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湖北

鄂州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5 10:11:43 来源:鄂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2158次

200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增强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实干意识,超前谋划、科学决策、从容应对,努力克服冰冻雨雪、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力推进“两个率先”建设,全市经济总体继续呈现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经济总量

据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9.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8%,全市经济连续第3年以13%以上的高增长率快速、稳定运行。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1.52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148.09亿元,增长21.5%。第三产业增加值80.18亿元,增长10.6%。三次产业结构为15.4:54.9:29.7。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614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3764美元,增长16.8%。

劳动与就业

全市新增就业岗位安置就业1.94万人,占省下达计划的107.7%,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0.66万人。年末全市社会从业人员总量达到62.1万人,增长0.65%,其中从事第一产业21.2万人,第二产业19.5万人,第三产业21.4万人。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继续稳定在较低水平。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6.4%,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4%,消费品价格上涨8.3%。食品价格上涨16.9%,非食品价格上涨0.6%,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核心价格水平上涨0.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3.0%,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2.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5.2%。

农业和新农村建设

全市农业总产值完成72.02亿元,比上年增长28.5%。在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产值23.99亿元,增长14.7%;林业产值0.59亿元,增长18.5%;畜牧业产值19.43亿元,增长40.5%;渔业产值27.79亿元,增长34.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21亿元,增长28.8%。畜牧业和渔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5.6%,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

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增长。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66.2万亩,比上年增加8.1万亩,粮食总产量32.34万吨,比上年增长10.0%,棉花5199吨,增长13.1%,油料5.54万吨,增长13.9%,蔬菜82.01万吨,增长9.1%,水产品27.3万吨,增长11.9%,生猪出栏78万头,增长11.4%,家禽出笼1060.91万只,增长6.1%。粮食产量实现连续5年增长,油料、蔬菜、水产品产量增幅均创历史新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业板块建设成效显著,鄂州被列入全国生猪调出大市、全省水产大市、粮食生产大市和油料生产大市。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投资4000万元,让10.2万农村群众喝上自来水,投资1200万元,改造堰塘328口,投入9217万元,改造中小泵站74座,投入500万元,完成渠网硬化100公里,投入1700万元,提高内湖防洪能力,投入3650万元,新增通村公路146公里,新建沼气池3600口,同步“一池三改”3600户,争取国土整理项目资金1.5亿元,建成高产农田7万亩;深入开展“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活动,投资1300万元,实施了农村道路、排水管道改扩建,铺设彩色步道砖等系统工程,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培养农民科技示范户2000户,农业机械化率达到46.6%,农业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36.94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26.54亿元,增长26.1%。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增加值16.81亿元,增长27.6%;重工业增加值109.73亿元,增长25.7%。

优势产业继续快速发展。钢铁、电力、机械、医药化工、建材、服装等六大优势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60.6亿元,比上年增长35.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67.7%,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2.18%。全年生产铁矿石原矿134.04万吨,比上年增长44.5%,铁矿石成品矿317.23万吨,比上年下降0.7%;工业发电量2.73亿千瓦时,下降1.9%;粗钢288.64万吨,下降7.8%;钢材298.84万吨,下降4.4%;水泥349.48万吨,增长2.3%。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下滑。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市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52.47亿元,比上年增长32.7%。实现利税总额17.49亿元,下降21.72%。其中,实现税金16.35亿元,增长14.7%,实现利润1.14亿元,下降85.9%。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44.28,比上年提高15.1个百分点。

建筑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1.15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2.3亿元,增长76.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62.3万平方米,增长2.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26.1万平方米,下降3.5%。

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01亿元,比上年增长42.9%。分城乡看,城镇投资145.80亿元,增长43.3%,农村投资4.21亿元,增长29.4%。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4.24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投资93.50亿元,增长53.0%,第三产业投资48.06亿元,增长31.0%。分隶属关系看,中省项目投资   34.8亿元,增长44.76%;市直项目投资28.8亿元,增长506.3%;区街项目投资72.97亿元,增长66.1%。

在城镇以上投资中,全部工业项目完成投资93.2亿元,比上年增长53.1 %,占城镇投资的比重为63.9%,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全市实施亿元工程项目69个,完成投资额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0%、48.8%,占整个投资的比重达54.0%。按行业分,制造业完成80.4亿元,比上年增长71.9%,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11.2亿元,增长47.1%,采矿业完成1.7亿元,下降74.3%。在制造业中,钢铁工业完成3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9.6%,机械工业完成3.5亿元,增长63.3%,水泥工业完成11.7亿元,增长118.9%,医药化工制造业完成3.6亿元,增长80.0%,电子工业完成3.4亿元,增长306.6%.

