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河南

安阳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3-01-22 11:39:40 来源:安阳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472次

200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人民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加大投资力度,扩大消费需求,治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国民经济保持了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基础建设得到加强,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80.15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15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33.64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89.36亿元,增长10.1%。三次产业结构为20.4:47.7:31.9。

市场物价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4%,其中衣着类价格上涨3.6%,食品类价格上涨0.8%,居住类价格上涨0.5%。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2%。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年末全市单位从业人员4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全年各类职业介绍机构介绍成功2.2万人次就业,各级劳动部门培训失业下岗人员1万人次。通过推进再就业工作,使1.2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仍不够合理,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不足。部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亏损额较大。下岗职工再就业压力仍然较大。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全年粮食总产量234.2万吨,比上年增长6.2%。其中,夏粮139.8万吨,下降1.9%;秋粮94.4万吨,增长21.0%。全年棉花产量4.0万吨,比上年增长13.2%,油料产量29.3万吨,比上年下降5.7%。小麦播种面积393万亩,比上年下降4.8%,引进推广了优质强筋小麦122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31%。玉米播种面积185.6万亩,比上年增长9.7%,优质玉米79万亩,占玉米播种面积的42.6%。花生良种普及率达到85%以上,抗虫棉、抗病棉占全市棉花播种面积的58%。

造林绿化事业继续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90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3.5%。幼林抚育实际面积47.30千公顷。林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

畜牧业保持发展势头。全年肉类总产量达15.89万吨,比上年增长5.6%。其中,猪牛羊肉总产量15.04万吨,增长5.4%。禽蛋产量19.43万吨,增长8%。水产品产量0.26万吨,比上年增长11.4%。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418.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1%;全年农村用电量9.7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4.3%;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87.53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0%,节水灌溉面积200.09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19.76亿元,比上年增长8.4%。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完成增加值85.04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58.87亿元,比上年增长3.95%;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8.58亿元,增长15.6%;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36.01亿元,增长6.62%。分轻重工业看,全年轻工业增加值22.8亿元,增长18.7%;重工业增加值62.24亿元,增长3.0%。大中型工业完成增加值53.91亿元,增长4.6%。

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压缩、淘汰了一部分过剩或落后生产能力,关闭“十五小”企业86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完成新产品开发65项。安钢、安彩、安烟、安化等骨干企业经济实力和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工业产销基本衔接。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27.43亿元,比上年增长6.6%,产销率达97.1%。实现利润总额8.74亿元,比上年下降33.2%。亏损企业亏损额1.89亿元,下降6.1%;亏损面30.2%,比上年下降3.1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02.5%,虽比上年有所回落,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建筑业快速增长。全市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安工作量37.64亿元,增长36.7%,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好转,实现税金1.8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全市建筑施工单位工程个数为2016个,比上年增长15.7%,其中投承包工程个数为1152个,增长32.3%。施工房屋面积700.6万平方米,增长33.8%,竣工房屋面积424万平方米,增长22.2%。工程质量稳步提高,按单位工程个数计算的工程质量优良品率为50%,比上年提高个24个百分点;按房屋面积计算的工程质量优良品率为43%,下降了2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15亿元,比上年增长29.8%,其中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43.41亿元,增长53.1%。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25.90亿元,比上年增长73.4%;更新改造投资12.54亿元,增长34.9%;房地产开发投资4.77亿元,增长20.0%。

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7.29亿元,增长74.1%;农林牧渔水利业完成投资13.75亿元,增长3.2倍;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投资1.92亿元;电力供应业完成投资4.31亿元。

工业技术改造加大了投资力度。全年工业技术改造完成投资9.96亿元,比上年增长30.6%,其中,轻纺织工业完成投资1.61亿元,安阳钢铁公司完成改造投资5.37亿元,增长19.1%。通过技术改造,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生产规模,提升了产品的技术含量。

全年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新增固定资产44.31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100%。建成投产项目200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74.6%。竣工房屋建筑面积为148.94万平方米,竣工率为51.2%。

