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湖北

宜昌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3-03-08 11:44:59 来源:宜昌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3861次

2012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解放思想,激情跨越,始终坚持“四个一流”工作要求,牢牢把握项目、企业、产业、园区发展关键,努力克服外部经济环境复杂严峻的困难,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形势好于预期,增幅高于全省全国,主要指标占全省比重继续提高,在中部及长江沿岸同等城市中地位更加巩固。

一、综合

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508.89亿元,比上年增长12.6%,连续第九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5.20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513.08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增加值690.61亿元,增长11.3%。三次产业结构为12.2:60.3:27.5,一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1517元,增长12.3%,较上一年增加8844元。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9%。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6.0%。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2.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0.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1%。

年末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86万人,比上一年增加0.2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0%,比上一年降低0.1个百分点。全年失业再就业人数41273人,职业技能培训40031人。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和规模不够大;少数企业运行十分困难;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层次不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对薄弱;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社会保障水平与民生需求还有一定差距等。

二、农业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2.96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5.6%。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27.04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8%;棉花种植面积21.35千公顷,比上年减少4.4%;油料种植面积111.01千公顷,比上年增长2.8%;蔬菜种植面积112.55千公顷,比上年增长3.2%;果园面积129.70千公顷,比上年增长5.7%;茶叶面积48.20千公顷,比上年增长6.4%。

全年粮食产量160.40万吨,增产4.05万吨。棉花产量3.48万吨,增产0.11万吨。油料产量22.79万吨,增产0.58万吨。蔬菜产量365.91万吨,增产25.94万吨。水果产量269.46万吨,增产38.75万吨。茶叶产量5.25万吨,增产0.69万吨。

全年肉类总产量58.87万吨,增长6.9%。出栏生猪602.51万头,增长4.9%;出栏肉牛5.26万头,增长4.4%;出栏肉羊138.53万头,增长2.1%。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7.91万吨,增长6.8%。

全市自来水受益村达991个,增长1.5%。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77.48万千瓦,增长6.5%,较上一年提高0.1个百分点;农用拖拉机8.25万台,增长5.0%,较上一年降低1.5个百分点。农村用电量8.78亿千瓦时,增长12.9%,较上一年降低4.3个百分点。

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41家,同比增加49家;全年农产品加工产值979.03亿元,同比增长29.7%。今年全市新增长阳、秭归2个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累计达到6个;新增金香品雪、森源、今贝、清样、山山等5个农业类中国驰名商标,累计达到14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98.90亿元,增长16.7%,增幅同比下降9.9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280.84亿元,增长18.0%,集体企业实现增加值5.96亿元,增长23.7%,股份合作企业实现增加值1.17亿元,增长21.3%,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881.71亿元,增长16.4%,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实现增加值87.65亿元,增长7.6%,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实现增加值41.22亿元,增长35.6%。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实现增加值376.80亿元,增长18.5%,重工业实现增加值922.11亿元,增长15.9%。年末,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010家,比上年增加147家。

从主要产业看,化工行业实现产值1211.53亿元,同比增长26.6%;装备制造业产值779.52亿元,同比增长4.3%;食品行业产值747.25亿元,同比增长25.7%;电力行业产值283.9亿元,同比增长17.5%,医药行业产值108.25亿元,同比增长21.0%,新材料产值328.08亿元,同比增长17.4%。

规模工业实现产销率97.2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其中:人造板108.81万立方米,增长128.5%;陶质砖8864.87万平方米,增长67.7%;软饮料118.78万吨,增长57.0%;原煤产量375.11万吨,增长55.4%;饲料81.18万吨,增长55.0%;除草剂原药13.18万吨,增长52.4%;钢琴3.85万台,增长49.6%。化学纤维0.42万吨,减产51.0%;多晶硅161.73万千克,减产41.3%;柴油机60台,减产40.6%;发光二极管(LED)47.24亿只,减产28.5%;钢材358.37万吨,减产26.7%。

全年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15.40亿元,增长23.5%;利税454.11亿元,增长28.7%;利润292.48亿元,增长20.4%。

全市建筑业增加值126.10亿元,增长8.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20.98亿元,比上年增长36.2%,较上一年提高3.1个百分点。其中,城镇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1089.52亿元,增长31.6%;农村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298.43亿元,增长54.6%;房地产开发投资176.59亿元,增长29.9%;农村私人建房投资56.45亿元,增长71.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12.55亿元,增长53.1%,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795.25亿元,增长22.4%,较上年降低4.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2.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9%;第三产业投资713.17亿元,增长52.9%,较上年提高8.6个百分点。

全市基础设施投资388.98亿元,增长59.1%;其中,交通运输、水利设施、教育投资分别增长49.7%、23.4%、36.6%。

全市房屋施工面积1450.5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0.5%;其中商品住宅1043.14万平方米,增长17.8%。房屋竣工面积208.93万平方米,增长2.3%;其中商品住宅159.25万平方米,增长0.3%。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含现房和期房)328.57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280.80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61.01亿元,其中商品住宅113.86亿元。商品房空置面积58.23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7.9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空置29.34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1.84万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9.10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分城乡看,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635.97亿元,增长16.7%,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03.13亿元,增长13.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635.22亿元,增长16.3%;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03.88亿元,增长15.7%。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56.5%,家具类增长54.6%,棉麻类增长46.1%,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34.5%,化妆品类增长31.0%,中西药品类增长29.1%,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27.7%,金银珠宝类增长25.1%。

