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河南

信阳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4 12:13:50 来源:信阳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2284次

信阳市统计局

(2009年3月24日)

200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着力破解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难题,全市经济总体上呈现出增长较快、价格回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魅力信阳建设加快推进。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首次突破800亿元,达到866.79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2.29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358.44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增加值286.07亿元,增长14.1%。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26.3%、39.9%、33.8%,分别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5.8个百分点、4.8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3015元(折合1874美元),比上年增长11.7%。

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5.9:40.3:33.8调整为25.6:41.4:33.0,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4.4%,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二、三、一”型产业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和优化提升。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4.3%,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对经济发展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62.87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4%,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

经济运行质量持续改善。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4.99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全部国税收入14.66亿元,增长10.6%;全部地税收入12.68亿元,增长22.5%。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6.3%和14.3%。

市场物价总体回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7%,涨幅较元月份回落2.5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4.8%、农村上涨6.5%。居民消费价格呈“六升一降一平”格局。食品类上涨14.1%,烟酒及用品类上涨3.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2.1%,交通通信类上涨1.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0%,居住类上涨6.8%,衣着类下降3.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与上年持平。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水平上涨6.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0.7%。

2008年各类价格指数

以上年为100

指标 全市 城市 农村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105.7 104.8 106.5

食品 114.1 114.0 114.6

粮食 106.4 107.3 105.5

肉禽及其制品 122.5 122.5 122.4

蛋类 106.9 108.7 105.5

水产品 116.8 118.2 116.2

菜 107.7 108.0 107.7

在外用膳食品 110.3 111.3 109.7

烟酒及用品 103.6 105.5 102.6

衣着 96.6 93.7 99.5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02.1 102.5 101.6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0.0 98.3 101.4

交通和通信 101.1 99.4 102.6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1.0 100.7 101.3

居住 106.8 104.1 108.5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106.1 105.8 106.2

农业生产资料零售价格指数 110.7 - 110.7

就业再就业工作继续加强。年末全市从业人员474.90万人,比上年增加10.67万人。其中第一产业239.96万人,第二产业91.74万人,第三产业143.20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3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35万人,其中“4050”人员1.0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18409元,比上年增长21.8%。全年外出务工人员209.86万人,其中外出信阳半年以上务工人员193.33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入174.30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16.6万人。

县域经济较快发展。全年县域(不含市辖区)完成生产总值642.19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快于全市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全市8个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都超亿元。其中固始县超过3亿元,潢川县超过2亿元。县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4%,快于全市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经济发展中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就业再就业困难突出,城乡居民增收难度加大;财政收支压力增大;节能减排的任务依然艰巨。

二、农  业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80.68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种植业实现总产值217.98亿元,增长4.7%;林业实现总产值19.93亿元,增长10.0%;畜牧业实现总产值115.01亿元,增长7.5%;渔业实现总产值16.63亿元,增长12.5%。

粮油生产实现增产丰收。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805.26千公顷,增长1.2%。其中,小麦293.77千公顷,增长1.0%;水稻433.01千公顷,增长1.4%;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38.15千公顷,增长11.7%。粮油生产再创佳绩。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2.24亿斤,比上年增长2.5%。其中,夏粮27.64亿斤,秋粮84.60亿斤,分别增长4.3%和1.9%。连续五年实现丰收,连续三年稳定在百亿斤以上;油料总产量65.13万吨,增长14.9%。

畜牧业生产恢复性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517.54万吨,增长7.2%;牛奶总产量达4955吨,增长8.0%;禽蛋类总产量22.25万吨,增长8.3%。

渔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养殖水面利用面积100万亩,其中,生态甲鱼养殖面积9500亩;青虾养殖面积1.5万亩;河蟹养殖面积1.5万亩;小龙虾养殖面积6万亩。水产品产量20.76万吨,增长19.8%,名特优水产品覆盖率达到62%。

2008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吨 5612122 2.5

夏粮 吨 1382200 4.3

秋粮 吨 4229922 1.9

油料 吨 651349 14.9

花生 吨 185771 5.6

油菜籽 吨 447898 19.6

棉花 吨 9936 -34.5

麻类 吨 33204 -16.5

黄红麻 吨 33204 -16.5

烤烟 吨 2316 -16.2

茶叶 吨 30112 23.2

蔬菜 吨 2855742 -10.4

水果 吨 99878 12.3

板栗 吨 144130 11.5

肉类 吨 517536 7.2

禽蛋 吨 222479 8.3

牛奶 吨 4955 8.0

水产品 吨 207621 19.8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380.7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8%。全市大型拖拉机1.18万台,小型拖拉机16.38万台,分别增长11.0%和4.5%;农用运输车6.61万辆,增长11.8%。全年农村用电量9.54亿千瓦小时,增长18.0%。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2.63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10.7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1.97万亩;新增除涝面积6.4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1.9万亩。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297.44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增幅同比回落3.0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92.12亿元,增长23.7%,回落3.5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