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原煤开采1.5万吨;新增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能力6.30万千伏安;11万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19.13公里;新增移动通信基站设备103个;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万亩;新增高等院校学生席位877个;新增医院病床380张。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9.16亿元,增长11.2%;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41.03亿元,增长9.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3.90亿元,增长11.3%;餐饮业零售额10.81亿元,增长10.9%;制造业实现零售额9.6亿元,比去年增长7.2%;农业生产者实现零售额12.3亿元,比去年增长9.6%。各类集贸市场成交活跃,全年完成成交额58.87亿元。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2368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出口总额12365万美元,增长2.9%;进口总额11319万美元,增长34.1%。从出口市场看,我市对亚洲、港澳台地区和非洲的出口分别下降7.8%、24.0%和70.7%,对欧洲联盟、拉丁美洲和北美洲等市场的出口分别增长2.4倍、14.5%和12.0%。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利用外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91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4倍。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21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7.7倍。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取得新突破。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348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5倍,完成营业额2144万美元,增长2.1倍。

七、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综合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公路货物量2945万吨,比上年增长7.1%。公路客运量完成4641万人,比上年增长4.0%。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2.72亿元,比上年增长28.5%。年末全市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86.34万门,比上年增加1.25万门。本地电话年末用户65.71万户,电话普及率达13部/百人,比上年提高2.6部。其中移动电话新增用户5.39万户,年末用户达到18.68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络年末用户达到16.92万户。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基本平稳,各项存贷款稳定增加。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9.96亿元,比年初增加43.35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70.50亿元,比年初增加15.33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63.09亿元,比年初增加22.3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246.79亿元,比年初增加18.2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206.41亿元,比年初增加10.86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为26.75亿元,比年初增加2.73亿元。

保险业快速发展。全年保费收入5.33亿元,增长38.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26亿元;人寿险保费收入4.06亿元。全年赔付额8997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金额6339万元,人寿险赔付金额2658万元。全年人寿险满期返还与给付额为4732万元,增长45.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保持较快发展。2001年,全市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2所,招生5139人,比上年增长11.1%,在校学生11708人,比上年增长39.2%。全市共有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2所,招生3586人,在校学生6515人。普通高中共有37所,招生1.8万人,在校学生4.3万人。全市普通初中在校生33.6万人。全市小学在校学生55.3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8%。成人技术学校培训学员46.8万人次。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2001年末,全市共取得市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奖励53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奖励48项。全年申请专利60件,专利授权90件。技术市场平稳。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66项,成交金额1.8亿元,比上年增加1亿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继续发展。2001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4个,文化馆16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5个。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6座。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16.08万户。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2001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不包括个体诊所)170个,床位8960张,其中:医院、卫生院8573张;卫生技术人员11479人,其中:医生5083人,护师、护士2565人。年末全市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2个,卫生技术人员573人。妇幼卫生机构9个,卫生技术人员294人。农村卫生服务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67个,床位1899张,卫生技术人员1978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数占总村数的95.2%,乡村医生和卫生员9156人。

体育事业成绩显着。2001年,我市运动员在省内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取得全省冠军66个,在国内比赛中,获得全国冠军1个。全民健身运动取得好成绩,达到《国家锻炼标准》的学生73.15万人。

十一、人口和环境保护

2001年末人口为521.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6.23万人,出生率为11.98‰;死亡人口3.04万人,死亡率为5.85‰;全年净增人口3187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13‰。

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加快。年末全市各级环境监测站6个,环境监测人员253人,比上年增加36人。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单位1个。

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在全市城市中建成了11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45.08平方公里;9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达28.35平方公里。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37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22元,比上年实际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085元,增长6.1%。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一些收入较低的城乡居民家庭生活仍比较困难,农村扶贫任务依然艰巨。

续完善。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35.66万人,月平均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6500人;有31.63万企业职工和8.79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有21.25万职工和5.70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

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市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达154张,收养100人。城镇建立起各种社区服务设施52处,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0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05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24.5万元;接受社会捐赠80万元。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