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河南

信阳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4 12:12:34 来源:信阳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653次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认真贯彻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开拓进取,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了最好发展时期。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再上新台阶。初步核算,2005年信阳市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达到503.4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0.4亿元,增长10.8%,拉动GDP增长3.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93.5亿元,增长16.0%,拉动GDP增长5.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59.5亿元,增长11.8%,拉动GDP增长4.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9.9:38.4:31.7,呈“二三一”格局,经济结构更趋优化。全市人均生产总值6407元,折合782美元。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43.9亿元,增长20.1%,占全市经济总量的48.5%。

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30.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润8.2亿元,比上年增长205.6%。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4.2%和13.0%。

市场物价持续平稳运行。2005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直维持在101.2-102.7的温和上涨区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2%,其中城市上涨0.6%、农村上涨1.6%。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3.1%,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0.1%,居住价格总水平上升4.9%,其余各类价格持平或下降。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1%。

劳动就业工作继续加强,职工工资较快增长。年末全市城镇就业人员50.53万人,比上年增加3.14万人。全年有3.4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9254人。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0115元,比上年增长13.3%。

劳务经济健康发展。2005年全市外出务工人员212万人。其中到市外务工半年以上人员183万人,较上年增加15万人。到市外务工半年以上务工人员全年创造劳务总收入123亿元。一批早期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兴办企事业,一部分为家乡捐款捐物,支持家乡经济建设,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基础特别是工业基础依然薄弱;经济的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依然存在;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依然存在;城乡居民收入与全省和全国比总体水平偏低,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就业和社会保障任务较重等。

二、农业

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立足市场需求,按照信阳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农产品优质率继续提高,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粮食种植面积736.8千公顷,比上年增加40.43千公顷,其中优质稻种植面积286.7千公顷、弱筋小麦种植面积144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43.41千公顷,增加15.04千公顷,其中,油菜“双低”化率90%,种植面积达163.6千公顷;茶叶种植面积31.13千公顷,扩大7.03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17.32千公顷,扩大15.84千公顷;花卉种植面积12.0千公顷,扩大4.27千公顷;水果种植面积10.45千公顷,扩大1.28千公顷。畜牧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畜禽优质产品率进一步提高,一批畜牧养殖基地、规模化养殖小区和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农业产业化和品牌化、标准化生产进程加快,农产品、畜产品生产和精深加工能力继续增强,产品链条逐步拉长,华英、羚锐、万富油脂、五云、文新茶叶等龙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张。

种植业快速增长,粮油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424.4万吨,比上年增长6.9%,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夏粮产量96.2万吨,增长5.6%;秋粮产量328.2万吨,增长7.3%;油料产量52.8万吨,增长13.4%;棉花产量1.25万吨,下降29.2%;茶叶产量1.6万吨,增长43.2%;蔬菜产量275.3万吨,增长21.1%。初步核算,全年种植业实现产值138.61亿元,比上年增长13.2%。

林业生产小幅增长。全市全年板栗产量9.678万吨,比上年增长14.5%。初步核算,全年林业实现产值12.96亿元,比上年增长1.9%。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57.63万吨,比上年增长7.2%,其中,猪肉产量38.82万吨,增长6.5%。禽肉产量18.61万吨,增长10%。禽蛋产量21.46万吨,增长10.9%;牛奶产量2787吨,增长44.0%。初步核算,全年畜牧业产值86.17亿元,比上年增长8.0%。

渔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12.79万吨,比上年增长14.8%。初步核算,全年渔业产值10.49亿元,比上年增长14.9%。

农林牧渔服务业稳步发展。初步核算,全年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产值8.44亿元,比上年增长9.8%。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96.1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9%;大型拖拉机0.79万台,比上年增长3.1%;小型拖拉机12.98万台,增长3.4%;农用运输车5.18万辆,比上年增长7.5%;农村用电量63080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2%。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73千公顷,其中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88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53.2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增速加快2.3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76.85亿元,比上年增长28.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32.43亿元,增长12.2%;集体企业增加值7.70亿元,增长30.5%;股份制企业增加值40.01亿元,增长33.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0.47亿元,下降17.3%。轻重工业同步发展,轻工业实现增加值28.24亿元,增长29.6%,重工业实现增加值48.61亿元,增长27.1%。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98.1%。

