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河南

南阳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4 11:34:39 来源:南阳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261次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十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050.04亿元,继郑州以后,与洛阳同时成为全省经济总量超千亿元的大市,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5.76亿元,增长7%;第二产业增加值527.99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增加值246.29亿元,增长13.7%。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4.6%、59.1%、26.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795元。“十五”时期,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9%,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29.6∶45.7∶24.7变化为2005年的26.3∶50.3∶23.4。

2000-2005年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3%,涨幅较上年回落3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升2.1%,农村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4%。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2.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7.8%。各类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类别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3#城市102.1农村102.4#食品103.6烟酒及用品100.6衣着98.1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100.0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96.6交通和通信101.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5.1居住106.6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2.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07.8

年末全市就业人员627.01万人,同比增加1.5%。其中城镇就业人员100.76万人,增加3.5%。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358.12万人,减少5.2%;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125.02万人、143.87万人,分别增加17.1%和7.9%。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1820元,比上年增长16.3%。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人数为1.17万人,下岗职工再就业0.86万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村发展基础依然薄弱,保持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难度较大;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不多,规模和品牌优势不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居民消费率偏低;就业再就业压力比较大,社会保障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一些群众的生产生活还比较困难等。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29.91千公顷,比上年增长6.5%,其中优质专用小麦面积344.3千公顷,增长50.1%;油料种植面积301.52千公顷,增长8.1%;棉花种植面积142.93千公顷,下降10.8%;蔬菜种植面积303.93千公顷,增长3.9%。

全年粮食总产量465.88万吨,较上年增产2.8%。油料总产量90.46万吨,增长11.7%。棉花总产量11.85万吨,减产28.6%。烟叶总产量5.49万吨,增长8.5%。蔬菜总产量1000万吨,增长7.5%。主要农产品产量见表2:

2005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单位2005年比上年增长(±%)粮食万吨465.882.8夏粮万吨285.504.5#优质强筋小麦万吨170.7044.9秋粮万吨180.380.2油料万吨90.4611.7#花生万吨68.8213.6油菜籽万吨12.0710.6芝麻万吨8.50-0.8棉花万吨11.85-28.6烟叶万吨5.498.5蔬菜万吨10007.5水果万吨3814.2肉类总产量万吨91.936.5#猪牛羊肉万吨83.056.3禽蛋产量万吨47.707.5水产品产量万吨7.3514.0

全年肉类总产量91.93万吨,比上年增长6.5%。禽蛋产量47.70万吨,增长7.5%。水产品产量7.35万吨,增长14.0%。年末大牲畜存栏348.68万头,其中牛340.36万头,分别增长7.1%和7.4%;猪存栏630.68万头,羊存栏689.51万只,家禽存栏9342.23万只,分别增长5.3%、6.6%和7.6%。

围绕生态大市建设,进一步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全市人工造林面积37.83万亩,其中,速生丰产林3.56万亩,经济林6.66万亩,防护林7.89万亩。

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42.55千公顷,全年新增0.48千公顷;其中节水灌溉面积86.03千公顷,新增10千公顷。旱涝保收农田面积311.25千公顷,新增7.2千公顷。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608.07万千瓦,增长14.9%;农用拖拉机44.73万台,增长22.5%;农用运输车6.89万辆,增长5.2%;农村用电量12.91亿千瓦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468.17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其中,全部国有工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限额以上工业,下同)完成增加值225.12亿元,增长23.6%;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工业企业及个体工业企业(简称限额以下工业,下同)完成增加值243.06亿元,增长11.8%。

在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99.86亿元,增长7.1%;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18.13亿元,增长27.8%;股份制工业完成增加值82.87亿元,增长39.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8.58亿元。轻工业增加值90.53亿元,增长31%;重工业增加值134.59亿元,增长19.1%;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98.76亿元,增长46.3%。

全市限额以上工业累计实现新产品产值70.08亿元,同比增长10%;高技术产业增加值16.47亿元,增长6.9%。

全年限额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37.23亿元,比上年增长39.2%;产品销售率99.2%,提高0.5个百分点;实现利税87.29亿元,增长71.7%,其中利润47.04亿元,增长100.5%。亏损企业亏损面4.3%,下降0.3个百分点;亏损额1.78亿元,下降41.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8.5,提高41.8个百分点。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见表3:

2005年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单位2005年比上年增长(±%)纱万吨28.1223.8布万米2307521.3丝吨519.213.9饮料酒万升173867.3发酵酒精万升1912650.4卷烟亿支151-9.3原油万吨187.150.6发电量亿千瓦时57.752.4钢材万吨5.2965.8水泥万吨91233.7砖万块1252807.1硫酸吨6707-64.7碳酸钠(纯碱)万吨55.7822.0机制纸及纸板万吨10.2538.2交流电动机万千瓦332.324.3化肥万吨(折纯)20.2818.7塑料制品万吨6.4641.4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9.8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实现利润2.02亿元,增长64.2%;实现税金3亿元,增长31.4%,房屋施工面积874.8万平方米,增长19.1%;竣工面积410万平方米,增长2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3亿元,比上年增长54.6%,增幅高于上年23.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292.03亿元,增长51.3%;农村投资120.96亿元,增长63.2%。