单位:万元

指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工业增加值 1921232 23.7

#国有控股企业 326950 6.2

#国有企业 87245 -1.6

集体企业 112667 14.0

股份制企业 1212603 25.5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34514 178.9

#轻工业 813919 24.2

重工业 1107314 23.3

#非公有制工业 1467392 29.4

#大中型企业 1050170 26.1

#高技术产业 106166 36.3

产业结构得到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10.73亿元,增长23.3%;轻工业完成增加值81.39亿元,增长24.2%,轻重工业的比例为42.4:57.6。在3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增加值居前5位的行业为:农副食品加工业37.34亿元,增长10.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7.49亿元,增长26.4%;非金属矿采选业17.06亿元,增长56.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3.52亿元,增长26.4%。食品、冶金、建材、医药、电力优势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5.8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9.9%,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1.0%。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0.62亿元,增长36.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较快增长。全年生产大米192.85万吨,增长25.8%;小麦粉100.78万吨,增长39.3%;精甲醇42.29万吨,增长44.9%;水泥442.56万吨,增长18.4%;生铁111.42万吨,增长5.8%;钢材148.22万吨;增长 66.4%。

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大米 吨 1928512 25.8

小麦粉 吨 1007835 39.3

食用植物油 吨 29020 -22.3

配混合饲料 吨 734632 5.0

饮料酒 千升 149621 -9.7

软饮料 吨 39951 10.6

精制茶 吨 30741 26.6

合成氨 吨 374753 18.0

农用氮、磷、钾化肥 吨 477675 23.5

中成药 吨 4619 50.3

精甲醇 吨 422949 44.9

水泥 吨 4425597 18.4

粗钢 吨 1060404 -10.6

生铁 吨 1114220 5.8

纱 吨 15917 78.9

发电量 万千瓦时 373929 -23.2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2.09亿元,比上年增长42.3%;实现利税57亿元,增长22.3%;实现利润31亿元,增长19.3%。产品销售率97.6%,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资金利税率20.0%,流动资产周转次数5.53次,均与上年持平;资产负债率55.6%,同比上升了5.4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5.2%,同比下降了1.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30991元/人,增长9.1%。

建筑业平稳增长。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61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全市具有资质的建筑企业完成房屋建筑面积140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6.9%;竣工面积868万平方米,增长24.0%;实现利润6.70亿元,税金5.34亿元,分别增长30.5%和7.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600亿,达到659.66亿元,比上年增长30.8%,增幅同比回落4.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33.44亿元,增长31.3%,回落5.4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26.22亿元,增长28.5%,回落2.4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控股投资239.15亿元,增长24.4%;民间投资288.18亿元,增长38.7%。第一产业投资29.19亿元,增长53.3%;第二产业投资139.04亿元,增长57.5%;第三产业投资365.20亿元,增长22.2%。

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单位:亿元

指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659.66 30.8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533.44 31.3

#住宅投资 152.90 44.3

#国有控股投资 239.15 24.4

民间投资 288.18 38.7

#第一产业 29.19 53.3

第二产业 139.04 57.5

第三产业 365.20 22.2

#中央项目 31.82 15808.2

地方项目 501.62 23.5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126.22 28.5

工业投资高速增长。城镇投资中,工业投资138.87亿元,比上年增长59.7%,占城镇投资的比重达到26%,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其中,建材工业投资29.44亿元,增长56.7%;化工工业投资15.65亿元,增长33.4%;食品工业投资19.01亿元,增长45.3%;电力,热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38.54亿元,增长6.1倍;电子工业投资2.97亿元,增长1.6倍;冶金工业投资3.17亿元,增长1.3倍。

