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湖北

孝感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2-02-28 16:57:18 来源:孝感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3901次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抢抓机遇、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奋发有为,全力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超预期、超全省和武汉城市圈平均水平的好成绩。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8.1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5.11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453.69亿元,增长18.0%;第三产业增加值309.36亿元,增长15.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4:45.1:33.5调整为20.4:47.3:32.3。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增长20.7%,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18.5%,住宿餐饮业增长27.1%,金融保险业增长21.6%,房地产业增长5.3%,其他服务业增长12.6%。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工业支撑作用还不够强,经济发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市本级实力和孝感中心城市承载力、辐射力、带动力有待进一步增强等。

二、农林牧渔业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5.11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农业增加值91.16亿元,增长4.8%;林业增加值5.02亿元,增长0.6%;牧业增加值65.52亿元,增长4.5%;渔业增加值30.2亿元,增长4.1%。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25.66万亩,比上年增长0.3%。棉花种植面积46.02万亩,增长8.5%。油料种植面积168.05万亩,下降2.1%。蔬菜种植面积133.16万亩,增长2.4%。

全年粮食产量214.39万吨,比上年增长2.96%。棉花4.25万吨,增长18.85%。油料21.82万吨,下降3.08%。蔬菜317.58万吨,增长4.86%。生猪出栏336.07万头,增长4.9%。家禽出笼12236.6万只,增长3.7%。水产品产量36.58万吨,增长4.8%。主要农业产品产量如下: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08.69亿元,增长20.5%,其中83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88.79亿元,增长23.2%。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中省工业增长14.2%,地方工业增长24.6%;轻工业增长23.8%,重工业增长22.6%。市本级工业完成增加值35.99亿元,增长12.6%。全市汽车机电、盐磷化工、轻工纺织、食品医药、金属制品等五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41.53亿元,增长2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工业经济质效进一步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71.4%,比上年提高47.9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76.45亿元,比上年增长48.3%;实现利税124.23亿元,增长47.7%;其中:实现利润76.55亿元,增长66.8%。销售过10亿元企业17家。市开发区光电子信息、特种汽车及零部件,孝南纸品,汉川食品加工、金属制品、纺织服装,应城盐化工、精细化工,云梦塑料包装,安陆粮油机械,大悟绿色能源,孝昌机械电子等20个特色产业集群快速壮大,6个产业集群进入全省重点行列。

建筑业发展壮大。年末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25家,总产值达170.5亿元,比上年增长28.8%。建筑单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75.5万平方米,其中建筑单位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35.5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持续扩张。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9.92亿元,比上年增长36.2%,其中,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693.39亿元,增长37.2%;在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30.91亿元,增长27.7%;第二产业投资360.42亿元,增长41.4%,其中,工业投资359.03亿元,增长41.3%;第三产业投资302.06亿元,增长33.5%,其中房地产投资57.08亿元,增长15.2%。

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2391个,比上年增长23.1%,其中新开工项目1982个,增长19%。实施千万元的项目2113个,其中过亿元的项目199个。新开工项目投资总规模438.9亿元,增长38.1%。后湖公园改造、福达曲轴一期、金红叶纸业、银鹭食品、汤池温泉二期、鄂北物流中心等项目都已投产使用或部分建成投产使用。日本矢崎汽车线束电缆、桑夏太阳能二期、福星冷轧不锈钢板、湖北美林制药等项目顺利开工建设。

五、市场、物价和外经

消费市场繁荣兴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7.16亿元,增长18.2%。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9.02亿元,增长19.1%;零售业实现322.16亿元,增长17.9%;住宿业实现2.74亿元,增长17%;餐饮业实现63.24亿元,增长19.2%。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360.6亿元,增长18.5%;农村实现零售额96.6亿元,增长17.4%。

外贸外资全面增长。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8%。其中,进口1.31亿美元,增长78.6%;出口3.76亿美元,增长26.5%。全年新批外资企业22家。新批合同外商投资1.74亿美元,增长11.4%,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增长14.5%。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105.6%,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7%、居住类上涨5.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5.5%、烟酒及用品类上涨8.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6%、交通和通讯类上涨1.5%,衣着服装类价格上涨1.5%。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5.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10.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108.1%。

六、交通、通信和旅游

全年全市建成一级公路路基48.2公里、路面41.6公里,建成二级公路路基120公里、路面111公里,完成县乡等级公路144公里。重点工程孝汉大道三期、汉孝城际铁路、石武高铁大悟连接线、孝昌京珠高速公路连接线实现预期目标。完成港航站场建设投资7746万元,汉北河航道整治工程全面完工,应城港城关港区物流园区天鹅码头改扩建工程及汉川港城关港区新河散货码头改扩建工程基本完工,安陆客运站和应城汤池客运站基本建成,新建农村综合服务站5个、改造3个,新建农村候车棚225个。全市公路里程12481公里,其中一级公路68公里,二级公路1086公里,三级公路1304公里,四级公路10022公里。全年新建村道640公里,全市县道1283公里,乡道3048公里,村道7449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

