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湖北

孝感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3-04-07 12:57:17 来源:孝感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2042次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面对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外部环境的考验,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拼搏奋进,成功经受住了错综复杂外部环境、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等多重考验,继续保持了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5.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5.00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528.57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351.59亿元,增长12.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4:47.3:32.3调整为20.4:47.8:31.8。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增长10.2%,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11.2%,住宿餐饮业增长14.6%,金融保险业增长18.4%,房地产业增长1.5%,其他服务业增长14.8%。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为103.1,比上年上涨3.1%。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4.3%,烟酒价格上涨5.6%,衣着价格上涨2.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上涨9.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4%,居住价格上涨1.1%,交通和通讯价格上涨0.6%。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3.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04.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102.2。

二、农业

全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25.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6%。粮食种植面积530.73万亩,比上年增长1.0%。棉花种植面积45.11万亩,下降2.0%。油料种植面积168.05万亩,下降0.3%。蔬菜种植面积138.08万亩,增长3.7%。粮食产量219.85万吨,比上年增长2.5%。棉花4.46万吨,增长5.1%。油料22.36万吨,增长2.5%。蔬菜340.10万吨,增长7.1%。

全年牲猪出栏364.24万头,增长8.4%。家禽出笼12946.32万只,增长5.8%。水产品产量39.57万吨,增长8.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全市9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10.95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中省工业增长14.2%,地方工业增长17.4%;轻工业增长17.0%,重工业增长17.1%。市本级工业完成增加值50.55亿元,增长18.3%。全市汽车机电、盐磷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医药、金属制品等五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98.04亿元,占全市58.3%,增长15.8%。

工业经济效益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79.1%,比上年提高7.7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48.63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实现利税155.06亿元,增长22.8%;其中:实现利润92.75亿元,增长22.1%。销售过20亿元企业7家,过10亿元企业21家。

建筑业发展壮大。年末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30家,实现总产值230.71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在130家建筑企业中,承包、专业承包企业104家,劳务分包26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持续扩张。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0.82亿元,比上年增长34.5%,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40.31亿元,增长35.7%。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46.88亿元,增长51.7%;第二产业投资548.54亿元,增长52.2%,其中工业投资537.47亿元,增长49.7%;第三产业投资344.89亿元,增长14.4%,其中房地产投资74.95亿元,增长31.3%。

全年施工项目2405个,比上年增长0.6%,其中新开工项目1926个,下降2.8%。全市实施过亿元的项目315个,过10亿元项目19个,过50亿元的项目2个。全市纳入目标考核的91个续建和新开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63.5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6.9%。

五、国内外贸易和外经

消费市场稳定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1.84亿元,增长16.1%。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68.05亿元,增长14.8%;零售业实现376.23亿元,增长16.1%;住宿业实现3.20亿元,增长15.5%;餐饮业实现84.36亿元,增长17.0%。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422.49亿元,增长15.9%;乡村实现109.35亿元,增长17.0%。

外贸外资全面增长。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8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4.0%。其中,进口1.45亿美元,增长10.3%;出口6.36亿美元,增长69.2%。全年新批外资企业21家;新批合同外商投资2.61亿美元,增长50.1%;实际利用外资2.38亿美元,增长18.6%。

六、交通、通信和旅游

全年全市完成货物周转量52.7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4.2%;旅客周转量56.76亿人公里,增长16.6%。等级公路里程12903公里,其中一级公路93公里,二级公路1048公里,三级公路1364公里,四级10398公里。全年新建等级公路422公里,其中一级公路9公里,二级公路15公里,三级公路14公里,四级公路384公里。

全市通信业实现营业收入22.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邮政业3.06亿元,增长25.6%;电信业19.03亿元,增长10.3%。电话拥有量366.86万部,其中固定电话55.05万部,移动电话311.81万部;宽带互联网用户29.69万户。

