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湖北

荆门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5 10:01:03 来源:荆门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627次

2001年,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顺应国际国内发展的新形势,把握发展、调整、创新主旋律,坚持深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结构调整,努力营造发展环境,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向前发展,实现了新世纪和“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71.2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5%。其中一产业增加值58.83亿元,增长2.0%;二产业增加值119.36亿元,增长10.9%;三产业增加值93.03亿元,增长10.0%。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上年的23.7:42.3:34.0调整为21.7:44.0:34.3,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三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市着力整顿优化市场环境,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取消了一批行政审批项目,降低了部分收费标准;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严防重大事故发生。积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完成产值(营业额)比上年增长9.0%,入库税收增长10%,形成了多种经济分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各项改革继续深入。工业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公转民营取得实效;农村改革继续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顺利进行;政府机构改革按计划实施;计划、财税、金融、投资、住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经济增长基础不稳,发展速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抗御风险能力不强,农民增收困难;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依然较大,部分下岗职工生活困难;社会治安隐患较大,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还需继续优化。

二、农业

2001年,农业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和遭遇历史罕见旱灾的双重压力,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积极组织抗灾,增加水利设施投入,加大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加强科技扶持和信息引导,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全市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0.08亿元,农林牧渔业四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56.8:2.7:19.6:20.9调整为54.9:2.3:20.9:21.9。

种植业大旱之年保丰收。2001年,全市主动调减粮油种植面积,调增其他经济作物种植比例,调优品种结构。全年粮食播面263.94千公顷,比上年调减11.42千公顷;油料播面148.76千公顷,调减8.64千公顷;粮经作物比例由上年的49.2:50.8调至48.4:51.6。农产品优质率不断提高,优质稻比重达52.8%,油菜籽和棉花优质品率达到近90%。主要农产品产量为:粮食193.82万吨,比上年减少4.9%;油料35.95万吨,增加0.2%;棉花3.45万吨,增加11.9%;蔬菜197.89万吨,减少2.7%;水果66.15万吨,减少4.9%;花生13.01万吨,增加13.6%;藕9.23万吨,增加93.1%。

畜牧业快速发展,以提高畜牧业有农业中的比重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方向,加快了畜牧业发展。全年牲猪出栏200.53万头,比上年增长3%,优质三元猪比重提高到70%;家禽出笼1933.69万只,增长8.9%;禽蛋产量6.75万吨,增长8.01%;肉类产量18.05万吨,增长1.3%,畜牧业占农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水产养殖发展壮大。全市水产品产量21.43万吨,比上年增长2.03%,水产品优质率达61.4%。甲鱼养殖场初具规模;水生经济植物生产发展较快,鱼藕共生模式正大力推广。

植树造林取得新成果。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501公顷,退耕还林面积240公顷。

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和改造,全年农田水利建设共完成土石方3723万立方米,整修水库55座,治理水土流士流失面积80平方公里。年内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97万亩,新增节灌溉面积8.86万亩。农业机构化水平提高,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23.1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8%。

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取得成效。全年完成增加值38.02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实现利税13.21亿元,增长13.2%。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1年,全市工业以产权制度为核心,加大企业改制力度,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工业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向好的重大变化。

工业生产增速加快。全市国有工业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7.67亿元,比上年增长11.11%。分录属关系看,中央企业完成增加值17.32亿元,下降0.78%;省属企业增加值2.41亿元,增长16.95%;市属企业增加值27.93亿元,增长15.12%,快于全市工业,高出全市平均增速4.01个百分点,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力,使我市工业运行状况长期受中央工业左右的格局有较大改变。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9.09亿元,增长12.32%;重工业增加值38.58亿元,增长10.64%。轻工业增长明显加快,近四年来首次超过重工业增速,比重工业快1.68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附表。