全市通信业实现营业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邮政业1.5亿元,同比增长7.1%;电信业11.2亿元,同比增长10.9%。电话拥有量达254万部,其中固定电话84万部,移动电话170万部,电话普及率达49%以上。互联网用户30万户,其中宽带用户15万户以上。

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997.25万人次,综合收入为57.65亿元,同比增长23.4%和24%;其中,入境游客20660人,创汇1020.1万美元,同比增长22.4%和24.4%。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77.45亿元,增长29.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1.63亿元,增长30.8%。各项税收收入35.58亿元,同比增长33.2%。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国税部门完成8.37亿元,增长31.2%;地税部门完成27.21亿元,增长33.8%;财政部门完成16.05亿元,增长25.8%。市本级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1.54亿元,增长41.8%。

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63.49亿元,比年初增加178.27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280.03亿元,比年初增加55.12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648.31亿元,比年初增加122.97亿元。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67.47亿元,比年初增加88.2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215.71亿元,比年初增加42.25亿元。中长期贷款241.77亿元,比年初增加47.16亿元。

全市保险行业保费收入25.8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财险保费收入4.3亿元,增长14.8%,寿险保费收入21.5亿元,增长1.8%。赔款给付支出4.7亿元,增长29.9%;给付率18.2%,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共有幼儿园431所,在园儿童11.5万人;小学649所,在校学生32.2万人;普通中学219所,在校学生30.9万人。全年完成标准化学校建设177所,投入资金2.25亿元。教师专业素质继续得到提高。全年共选送355名校长、农村教师参加国培和省级培训,市级集中培训4200余人。教育惠民政策得到落实。全年共资助各类贫困学生32.51万人,发放各类补助资金2.25亿元,共为8312名贫困大学生办理了贷款手续,发放贷款资金0.5亿元。

科技工作成效显着。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新增高新技术产品95个,高新技术产品达到486个,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159家。年末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94.4亿元,增长28%。全市338家企业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院士工作站3家,7家企业参与6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年新增省级研发中心6家,达到34家,市级研发中心达到111家,全年申请专利943件,授权581件。全年技术合同交易额9910万元。全市登记省级重大科技成果66项,获2011年度省科技奖励9项,其中获湖北省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全市建立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26个,建立“农技110”服务点45个,湖北“农技110”用户达到7.74万户。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全年新创作剧本《冬日荷花》、《董永全传》,移植改编传统剧目《窦娥冤》,《呼唤》、《孝子情》、《生命如歌》、《云梦黄香》等一批作品经重新创作加工,已搬上舞台。全市农村电影放映3.89万场次,共建成“农家书屋”681家,安装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13套。全市所有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年底全部实现了对外免费开放,活跃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城乡广播电视网络日益完善,全年新发展农村有线电视用户8万户。全年派出16支青少年儿童运动队,26次参加湖北青少年儿童16项竞赛,共夺得金牌27枚。

卫生事业取得新进步。全市共有卫生机构42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51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33万张,卫生机构人员2.43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66万人,执业医师6631人,注册护师、护士5166人,每千人口拥有医院床位数2.76张,医生数1.38人。全年卫生系统共争取中省项目35个、争取建设资金9112万元,其中:中央资金6585万元、地方配套2527万元。全年累计新改扩建22家县级以上医疗机构,82个乡镇卫生院,51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1283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公共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全覆盖。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市户籍人口528.9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5.81万人,出生率为11‰;死亡人口5.34万人,死亡率为10.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88元,增长15.2%,其中人均工薪收入11317元,同比增长6.2%;农民人均纯收入7029元,增长18.3%,其中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3668元,增长15.1%,占全部纯收入的52.2%。

就业服务不断完善。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在岗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前培训累计完成9万人。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34.5万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参保4.4万人,失业保险24万人,职工医疗保险35.77万人,工伤保险23.28万人,生育保险12.7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86.3万人,参保率达99%。

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共收缴社会保险五项基金征缴25.6亿元,支付基本养老金20.8亿元。企业养老保险费征缴17.5亿元,支付养老保险费13.8亿元,全市失业保险费征缴0.36亿元,医疗保险费征缴4.9亿元,工伤保险费征缴0.29亿元,生育保险费征缴0.1亿元。全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县市共组织113万人员参保缴费,适龄人口待遇发放率实现100%。

十一、安全生产、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888起,受伤362人,分别下降17.5%和19.0%,死亡103人同比下降1.1%,直接经济损失1043万元,同比增长31.2%。

年末全市耕地总资源306.64千公顷,其中常用耕地面积262.25千公顷。全年共申报各类土地整治项目33个,建设规模约4万公顷,总投资10.22亿元,竣工后可新增耕地面积0.33万公顷;在建土地整治项目32个,建设规模4万公顷,总投资10.31亿元,竣工后可新增耕地面积0.24万公顷。全市共开展执法巡查2128次,发现各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119件,制止违法行为113件,有效地遏制了土地、矿产违法行为发生。

全市集中式饮水源地的水质达标率为100%,空气质量优良率95%,绿化覆盖率达到40.2%,森林覆盖率24.3%,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5.2%,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