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河南

漯河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2-07-19 15:03:09 来源:漯河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4333次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形势,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全市经济在经历了“瘦肉精”事件等复杂形势的考验之后,重拾升势,运行态势稳中向好,各项社会事业持续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实现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67.1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增速居全省第5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4.9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535.1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137.1亿元,增长8.7%。人均生产总值30081元,增长12.2%。三次产业结构为12.4:69.7:17.9,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上升0.5个百分点。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75.6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7%。被调查的八大类项目均保持上涨态势,其中食品类上涨13.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0.9%。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66.3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32.8万人,农村从业人员133.5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3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1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41万人。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96.07万亩,比上年增加0.97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211.72万亩,增加0.68万亩,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153.47万亩,占小麦种植面积的比重为72.5%。棉花种植面积20.5万亩,减少3.1万亩。油料种植面积20.4万亩,增加0.6万亩。蔬菜种植面积83.6万亩,减少2.0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169.1万吨,比上年增长0.7%;棉花产量1.3万吨,减产9.6%;油料产量3.7万吨,增产1.9%;水产品产量0.9万吨,减少11.1%。

全市年末有效灌溉面积228.5万亩,新增2.9万亩。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55.1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1%;大中型拖拉机0.5万台,增长25%;农用运输车3.08万辆,与上年持平;农村用电量4.7亿千瓦小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08.7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43.8亿元,增长18.1%;产品产销率98.5%。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7.2%,重工业增加值增长20.7%,轻、重工业比例为72.6:27.4。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食品工业增加值246.6亿元,增长16.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5.6%,贡献率为51.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9.3个百分点;造纸及纸制品业增加值25.5亿元,增长6.5%,贡献率2.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0.4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23.8亿元,增长9.0%,贡献率为2.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0.5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小麦粉583.8万吨,下降1.3%;畜肉制品96.7,增长2.9%;饲料89.3万吨,增长37%;速冻米面食品55.8万吨,增长15.7%;乳制品26.5万吨,增长48.3%;饮料酒9.2亿升,增长22.3%;软饮料198.8万吨,增长69.1%;机制纸及纸板97.4万吨,增长11%;发电量39.3亿度,增长37.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995.4亿元,比上年增长28.7%;利润241.9亿元,增长20.3%;利税299.2亿元,增长20.2%。分经济类型看,公有制企业利润32.2亿元,增长18.2%。其中,国有企业利润2.9亿元,增长16.3%;集体企业利润18.5亿元,增长21.4%;非公有制企业利润209.7亿元,增长20.7%。分行业看,33个行业大类中利润总额居前5位的行业为:食品制造业63.6亿元,增长32.0%;农副食品制造业56.4亿元,下降14.1%;饮料制造业25.0亿元,增长45.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5.9亿元,增长45.4%;专用设备制造业11.4亿元,增长39.4%。

全年全社会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6.4亿元,比上年增长20.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8.1亿元,比上年增长29.6%。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25.8亿元,增长28.7%。

在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4.8亿元,下降36.6%;第二产业投资292.8亿元,增长42.5%;第三产业投资128.2亿元,增长8.8%。工业投资292.8亿元,增长42.5%,其中制造业投资279.4亿元,增长47.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3亿元,增长32.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18.9亿元,增长15.6%;教育投资0.7亿元,下降77.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1.4亿元,下降47.3%。民间投资331亿元,增长30.3%,所占比重为77.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3.2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住宅投资31.4亿元,增长20.3%。商品房屋施工面积422.1万平方米,增长-5%,其中住宅392.4万平方米,下降5.2%。商品房屋销售面积157.8万平方米,增长38.5%。

全市182个亿元以上投资项目完成投资247.1亿元,占全市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70.6%。中储粮漯河物流园、科年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DVD及音响生产、亲亲工业园建设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年内实现竣工投产或一期投产。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4.1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07.4亿元,增长19.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6.8亿元,增长10.2%。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19.8亿元,增长18.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4.4亿元,增长14.1%。

全年进出口总额45069.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出口总额18265.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6%;进口总额26804万美元,增长12.7%。

