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湖北

恩施州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5 10:27:06 来源:恩施州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764次

2003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年初提出的“坚持‘一主三化’,抓住‘四个重点’,推进‘两个创新’,健全保障体系,促进全面进步”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特色立州、科教兴州、工业强州、开放活州战略,聚精会神抓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克服了非典疫情和严重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全面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城建、环保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40.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增幅为2001年以来最高。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4.53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42.21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44.10亿元,增长8.2%。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38.9:29.9:31.2变化为38.7:30.0:31.3。

市场价格总水平出现回升。全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0.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涨1.1%,结束了长达五年之久的物价负增长格局。

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交通和通信、居住三大类价格较上年分别上涨4.5%、1.0%、3.9%,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下降1.3%,衣着类价格下降2.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1.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下降2.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3.2%。

就业规模保持稳定。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为237.68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31.07万人,乡村从业人员206.61万人。全州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

国民经济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工业经济总量较小,缺乏知名品牌支撑;农业产业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农村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行路难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部分群众的生活仍比较困难;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社会保障和就业压力大;人才缺乏,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农业

农业立足市场需求,注重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成效明显。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81.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其中,农业产值49.59亿元,增长7.3%;林业产值2.93亿元,增长23.5%;牧业产值28.50亿元,下降2.4%;渔业产值0.32亿元,增长0.4%。

全年粮食总产量151.65万吨,比上年增产8.22万吨,增长5.7%;油料产量6.93万吨,增产0.51万吨,增长7.9%;蔬菜产量113.64万吨,增长13.9%;茶叶产量1.82万吨,增长12.7%;水果产量8.65万吨,增长2.9%;烟叶产量6.70万吨,减幅8.1%。

畜牧业、渔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出栏肉猪314.54万头,增长2.7%;畜禽肉类总产量27.41万吨,增长0.5%;出栏肉羊26.58万只,增长1.8%;家禽出笼522.48万只,增长0.4%;禽蛋产量1.55万吨,下降4.6%。水产品产量0.59万吨,增长6.4%。

林业生产大幅增长。全年造林面积37975公顷,增长8.2%;迹地更新面积825公顷,增长1.46倍;当年育苗面积1086公顷,增长86.3%;幼林抚育作业面积40650公顷,增长45.3%;成林抚育面积9240公顷,增长1.5%。

农业生产条件有一定程度改善。年末全州农业机械总动力为65.74万千瓦,增长9.8%。农用化肥施用量17.18万吨(折纯量),增长2.1%;农村用电量17581万千瓦,增长31.9%;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8.81千公顷,增长14.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逐步从恢复性增长转向较快速度发展。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2.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0%。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17.55亿元,比上年增长13.2%。

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增加值10.74亿元,增长13.1%;集体企业增加值0.20亿元,增长59.6%;除国有、集体以外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增加值6.61亿元,增长12.5%。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全年轻工业增加值11.36亿元,增长12.2%;重工业增加值6.19亿元,增长16.4%。

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39.26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97.89%,比上年下降0.48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1.11亿元;实现利税总额9.72亿元,比上年增长62.9%,其中国有企业实现利税总额7.88亿元,增长76.1%;实现利润总额1.36亿元,扭亏增盈1.52亿元,其中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0.50亿元,扭亏增盈1.31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0.26亿元,同比下降73.6%,其中国有企业亏损额0.08亿元,同比下降93.1%。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幅较大。全年卷烟产量42.65万箱,同比增加17.99万箱,增长73%;精制茶1.07万吨,增加0.33万吨,增长45%;水泥129.38万吨,增加25.05万吨,增长24%;农用化肥3.74万吨,增长8.5%;发电量18.49亿千瓦小时,增加1.23亿千瓦小时,增长7.1%。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项目建设工作取得重大成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58.29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38.93亿元,比上年增长6.8%;技术改造投资完成额6.59亿元,比上年增长1.1倍;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1.97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倍。

项目前期工作特别是宜万铁路、宜恩高速公路、恩施机场改扩建三大项目前期工作在2003年内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国家在11月底前相继批准了三大项目的可研报告,宜万铁路和恩施机场改扩建工程在建州20周年之际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宜恩高速公路控制性施工便道已于11月中旬开工。“三大项目”的开工不仅为建州20周年大庆献上了一份厚礼,而且圆了全州各族人民百年期盼的铁路梦和高速公路梦。

重点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全州4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9.4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50.6%,占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的75.7%,一大批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全年投资计划。

全年基本建设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天然气管输121公里/0.91亿立方米/年;新建公路195公里,改建公路1333公里;新扩建港口码头年吞吐量42万吨,泊位4个;有效灌溉面积0.21万亩;新增各类学校学生席位2.44万个,新增各类学校建筑面积4.36万平方米。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更新改造投资新增生产能力:原煤开采4万吨/年,铅锌选矿处理原矿10万吨/年,水泥78万吨/年,卷烟20万箱/年,软饮料6450吨/年,城市公共交通车辆购置21辆,改建公路205公里,长途电缆线路长度1442公里,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安装能力1160个/年,发电机组容量0.2万千瓦。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全年完成增加值7.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2%。