全年城镇投资新开工项目1222个,比上年增长504个,新开工项目规模260.7亿元,增长16.9%;在建施工项目1413个,比上年净增506个,在建项目投资规模565.4亿元,增长45.2%。

2000-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城镇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投资182.92亿元,增长35.4%;外商投资3.92亿元,增长200.7%;民间投资102.73亿元,增长91.7%,占城镇投资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7.8%上升到35.2%。

城镇投资中,农林牧渔业投资8.19亿元,比上年增长76.2%。工业投资101.47亿元,增长33.7%。其中,石油工业投资18.13亿元,下降0.8%;电力、热水工业投资7.94亿元,增长49.8%;机械工业投资9.72亿元,增长21%;电子工业投资2.6亿元,增长97.9%;纺织工业投资9.97亿元,增长13.6%;冶金工业投资10.42亿元,增长198.4%;建材工业投资13.24亿元,增长154.2%。第三产业投资182.21亿元,增长62.8%。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79.59亿元,增长81.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20.31亿元,增长140%。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6.54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商品房施工面积259.4万平方米,增长63.7%;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10.7万平方米,增长55.3%;商品房新开工面积127.3万平方米,增长93.6%;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01.2万平方米,增长70.9%。商品房竣工面积83.6万平方米,增长34.3%;其中住宅竣工面积73.3万平方米,增长34.3%。商品房销售面积82.9万平方米,增长31.4%。商品房销售额11.2亿元,增长45.6%。

全年全市完成投资在亿元以上项目有37个,累计完成投资122.65亿元。南邓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总投资64亿元、总装机162万千瓦的鸭电二期、南阳热电项目被国家批准开工。信南高速公路、岭南高速公路、宛坪高速公路、天冠集团有限公司30万吨/年燃料乙醇、新野棉纺集团新上5万纱锭、南阳航天水泥厂日产3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桐柏安棚碱矿有限责任公司年产40万吨改扩建项目、南阳纺织集团高档服装面料生产线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基本建设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天然原油开采39.19万吨,变电设备能力(11万伏及以上)24万千伏安,发电机组容量3万千瓦,程控交换机14.27万线/年,新建公路35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1公里,日污水处理能力122万吨,新增医院病床1330张。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39.65亿元,增长14.4%。分城乡看,城市实现零售额202.67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县及县以下农村实现零售额136.98亿元,增长13.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87亿元,比上年增长14.3%;餐饮业45.99亿元,增长15.2%;其他行业6.66亿元,增长14.4%。

2000-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销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9.6%,通信器材类增长68.5%,家电类增长15.1%。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值3033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出口首次突破两亿美元,达到23467万美元,增长43%。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18932万美元,增长46%;加工贸易出口4036万美元,增长18%。出口方向呈现多元化格局,全市产品出口国家和地区达到120个。其中,对东盟出口4529万美元,增长304%;对拉丁美洲808万美元,增长27%;对大洋洲494.5万美元,增长38.7%;对非洲1317万美元,增长100%;对韩、欧、美出口分别增长29.3%、26.7%、68.1%。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250万美元,增长46%,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到22.4%;机电产品出口5581万美元,增长37%,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23.8%。

先后组织参加了豫港投资贸易洽谈会等一系列经贸招商活动,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两节一会”、第二届“黄牛节”和“农机展销会”等活动。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协议36个,合同利用外资金额10785万美元,增长36.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288万美元,增长65%。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8747万人次、旅客周转量43.13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9%和16%;其中公路旅客运输量830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42.96亿人公里,分别增长19%和16%;水路旅客运输量47万人次、旅客周转量0.17亿人公里,分别增长37%和28%。

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6771万吨、货物周转量41.69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32%和12%;其中公路货物运输量6600万吨、货物周转量39亿吨公里,分别增长32%和11%;水路货物运输量171万吨、货物周转量2.69亿吨公里,分别增长33%和27%。

年末全市拥有各类民用汽车11.17万辆,比上年增长55.1%,其中,本年新注册汽车1.5万辆,增长50%。在民用汽车拥有量中,私人汽车拥有4.26万辆,增长63.8%,其中私人轿车1.22万辆,增长35.6%。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3.9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56亿元,增长10.3%;电信业务总量31.34亿元,增长3.9%。固定电话号码升为8位。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93.96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99.17万户,乡村电话用户94.7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40.4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5.02万户。