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增长。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86.73亿元,增长55.3%,增幅比上年回落9.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74.28亿元,增长71.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9.76亿元,增长39.3%。商品房建设规模强劲扩张。全年施工面积1021.04万平方米,增长64.4%,其中住宅939.58万平方米,增长71.2%;竣工面积312.25万平方米,增长0.6%。商品房销售明显滑坡。销售面积258.18万平方米,下降16.2%;销售额43.81亿元,下降16.4%,其中住宅34.75亿元,下降11.1%。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市确定重点建设项目117个,实际完成投资115.5亿元,占年计划的120%。其中,续建项目39个,实际完成投资55.9亿元,占年计划的142.4%。新开工项目64个,实际完成投资56.6亿元,占年计划的100.3%。华豫二期2×66万千瓦超超临界工程3号机组、信钢节能环保技改项目、信阳华新水泥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项目、河南天瑞集团光山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等已建成投产;石武铁路客运专线、京九铁路电气化改造信阳段、亚洲新能源控股(信阳)有限公司100万吨二甲醚、180万吨甲醇二期工程项目顺利推进;出山店水库和宁西复线电气化改造信阳段即将开工,罗阜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明港场站军民合用项目已准备开展前期工作;核电项目取得了重大进展。

全年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新增水泥年生产能力160万吨;新建公路143公里;新建独立公路桥梁960延长米;新建独立公路桥梁4座;新建客、货运站3个,面积5200平方米;城市公共交通车辆购置428辆。

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新增固定资产446.70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83.7%。施工项目2054个,建成投产项目1527个,项目建成投产率74.3%。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繁荣兴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0亿元,达到312.42亿元,比上年增长23.0%,增幅创近十多年来新高。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238.54亿元,增长19.2%,拉动零售总额增长15.1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实现66.12亿元,增长41.1%,拉动零售总额增长7.5个百分点。市场规模化程度继续提高,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68.50亿元,增长41.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21.9%,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

城乡市场全面繁荣。城市消费品零售额90.99亿元,增长25.1%,增幅同比加快8.1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21.44亿元,增长22.1%,增幅同比加快5.6个百分点。

消费结构加快升级。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企业零售额中,汽车零售额增长52.2%,石油及制品增长31.6%,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60.9%,化妆品类增长21.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69.1%,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149.4%。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675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0.6%。其中,出口总额5571万美元,增长6.5%。全年主要出口产品出口额达2727万美元,增长34.3%。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0家,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841万美元,增长30.2%。

对外劳务合作发展良好。全年对外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金额38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2.4%;完成营业额1946万美元,增长33.4%。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稳步发展。初步核算,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5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3.8%。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2403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34公里;拥有各类民用汽车65.03万辆,比上年增长4.1%。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6509万吨、货物周转量87.35亿吨公里,分别增长20.8%和37.4%。其中,公路货物运输量5930万吨、货物周转量47.55亿吨公里,分别增长20.7%和30.0%;水路货物运输量579万吨、货物周转量39.8亿吨公里,分别增长21.4%和47.4%。全年完成客运量10441万人次、旅客周转量78.34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25.2%和29.7%。其中,公路客运量10384万人次、旅客周转量77.88亿人公里,分别增长25.4%和30.0%;水路客运量57万人次、旅客周转量4690万人公里,增速分别与上年持平和下降1.7%。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9.39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46.51亿元,邮政业务总量2.88亿元。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94.86万门,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08.5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86.79万户,电话普及率为32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8.97万户,比上年增长56.3%。

旅游业平稳发展。全年接待境外人数5015人次,比上年增长67.3%,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51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人数743.3万人次,增长21.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5.4亿元,增长37.6%。全市共有国际和国内旅行社32家。星级宾馆(三星级以上)15家。年未共有A级旅游景区14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3处。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较快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728.17亿元,比年初增长19.6%。其中,企业存款余额91.36亿元,增长7.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71.31亿元,增长21.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353.63亿元,比年初增长15.9%。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45.61亿元,比年初增长13.2%;中长期贷款余额100.84亿元,增长24.2%。年末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118.51亿元,比年初下降4.6%。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4.22亿元,同比增长24.6%。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2.54亿元,增长27.6%。年未金融机构存贷比55.8%,新增存贷比40.8%。

金融机构实现利润成倍增长。全年金融机构实现帐面利润5.1亿元,比上年增加2.9亿元。按照五级分类统计,年末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17.9%(不含农村信用社)。

