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湖北

黄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4 15:13:10 来源:黄石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836次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实施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不断深化各项改革,狠抓开放开发和项目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态势。具体表现为经济增长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一、综  合

经济持续增长,三次产业全面增长。初步核算,2007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GDP)466.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4%,是1996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52,增长10.1%;第二产业增加值247.62亿元,增长19.8%;第三产业增加值181.54亿元,增长13.0%。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比例为8.0:53.1:38.9。与此同时,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7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9292元,比上年增长20.24%。

内需拉动作用明显。初步测算,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5.55%,拉动GDP增长7.47个百分点;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7.59%,拉动GDP增长7.8个百分点;出口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86%,拉动GDP增长1.13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较高位运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4.8%,比上年上涨4.8%。分品种看,食品价格上涨13.3%,居住类价格上涨6.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2.6%,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2.1%,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2.1%,衣着类价格下降1.7%。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9.6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8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4.05%。

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年末全市城镇就业人员80.5万人,净增0.6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36万人,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59万人,其中,“4050”人员1.4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二、农  业

农业经济形势明显好转。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60.33亿元,比上年增长14.70%。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7.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0%。其中,种植业增加值16.78亿元,下降5.2%;林业增加值0.94亿元,下降22.5%;畜牧业增加值8.32亿元,增长20.5%;渔业增加值10.92亿元,增长47.4%;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55亿元,增长3.9%。

农作物播种面积稳步增加。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33.10千公顷,比上年增加5.66千公顷,增长2.49%。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40.92千公顷,比上年增加4.7千公顷,增长3.45%;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播种面积92.18千公顷,增长1.05%。

主要农产品产量除蔬菜减产外均保持较大幅度增长。粮食总产量67.11万吨,增长3.40%;油料7.26万吨,增长2.10%;水产品产量14.32万吨,增长34.30%;禽蛋产量2.99万吨,增长84.80%;生猪出栏100.71万头,增长8.70%;牛出栏11386头,增长11.15%;畜禽肉类总产量9.36万吨,增长14.85%;蔬菜总产量63.75万吨,减产5.70%。

农村生产条件继续改善。2007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0.13万千瓦,比上年增加3.19万千瓦。农村用电8.6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3.74%。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4.41万吨,增长10.25%。有效灌溉面积38.56千公顷,增长9.05%;旱涝保收面积32.04千公顷,增长10.75%。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709.16亿元,比上年增长36.3%。重工业产值为617.47亿元,增长35.7%;轻工业产值91.69亿元,增长40.8%。规模以上工业中的轻、重比例为12.9∶87.1,轻工业所占比重上升5个百分点。2007年,全市工业增加值229.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1.19亿元,增长23.95%,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2.0%,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加突出,2007年工业经济的发展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26%。产销衔接趋好,工业生产保持了产销两旺的发展态势。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698.88亿元,增长35.7%,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60%,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6个百分点。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明显加大,全市万元GDP综合能耗比上年下降4.3%。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大幅提高。2007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12.5点,比上年提高25.1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13.66%,提高0.81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5.88%,下降0.06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16.01%,下降2.7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56761元/人,增长16.53%;流动资产周转次数3.29次,加速0.72次;资产负债率62.04%,下降0.04个百分点。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52.15亿元,增长33.84%;实现利税总额65.20亿元,增长25.28%;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35.62亿元,增长26.35%。

亿元企业贡献突出。全年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74家,比上年增加3家。其中产值突破100亿元的企业2家,20亿元以上企业3家,10亿元以上企业6家,亿元企业总计完成产值628.9亿元,同比增长35.7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8.7%。

主导产品产量大幅增长。钢材产量311.28万吨,水泥1109万吨,分别增长9.1%和10.9%;铝9.77万吨,精炼铜25.45万吨,分别增长15.9%和20.72%;制冷压缩机产量909.4万台,增长49.53%;镀层板产量30.18万吨,增长17.02%;磁卡产量2.12亿片,增长3.41%。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8.03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全市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产值69亿元,增长16%,增幅分别比上年回落2.1和8.8个百分点;资质以上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38万平方米,增长2.7%,增幅比上年回落12.4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9.85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其中,城镇以上投资完成166.38亿元,增长34.3%。按投资主体划分,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完成投资60.4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3.60%,比上年上升4.5个百分点;非国有投资98.76亿元,比上年增长0.92%。

第三产业投资支撑作用增强。全年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5.57亿元,比上年增长31.05%,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1.27%以上。工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技术改造力度明显加大。全市全部工业项目共完成投资86.31亿元,比上年增长28.4%,其中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达40.77亿元,比上年增长58.8%。一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为全市经济发展增强了后劲。2007年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有:生铁3万吨/年、铁矿开采6万吨/年、铜矿开采1万吨/年、铜冶炼6.8万吨/年、铝加工1万吨/年。农业投资呈现高速增长。全市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25亿元,比上年增长79.7%。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房地产业投资增长回归平稳。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9.60亿元,比上年增长15.58%。全年房屋施工面积达到275.40万平方米,增长6.5%。房地产交易市场持续活跃,全年商品房屋销售面积达到118.55万平方米,增长18.9%,商品房屋销售额达到22.95亿元,增长44.4%;其中,住宅销售额21.80亿元,增长51.92%。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200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4.97亿元,比上年增长18.01%。从城乡市场看,城乡市场趋于同步发展,市、县、县以下零售额分别完成104.25亿元、34.78亿元和35.94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8.44%、17.46%和17.29%,城市与农村市场增幅差距比上年缩小了1.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零售额143.55亿元,增长17.80%。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5.64亿元,增长21.02%。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居民消费观念明显转变,消费质量不断提升,消费热点向住房、汽车、娱乐、旅游等方面多元发展。以住房、汽车、IT数码、通信信息产品为代表的价值量高、产业关联度大的商品消费快速增长,由此带动建筑及装潢材料、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快速增长,2007年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1.03%,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9.07%,全年汽车类商品销售2.86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私人购车占90%。