工业产销衔接较好,经济效益明显改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66.33亿元。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7.67%,产销衔接较好。经济效益在亏损企业亏损减少和盈利企业盈利增加共同作用下得以改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0.76亿元,比上年增长25.46%,其中利润3668万元,扭亏增盈15003万元,其中市属工业净盈利21846万元;亏损企业亏损额33710万元,比上年下降21.9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2001年为115.84%,比上年提高12.15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顺利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向前推进。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围绕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效益,压缩淘汰无市场、低附加值的老产品,扩充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和高附加值的传统产品。如中天由重化、农化向医化转型,医化销售收入占60%以上;轻机投资2亿多元增加光电机一体化新产品;洋丰S?NPK一期工程投产、二期工程开工,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金龙泉稳定主业开发新产品,增强辐射力;东光提高同类产品精度,增产高附加值产品等推动了整个工业经济发展、效益提高和结构的合理化调整。加大产权制度改革力度,成效显著。到2001年底,市直工业企业90%通过各种形式完成了改制,通过改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企业个数所占比例由上年的41.03%下降到28.06%。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4.4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0%。全市资质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单位工程竣工283个,房屋竣工面积28.11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按照扩大内需、增加投入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在“经营城市”举措的推动下,全市投资呈现转强回升态势。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剔除跨地区项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52亿元,比上年增长8.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其他经济投资33.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0%;集体投资10.10亿元,下降10.38%;私人投资11.86亿元,增长11.75%因国有及其他经济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21.11亿元,增长42.25%;更新改造投资10.57亿元,下降16.28%;房地产投资1.68亿元,增长39.35%。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投资结构有所调整。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13.90亿元,比上年增长59.27%;社会服务业投资3.42亿元,增长19.37%;工业投资14.95亿元,增长11.06%。

一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或正在建设中。北效粮库、联能GSM一期工程、移动GSM五期扩容、电信技改、葛洲坝水泥厂技改、三水厂管网配套工程等项目基本竣工;竹皮河治理、城网改造、园丁二期工程、管道燃气、联通GSM二期工程、石化技改等项目进展顺利;京山的京安公路、轻机技改、钟祥的汉江遥堤、高庙220千伏变电站、掇刀的新建特医用品、金龙王彩印包装等工程建设步伐加快。

全年基建和技改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原煤开采6.0万吨/日,移动通讯基站设备63个,改建公路51.93公里,粮食仓储量5000万公斤,城市公共交通车辆30辆,城市污水处理能力0.1万吨/日。

五、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工作,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紧紧围绕“创新、产业化”主线,突出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和各类科技计划两个重点,狠抓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科技成果推广化、“产、学、研”三项工作落实,使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科技事业得到全面推进。年末全市共有科研机构47所,从业人员2872人;科技经费总投入2.37亿元,全年立项实施市以上科技计划67项,其中国家级13项,省级30项,市级24项。全市登记科技成果35项,专利受理量115项,批准量90项、签订技术合同602个,技术合同成交额7892万元。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9.3亿元,比上年增长15.78%。科技对工业和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6.2%和49.0%。

质量、标准化、计量建设和天气预报等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市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9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5个,全市强制检定计量器具6.03万台件,监督抽查产品3695批次,查办质量监督行政案件2683起,查处假冒伪劣案值2014万元。全市有地震台2个,气象台1个,天气预报准确率达85.1%,防灾减灾能力增加。

教育改革和机构调整步伐加快,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均有较大发展。全市共有各类学校814所,其中大学3所,中专15所,职业学校11所,普通中学162所,小学623所,幼儿园196所。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人数2.4万人;在校学生数55.6万人,其中大学1.4万人;招生人数11.8万人,其中大学0.5万人;毕业人数12.6万人,其中大学0.3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建设步伐加快。利用举办“两年”契机,加强城市公路改扩建;码头港口续建、桥梁及车站新建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3541.04公里。其中等级公路3290.46公里,新增274.45公里。每万人拥有公路里程11.93公里,公路密度达28.55公里/平方公里;公路晴雨通车率达93.55%。全市桥梁长度15454.37延米。

运输市场繁荣。全年全社会公路和水路客运量3328.7万人,客运周转量205416万人公里;货运量2754.1万吨,货物周转量213085万吨公里。市境内铁路旅客发送量64.1万人,比上年增长18.5%;货物发送量775.6万吨,比上年增长18.7。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96亿元,比上年增长26.1%。电信业务网络规模、服务水平都有很大提高,年末长途交换机容量0.9万路端;市话交换机容量18.96万路端,比上年增长21.2%;农话交换机容量15.99万路端,增长12.4%;中国联通公司进入荆门建成移动电话联通网与小灵通问世共同促成移动电话用户大幅增长。全市年末移动电话及户数达12.4万户,比上年增长1.9倍。互联网用户数22707户,增长1倍。全市行政通话率100%,电话普及率达29.1部/百户。

