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湖北

宜昌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5 09:50:54 来源:宜昌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555次

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全市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建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全市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势。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608.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4.98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10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213.08亿元,增长11.5%。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调整为14.0:51.0:35.0。

宏观经济效益稳步提高。2005年全市实现全地域财政总收入105.5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5亿元,可比增长23.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7.39亿元,增长20.8%。市场物价小幅上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 2.6%,涨幅比上年回落2.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分别上涨3.1%、4.9%、0.9%、2.2%和5.8%,烟酒及用品价格与上年持平;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分别下降2.6%和0.2%。主要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7.2%。

二、农业

全市粮食种植面积303.29千公顷,增长2.4%,产量145.62万吨,与上年持平;棉花种植面积17.16千公顷,减少2.3%,产量2.24万吨,增产2.3%;油料种植面积104.52千公顷,增长1.5%,产量21.33万吨,减产0.7%;蔬菜种植面积82.79千公顷,增长1.4%,产量218.45万吨,减产1.7%;年末果园面积71.47千公顷,增长18.4%,全年园林水果产量96.86万吨,增产17.8%;年末茶园面积26.6千公顷,增长16.1%,全年茶叶产量1.61万吨,增产22.2%。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4.7千公顷,减少11.4%。全年完成幼林抚育面积18千公顷,增加129%。

全年出栏生猪431.04万头,增长11.2%; 出栏牛3.07万头,减少7.5%;出栏羊78.64万头,增长5.8%。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2.02万吨,增长8.3%。其中养殖产量10.53万吨,增长9.2%。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明显改善。2005年末,全市自来水受益村达755个,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83.88万千瓦,农用拖拉机5.83万台。农村用电量3.62亿千瓦时,增长7.9%。地膜覆盖面积40.51千公顷,增长4.4%。

三、工业

2005年全市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46.63亿元,增长31.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174.22亿元,增长29.1%;集体企业完成2.17亿元,增长53.9%;外资及港澳台企业完成19.81亿元,增长17.4%。轻工业增加值40.69亿元,重工业增加值205.93亿元,分别增长29%和31.7%,轻重工业的比例为16.5:83.5。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4.26亿元,比上年增长22.5%。

规模以上工业部分主要产品产量如下:发电量707.78亿千瓦时,增长15.2%;磷矿石500.22万吨,增长23.1%;三聚磷酸钠17.31万吨,增长1.4%;季戊四醇5.25万吨,增长34.6%;活性干酵母2.3万吨,增长10.9%;平板玻璃796.35万重量箱,增长15.7%;丁基橡胶瓶塞19.9亿只,增长58.7%。

规模以上工业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实现销售收入535.75亿元,增长37.2%;实现利税总额131.77亿元,增长17.4%;利润90.99亿元,增长14.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45.92,比上年提高31.62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5

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5.8亿元,增长9%,其中市县属投资165.29亿元,增长23.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0.08亿元,比上年增长16.8%;第二产业投资202.47亿元,增长2.3%,第三产业投资83.25亿元,增长28.7%。

全市房地产投资31.7亿元,比上年增长57.2%。各类房屋施工面积328.65万平方米,增长19%;竣工面积130.24万平方米,增长53%。商品房现房销售面积44.7万平方米,下降51.6%。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6.5亿元,增长12.7%。分城乡看,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158.4亿元,增长13.7%,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68.1亿元,增长10.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87.89亿元,增长13.1%;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4.01亿元,增长13.2%;其它行业实现零售额4.6亿元,下降2.8%。

商品交易市场规模扩大。全市商品交易市场14处,实现成交额35.3亿元,比上年增长7.1%。

六、对外经济

2005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4亿美元,增长3.5%。其中,出口额3.2亿美元,增长24.5%;进口额1.2亿美元,下降28.6%。

利用外资稳步提升。全年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28个,合同外资1.31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达到1.05亿美元,增长12.8%。

七、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客运周转量54.98亿人公里,增长9.9%;货运周转量51.47亿吨公里,增长22.6%。航空运输保持稳步增长,全年航空旅客吞吐量达到42万人次,增长20%;航空货邮吞吐量3704吨,增长275.6%。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5.08亿元,增长18.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55亿元,增长16.5%;电信业务总量13.53亿元,增长19.1%。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和提高,2005年末互联网用户9.45万户,增长4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00万户,其中新增13.41万户;全市移动电话发展到116.87万户,其中新增26.46万户。

全市旅游总收入57亿元,增长19.8%。其中国内旅游总收入53.8亿元,增长19.5%;旅游创汇收入3857万美元,增长25.4%。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80.3万人次,增长9.4%。其中国内游客862.1万人次,增长9%;海外游客18.2万人次,增长29.8%。

八、金融和保险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94.98亿元,比年初增加73.11亿元。其中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余额334.71亿元,比年初增加48.84亿元。各项贷款稳定增长,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493.73亿元,比年初增加66.61亿元。在人民币贷款中,农业贷款余额22.27亿元,比年初增加4.3亿元。

全年各类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2.93亿元,增长5.3%。其中财产保费收入3.55亿元,增长26.3%;人寿保费收入9.38亿元,下降0.9%。赔款支出金额2.88亿元,下降19.8%。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1.9亿元,下降4.4%;人寿险赔付金额0.98亿元,下降38.8%。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2005年全市共取得省级以上重要科技成果52项。高新技术企业46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全年专利申请量802件,授权专利580件,分别增长3%和14%。

2005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2所,在校学生3.62万人,增长34%。普通中学222所,在校学生23.6万人,减少8%;小学559所,在校学生21.5万人,减少7.7%。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各类幼儿园336所,在园儿童5.9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共有各类文化机构206处。其中,文化馆(站)117处,博物馆8处,公共图书馆10处,艺术表演团体11个。广播覆盖率95.2%,电视覆盖率95.7%。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568处,其中,医院、卫生院147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个,妇幼保健机构8处。年末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72万人,其中执业医生7398人。全市拥有医疗床位1.14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1.09万张。

体育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在全省青少年网球、柔道、射击、举重等14个项目的比赛中,共获得金牌51枚,银牌62枚,铜牌60枚。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举办县级运动会132次,各类体育场地达到3062个。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404.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98.78万人。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56元,增长7.4%。其中城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11元,增长7.9%。人均消费性支出6642元,增长7%,城市恩格尔系数37.6%。农民人均纯收入3108元,增长5.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71元,增长13.4%;农村恩格尔系数48.9%。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1826元,增长11.1%。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41.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35.6万人。城市低保对象11.12万人,累计发放低保金1亿元;农村特困家庭2.63万户7.14万人全部纳入救助范围,发放资金468.4万元。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2005年全市各类社会福利院167个,床位1.31万张。建立各类社区服务设施194个。

十二、资源与环境保护

全年平均降水量1018.9毫米,比上年减少10.8%。人均水资源2987立方米,下降10.9%。

全市森林面积1136千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5.3%,提高6.8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量3985万立方米,增长22.6%。

全年建设项目环保审批147项,环保投资3.1亿元,完成建设项目环保投资1.52亿元。新增废水处理能力11409吨/日,新增废气处理能力409743标立方米/时。建成区人均占有公共绿地8.87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8.54%,污水处理率60.55%。

注:1、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经济类型分组的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根据经济普查数据并按照新的核算方法计算,经省统计局核定,全市2004年GDP总量调整为540.1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79.09亿元,第二产业为270.62亿元,第三产业为190.4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