2008年,全部或单项建成投产项目221个, 鄂钢冷轧薄板工程、电厂烟气脱硫、鸿泰钢铁技改、武汉博达润滑等项目全部建成投产;鄂钢宽厚板工程、电厂二期等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内外贸易和旅游

全市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完成增加值15.58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住宿和餐饮业完成增加值7.65亿元,增长14.5%。

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4.89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其中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6.96亿元,增长23.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2.93亿元,增长26.3%。石油及制品、家用电器和化妆品类商品销售增幅较高,实现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758.4%、443.7%、276.2%。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对外贸易结构改善。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738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出口9300万美元,下降8.1%,进口8085万美元,增长39.1%。对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和香港等主要贸易伙伴出口9276万美元,占全市出口99.7%。在出口产品中,纺织服装出口5290万美元,增长26.0%,占全市出口的56.9%;机电产品出口1382万美元,增长16.1%,占全市出口的14.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45万美元,增长355.0%。

利用外资规模和质量稳步提高。全市吸引国内外资金到位额64.0亿元,比上年增长42.2%。其中直接利用外资合同金额933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6%,实际到位8336万美元,增长17.8%。引进市外国内资金57.52亿元,占全市的89.9%,比上年增长44.9%。

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6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4%,实现旅游收入10.46亿元,增长18.2%,其中,接待海外旅游0.52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1.9%,实现旅游创汇136.15万美元,下降39.5%。年末全市拥有星级宾馆、饭店11家;国际、国内旅行社14家。全市A级景区4个。

交通和邮电

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19.11亿元,比上年增长8.1%。

交通运输业稳定增长。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15605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4.3%;旅客周转量70836万人公里,增长2.0%。

年末全市民用车辆拥有量16702辆,比上年增长18.5%,其中轿车7414辆,增长21.2%。全市私人汽车达到10355辆,增长29.4%,其中轿车5066辆,增长30.1%。“武汉城市圈”融入步伐加快,一批新的公交场站和车辆投入使用。公交运营车辆达到432标台,年内新辟公交线路3条,年末市内公交线路22条。全年公交客运量4235万人次,增长17.1%。年末全市运营出租车400辆。

邮电通信业务持续快速增长。全年邮电业务总量完成51358万元,比上年增长23.1%。其中电信业务总量4.03亿元,增长13.8%,邮政业务总量0.77亿元,增长22.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8.36万户,下降2.7%,移动电话用户45.45万户,增长21.1%,全年短信业务总量5.6亿条,增长27.5%。全年发送邮政函件361万件,下降29.4%,特快专递25万件,增长108.3%。年末互联网用户达到51463户,比上年增长33.8%。

财政、金融与保险

财政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全市财政收入达到25.31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10.70亿元,增长25.8%。四区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加快,葛店开发区增长45.2%,鄂城区增长37.1%,华容区增长48.0%,梁子湖区增长51.2%。第三产业税收增长46.7%,高于第二产业税收35.8个百分点。

全年财政支出23.96亿元,比上年增长34.3%。财力重点投向公共领域和改善民计民生,用于社会事业、社会保障、新农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

全市金融业完成增加值225.70亿元,比上年增长16.9%。

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8.38亿元,比上年增长0.0%,比上年末增加13.64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比上年末增加14.89亿元,占全市贷款增加额的109.2%。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7.98亿元,增长24.1%,比上年末增加30.69亿元,其中储蓄存款97.6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44亿元。

保险业发展加快。全年全市保险机构保费收入47359万元,比上年增长99.9 %,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840万元,增长74.3%;人身险保费收入36519万元,增长109.21%。各项赔款与给付支出12690万元,比上年下降19.4%,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9108万元,增长101.7%;人身险业务赔款与给付3581万元,下降68.1%。