主要原材料生产、农副食品加工业快速增长。全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3.9%,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51.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0.3%,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24.1%。分产品看,钢产量增长54.9%;生铁产量增长24.6%;铁合金产量增长9.5%;水泥产量增长21.5%;大米产量增长57.0%;小麦粉产量增长48.4%;食用植物油增长4.7%。

高技术产业增长较快。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4.2亿元,比上年增长46.2%。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39.9%。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非公有制工业发展迅速。规模以上工业中,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4.52亿元,比上年增长46.5%,占工业经济的比重提高到44.9%。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大幅度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160.6%,比上年提高35.7个百分点;产品销售收入223.5亿元,增长40.1%;实现利税16.4亿元,增长90.1%;实现利润8.2亿元,增长205.7%;亏损面明显收缩,年末亏损面下降到2.2%,比上年缩小3.8个百分点。

建筑业继续发展。初步核算,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40.2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建筑房屋施工面积553.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6%,竣工面积323.0万平方米,增长3.0%;实现利润总额23464万元,下降27.4%;实现税金总额21442万元,增长29.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1.1亿元,比上年增长52.4%,增幅加快20.1个百分点。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215.4亿元,增长53.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投资152.0亿元,增长53.9%,民间投资58.3亿元,增长50.7%,港澳台商投资2.9亿元,增长38.1%,外商投资2.3亿元,增长221.7%。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9.0亿元,增长77.1%;第二产业投资42.6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投资163.8亿元,增长72.5%。市外资金引进增势迅猛。全年利用市外投资14.67亿元,增长74.4%。

工业投资高速增长。城镇投资中,工业投资38.4亿元,比上年增长40.4%。其中,电力工业投资2.1亿元,增长93.5%;原材料工业投资6.9亿元,下降8.0%;轻纺工业投资6.6亿元,增长139.2%;机械电子工业投资5.3亿元,增长244.7%。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势迅猛。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3.0亿元,增长91.3%,其中,住宅投资14.4亿元,增长101.9%。商品房销售火爆。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10.9万平方米,增长97.7%,其中,住宅93.9万平方米,增长105.1%。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确定重点建设项目92个,实际完成投资63.9亿元,占年计划的74.9%。沪陕高速信阳至叶集段、大洪河信阳段治理、G107十里河立交桥改造、S216商城至两界山段改建工程、豫龙100万吨水泥粉末站、维雪啤酒二期扩建、光山县净居寺生态茶叶深加工、华英5万吨熟食一期、罗山县淮河林业中密度纤维板、金鼎化工6万吨合成氨和5万吨甲醇等项目已竣工。大广高速信阳段已超额完成今年的投资计划,东八县天然气城网项目基本具备通气条件,出山店水库、华豫2×60万千瓦机组、弘昌2×30万千瓦燃气调峰电厂、乌龙酒业扩建、金鼎化工60万吨二甲醚一期等重点项目强势推进。中美合资年产25万片铁路铸钢车轮和2600万只活塞销项目落户信阳。

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新增固定资产122.7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56.9%。建成投产项目551个,项目建成投产率58.8%。城镇房屋施工面积777.4万平方米,其中竣工房屋建筑面积472.2万平方米,竣工率60.7%。

全年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新增中等学校学生席位10995个,小学校学生席位58650个;铺设城市自来水管道长度35.5公里;扩建城市道路面积186.4万平方米;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10万吨;新增钢材年生产能力120万吨;新增棉纺锭2万锭;新增啤酒年生产能力5万吨;新建公路26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85公里。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200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持续保持14%以上的增速,消费品市场呈现近年来少有的兴旺势头,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6亿元,比上年增长14.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3.7%。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52.7亿元,增长14.7%;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34.9亿元,增长14.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58.3亿元,增长13.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3.9亿元,增长12.2%;其他行业零售额5.4亿元,增长68.2%。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企业零售额中,汽车类销售增长12.9%,书报杂志类增长12.7%,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2.9%;通讯器材类销售增长12.9%,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销售增长12.3%;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13.4%。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930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4.7%。其中,出口总额3310万美元,增长23.5%;进口总额5996万美元,增长154.3%。出口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全年出口机电产品91万美元,完成加工出口贸易194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4%和41.2%。