七、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市场趋于活跃。2001年,国家采取继续提高城镇居民收入的措施,我市加大市场建设力度,争创优秀旅游城市,同时社会保障增强,节假日延长,消费者即期消费信心增强。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6.95亿元,比上年增长10.0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2.7亿元,增长15.8%;餐饮业零售额9.27亿元,增长15.09%;其他行业零售额24.98亿元,下降3.54%。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6.12亿元,增长14.0%;农村消费品零售额60.83亿元,增长7.83%。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值42.15亿元。

消费结构出现新变化。居民社会保障增强,消费观念转变,消费欲望随之增强,消费结构也悄然发生变化。据城市住户调查资料显示,在城镇居民八大类消费中,衣、食等主体消费地位削弱,占总消费支出比重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医疗保健、交通与通讯、教育文化娱乐成为消费新亮点,占总消费支出比重比上年上升2.2个百分点。

市场建设力度加大。围绕建设大流通格局目标,着力兴建了一批专业市场。杨家桥、苏畈桥市场投入使用,中商百货开业,其他大型商场规范到位,小商品市场、象山市场扩建,使我市形成了小商品、农贸、建材、畜禽、水产、水果等一批专业市场,商场布局日益合理,辐射能力日益增强,流通渠道更加畅通,产业连片集中经营,满足了城乡居民不同层次消费需求。

市场物价止降趋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0.1%。结束了自1998年以来连续三年下降的局面。分项目看,服务项目上涨3.8%,居住上涨1.5%,烟酒及用品上涨3.7%,交通和通讯上涨1.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4.2%,其他继续下降。另外,由于石油、煤碳等上游产品价格居高和上涨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0%,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5.4%。

八、对外经济和旅游

对外经济整体形势稳定,呈现出口下降、利用外资增长的“一降一升”格局。

出口下降。全年外贸出口总值441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3.2%。其中,外贸公司出口46万美元,下降96.6%;开口企业出口2926万美元,增长20.3%;三资企业出口1393万美元,增长9.4%。产品出口六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利用外资增长。2001年,全市制订目标责任制,对主要责任人实施兑现奖惩制度,招商引资取得突出成绩。全年利用外资总额413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3倍。其中直接利用外资3682万美元,增长1.26倍;间接利用外资456万美元,增长1.02倍。

旅游业加快发展。围绕“争创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这一目标,努力创建旅游配套设施,加速旅游精品名牌产品建设。全年投入9600万元,用于景点及配套服务设施开发。全市涉外星级饭店达33家,出租率达52%。新建了温峡水库漂流等一批新景点,圣境山旅游区、纪山古墓群、屈家岭古文化旅游区、凤凰旅游区、大口森林公园、绿林旅游区等重点区域的景区开发已经启动。通过建设,全市旅游区(点)达20处,其中年接待总量不低于50万人次的1处,年接待量在10万人次以上,并已投入运营的旅游度假功能区3处。钟祥温峡水库漂流,举办“两年”等活动的开展,有力促进了旅游业发展。全年旅游企业接待国内外游客317.28万人次,入境游客3007人次,其中外国游客759人次。旅游总收入9.14亿元,其中外汇收入130.95万美元。旅游商品创汇占全市旅游创汇比重达16%,旅游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3.37%。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九、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保持增长。各级财政部门积极推进税征管改革,加大稽查力度,努力增收节支,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考核口径)15.39亿元,比上年增长6.97%。其中国税7.67亿元,增长7.41%;地税3.94亿元,增长15.9%。收入增长保证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发放,增加了社会保障资金的收入,支持了农业水利、城市基础设施、环保等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全市地方财政支出13.68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其中市本级4.22亿元,增长19.19%。

金融平稳运行,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51.05亿元,比年初增加24.80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3.35亿元,比年初增加23.59亿元;企业存款余额28.30亿元,比年初减少0.5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24.09亿元,比年初减少2.01亿元。全市现金累计投入量3.82亿元,比上年多投放2.43亿元。