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8家。合同利用外资62103万美元,增长86.7%。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2791万美元,增长32.4%。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货运量4281万吨,比上年增长19.1%;货物周转量639765万吨公里,增长23.2%。客运量4050万人,增长14.5%;旅客周转量396466万人公里,增长20.6%。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3.9亿元,其中邮政业务1.2亿元,电信业务总量12.7亿元。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68.2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66%;旅游总收入17.56亿元,增长18%。接待入境游客7385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78.6万美元。全市有4A级旅游景区1处,3A级旅游景区4处。星级酒店9家,旅行社41家。

七、财政与金融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67.2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7亿元,比上年增长28.9%。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87.1亿元,增长24.5%。

201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471.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8.0亿元,增长14.5%。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303.1亿元,增长1.2%。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1.34万人,在校生3.51万人,毕业生1.09万人。普通高中招生1.67万人,在校生4.65万人,毕业生1.73万人。初中学校招生3.46万人,在校生10.56万人,毕业生3.37万人。普通小学招生3.88万人,在校生22.65万人,毕业生3.42万人。

2011年末全市拥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71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5742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全年共取得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取得市级科技进步奖76项。全年申请专利359件,授权专利305件,分别增长39.8%和3.9%。全年共登记技术合同102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5300万元。

年末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3个,其中市以上质量监督检验机构1个。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158家,比上年增长19.7%。全市共有中国名牌产品4个;河南省名牌产品35个.全市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3个,新规定、修订地方标准6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5个,群众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5个,国家综合档案馆5个,专业档案馆1个。全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7项),有7个项目入选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1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播电台5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5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4座,教育电视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3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5.3万户。全年出版报纸1125万份。

年末共有卫生机构174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9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6个。病床床位9531张,其中医院、卫生院8625张。卫生技术人员11152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801人,注册护士3940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6个,卫生技术人员441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6个,卫生技术人员140人。农村乡镇卫生院51个,床位2126张,卫生技术人员2059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204.7万人。

全年承办大型体育比赛12次,其中国际级2项、国家级6项、省级4项。举办各类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100多次,乒乓球、羽毛球、武术、门球等一系列比赛表演活动80多次,参与比赛活动的群众超过30万人次。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群众占总人口的40%。2011年度共获金牌32枚、银牌33枚、铜牌54枚。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1年常住人口25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78万人,出生率10.21‰;死亡人口1.43万人,死亡率5.24‰;全年净增人口1.35万人,自然增长率为4.98‰。全市城镇化率40.92%,比上年提高1.76个百分点。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700元,比上年增长19.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189元,增长20.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98元,增长15.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234元,增长12.1%。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3.8%,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5.0%。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2.1万人,比上年增加14086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157500人,参保离退休人员63466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23952人,增加38039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238274人,参保退休人员85678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71019人。

年末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员44342人,全年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0084.9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01981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0470.18万元。全市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2220.9万元,救助16.32万人次。

全年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726张,收养627人。建立各种城镇社区服务设施250处,社区服务中心9个。接受社会捐赠1113.1万元。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水资源总量5.8亿立方米,2011年降水量720毫米。全年总用水量3.2亿立方米,人均用水量123立方米。

全市境内8条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类别评价结果为:澧河-三里桥、沙河-刘李渡口、颍河-临颍吴刘闸为Ⅱ类水质,水质为优;沙河-马湾为Ⅳ类水质,水质为轻度污染;其它断面水质均劣于Ⅴ类,污染仍然较重。

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全年良和良以上天数331天,优良率90.68%;市区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质量较好,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5.8dB(A),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5.7dB(A)。在市区建成区全部实行烟尘和噪声控制,烟尘控制区和噪声达标区覆盖率100%。

建成澧河城市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1个,面积4.37平方公里;澧河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1个,面积16.04平方公里;澧河饮用水源准保护区1个,面积40.2平方公里;地下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2个,面积5.5平方公里,地下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2个,面积4.6平方公里。

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积4.21万亩,建设高标准绿色通道404.4公里,四旁植树185.2万株,林木覆盖率26.3%。市区新增绿化面积129.4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8.6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56平方米。

全年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153起,比上年下降6.1%,各类伤亡事故死亡42人,下降6.6%。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32人,下降27.3%。

注:

1.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

2.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