利用外资势头良好。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2家,比上年增长20%;合同利用外资金额4589万美元,下降32.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379万美元,增长31.1%。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初步核算,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增加值32.16亿元,比上年增长8.6%。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年公路、水路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38.82亿吨公里,比上年减少0.3%。其中,公路20.26亿吨公里,下降6.7%;水运18.56亿吨公里,增长7.7%。旅客周转量35.68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5.3%。其中,公路35.36亿人公里,增长5.2%;水运3185万人公里,增长26.3%。全市公路通车里程7890.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61公里。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39.8万辆。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3.40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10.65万门,比上年增长12.5%;固定电话用户96.38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48.66万户、乡村电话用户52.77万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86.99万户,其中新增用户7.46万户。电话普及率为23.3部/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70747户,比上年增长29.7%。

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年末全市共有旅行社19家,比上年增加3家;星级宾馆(三星级及以上)9家,比上年增加1家。全年接待国内游客363.2万人次,增长53.0%,实现旅游收入6.02亿元,增长50.0%。旅游宣传推介工作强力推进,景区开发建设取得新成效。鸡公山总体规划修编和红色旅游建设方案编制已经完成,鸡公山、南湾成功创建4A级景区。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45.40亿元,比年初增加57.95亿元,增长14.9%。其中,企业存款余额64.12亿元,减少0.8%;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54.34亿元,比年初增加55.1亿元,增长18.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82.31亿元,比年初增加27.34亿元,增长10.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91.13亿元,增长8.4%;中长期贷款余额71.55亿元,增长存贷4.8%。全市农村信用社人民币贷款余额93.59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城市信用社贷款余额17.35亿元,比年初增长30.0%。金融机构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9.59亿元,比年初减少13.8%。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81053万元,增长6.5%。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比70.3%,新增存贷比58.8%。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减少。按照五级分类统计,年末主要金融机构(不包括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为79.75亿元,比年初减少7.45亿元,不良贷款的比例为42.13%,比年初下降3.45个百分点。全年金融机构实现利润6036万元,增长3.4%。

2005年末,全市共有上市公司1家,上市股票1只,上市公司A股流通股市价总值2.1亿元。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保费收入83507万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寿险保费收入62034万元,增长21.7%;财产险保费收入14780万元,增长13.9%;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6693万元,增长82.6%。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2990万元,比上年增长21.7%。其中,寿险赔付额1825万元、财产险赔付额8532万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额2633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全市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处,招收研究生55人,在学研究生120人,毕业研究生13人;普通高校3所,招生9250人,在校学生28657人,毕业学生5375人;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1所,招生81人,在校学生185人,毕业学生552人。全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42所,招生33301人,在校学生75970人,毕业学生22882人;普通高中90所,招生66359人,在校学生172631人,毕业学生47507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41.2%。全市普通初中331所,招生14.4万人,在校学生45.8万人,毕业学生16.5万人;普通小学2765所,招生13.5万人,在校学生85.7万人,毕业学生14.1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学生辍学率下降到0.41%。全年幼儿园在园幼儿12.4万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培训学员66.7万人次,扫除文盲1.5万人。全市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全部完成,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高考一本进线率全省第一,职业教育居全省首位。信阳师院更名和信阳农专升本工作进展顺利。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2005年末,全市拥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19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100人。全年科技经费支出1426.3万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90万元,增长5.3%。R&D经费中,基础研究经费79万元,增长1.0%。全年安排科技计划项目80个,其中国家级项目5个,省级项目37个,市级项目38个。全年有69个项目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其中省级7项,推广科技优秀成果项目30项,申请专利150件;授权专利130件。全年技术市场共签订技术合同22份,成交金额4748万元。

