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统计局
2020年4月9日
2019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建设具有较强吸纳集聚能力和重要影响力的大城市目标定位,以“两个高质量”工作体系为抓手,扭住主攻方向和重点工作不放松,全市经济运行实现稳中有进,主要预期目标较好实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3814.98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9.46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267.78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1977.73亿元,增长7.6%。三次产业结构为14.9:33.2:51.9,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38064元,比上年增长7.1%。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省统计局对2018年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为3500.5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5.9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177.2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787.3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5.3:33.6:51.1。
年末全市总人口1201.88万人,常住人口1003.1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78.8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7.73%。全年出生人口12.07万人,出生率10.06‰;死亡人口8.26万人,死亡率6.88‰;全年净增人口3.8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18‰。
表1:2019年年末人口数及构成
指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年末总人口
1201.88
100.00
#男性
635.73
51.47
女性
566.15
48.53
#0-14岁
301.45
25.08
15-64岁
749.33
62.35
65岁及以上
151.10
12.57
常住人口
1003.16
100.00
#城镇
478.81
47.73
乡村
524.35
52.27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56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7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7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10%。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27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14亿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8%。分城乡看,城市上涨2.9%,农村上涨2.7%。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4%。
图1:2019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涨跌幅度
图片1.jpg
表2:2019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上年为100)
类别
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2.8
#城市
102.9
农村
102.7
#食品烟酒类
106.5
#粮食
100.1
畜肉
129.5
蛋
106.6
鲜菜
99.6
衣着类
101.4
居住类
101.4
生活用品及服务类
100.0
交通和通讯类
99.1
教育文化和娱乐类
101.9
医疗保健类
103.3
其他用品和服务类
102.3
注:表2汇总数不含直管县。
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330.75亿元,比上年增长7.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6.15亿元,增长7.8%。其中税收收入135.44亿元,增长10.9%,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9.1%;非税收入60.70亿元,增长1.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4.88亿元,增长8.7%。其中教育支出增长15.0%,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13.7%,卫生健康支出增长6.8%,科学技术支出增长36.6%。全市17个县(市、区)中有9个县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10亿元,其中邓州市和西峡县超过15亿元。
二、农业
全年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300.27千公顷,比上年下降1.0%。其中,夏粮种植面积727.74千公顷,下降0.1%;秋粮种植面积572.53千公顷,下降2.2%。小麦种植面积725.22千公顷,增长0.1%;棉花种植面积1.67千公顷,下降27.9%;油料种植面积378.21千公顷,增长2.6%;蔬菜种植面积249.00千公顷,增长0.6%。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