交通运输业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74697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2%;旅客周转量135181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4%。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92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62亿元,增长11.9%;电信业务总量1.30亿元,增长16.0%。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达到27.44万门。年末全州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达到66.03万户,其中本年新增18.75万户,增幅达到39.7%。电话普及率为17.29部/百人,比上年提高4.88部/百人。

六、国内贸易

在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和措施的推动下,全州消费品市场保持稳定的增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9亿元,同比增长9.0%,其中,市县消费品零售额22.41亿元,增长11.1%;市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6.38亿元,增长6.2%。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9.60亿元,增长12.6%,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57亿元,增长11.3%,其他行业实现零售额4.62亿元,下降11.4%。

七、对外经济

全州外贸进出口总额168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8.9%。其中,外贸直接出口1497万美元,增长99.1%,进口188万美元,较上年减少2万美元。全州直接利用外资出现积极变化,全年直接利用外资98.3万美元,比上年增加81.3万美元。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新签项目合同149个,新签项目合同金额98.36亿元,新签项目到位资金8.38亿元;续建项目合同81个,续建项目合同金额64.85亿元,续建项目到位资金5.8亿元;全年已实施项目202个,全年累计到位资金14.185亿元,比上年增加11.37亿元,增长4倍,创全州历年招商引资最高水平。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完成全地域财政收入10.95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02亿元,增长5.9%;上划省级收入0.83亿元,增长9.2%;上划中央收入4.05亿元,增长4.2%。

全年一般预算支出22.15亿元,同比增长7.9%,确保了工资发放、机关运转和重点支出,基本保证了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

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继续增加。年末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2.09亿元,比年初增加13.40亿元,增幅15.1%。分项目看,企业存款余额28.35亿元,比年初增加4.82亿元,增幅20.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4.10亿元,比年初增加10.97亿元,增幅20.6%。

年末全州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3.99亿元,比年初增加2.46亿元,增幅3.0%。各项贷款中,短期贷款余额44.48亿元,比年初减少0.99亿元,其中工业贷款余额7.53亿元,比年初减少1.71亿元,商业贷款余额18.23亿元,比年初减少0.72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36.79亿元,比年初增加3.86亿元,其中基建贷款余额9.97亿元,比年初增加0.18亿元。

现金净投放同比大幅增加。全年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326.36亿元,同比增长41.9%;累计现金支出331.26亿元,同比增长42.8%;累计现金投放4.90亿元,比同期多投放2.89亿元。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州商业保险系统全年共实现保费收入3.45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全年共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51亿元,比上年增长44.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定发展,九年义务教育不断巩固、提高。2003年秋季,全州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8.6%,小学在校生巩固率99.2%,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的比例99.2%,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90.7%,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6.9%、86.9%和73.9%。全州普通小学1428所,招生5.18万人,在校学生38.34万人,毕业生6.64万人。普通初中173所,招生6.59万人,在校学生18.17万人,毕业生5.31万人。

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进一步发展。全州学前教育幼儿园104所,在园幼儿5.29万人,比上年增长0.44万人,增长9%;特殊教育学校5所,招生87人,在校学生551人,比上年增长11%。

高中阶段教育持续发展。全州普通高中24所,招生1.37万人,在校学生3.72万人,毕业生0.92万人。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呈现回升态势。全州各类中等职业学校13所,招生0.54万人,在校学生1.20万人,毕业生0.32万人。其中普通中专3所,招生0.21万人,在校学生0.47万人,毕业生0.08万人;职业高中8所,招生0.31万人,在校学生0.70万人,毕业生0.22万人。

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全州普通高校招生0.27万人,在校学生1.23万人,毕业生0.37万人;恩施职院和电大招生0.19万人,在校学生0.54万人,毕业生0.13万人。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列入2003年州政府工作报告九件实事之一的建设50所寄宿制初中建设和改造任务如期实施,进展顺利。全年教育系统固定资产总额增加1.02亿元。

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高考取得可喜成绩。全州高考报名人数1.07万人,普通高考上省本科线的人数为0.39万人,比上年增加0.13万人,增长47.9%。

积极推进“科教兴州”战略,科技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科技项目实施进展顺利,产、学、研结合逐步紧密,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效果良好,科技对全州经济的发展正在产生积极、持续的推动力。全州已立项并实施的科技项目46项,投入科技经费600多万元,其中省以上项目(课题)30多项,已到位资金462万元。2003年组织申报省科技进步奖三项,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二项;申报省重大科技成果登记6项;组织州科技成果登记12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体育事业围绕庆祝建州20周年和地方经济建设,坚持“群众文化、群众体育常抓不懈,专业艺术、竞技体育强力推进,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产业”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化体育活动,专业艺术业绩喜人,群众文化成效显著;竞技体育成果丰硕,群众体育生机勃勃;文化体育产业稳步推进;新闻出版管理工作得到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呈现新局面;文化市场管理健康有序;文体事业的稳定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全州精神文明建设。