年末全市共有上市公司1家,上市股票1只,上市公司A股流通股市价总值11.32亿元。

保险事业高速发展。全市保费收入33.32亿元,比上年增长83.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17亿元,寿险保费收入29.15亿元。全年赔款及给付5.37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2.59亿元,寿险赔付2.78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全市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处,招收研究生104人,在学研究生258人,毕业研究生55人;普通高校3所,招生14511人,在校学生43375人,毕业学生8900人;成人高校1所,招生2442人,在校学生6097人,毕业学生1716人。全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58所,招生4.20万人,在校学生12.23万人,毕业学生2.70万人;普通高中83所,招生5.81万人,在校学生18.47万人,毕业学生7.87万人;全市普通初中312所,招生15.25万人,在校学生42.91万人,毕业学生14.35万人;普通小学2482所,招生15.36万人,在校学生86.34万人,毕业学生15.19万人,农村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农村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99.7%。全年扫除文盲1.2万人。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落实资金6亿元。资助困难学生8万人次。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年末拥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20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555人;省工程研究中心2家,市工程研究中心6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3个。全年科技经费支出16561万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187万元。全年安排科技计划项目129个,有56个项目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推广科技优秀成果项目30项。申请专利219件,授权专利144件。全年技术市场共签订技术合同37份,成交金额1.09亿元。

综合技术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全市共有中国名牌产品1种,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种,河南名牌产品31种。法定计量技术机构达到9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88万台件,有9家企业完成产品认证。全年制定、修订地方标准41项。全市已建立天气雷达观测站点1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个,气象公益服务站11个。全市共有地质环境监测站1个,地震台站3个,地震遥测台网3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进步。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3个,文化馆18个,公共图书馆11个,各类博物馆16个,综合档案馆11个,广播电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85.2%,电视台1座,教育台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88.9%,有线电视用户22.99万户。大型历史剧《桃花夫人》获省文化剧目奖、文化音乐创作奖、文化舞美设计奖;《东方神韵》和《版纳风情》节目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七届全国中老年艺术大赛中获“牡丹金奖”;传统打击乐节目《锣鼓十八番》代表全省参加文化部主办的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喜获“银穗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重大成果。“信阳民歌”和“罗山皮戏影”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共有卫生机构60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6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专科疾病防治院2个;病床床位12187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1447张;卫生技术人员15204人,其中职业医师和职业助理医师6169人,注册护士4016人。全市共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1个,卫生技术人员677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2个,卫生技术人员342人。乡镇卫生院共有208个,床位5032张,卫生技术人员5038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展顺利,参合农民583.98万人,参合率达88.9%。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在参加省级以上各类比赛中共获金牌14枚,其中全国冠军3个,全省冠军11个。全市拥有大型体育场地4处,人均体育场面积0.53平方米。全市常年锻炼人口达到230万人以上,农村、社区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

十一、人口、城乡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控制工作稳步推进。年末全市总人口为802.81万人,其中常住人口668.60万人。出生人口9.2万人,出生率为11.42‰;死亡人口4.9万人,死亡率为6.13‰;自然变动净增人口4.2万人,自然增长率5.29‰。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达到11024元,比上年增长1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2%;人均消费支出7752元,增长15.1%,扣除价格因素,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达到4272元,增长1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01元,增长11.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1.8%(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50.7%,分别比上年上升2.9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持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7.25平方米,增长0.6%;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31.18平方米,增长1.8%。

社会保障事业得到加强。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44.50万人。其中在职职工33.54万人,离退休人数10.96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0.86万人。其中在岗职工36.97万人,退休人数14.8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9.15万人,月平均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0.94万人。全年全市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52万人,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6006万元;共有农村低保对象22.0万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1545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全市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25853张,共收养25595人。城镇建立社区服务中心78个。全年社会销售福利彩票10100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808万元,接受社会捐赠3633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全年降水量1264毫米,比上年减少231毫米。用水总量8.1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6.91亿立方米,工业用水0.44亿立方米,生活用水0.75亿立方米。

在监测的13个河段中,河段总长645公里,Ⅲ类水质以上河段长350公里,占监控河段总长度的54.3%,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Ⅴ类水质河段长130公里,占20.2%,提高15.5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河段长165公里,占25.6%,降低20.2个百分点。

年末已发现的矿种为51种。其中,能源矿产3种,金属矿产17种,非金属矿产23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15种,已开采利用的矿种共22种。

初步核算,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65%,完成年度目标。全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7天,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为良。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10个,面积54.4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10个,面积48平方公里。

全年全市新造林50.47万亩,森林覆盖率32%。年末共有自然保护区9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1个。全市自然保护区面积97.62千公顷。

全年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635起,比上年下降40.4%。各类伤亡事故死亡240人,下降7.7%。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201人,下降2.2%。工矿商贸事故死亡34人,上升35.3%。全市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28人。

注:1、本公报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