和就业44.03亿元,比上年增长39.9%;一般公共服务28.68亿元,比上年增长22.0%;医疗卫生25.08亿元,比上年增长2.6%。
 
货币信贷平稳增长。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967.02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单位存款余额564.56亿元,比年初增加50.98亿元;个人存款余额1350.68亿元,比年初增加164.25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954.50亿元,比上年增长19.0%。从期限结构看:短期贷款472.69亿元,比年初增加55.92亿元;中长期贷款468.35亿元,比年初增加108.05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比为48.5,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保险业快速发展。全市实现保费收入75.27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各项赔付和给付支出19.47亿元,比上年增长23.1%。
 
八、教育、文化、卫生和科技事业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小学、普通中学招生人数分别为5.29万人、7.76万人,在校学生分别达到29.43万人和23.64万人,毕业生分别达到4.33万人和8.80万人。全市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1所,招生数为1.12万人,在校学生为2.92万人,毕业生1.27万人;高校8所,招生数3.07万人,在校学生11.18万人,毕业生3.15万人。
 
全市共有文化事业机构175个,从业人员1277人。艺术表演团体6个,艺术表演场所4个,公共图书馆8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117.27万册。艺术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等群众文化事业机构134个。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全市2014年末有医疗卫生机构3270个,卫生机构人员数3662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6776人。全市拥有各类病床25035张。
 
科学研究取得新进展。全年共争取国家、省科技项目无偿资金达3395.5万元,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计划量46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计划量6项,省级科技计划量40项。专利申请量达1569项,其中发明专利309项,实用新型897项,外观设计363项,企业专利602件。专利授权量984项。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4年,全市公安部门统计的户籍人口658.45万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74.42万人(指常住本市半年以上人口),其中城镇人口为284.2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49.5%。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28元,比上年增加2065元,增长9.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25元,比上年增加1345元,增长11.9%。
 
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不断增加,并逐步向高档化发展。2014年末,每百户农民拥有移动电话230部、彩电128台、电冰箱90台、摩托车79辆、电脑27台、微波炉14台。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电脑73台、移动电话215部、家用汽车12辆、空调器132台、热水器92台。
 
居民住宅面积不断扩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拥有房屋面积49.2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有所增加,住房结构质量不断提高,农民人均拥有房屋面积达到49.6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37平方米,农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民政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全市社保基金收入55.61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全市社会保险参保379.97万人次,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26.01万人,综合参保率达到99%。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1.9万套。全市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每月1566元。新建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5个、农村互助照料活动中心290个。中心城区低保标准每月430元,提高40元,农村低保标准每年2500元,提高600元。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