全州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积极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全年演出1158场,实现演出收入95.62万元,观众达到136万人次,还承担大量建州20周年文化庆祝活动任务,受到广泛好评。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新闻出版工作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切实加强了报刊、印刷、发行管理,整顿和规范了市场秩序。全州有公开出版报纸10家,期刊4种,省批内部资料性出版物12种,州批内部图书65种,总印数5928.8万份、28万册。

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全州广播综合覆盖率92.67%,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电视综合覆盖率94.04%,比上年提高2.38个百分点。

卫生工作以改革为动力,以农村卫生为重点,稳步实施121卫生工程,卫生事业发展加快,防病治病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尤其是公共卫生防治体系的建设得到完善和巩固,列入2003年州政府工作报告九件实事之一的建设州疾病防治中心和州肿瘤防治中心的任务进展顺利,其中州肿瘤防治中心已经建成,州疾病防治中心主体工程已完成。在全州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经过各部门和卫生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州在防治非典型肺炎斗争中取得“零疫情”的优异成绩。

年末全州卫生机构695个,其中医院18个,卫生院88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9个。年末全州卫生机构实有床位0.60万张,其中医院床位0.36万张,卫生院床位0.22万张。全州卫生技术人员0.90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0.40万人,注册护士0.32万人。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竞技体育成果丰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生机勃勃。在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我州体育健儿勇夺金牌6块、银牌3块、铜牌3块,选送的4个表演项目获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在全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上,夺得金牌23块、银牌27块、铜牌28块,并获得9个体育道德风尚奖。

各种群众性的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极大地促进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州被评为全国“全民健身先进集体”,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表彰。

十一、城建和环保

全州强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形成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新局面,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城镇功能不断增强。特别是为迎接建州20周年,各部门多方筹集和争取建设资金,突出州府城市的建设与改造,建成了以亲水走廊、民族广场、学院路等为代表的十二大市政工程,州府城市功能得到极大提升。

年末全州城镇建成区面积86.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71.18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比重为18.64%,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的15.36%相比,提高3.28个百分点,全州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全州城镇自来水供水能力32.4万吨,城市自来水普及率50%,城镇绿化覆盖率15%,城镇路灯杆线430公里,铺设排水管道330公里,污水集中处理率2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25%。

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加大,用于环境保护的投入大幅度上升,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总投资2.08亿元日处理9万吨的巴东县、恩施市污水处理厂已建成,投入使用后这两个县、市城区污水处理率将达80%以上;总投资0.57亿元日处理280吨的巴东县、恩施市垃圾处理场也将建成投入使用。全州进一步加强二氧化硫的治理,继续加大清洁能源推广力度,全州已有恩施、利川、宣恩、咸丰四县市建成天然气管网。在农村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全州已建成沼气池10万口,该项目已列入国家计划,“十五”期间计划再建70万口沼气池,这将极大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据全州60家重点工业企业的统计资料显示,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12.9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71.89%,工业废气排放总量429874万标立方米,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6083吨,去除量6105吨;烟尘排放量3893吨,去除量2616吨;工业粉尘排放量3962吨,去除量7332吨。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州总户数为111.99万户,总人口381.79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99.52万人,女性人口182.27万人,性别比为109.46;年内出生人口3.39万人,出生率8.80‰,年内死亡人口1.95万人,死亡率5.06‰,人口自然增长率3.74‰。

城乡居民收入有所增长。全州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0405元,比上年增加824元,增长8.6%,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年劳动报酬10187元,比上年增加836元,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1498元,比上年增加33元。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加强。全年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费1157万元,发放率达到100%;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发放基本养老金1.40亿元,支付率和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

年末全州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11.52万人,其中参保职工9.21万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2.3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8.81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11.5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3.0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2.59万人。

全州共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26188万元,其中,征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13415万元,征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3463万元,征缴失业保险费1437万元,征缴医疗保险费7609万元,征缴工伤生育保险费264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稳定发展。城镇居民已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3.9万人,累计发放低保金0.25亿元,低保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全州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的床位数6371张,比上年增加3768张,增长1.4倍,收养人数5599人,比上年增加4048人,增长2.6倍。城镇社区服务设施80处,比上年增加46处。全年销售福利彩票0.25亿元,比上年增长78.9%。

消除茅草屋工作成效显著。全州共筹资0.26亿元,建房1.66万间,建筑面积43.52万平方米,解决了全州5593户农村特困户住茅草棚、住岩洞的问题,成为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民心德政工程”。

注:全州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各产业总产值的绝对数一律按新的统计制度即现价计算,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