全年共接待游客42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4.07亿元,增长20.6%,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市拥有星级旅游饭店33家,旅行社52家。内乡县衙、鹳河漂流跻身4A级景点行列,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通过国家评审,叶家大庄桐柏英雄纪念馆列入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1.00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8.83亿元,增长30%。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增值税完成5亿元,增长27.1%;营业税完成6.34亿元,增长23.3%;企业所得税完成1.02亿元,增长21.4%;个人所得税完成1.34亿元,增长23%;城市维护税完成1.84亿元,增长21.1%。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支出82.99亿元,比上年增长36.7%,其中一般预算支出76.88亿元,增长34.7%。在一般预算支出中,基本建设支出增长69%,农业支出增长37.9%,林业支出增长84.6%,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3.9%,抚恤和社会救济支出增长58.8%,教育支出增长24%,政策性补贴支出增长200.3%。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625.99亿元,贷款余额为441.84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95.62亿元和41.12亿元。存款余额中,企业存款105.93亿元,居民储蓄存款468.45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14.96亿元和71.65亿元。贷款余额中,短期贷款329.91亿元,中长期贷款99.78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22.18亿元和17.01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513.07亿元,现金支出2519.3亿元,收支相抵现金净投放6.23亿元。

全年全市商业保险保费收入14.84亿元,其中,人寿险保费收入11.89亿元,财产险保费收入2.3亿元,健康险和意外险保费收入0.65亿元。全年各类保险赔款给付支出2.2亿元,其中,人寿险赔付金额0.61亿元,财产险赔付金额1.27亿元,健康险和意外险赔付金额0.33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12所中等职业学校成为国家级重点学校,8所中学成为省级示范性高中,南阳一师并入南阳理工学院。2005年,4所普通高校共招生1.6万人,增长27.2%,在校生3.88万人,增长27.9%,毕业生0.85万人,增长15.5%;成人高校1所,当年招生0.5万人,在校生1.42万人;普通高中91所,比上年增加3所,当年招生5.86万人,增长6.7%,在校生16.58万人,增长4.2%;初中学校512所,当年招生16.44万人,在校生51.41万人,毕业生18.92万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00所,当年招生4.03万人,在校生10.93万人,毕业生3.5万人。普通小学4008所,当年招生15.17万人,在校生85.56万人。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3%,小学学生辍学率0.16%。全年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培训学员63.6万人次,扫除青壮年文盲0.63万人。

全市拥有独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20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375人,全年科技经费支出1506万元。全年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306项,比上年增加了31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32项,应用技术成果245项,软科学成果29项。全年受理专利申请581件,授权专利276件,分别比上年增长2.1倍和72.5%。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10项,成交金额1.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8%和26.9%。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成功举办“院士南阳行”活动。高新区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省级高新区。

全市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13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2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7个,文化馆16个,公共图书馆13个,博物馆13个,档案馆13个。广播电台1个,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95.1%,电视人口覆盖率95.1%,有线电视用户59.4万户。有线数字电视在全国地级城市率先实现整体平移。人文南阳建设迈出新步伐,荣获“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称号,荆紫关镇跻身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南阳板头曲、内乡宛梆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5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05个。卫生机构床位17661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16490张;卫生技术人员24897人,其中,职业医师和职业助理医师8552人,注册护士6056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5个,卫生技术人员1379人;妇幼卫生机构13个,卫生技术人员1000人;专科疾病防治医院3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5个,卫生技术人员124人;乡镇共有卫生院221个,增加6个,床位数5030张,卫生技术人员7962人。全市又有6个县市区被确定为省2006年“新农合”试点。

在各项体育比赛中,我市运动员获得全国冠军两个、省际冠军20个。

十一、环境与自然保护

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工作人员1314人,各级环境监测站11个,环境监测人员335人。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20个。全市烟尘控制区5个,面积达76.2平方公里;建成了环境噪声达标区6个,面积达64平方公里;工业固定废物综合利用率71%,提高了5个百分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4.7%。

年末全市自然保护区达到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09千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9千公顷。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1074.5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1.81万人,出生率11.02‰;死亡人口6.72万人,死亡率6.26‰;全年净增人口5.09万人,自然增长率为4.76‰。全市城镇人口322.59万人,占30.02%;乡村人口751.99万人,占69.98%。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7.0%,老年人口达到75万人。男性人口561.15万人,占52.2%;女性人口513.43万人,占47.8%。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61.3万人,同比增加1.2万人,其中参保职工46.8万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14.5万人。全市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62.9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63.9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其中参保职工49.9万人,参保退休人员14万人。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7502万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达11.3万人。

年末全市各类福利院床位达8948张,同比增加576张;收养7696人,增加424人。各种城镇社区服务设施166处,其中社区服务中心32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3138万元,增长77.9%,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049万元,增长80.6%;接受社会捐赠138万元。

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31元,比上年增长13.2%。人均消费支出为5283元,比上年增长15.1%。农民人均纯收入2894元,比上年增长16%。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77元,比上年增长23.3%。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或核算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财政、金融、对外贸易、交通、邮电、旅游、保险、教育、科技、环保、文化、卫生、体育、劳动、社会保障等数据由市直相关部门提供。