大型卖场发展加速。全年以中商、中百、武商、新百百货等大型卖场为主的商业实现零售额4.98亿元,比上年增长46.81%。2007年全市超亿元的消费品市场6个,全年成效额达到8.21亿元,比上年增长19.01%。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完成12.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9%。其中,进口额7.28亿美元,增长14.6%;出口额4.90亿美元,增长22.9%。其中,一般贸易出口3.59亿美元,增长36.4%,加工贸易出口1.31亿美元,同比下降3%。2007年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提高,外贸出口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7%,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利用外资稳步增加。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65亿美元,同比增长10.4%。外商直接投资18922万美元,下降12.6%。2007年,全市外商投资新批项目18个,其中,中外合资企业5个,外资企业13个,合同外资金额34392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发展继续加快。全年完成货运量6450万吨,增长4.3%;客运量完成4038万人,增长5.2%。全年完成货运周转量74.38亿吨公里,完成客运周转量13.68亿人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6.9%和3.4%。

邮电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通信业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1.3亿元,比上年增长26.5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58.87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42.73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6.1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91万户。

旅游业规模迅速扩大。全年国内旅游人数312.7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7.77%;国内旅游收入12.5亿元,增长47.9%。海外旅游人数6110人次,增长53.94%;外汇收入173.63万美元,增长19.16%。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07年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51.47亿元,比上年增长26.89%,高于当年经济增长速度。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9.71亿元,同比增长28.56%。全年完成各项税收46.12亿元,同比增长26.14%,税收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88.26%。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改观,地方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1.03%,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全年财政支出44.72亿元,增长36.35%。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步增长。200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75.99亿元,同比增长14.9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3.75亿元,同比增长5.7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10.61亿元,同比增长22.21%;存贷差额165.38亿元。现金收入943.01亿元,增长21.21%;现金支出970.56亿元,增长21.18%;货币净投放27.56亿元,增长19.93%。全年保费收入7.21亿元,比上年增长7.68%;保险赔付支出2.72亿元,增长85.3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保持较快发展。2007年末全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3.06万人,比上年增加0.11万人,增长3.7%;成人高校在校生1.11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5所,在校学生3.56万人,增长12.66%;普通中学144所,在校学生21.21万人,增长0.19%;普通小学680所,在校生24.15万人,下降1.22%。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专利申请量1324件,专利授权量221件。组织申报国家、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04项;争取省和国家科技资金1013万元。登记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57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以上的有20项。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8项,创新奖2项。全市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4亿元,比上年增长30%。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200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166.6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在全省位居第三,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23.4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7.4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7.1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2.30%,比上年提高0.93个百分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馆4个,公共图书馆3个,博物馆4个,电影放映管理机构5个。广播电台3座,电视台3座,有线电视用户28万户。全年出版市级报纸3861万份,其中,黄石日报1204万份,内部期刊15万册。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021个(含诊所、医务室等158个,村卫生室693个),卫生技术人员11102人,病床床位8100张;卫生防疫、防治机构3个,卫生技术人员406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向省队、大专院校、部队输送优秀运动员25人,有35人在省优秀运动队参加集训,达到历年最高水平。我市培养输送的体操运动员在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获得跳马冠军、女子团体亚军、平衡木亚军,为国家和湖北省以及家乡黄石争得了荣誉。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国民体质达标合格率90.5%,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2007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9.19‰,死亡率为4.4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7‰。年末全市总人口为255.3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28.72万人,乡村人口为126.67万人。按常住人口计算,2007年黄石市城镇化率达到50.41%。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提速,并首次实现同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51元,比上年增加1679元,增长17.74%;农民人均纯收入3742元,比上年增加560元,增长17.6%。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用于食品、衣着、居住、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讯、医疗保健等方面支出均稳步增加。2007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8.9%和43.45%。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4.47万人,比上年净增3.3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8.32万人,比上年净增0.69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36.89万人,净增4.77万人。年末全市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0万人,100%实现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全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6.81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52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市各类社会福利收养床位260张,收养6.94万人次,城镇社区服务设施405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03亿元。

安全生产进一步得到重视。2007年全市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仅为0.29,比上年下降0.05;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6.48,下降0.19;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4.04,下降0.61;煤矿百万吨死亡率8.56,下降2.07。

十二、资源和环境

全市水资源总量23.51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926立方米。总供水量13.4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供水13.09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0.32亿立方米。

2007年,黄石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主要指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中,二氧化硫0.027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0.115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0.020毫克/立方米。空气污染指数为83(属于优良),空气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304天,比2006年多14天,优良率为83.3%。

全年实施环境污染治理项目79个,总投资6.98亿元。

注: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