保险事业发展状大。全年保险部门保费收入4.44亿元,比上年增长8.56%。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0.99亿元,寿险保费收入3.45亿元;承保总额123.89亿元,赔付支出2.4亿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取得新成就,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各类文化机构设施健全。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4个,藏书33万册。综合档案馆5个,博物馆3个,图书、档案资料得到充分利用;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电影放映单位98个;全市有电视台3个,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1%;广播电台3个,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5%,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质量不断丰富和提高。文化市场日益繁荣,报刊图书出版势头良好,图书发行持续上升,全年出版报纸7种,出版杂志2种,出版图书31种。尊重知识产权,狠抓文化市场管理,全年集中开展了三次“扫黄打非”活动,查处黄非案件19起,封存盗版教辅资料5000余册,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2.9万份。社会文化活动蓬勃发展。年内成功举办“中国第五届民间艺术节暨湖北省第六届(金龙泉)啤酒节”,全国各地各民族文化荟萃荆门,深受荆门人民喜爱,促进了荆门文化同外界文化的大交流,对塑造荆门形象、提高市民素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扎实开展,文明城市建设不断向行业、单位、社区、村镇延伸,创建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乡医疗卫生条件得到大力改善,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初步形成。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501个,其中医院35个,卫生院66个,妇幼保健机构3个,卫生防疫机构4个;实有床位7451张,卫生技术人员11094人。农村医疗点数占总村数比重为95%。全年病人治愈率63.87%,“四苗”接种率99%,传染病发病率1.3%。

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竞技体育再上新台阶,全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运动会上共获奖牌56枚,其中金牌22枚、银牌22枚、铜牌12枚。全民健身工作在全社会展开,年内参加群众性体育活动人数达100万人次,年末实有全民健身路径26套,体质监测人数达3259人。体育产业进一步壮大,电脑体育彩票、足球彩票成功发行,全年累计额达1300多万元。

十一、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实施“扩市提位”战略,城市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建设投入大幅增加,全年城建总投资4.8亿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8亿元。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区道路改造、207国道扩宽、东宝山隧道开通、象山大道北端立交桥建设等、车站岗亭、岗站改造相继完成并投入使用。城市环境建设、亮化美化工程扎实进行,竹皮河治理取得实效,第二生活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前期准备工作就绪,月亮湖广场、浏河岛游园、魁星阁游园等建成。商住小区葡萄园、园丁二期工程启动建设。园林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城区植树近10万株,铺设地被植物7万多平方米,建设了龙泉公园、园林苗圃等2个花卉基地,新植或改造了塔影路、象山大道南端、水产路等九条绿化带。城市管理不断加强,市容环境状况持续好转,“门前三包”达标率达到95%以上。中心地区正逐步被建设成集居住、商贸、游乐休闲于一体的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现代城市。城区南扩向前推进,把掇刀建设成行政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区三区合一的南城区,商住楼、小商品市场连片集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前景看好。小城镇建设全面发展,57个乡镇编制重新规划完成,小城镇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载体作用加强。

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以巩固“一控双达标”成果、防治工业污染为重点,大力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示范区建设,努力强化环保执法监督,促进了全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全年环保施工项目总数12个,投入污染治理资金2068万元。“一控双达标”成果得以巩固,加大监管力度,防止超标反弹,目前全市工业企业达标排放率为99%;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控制,年度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上年减少3%左右。城市环境得到整治,烟尘控制区和噪声达标区覆盖率100%,全市所有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100%,城市空气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区域环境噪声值达国家标准。生态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全市生态示范区建设已投入资金2.86亿元,建成了天鹅广场等11个项目,京山综合养殖生态工程等37个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十二、人口和人民生活

2001年末,全市总人口299.0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22%,人口死亡率为5.1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1%。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收入稳步增长,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09元,比上年增加30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99元,增收19元。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55.1%。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34.26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29.76万人。再就业率达6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6‰。

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年内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15.96万人,收缴养老保险基金1.58亿元;失业保险参保职工15.63万人,收缴失业保险基金0.15亿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单位2187个,参保人数12.35万人;行政事业单位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2%;全年筹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3692.8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整体水平提高,年末全市共有各类社会福利院76所,收养3047人。城镇建立起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78个。年内城乡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救济66962人,发放救济款6998万元。全年妥善安置退伍军人605人,开发军地两用人才716人。全年销售福利彩票1350万元,募集社会福利基金170万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