综合技术服务取得新成绩。名牌战略工作强力推进,华英农业发展股份公司生产的速冻调理禽肉熟食品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实现了信阳“中国名牌产品”零的突破。全市共有中国名牌产品1种,河南名牌产品19种,其中当年新增河南名牌产品8种。全市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9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4637台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9个,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1个。全年新建计量标准4项,制定、修订地方标准10项,其中,省级以上地方标准2项,市级以上地方标准3项,县级标准5项。全市已建立天气雷达观测站点1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2个,气象公益服务站10个。全市共有地质环境监测站9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2005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3个,文化馆(含文化中心)17个,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2个,广播电台1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座,广播人口覆盖率83.98%;电视台9座,教育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18.9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87.61%。文化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强力推进,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70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64个,诊所395个;病床床位10103张,其中医院、卫生院9738张;卫生技术人员13550人,其中职业医师和职业助理医师5354人,注册护士3138人。全市共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2个,卫生技术人员750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2个,卫生技术人员89人;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卫生技术人员479人。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208个,床位3642张,卫生技术人员5080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9个疾病控制中心、9个传染病院(区)项目竣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稳步推进。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信阳市第二届运动会成功举办。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在省内外的各项比赛中,信阳运动员获东亚运动会冠军1个,全省冠军1个,全市拥有体育场地898个,人均体育场面积0.58平方米。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控制工作进展顺利。据3%人口抽样调查推算,全年出生人口8.60万人,出生率10.95‰;死亡人口4.79万人,死亡率6.10‰;全年净增人口3.8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85‰。年末总人口787.5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6.10万人,占总人口的27.4%;乡村人口571.45万人,占总人口的72.6%。分性别看,男性人口411.94万人,占总人口的52.3%;女性人口375.61万人,占总人口的47.7%。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8.89%。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84元,比上年增长14.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6%;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971元,增长1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5%,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9.8%,比上年下降3.9个百分点。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708元,增长13.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12元,增长14.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1%,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52.9%,比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27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1%;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5.65平方米,增长8.2%。农村竣工住宅面积734.6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9.5%;人均住房面积28.83平方米,增长4.5%。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40.04万人,比上年增长35.96%,其中参保职工31.56万人,增长20.9%,参保的离退休人员8.48万人,增长10.7%。全市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39.71万人,下降1.2%,月平均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38万人。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40.68万人,增长14.2%,其中参保职工29.8万人,增长14.2%,参保的离退休人员9.3万人,下降2.3%。全市共有20.51万人参加了大病医疗统筹。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年共发放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1685万元、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56302万元、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7306万元,确保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动态下的应保尽保,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6678万元,惠及城镇贫困居民11.36万人。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得到落实。农村五保户、特困户救助标准提高,全年共发放五保供养资金4737万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拥有各类福利院床位数3448张,收养2697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33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69个。全年接收社会捐赠206.30万元。全年共有3.73万个优抚对象得到了抚恤、补助。

十二、资源与环境

耕地保护国策落实到位。年末全市常用耕地面积567.94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07千公顷,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全年建设占用耕地1.3千公顷,退耕还林0.15千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0.35千公顷。

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36.1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1733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量1168毫米,比上年增加185毫米,增长18.8%。

地表水质状况总体稳定。在监测的13个河段中,河段总长645公里,Ⅱ类水质河段长度110公里,占总监测河段长度的17.1%;Ⅲ类水质河段长度155公里,占24.0%;Ⅳ类水质河段长度215公里,占33.3%;劣Ⅴ类水质河段长度165公里,占25.6%。淮干出境断面淮滨水文站和浉河琵琶山桥COD浓度达到规定的标准,水质达标率为89%。

矿产资源勘探取得新进展。全市已发现的矿种为49种。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25种。

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空气环境监测结果显示,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园林城市创建取得成效,成功晋级省级园林城市。全市园林绿地面积1337.8公顷,比上年增长27.4%;全市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10个,达标面积48平方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66.7%和134.1%。年末全市烟尘控制区10个,面积54.4平方公里。

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突破。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1.91千公顷。年末全市10个县区生态示范县(区)创建工作全部通过国家验收,其中,4个县(罗山、商城、固始、新县)已获国家环境保护局命名。全市共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0个,自然保护区9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全市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219.54千公顷。全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3平方公里。

注:1.本公报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信阳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