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湖北

荆门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5 10:01:32 来源:荆门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723次

2002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克服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变数增多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加快发展、兴工富市为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克难奋进,继续推进结构调整,深化体制改革、营造发展环境,加快实施外向带动、科教创新、扩市提位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市经济运行总体质量和效益不断改善,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发展,为实施“十五”计划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产业结构继续改善。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3.4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26亿元,比上年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129.23亿元,比上年增长10.7%;第三产业增加值102.97亿元,比上年增长9.9%。三次产业结构继续改善,由上年的21.7:44.0:34.3调整到20.9:44.0:35.1,二产业比重稳定并居首位,三产业比重呈上升态势,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各项改革和稳定工作继续加强。始终把深化改革和保持稳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进机构改革,深入开展企业改革,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积极化解各种矛盾,消除隐患,有效巩固了企业改革成果,一批改制企业初显活力,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发展加速;农村税费改革全面进行,乡镇机构改革按计划实施;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金和失业保障金制度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效实施,确保了特困居民基本生活。

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在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发展经济改善经济环境政策举措下,经济环境进一步趋好。从源头抓质量,大力推行企业标准化生产和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全市有33个企业启动创名牌活动,金龙泉啤酒荣获湖北省唯一“中国名牌”产品,质量振兴取得新突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不断深入,经济信用逐步好转,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力度加大,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均有一定增加。“行政服务中心”的建立及良好运行,推进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成功举办“一赛一会”活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经营城市理念为导向的城市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完善。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市属工业基础仍然脆弱,重点企业盈利减少。二是县域经济活力不足,农民增收困难。三是社会就业压力增大。

二、工业

2002年,全市工业以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为途径,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为重点,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积极应对“入世”,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下同)完成增加值52.64亿元,比上年增长10.29%。按隶属关系分,中央企业完成增加值23.82亿元,比上年增长11.83%,省属企业完成增加值1.69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市属企业完成增加值27.13亿元,比上年增长10.06%。按经济类型分,其中,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6.02亿元,比上年增长3.51%,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5.78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在32个行业大类中,多数行业生产增长,纺织、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及制品、交通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增长尤为明显,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工业企业产销衔接加强,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9.41%,比上年增长1.74个百分点,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68.06亿元,比上年增长7.08%;工业企业扭亏增盈,出现净盈利。全市工业实现利税总额11.66亿元,比上年增长28.65%,其中,实现利润1.37亿元,扭亏增盈2.95亿元。中央企业效益明显好转,实现利税总额5.94亿元;省属企业亏损减少,全年减亏2494万元;市属企业实现利税总额5.70亿元,比上年下降7.19%,其中,利润2.4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市属重点企业实现利润1.83亿元,比上年下降5.18%。

工业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加快发展。全市工业提升传统产业、培育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力度加大,一批重点骨干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竞争力明显增强。百科药业由重化、农化向医药调整转型,拿到了一批国家级新药,医药现价产值比重由上年37.42%上升为43.07%;凯龙集团火工生产线改造升级,为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升级创造了条件;东光集团债转股,改善了资产状况;轻机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洋丰20万吨硫基氮磷钾优化了企业产品结构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宝源集团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推进企业实现了产业转换。

乡镇工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加大乡镇工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应用力度,积极拓展市场,生产发展效益改善。全年乡镇工业完成增加值45.65亿元,比上年增长20.07%,实现利润7086万元,比上年增长17.14%。

三、农业

全市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目标,以农业产业化为途径,以农村税费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坚持因地制宜、市场导向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积极抗灾增收,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业生产总体形势好于上年。全市农业总产值(90年价,下同)62.11亿元,比上年增长0.78%。