六、对外经济

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1.90亿美元,同比下降4.3%。其中,出口额16.63亿美元,同比下降3.1%;进口额5.26亿美元,同比下降8.0%。四大出口基地产品共出口14.25亿美元,同比下降1.4%,占全市出口总额的85.7%。其中:机电及装备制造业基地出口3.19亿美元,下降10.3%;化工产品基地出口6.78亿美元,下降4.3%;医药基地出口1.77亿美元,增长10.2%;农产品基地出口2.50亿美元,增长13.8%。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1个,比上年减少8个。实际直接利用外资2.29亿美元,增长23.5%。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75.34亿元,同比增长14.4%。全年公路、水运完成货物周转量300.0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3.5%;旅客周转量70.38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2.0%。三峡机场旅客吞吐量90.14万人次,增长15.9%;货邮行吞吐量9309.80吨,增长7.0%。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26.40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6.2%。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21.56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0.8%。

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收入28.08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8.6%;电信业务收入25.73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全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20.85万户,年末累计达到332.70万户。年末固定电话用户77.04万户,较上年增加11.27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52.46万户,增长17.6%。

全市实现旅游文化总产出342.55亿元。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639.34万人次,同比增长36.7%。接待入境旅游者32.9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2.4%,其中,外国人26.52万人次,增长15.8%;港澳台游客6.38万人次,增长224.8%。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2606.44万人次,增长36.8%。全市旅游外汇收入7053.94万美元,增长16.9%。国内旅游收入195.92亿元,增长42.6%。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200.38亿元,比上年增长41.8%。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260亿元,增长22.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3.25亿元,增长34.5%。其中:税收收入120.37亿元,增长28.7%,税收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8.5%。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95.63亿元,增长24.2%。其中:教育支出45.82亿元,增长39.8%,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32.20亿元,增长16.1%,医疗卫生支出20.30亿元,增长9.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5.62亿元,增长45.1%。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005.49亿元,比年初增加262.38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33.11亿元,比年初增加176.44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445.59亿元,比年初增加245.18亿元。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保险公司36家,全年保费收入46.2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2亿元,增长17.6%;寿险保费收入31.1亿元,增长3.3%;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3.1亿元,增长6.9%。全年保险赔款给付支出9.9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其中财产险赔款5.9亿元,寿险业务给付3.1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额0.9亿元,分别增长25.5%、14.8%和12.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5所。全年在校生5.66万人,毕业学生1.37万人。年末共有在校研究生2043人。年末全市共有普通中学170所,在校生15.07万人,毕业生5.39万人。普通小学282所,在校生15.69万人,毕业生2.76万人。幼儿园383所,在园儿童7.85万人。

全年重要科技成果登记项360个,比上年增加200个。年末全市共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17家,比上年增加46家。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74家,同比增加22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41家,同比增加8家。

全市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5847件和2537件,分别比上年增长52.7%和82.1%。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14个,总藏书183.4万册。各类文化事业机构175个,其中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不含民办团体)11个。年末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到65.83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8.63%,较去年提高0.5个百分点;广播综合覆盖率98.95%,较去年提高0.6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003个(含村卫生所)。其中,医院、卫生院16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0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0个。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9852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9112万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达到24025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794人,注册护师和护士10241人。全年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人数11074人,报告死亡40人;报告传染病发病率272.78/10万,死亡率0.99/10万。

全市参加省以上运动会人数达435人次,共获得奖牌157枚,其中金牌58枚,银牌49枚,铜牌50枚。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408.83万人,户籍人口398.9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3万人,出生率为8.27‰;死亡人口3.04万人,死亡率为7.62‰;自然增长率为0.65‰。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4.5。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775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城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10元,增长13.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159元,增长9.5%。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83%,比上年降低0.9个百分点。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046元,比上年增长14.1%。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945元,增长13.4%。农村恩格尔系数37.65%,比上年降低3.5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为93.19万人、137.15万人、45.95万人、50.48万人和38.54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5.12万人、1.44万人、1.10万人、2.78万人和2.38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250.71万人,参保率98.9%,较去年提高0.25个百分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总额7.24亿元,较去年增加2.57亿元。全市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9.55万人,比上年减少0.61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15.86万人,比上年减少0.14万人。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5.61平方米。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9.17平方米。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4.78亿元,直接接受社会捐赠2810万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到348天。森林面积1394.5千公顷,其中完成造林作业面积17.57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90千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5.7%,较上年提高7.7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量5028.03万立方米。截至年底,自然保护区5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

年末全市耕地保有量318.19千公顷。常用耕地面积258.69千公顷,较上年增加23.71千公顷。全市共有矿产资源88种,矿床476处,其中已开发利用矿种51种。

全市城镇化率53.59%,比上一年提高1.69个百分点。宜昌城市绿地逐年增加,初步测算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08%;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94平方米。

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肇事、生产安全、火灾事故844起,比上年减少13.0%;死亡276人,比上年下降7.4%。其中,交通事故561起,死亡212人;生产安全事故60起,死亡64人;火灾事故223起,无死亡。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核实数据以《2013年宜昌市统计年鉴》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经济类型分组的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速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