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184.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8%;旅游综合收入70.57亿元,增长22.4%;接待境外游客2.36万人次,创汇1014.66万美元。全年新增3A级旅游景区1家,新增旅行社8家,新增四星级饭店1家、三星级1家。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2.14亿元,比上年增长31.9%。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9.50亿元,增长34.8%。各项税收收入46.41亿元,增长30.5%。在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国税部门完成10.49亿元,增长25.3%;地税部门完成35.92亿元,增长32.0%;财政部门完成23.09亿元,增长43.9%。市本级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58亿元,增长35.0%。

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80.13亿元,比年初增加216.64亿元。其中,单位存款354.36亿元,比年初增加74.33亿元;个人存款794.13亿元,比年初增加145.26亿元。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52.76亿元,比年初增加85.2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246.93亿元,比年初增加31.22亿元;中长期贷款300.07亿元,比年初增加58.29亿元。

全市保险行业保费收入28.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财险保费收入5.00亿元,增长16.3%,寿险保费收入23.55亿元,增长9.5%。赔款给付支出5.44亿元,增长15.7%;给付率19.1%,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共有幼儿园438所,在园儿童12.16万人;小学595所,在校学生24.39万人;普通中学222所,在校学生21.12万人。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7%。2012年利用中央专项资金在农村闲置校舍改扩建幼儿园共48个,改建面积96882平方米。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科技工作成效显着。孝感高新区成功获批国家高新区。全年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6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71家,总数居武汉城市圈前列。有9家企业认定为省级创新型企业,37家企业认定为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8家企业生产的24项产品认定为省级自主创新产品。全市145家高新技术企业及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共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17.88亿元,增长21.6%,占GDP的比重为10.7%。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80家。建成科技型企业孵化器10个,科技企业加速器2个。承担的国家和省重大科技专项、国家创新基金项目连续三年居全省前三位。全年成功争取科技项目79项,无偿研发补助资金4657万元。其中省级重大科技专项3个,资金1280万元。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全年成功举办市第四届运动会、第九届孝文化节、第五届省楚剧艺术节。市图书馆全年共办换借书证1万多个,接待读者40万人次,图书流通30万册次;市群艺馆开放活动室5个,常年有16个业余文艺团队500多人参与活动,全年接待参与文化活动的群众1万多人次;市博物馆举办展览3个,参观人数3万多人次。全市成功申办了5个全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与宜昌并列全省第一;成功承办了7项全省赛事,其中射击和柔道锦标赛被评为全省最佳赛区。全年编制了《冬日荷花》、《槐荫谣》和《王桂珍》三台大戏,其中《冬日荷花》和《槐荫谣》获得全省楚剧艺术节比赛优秀综合剧目奖,《冬日荷花》还获得首届“湖北艺术节”优秀剧目奖。

卫生事业取得新进步。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20个(不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3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9个,乡镇卫生院114家,门诊部8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30个,其他卫生机构60家。全市共有医生0.66万人,病床1.44万张,每千人拥有医生1.38人、床位3.0张。全市在职卫生工作人员2.47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68万人,占卫生工作人员的68%;执业医师0.52万人、执业助理医师0.14万人、注册护士0.60万人,医护比例为1.1:1。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526.9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6.56万人,出生率12.4‰;死亡人口4.93万人,死亡率9.3‰,人口自然增长率3.1‰。至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指常住本市半年以上人口)483.31万人,其中:城镇239.89万人,乡村243.4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9.6%。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91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工资性收入12930元,增长14.3%;农民人均纯收入7988元,增长13.7%,其中家庭经营纯收入4158元,增长13.4%,占全部纯收入的52.1%。

就业、社保事业稳步推进。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54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78万人、组织城乡劳动者就业培训2.7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新增专业技术人才0.89万人、高技能人才0.41万人;鉴定并发放证书1.96万人。

十一、安全生产、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678起,比上年下降23.6%。受伤378人,增长4.4%;死亡103人,与上年持平。直接经济损失2039万元,增长95.5%。

全年争取国家投资和省级投资土地整治项目18个,建设总规模2.35万公顷。全年共开展执法巡查7900余次,发现各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460余件,制止320余件,较好地发挥了事前防范作用。

生态环境治理得到加强。全市实施减排项目38个,关闭高污染、高能耗企业5家。在全省率先建立重点污染源监控平台,建成PM2.5大气灰霾监测站。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二氧化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省定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