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5.19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9.9%。大力组织关键技术研发与开发,引导企业实施重点专项,提升企业自主创新水平。全年向科技部、省科技厅申报科技项目40项,有30个项目通过了科技部、省科技厅立项,落实资金1957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12项,落实无偿资金949万元;省级项目落实18项,落实无偿经费1008万元,武大有机硅“万吨级直接法合成硅烷偶联剂中间体”项目列为湖北省重大科技专项,建成投产可实现年产值4亿元。这些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的实施,大力提升了我市科技创新水平,对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和优势产业发挥重要作用。

2008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414件,比上年增长23%,其中发明专利达到85件,占申请总量的21%,企业专利226件,占申请总量的55%。

各级各类教育不断发展。2008年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4133人,在校生11894人,毕业生2430人。全年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175人,在校生14390人,毕业生2763人。普通中学招生24316人,在校生76069人,毕业生25328人。普通小学招生13128人,在校生72563人,毕业生15430人。特殊教育在校生138人,幼儿园在园幼儿7701人。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民健身工程320个行政村全覆盖,城乡22支放映队共放映公益电影4000余场,建设“农家书屋”167家,完成综合文化站维修改造乡镇10个。年末全市公共图书馆拥有各类藏书34万册,接待到馆读者达27万余人次,转换数字电视用户4万余户,全市广播及电视人口覆盖率均在98.2%以上。

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一步加强,疫苗免费接种25.79万人次。年末全市卫生机构 426个,其中,医院12家。乡镇卫生院21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机构人员数3590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967人。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1345人,注册护师、护士862人。全市卫生机构床位数3176张。年末全市村卫生室325个,享受合作医疗人口59.85万人。

体育事业再创佳绩。成功举办全市首次职工运动会,46个单位、3000多名运动员参赛,群众体育成绩突出,健身气功推广成果丰富。在全省青少年年度体育比赛中,获田径、举重柔道等项目金牌10块、银牌7块,较上年翻了一倍。6名火炬手代表百万鄂州人民参加了全国奥运火炬传递活动。

资源、能源与环境

全市年末耕地总资源63.44万亩,年末常用耕地面积61.85万亩,其中灌溉水田29.85万亩。全年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91.4亩,通过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5045亩。

全年水资源总量18.8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738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量1055.6毫米,比上年减少10.1%。年末全市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7.76亿立方米。总用水量15.4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4.9%。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市有矿产资源三大类25种,矿床矿点63处。一类是金属矿,主要有铁、铜、钼等。铁矿石已探明储量21415万吨,居全省第二位。有大型金属矿1处,即程潮铁矿,中型金属矿4处,小型金属矿20余处,主要分布在泽林、碧石和汀祖一带。二类是非金属矿,主要有石膏、沸石、膨润土、珍珠岩、花岗岩、硫等。膨润土储量约1000万吨,主要分布在梁子湖区的沼山、太和一带。三类是能源矿。主要是煤炭,已探明储量2784万吨。

据初步测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85.46万吨标煤,比上年增长7.07%。其中,电力消费量35.4亿千瓦时,增长0.1%;煤炭消费量505.81万吨,增长8.1%。万元GDP综合能耗2.18吨标煤,比上年下降7.51%。

年末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为61.35%,比上年末提高1.78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9.8%,比上年末提高0.34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27%,提高4.35个百分点。

2008年,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300天,优良率为82.2%。二氧化硫0.031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0.074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0.013毫克/立方米。空气污染指数为62(属于优良)。

安全生产得到高度重视。2008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451起,死亡53人,与上年相比持平和下降3.6%,直接经济损失646.4万元。2008年全市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仅为0.19起/亿元,比上年下降26.9%;工矿商贸企业平均每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1.77起/10万人,道路交通比上年上升45.1%,平均每万车辆死亡率为3.02,比上年下降16.8% 。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8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07.2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7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8.41‰,死亡率为4.94‰,自然增长率为3.47 ‰,比上年下降0.35个千分点。

200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44元,实际增长13.1 %,人均消费性支出9188元,增长11.5%,恩格尔系数为39.3%,人均居住面积32.1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096元,实际增长16.0 %,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3323元,增长5.0%,人均住房面积37.0平方米,恩格尔系数为50.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上年的2.46︰1缩小为2.40︰1。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2008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5.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12.38万人,增加0.4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6.93万人,增加0.1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4.7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1.45万人。全年城市医疗救助550人次,比上年增长6.8%。资助农村合作医疗救助2080人次,比上年增长16.4%。全年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2.53万人,比上年下降1.33%;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2.32万人,比上年增长2.2%。

注: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