农业结构进一步调优调好,农业经济活力增强。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开发,农业生产结构出现“两优”趋势:即农产品品种结构向优质专用方面发展,农业生产布局向优势产区集中。优质品种基地、订单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基地等成为农业经营新亮点,初显活力。牧业和渔业发展较快,成为带动农业生产增长的主导力量。全年完成牧业产值13.48亿元,比年增长4.68%;渔业产值14.42亿元,比上年增长7.05%。劳务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全市农村劳务输出呈增加之势,成为农业增收的渠道和主要来源,但农民收入总体水平仍然偏低。

主要农产品产量:全年粮食总产量187.39万吨,同比下降3.33%;棉花总产量3.09万吨,同比下降10.43%;油料总产量32.17万吨,同比下降10.51%;蔬菜总产量197.75万吨,同比下降0.04%;水果总产量28.11万吨,同比下降8.50%;水产品总产量22.55万吨,同比增长5.23%;牲猪出栏207.96万头,同比增长3.71%;出售和自宰肉用羊17.71万只,同比增长117.57%;家禽出笼2034.96万只,同比增长5.24%。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耕地面积248.11千公顷,比上年减少7.6千公顷,其中,农作物播面546.43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86千公顷,全年农村电网改造投资1.68亿元,比上年增长55.00%,农村用电量18460万千瓦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全年完成水利建设土石方3500万立方米,整修水库89座,尤其加强了温峡口、黄坡、高关水库、汉江遥堤等重点水库遥堤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平方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7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公顷,为全市农业生产发展增强了基础。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四、固定资产投资

在扩大内需、国债投资项目和重点项目建设的拉动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继续扩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含跨地区项目)完成额70.09亿元,比上年增长11.25%,不含跨地区项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61.72亿元,比上年增长9.20%,其中,国有及其他经济投资完成额37.63亿元,比上年增长12.82%。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含跨地区)呈现新特点。按性质分,技术改造投资增长较快,扭转了近几年低位徘徊局面,全市技术改造投资额12.70亿元,比上年增长20.21%;房地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全市房地产投资额3.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8.52%,技改和房地产投资对全市投资增长拉动力明显增强。从行业看,工业投资完成投资额15.83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比重为13.47%,工业投资主要集中于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从地区看,掇刀区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速度加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7.72亿元,比上年增长35.4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6.24个百分点。

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竣工和进展顺利。跨地区项目长荆铁路、斗笠岗50万伏输变电工程和市重点项目联通CDMA扩容、百科药业巴柳氮钠和托拉塞米、洋丰硫磺制酸等建设竣工;跨地区项目襄荆高速公路和市重点项目二级公路网、农网改造、广电宽带网等建设进展顺利。为荆门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积累了发展后劲。

五、国内市场、对外经济和旅游

国内消费需求平稳。在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和我市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改革、举办“国际舞狮节”、“市五运会”及贸易企业积极开拓市场、扩大销售等举措的作用下,国内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67亿元,比上年增长10.03%。城市消费品市场活跃,保持较快增长,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1.12亿元,比上年增长16.61%,增幅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品市场保持增势,但增速减缓,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4.35亿元,比上年增长6.12%,增幅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在零售额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零售额70.76亿元,比上年增长12.85%;餐饮业保持增长,完成零售额13.93亿元,比上年增长9.95%。

市场物价稳中略降。在垄断行业产品价格下跌和市场激烈竞争影响下,2002年市场物价总体水平小幅向下波动,但其走势平稳。全年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指数为99.4,比上年下降了0.6。分项目看,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下降7.7,交通通讯类价格下降4.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下降1.0,食品类价格下降0.9,衣着类价格下降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价格上涨2.4,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1.8,居住类价格上涨1.0。

在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作用下,全市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较快增长。全市完成出口额52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81%;利用外资509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18%,其中直接利用外资460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5.04%。

旅游业加快发展。围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进一步加快旅游景点规划和开发建设力度,旅游设施逐步完善,旅游服务质量得到提高。全市旅游行业投资总额达到1.3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37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0%,其中海外游客3549人次,比上年增长18.0%。旅游总收入10.43亿元,比上年增长13.9%,旅游创汇135.2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3%。旅游总收入占国内总值的比重达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